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三章 清流系的謀劃,我給玄德當主公,臊眉耷目,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荀攸的府上,這一日,以馬日磾還有劉表等人為首的清流系朝廷士族都集中在這裡。

當然,並非所有人,而是主要的幾個頭部代表,大家所商議的事情並無其他,而是議一議,董卓不在朝中的這段時間。

舊有公卿門閥體系對他們極力打壓,所以大家要針對此事商議一個對策。

馬日磾先說道:“如今董卓不在朝中,長安朝中以楊彪、淳于嘉等人為首一家獨大,沒有人能夠限制他們,李儒等人也不過是坐觀其成,他們如今就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我等身上,極力打壓限制,三個月前我們下放到扶風郡的兩個職缺,都被他們駁回佔住了,這是明擺的搶權,甚至都沒有顧及到朝廷的章程和天子的威嚴。”

“問題是天子也是奇怪,他們都如此做了,天子也毫不應聲,一天天就是任憑他們胡作非為!”

“難道說,對於天子而言,讓我們這些清流人物與董卓,還有楊彪、王允等人形成制衡?不是正和帝王之術嗎?”

“為何要如此放任?”

一旁的董昭低聲道:“依我看來,天子並非不是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對於我們過於傾向大將軍而心有不快、頗為怨恨、故以此為懲戒。”

董昭的話,深得以荀攸為首等人之心。

可算是切中要害!

荀攸捋著自己的鬚子,慢悠悠的說道:“正是如此,上一次,為了立撫遠大將軍之事,已是令天子大為震怒,那次事,其實是讓天子的顏面有些掛不住的,特別是最近我們還想促成劉玄德成為徐州牧,怕是又再度觸怒了天子之逆鱗……天子如今不吭聲,不應氣,就是想坐看王允等人對我們下手。以此來表達其心中不滿,對我們施以懲戒。”

馬日磾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道:“陛下怎麼如此的小心眼兒?”

“朝堂中事,一向皆是因當時的時運而為,這事兒都過去這麼長時間了,天子怎麼就還記掛著?哪有一點兒帝王的胸懷?”

你也別說,馬日磾因為這事兒挺有意見的,劉辯在這件事上確實有點兒小心眼兒。

自古以來,君臣之間就從來沒有一團和氣的事,總是充滿了博弈。

而身為君王,也並不是那個總是勝利的一個。

歷朝歷代的君臣之間,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都會發生一些意見相左的時候,

有的時候臣子能夠使君王讓步,有的時候君王也能夠讓臣子讓步,彼此互相試探索取。

但是雙方就是打的再過激烈,那也就是一件事兒歸一件事。

一件事兒過去以後,君王與臣子之間就翻篇兒了,他們只會把眼光看向下一件事兒與未來之事。

不論是臣子還是君王,若是彼此之間一味的計較原先的事兒,那就說明不配為一個政治家!

至少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馬日磾的話雖有揣測君王之嫌,但也算是說的合情合理。

在場的一眾人聞言都有些沉默了。

很快便聽荀攸慢悠悠的說道:“天子的心胸雖不寬廣,然並非愚鈍之人,我們大可不用擔心,天子不會輕易讓我們清流諸人徹底為王允一眾所吞滅的。”

張既當即道:“願聽公達公之高論。”

荀攸謙虛的擺了擺手。

“哪裡有什麼高論,不過是一些淺薄之見而已。”

“依照荀攸看來,天子雖然對我們心中頗有怨氣,然陛下畢竟也是一位聰慧之主,是明白大局的。”

“陛下心中知曉,什麼樣的局勢對於皇權而言最為有利,如今朝中諸事繁雜,暫時與董卓站在同一戰線,不過是因董卓的新政,還有他出兵西涼的政策與天子所謀者正巧相合,他們不會一直是同一戰線的,這一點天子心中也非常清楚。”

“而且對於現在的天子來說,董卓也是他用來制衡朝中就有閥閱公卿的一大勢力,自打董卓進入朝中之後,今文系諸公卿為了能夠在政治上取得主動,同時得到古文學派士族在民間的支援反董,渡讓了很多職位與古文經系士人,”

“這就是官場的變化,而如今朝廷的形勢又不一樣了,我們的存在對於天子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天子看來,我們清流是一枚重要的棋子。”

“陛下如今雖然借勢要打壓我們一下,卻又不想讓我們全滅。”

“既如此,那我們就姑且順了陛下的意,就讓我們自己狠狠地被打壓一下。”

馬日磾捋著西子,疑惑的看著荀攸說道:“公達的意思是主動向陛下示弱?”

