木允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七九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木允鋒,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此時滄波門的戰鬥也基本結束……
那些色目勇士們,終究也不是真就可以無視死亡的。
燃燒瓶的大量使用甚至已經在城牆下製造了一片火海,升騰的烈焰讓城牆上守軍都不敢露頭,因為擔心被引燃燒到自己,連那些煤油燈柱的油桶都開啟,畢竟就這高溫很容易引燃燈柱,反正現在也不需要它們照明瞭,護城河兩岸都照的一片紅色。
下面燃燒的不僅僅是油,還有那些被點燃的色目勇士們。
他們更耐燒。
畢竟他們屬於固體燃料。
而後續那些勇士們望著這道火牆,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驚恐中撤退。
好在因為烈火阻隔,守軍也沒法出城追擊,只能看著那些殘兵敗將們消失在黑暗的山林中。
最終這場可以說他們籌劃已久,甚至靠著內外配合,再加上抓了國丈這個帶路黨才完成的突襲,還是以失敗告終了,而且估計也不會再有下次,畢竟敢迎著子彈和霰彈衝向火海的勇士也不多,到現在為止,估計在各處戰場死了的色目勇士就已經上萬了,要不是還有那些士紳帶著的忠義,就目前這情況,京營反攻都可以了。
當然,反攻是肯定不能反攻的,還是守著城牆打靶最好了。
不過建文朝後續增援還在趕來,胡總督帶著的只是御營,但建文朝又不只有御營,各地衛所都還保持著。
只是忠心度有限而已。
更何況隨著戰爭持續,尤其是包圍京城的訊息傳開,各地士紳尤其是原本朝廷控制區計程車紳,都在狂歡般加入追隨王師的行列。
甚至已經有部分士紳帶著忠義們從長沙趕往南昌,加入到順流直下的行列。
倒是王弼依然在進攻武昌,雖然武昌士紳大量喜迎王師,但他女婿依然拒絕向他投降,總之他依然被阻擋在武昌,不過他和他女婿也沒怎麼真打,主要是他應該很想看著建文的御營在京城全軍覆沒。後者孤軍北上,不就是怕他先到京城搶先攻入京城,既然這樣那就沒必要著急,王弼很清楚胡總督進攻京城的結果是什麼,所以在武昌等著他全軍覆沒的訊息就行了。
至於京城能不能開啟,對王弼來說其實不重要,他要的就是割據,而他割據的最大敵人反而不是京城。
而是廣州朝廷。
他割據廣西和安南對京城朝廷來說,就算是要滅也得排最後,他都已經七十多了。
還能活幾年?
但廣州朝廷那些文官們,可一直暗戳戳想收他的權力。
至於國丈,在御醫們的全力搶救下……
還是搶救失敗。
最終國丈也算為國盡忠了。
不過既然他女兒是監國太后,他為國盡忠也是理所應當。
“所以這真算是咎由自取了,但凡他把侍衛和巡捕都搞得好一些,也不至於最後把自己搭進去。”
楊大使對國丈的悲劇一樣幸災樂禍中。
當然,可憐的國丈並不知道,一切都在楊豐設計當中,他和小公主就是故意不管國丈的,甚至還在後面推波助瀾,比如賣給侍衛鎧甲的奸商,就是某個山西商人,也是他告訴國舅,完全可以不用滲碳,反正真要到需要侍衛上戰場時候那也沒什麼意義了。用最優質鎧甲的報價賣給侍衛,但實際提供最差的熟鐵甲,然後差價三七開,二八開也行,八成給國舅,拿去和那幫宗族姻親的將領分,甚至國舅開工廠自己造燧發槍也是在他建議下。
然後彈簧之類零件當然由他提供。
當然,肯定是劣質貨。
但國舅也知道。
可劣質彈簧板終究也能打出子彈,就是用不了幾下而已,真要按照正常零件採購,他還怎麼賺錢啊。
工部,小公主的工廠,甚至蘇鋼的民營工廠,現在全都可以提供優質的彈簧板。
去福建商人那裡買佛山的走私貨也有。
甚至走私貨還便宜,畢竟佛山的工廠工人成本可比京城低得多,實際上現在京城貨除了的確質量更高之外,其他早就競爭不過外面的,畢竟小公主的那些工廠工人成本太高,哪怕蘇州的,甚至京城的民間工廠,工人成本也比小公主的工廠低的多。
當然,小公主根本不在乎成本不成本的,錢就是她印刷的,什麼成本不成本的啊。
甚至技術都是她擴散出去的。
所有銀行存款多的大客戶,都可以獲贈某些方面的技術支援。
一切都看你在銀行存款,只要你存款夠多,鐘錶,武器,機械等等,各種技術都可以從她那裡買,也就是些明顯暴利的比如鏡子之類,這個是肯定不會外傳的,所以建文朝的軍事技術,來源其實也是她那裡。這也是大明目前科技堪稱爆發式樣增長的主要原因,否則無論如何,僅僅幾年時間,是不足以讓大明各地科技如此迅速進步。
但小公主此舉看似傻,實際上她早已經過了賺錢的初級階段,因為銀行始終有金融壟斷權,尤其是發鈔權,整個國家經濟爆發式增長的結果,就是貨幣流通量越來越不足,然後她隨便印鈔票。
不印都不行。
不印就是通貨緊縮。
雖然連廣東商人也可以獲得技術,這個看起來的確腦抽。
但結果是什麼?