荀攸笑著搖了搖頭。

“若僅僅只示弱的話還不夠,我們主動讓渡出一些位置來呈現出被公卿閥閱諸家壓的喘不上氣的勢態,讓陛下拿捏不住力度。”

“這樣一來,天子自然就會慌張了。”

“天子是想懲戒我們,卻不是想讓我們被王允他們弄的垮臺。”

“我們主動表現出力不從心的態勢,天子自然就緊張。”

“到時,有些事情也就不會如現在這般被動了。”

聽著荀攸說這話,馬日磾心中不由大為敬佩。

難怪荀爽死前一定要極力扶持這個小孫孫,這荀公達果然非同一般人也。

真是智計高深!

看來,清流一系的主心骨已經完全可以確認。

就是他荀公達了!

想來不久之後,自己這些人都要以荀公達為首,馬首是瞻。

就在這個時候,卻聽張既在一旁說道:

“除了主動示弱以外,某認為,還要同時向另外一個人滲透我等對皇權效忠之誠意。”

“如此或許也能得到事半功倍之效。”

荀攸可算是聞絃琴而知雅意,他若有所思的說道:“德容所言者,莫非便是太后了?”

“正是!我等當初雖然極力擁簇撫遠大將軍,令太后心中不滿,但是太后畢竟是女流之輩,智計不深,太后雖然心胸狹隘,卻貪慕虛榮,重於名利。”

“我們只要能夠潛心謀劃,或許可以讓太后再次站到我們這一邊。”

“在如今的這個形勢下,陛下雖然有專斷之心,然面對其母,依舊還是不敢過於造次的。”

“兩手準備之下,陛下自然就會對我們頗為傾向了。”

荀攸猶豫了一下,說道:“只是,若是我們對太后過於尊崇,在陛下那面恐怕也不是什麼好事,畢竟陛下的心胸不是很開闊呀,一旦陛下記仇,又當如何?”

張既隨即說道:“適度而已便可,依某之意,如今何進、何苗等人皆死,然南陽何氏尚有其他旁支,只是與太后的關係不深,再加上董卓當初進京架空了朝中權柄,使何家外戚在朝堂斷了根兒,故何氏外戚沒有重新入主朝堂的能力。”

“可是現在我們手中倒是有幾個空缺,這幾個空缺與其任用我們自己的人,倒不如主動去南陽何氏族中尋找幾個合適的人。”

“太后得知其族人被任用,雖然官職不顯赫,但也一樣開心。”

“畢竟身為女流。他還是需要外戚來幫她撐腰的。”

“而且,淳于嘉,楊彪等人對我們打壓頗為用力,扶持上來的何氏中人,一旦被他們又弄下去了,試問,太后對彼等又會如何作想?”

張既之所言,令在場諸人恍然大悟。

荀攸笑道:“可是你想沒想過,謀算天子生母,此事或許會令陛下不喜。“

張既自信的說道:“陛下不喜,自然有太后去說,這當中若是出現事端,也是陛下與太后之間的事情,與我們何干?難道太后授意我們安插合適的人,我們還能拒絕太后不成?”

荀攸聽到這兒,不由大笑。

“德容果然思緒甚敏呀,哎,看來在某些方面與德容相比,還是要差上幾分。”

“不敢不敢,公此言實在是太過了。”

“那就由德容想辦法,聯絡一下大長秋,請他想辦法向太后轉達我等之誠意。”

“諾,某這便去辦。”

“另外……”

荀攸似是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慢悠悠地說道:“另外,派人將我們這邊的事情,向大將軍那邊陳明一下吧,雖然這些事和大將軍無干,但告知大將軍一下,想來也是沒有什麼壞處的。”

“諾。”

……

琅琊國,陽都縣,諸葛氏故居。

今日,劉儉親自到琅琊國諸葛氏故宅拜訪,早在他來琅琊國之前,諸葛氏就已經被他下令暗中派人盯上了。

他當時就是擔心,在徐州戰事沒有結束之前,諸葛式會如同歷史上一樣做出遷移徐州的舉動。

雖然徐州如今沒有像歷史上遭到曹操大規模的屠戮,但是諸葛家畢竟都不是尋常之人,想法與旁人不同,萬一他們覺得徐州已經不適合他們了,轉而離開,那日後再尋找他們,只怕又得費了一番功夫了。

而且劉儉身上的事務繁多,萬一將這茬忘了,等到再想起來的時候,不知道又是何年何日的事情了。

諸葛氏的主持之人,乃是諸葛玄,同時也是諸葛瑾等三兄弟的從父。

如今,諸葛瑾、諸葛亮等三兄弟年紀尚輕,劉儉親自登門,不好說自己是因為他們而專程來的。

故兒,他以徵辟諸葛玄的名義而登門諸葛氏,畢竟諸葛玄在此時也是頗有些名望的,

先前袁術佔據淮南的時候,也曾向諸葛玄丟擲了橄欖枝。

只可惜後來袁術迅速敗亡了,使得諸葛玄想要投靠袁術的計劃付諸東流。

如今,劉備接管了徐州所有的軍政事務,在任用了張昭和魯肅之後,劉備開始對徐州內的政務,包括屯田、科舉諸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落實。

陶謙主持徐州的時候,他的法律還有行政手段都太過軟弱了,什麼事都是和稀泥的態勢。

因此,現在仔細捋一捋,就會發現徐州的行政和軍事方面都有不少的漏洞。

現在劉備就是要專門來將這些硫漏填補,同時制定出一套和河北一樣的計劃與規劃,讓徐州諸事皆走上正路。

但這也會讓劉備非常的忙。

現在的劉備已經沒有時間再出來陪同劉儉一起尋訪人才了,他在徐州境內每日都忙得不可開交。

劉儉把徐州交給了劉備,他自己成了甩手掌櫃。

甩手掌櫃做的是什麼?自然就是到處尋訪賢才,並將這些賢才任命給劉備。

至於徐州的行政,還有查缺補漏方面,那劉儉可不會去伸手幫劉備做的。

一州之主就要有一州之主的擔當。

面對撫遠大將軍的招募,諸葛玄自然是喜不自勝,同時也深感面上有光。

於是他毫不退卻的就答應了劉儉的要求,願意出山相助。

當然,劉儉並沒有讓諸葛玄隨他返回河北,而是讓諸葛玄留在此地輔助劉備。

另外,劉儉還提出了想要見一見諸葛玄兩個從子的要求。

諸葛玄的兩個從子,便是諸葛瑾與諸葛亮,至於諸葛玄的第三個從子諸葛均,現如今還年紀太小,暫未在劉儉的考慮之列,而且諸葛均在歷史上所做出的事蹟也比較單一,並沒有留下什麼聲名,

劉儉既然要見,那諸葛玄自然不能阻擋,於是便叫人將他的兩個從子喚了過來。

少時,便見諸葛瑾與諸葛亮來到了劉儉的面前。

果然,這兩個孩子都充分的遺傳了他們父母的外貌基因,長相挺拔,身材高大,很是俊秀。

老大諸葛瑾,現年二十一歲,已經及冠,可以出仕了。

老二諸葛亮現年十四歲,年紀尚輕。

不過只有十四歲的諸葛亮,在身材方面也已經超過了大部分的同齡者,幾乎可以跟這個時代十七八歲的人比肩。

就外形來說,兄弟兩人也是活脫脫的兩大帥哥。

諸葛瑾已經成年,而且是難得一遇的英才,很是令劉儉喜歡。

而且就年齡上方式說,諸葛瑾足夠出仕,所以劉儉覺得可以讓他在劉備手下就任,一邊輔助劉備參理政務,一邊鍛鍊自身的能力。

“子瑜,吾欲徵辟於汝任職徐州,輔助吾兄玄德處理徐州諸事,你可願意?”

諸葛瑾久仰撫遠大將軍之威名,如今見到劉儉本人,又見他和藹可親,自然是心生歡喜,非常傾慕之。

諸葛瑾站起身,拜倒在劉儉的面前道:“大將軍誠意相邀,瑾敢不從命!願留在徐州,輔佐玄德公盡綿薄之力,以全功業!”

諸葛瑾的態度讓劉儉很是滿意。

他隨即讓其起身坐下。

隨後,劉儉又將目光看向了十四歲的諸葛亮。

適才與諸葛家兩兄弟做問答之時,劉儉也特意考教了一下兩兄弟,期間諸葛瑾回答的多,諸葛亮回答的少。

而且劉儉能夠看出,諸葛瑾似乎是有意在展現自己的才能。

而諸葛亮並未特意展示自己,而只是很謙謹的回答,問題落在他頭上,他不得不答的時候,他才會回答,而且諸葛亮的回答比較中規中矩,既不越界,也不藏私。

十四歲的少年就顯得非常的老成了。

由於諸葛亮如今只有十四歲,尚無表字,故劉儉只能以名呼之。

“諸葛亮。”

“在。”

“汝從父兄長,皆已經是入仕徐州,你可有意見前往新任的徐州牧麾下效力?隨同你的從父和兄長一同入仕于徐州,參悟軍機政事?”

諸葛亮很是恭敬地回答:“大將軍對我諸葛氏如此看重,亮感激不盡,只是亮只有十四,縱然入得徐州牧麾下,進了官署,只怕也未必能夠有什麼大用。”

劉儉道:“這人麼,都是在練的。”

“只要你有勤勉的心和天賦,再加上在官屬中磨練,日後自然會成大才。”

“你現在只有14歲,若是能夠提前涉獵州郡諸事之中,那對於你的成長而言,好處甚多,你亦也遠超同齡之人起步,難道你就不心動嗎?”

諸葛亮的表情給劉儉的感覺就是……他確實不心動。

今日二合一了,只此一更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殺到朱棣膽寒

三秦新月

傭兵1929

山有意

我與劉秀二分天下

檸月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