是廣東商人自己又把銀行請過去了。
同樣原本禁止寶鈔的兩廣安南,又重新開始流通寶鈔。
至於國舅無論採購哪裡的,都是那個山西商人提供的三倍以上。
這東西需要最優質鐵礦石,然後從冶煉出來的鋼材裡面挑選最好的,再經過更進一步精煉,然後需要繁瑣的熱處理工序,哪一步都不能少,甚至工人都得是最好的,成本就不可能大幅降低。對於國舅來說,正規品之間那點差價,完全就不值一提,不便宜到價格懸殊,他怎麼賺錢,採購這種價格只有正規品不到三分一的廉價貨,然後以正規品價格騙他爹和他姐姐。
這暴利不就有了?
至於後果……
能有什麼後果啊!
侍衛不就是擺個樣子的?
都到侍衛死守皇城了,這樣的國家還是趕緊亡了吧!
然而最終卻把他爹坑了。
當然,對他自己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畢竟他爹還有個公爵的爵位,他爹死了當然就是他的了。
“太后都快氣瘋了,現在正闔城搜捕餘黨,她雖然懷疑解縉,但不知道為什麼在召見過之後,反而不再懷疑了,倒是廣州派來的奸細金幼孜已經被抓,不知道他會不會供出解縉。”
春姬說道。
解縉哄住太后很正常。
後者又不是什麼很聰明的,就是個普通人的智商,而且很少出皇宮,外面的事情本來就全交給她爹,而她爹又一直把解縉當親信,雖然她爹應該不至於真的相信解縉,但她確實對後者沒有太大懷疑。這種女人終究是傳統思想教育,解大學士可是學富五車才華橫溢,至少嘴上少不了忠義,在太后看來這自然也就是忠臣了。
當然,這個已經不重要,經此一戰,建文朝隱藏在京城的可戰力量,應該基本上清理乾淨了。
就算還有,也都只能搞些情報,沒有了裡應外合開啟城門的能力。
“既然這樣就繼續打著吧,告訴湯昇幾個,只要別讓敵軍打進外垣,剩下的他們自己看著辦。”
楊豐說道。
這時候都是重炮轟城牆,尤其萬斤巨炮這種,不考慮對城牆的破壞力,單純以射程來說,像這種級別的大炮炮彈飛四五公里都沒問題,落在城內還是很容易造成破壞。建文朝鑄造的萬斤巨炮就是京城的鎖江巨炮,只不過因為鑄造技術和青銅精煉技術差些,而且還要儘可能轟開京城城牆,所以略微加長,為了保證安全只能加厚。
最終達到了八千多斤的重量,為了夠氣勢喊萬斤巨炮。
炮彈重三十斤,也就是四十磅左右,不過他們能鑄造出這種級別的大炮,足以證明其進步明顯。
當然……
也是被逼的。
為了鑄造這批大炮,吉安等府士紳把所有寺廟的銅鐘,民間的銅器,甚至不少人家裡埋在大缸裡的祖傳銅錢都捐出來。
這些巨炮如果突破外垣,基本上在清涼門外的江邊碼頭架起,就能把炮彈打到楊豐的五臺山上。
所以還是要儘量避免的。
總之現在京城的第一波危險已經過去,儘管還在遭受圍攻,準確說是進攻,畢竟下游沒有敵人,而在一連串失敗後,鬍子昭的大軍已經不得不停下,在秣陵關和大勝關兩個防禦點暫時轉入防守,並等待後續的增援到達。至少在獲得足夠的增援前,他們是沒有能力繼續進攻了,至於他們的增援,這個就看這次能釣上多少魚了。
“風浪越大,魚越貴!”
站在裡海岸邊的楊豐,對著裡海的遼闊海面說道。
這時候西域已經基本上平定……
實際上本來也沒怎麼打仗。
這場反叛本來就是帖木兒被朱棣逼得,他在一連串失敗回來後,各地那些埃米爾早就沒興趣繼續跟他混,正好沙哈魯喜迎王師,那大家都跟著喜迎王師就可以了,等帖木兒死後更是絕大多數都喜迎王師了。最終不肯喜迎王師的,也只有皮爾馬黑麻這個集團,但他不肯是因為沙哈魯已經是撒馬爾罕王,他當然不可能臣服他四叔。
所以整個西域現在就剩下他,也迪該,德依爾恰克這個集團,他們也沒繼續留在訛答剌,畢竟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實力。
這個集團最終撤回諾蓋草原,並趁著脫脫迷失還沒返回,渡過烏拉爾河回到欽察草原。
他們總共還有不到三萬騎兵。
雖然對上大明,這個實力不值一提,但在東歐仍舊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剩下無非就是遊牧,搶掠,他們本來就是這樣生活,現在也依然這樣,如何對付他們是脫脫迷失的事,金帳汗或者說大明順義王,在跟著朱棣掃蕩西亞後最終帶著滿滿的收穫北上,透過打耳班回到屬於他的欽察草原,而且還拉攏了諸如車臣人,達吉斯坦人等一堆嘍囉。至於明軍,包括鬼力赤的聯軍,全部撤到了烏拉爾河以東,大明不騙他,說把以西封給他就給他,總之接下來他需要解決東邊的皮爾馬黑麻集團,西邊的沙迪別集團,西北的維陶塔斯,北方的莫斯科大公瓦西里。
結果如何看他自己本事了。
當然,如果他願意的話,也可以再次請求大明出兵。
他願意嗎?
當然不願意。
請神容易送神難的道理他懂。
他自己完全有能力解決這些,畢竟原本如果不是輸給帖木兒,他就是東歐草原的霸主。
現在帖木兒已經沒了,他也沒有了後顧之憂,不用擔心自己南邊,放開手對付東歐那些勢力就可以,誰敢反抗他就殺唄,上次他攻陷過莫斯科,大不了再去攻陷一次,總之他會在接下來繼續他的東歐霸主之夢,而且他現在背靠大明的貿易,實力也大幅增強。
至於朱棣已經在返回,據說已經快到赫拉特了,然後還帶著一堆剛剛臣服的大明臣屬的貢使,向南到兩河平原,向西到博斯普魯斯海峽,理論上都已經是大明的臣屬。波斯的各地豪強們,在得知帖木兒的死訊之後,全都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繼續向大明效忠,並作為波斯都指揮使司受沙哈魯節制,所以事實上就是什麼都沒變。大明不會向他們的地盤派遣官員,也不會向他們收稅,他們是都指揮使司,當然不用交稅,但每年的進貢是肯定要有的,事實上也不會太多,而大明對他們的要求就是臣服。
然後是在臣服這個範疇內的一切。
一切。
大明需要他們出兵時候,他們要出兵為大明打仗,大明需要他們增加進貢數量時候他們就得增加進貢數量,大明需要向他們那裡派遣官員時候,他們也要接受這些官員。
既然他們依然臣服大明,那理論上大明要他們做什麼都得做。
現在什麼都不要只是現在的事,從他們選擇向大明皇帝效忠開始,他們服從大明皇帝的旨意就是義務。
無論什麼旨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