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九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我給玄德當主公,臊眉耷目,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城郡的治所,被劉儉重新命名為漢城,朝鮮郡的治所被劉儉定為平襄,其餘的樂浪郡和帶方郡的管轄範圍不變。
同時,劉儉下了一個要求,從遼東屬國以遼東地區遷部分流民前往韓州居住開墾,充實州郡之力。
而原先投降歸屬到漢境內的烏桓人,抽一部分已經漢化的烏桓人同樣去往韓州開墾。
半島之地雖然一直都有各種各樣的部落居住,但開發程度不高,相比於中土遠遠落後,劉儉不能指望將韓州發展的和中土一樣,但是首先一定要在當地開墾差不多夠用的土地,保證本地的糧食供應,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將他們的人漢化。
畢竟,韓州乃是三面臨海之地,對於大漢帝國乃至於中土神州日後制霸海洋,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但前提是糧食和文化。
只有達到了這兩點之後,這新納入大漢版圖的州郡,才能慢慢發展出它的特色與功用。
而這個時候已經在河北普及的書籍業就可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了。
書籍的流通成本以及流通性相比於簡牘來說要好很多,青州書坊加大刊印的力度,將各種有利於漢化的書籍讀本,特別是四書五經這些承載著漢人千年思想的東西大量的刊印傳遞往遼東,再從遼東傳遞往韓州。
另外,自從烏桓全部併入漢族之後,再加上靠近幽州的鮮卑諸族因為經濟與生存原因緊緊的依附於漢朝……於是劉儉下令,鼓勵多民族通婚。
當然,由於漢朝人本身的優越性,讓他們娶這些異族女人當妻子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為了能夠加快漢民族與這些異族的融合,同時增加兩族共同的後代,快速稀釋異族人的血脈,劉儉放開了對異族的納妾制度。
只要是有能力和條件的,想娶多少異族女人為妾都可以。
東漢末年,對高門望族娶妾有著嚴格的管理,雖然很多望族豪門的男人私底下還是有不少女人,但是畢竟不好拿到明面上來,特別是生了孩子後,很是難處理。
因此,在這方面,這些人行事都是小心翼翼的。
功績不到的官員,最多也就是能納兩房妾室,這就是這個時代的規矩。
但是現在,在河北的人,異族女人可以隨便娶來當妾,這就等於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漢民族同化他們的程序。
現在,這個規矩同樣適用於這第十五個州……韓州。
只要你在不違法且有能力娶親的情況下,那你想娶多少個三韓女人當妾都是可以的。
當然,僅僅只是允許放開納妾還是不行,同時還要附加生育政策。
劉儉的政令當中有一條就是,每納一妾,針對娶妾的男方必須要在五年之內生育兩胎!
如五年之內不能達到一妾對二子的比例,就將針對男方進行高比例的處罰,年年遞增。
如果這期間,妾被休了,或者這個女人被處理掉了,那這個女人就將永遠算在男方家族的頭上,一直納錢,這代完了下代納,一代累積一代。
取妾可以,你得生!你也得負責。
當然,若是雙方努力生了,卻生不出來,那怎麼辦?
那就只能算你倒黴了。
因為讓你多娶一個女人,本來就是給你們豪族的福利,要享受這個福利,自然要付出代價。
生不出來也是你自己的後果,你自己揹著。
畢竟,能享用這條政策多納妾的人,都是那些豪強家族。
普通的黎庶農民,你想讓他們多養一口人,對他們來說也是極為艱難的事,這政策根本跟他們不沾關係。
既然是讓豪強多納妾,那就不能什麼好處都讓這些豪強佔了。
搶佔更多的女人資源,那你們就得拿其他的東西來填補。
畢竟,這個國家的律法不是為了你們這些權貴走後門享受用的。
享受普通老百姓享受不到的東西的同時,你們也要付起責任和代價。
……
……
關雲長平定半島,被劉儉表奏為韓州牧。
大漢朝開疆拓土,第十五個州——韓州出現了在滿朝文武的眼前。
如此重大的事件,幾乎令整個朝廷都陷入了動盪。
甚至說,整個天下都因為關雲長的這一大功業而動盪了。
區區一個韓州,並不算什麼了不起。
但是這麼多年來,能夠為大漢朝開疆拓土的人,可不是那麼多了。
特別是檀石槐成為了鮮卑大單于之後,漢朝在北方的策略一直都是防守龜縮。
別說是開疆拓土了,能夠擋住鮮卑的攻勢就算是很不錯了。
如今,牛輔和呂布已經去弘農平定張白騎的叛亂了,聽說他們初到弘農,就打了張白騎一個措手不及,連勝三陣,訊息傳回了長安之後,不論是劉辯還是董卓都非常的高興。
牛輔和呂布打的勝仗越多,越說明他們的策略很正確。
但是這功勞可是架不住比較。
當關羽定韓州的訊息被傳到長安之後,牛輔和呂布所建立的那點功勞,簡直就算不上功勞了。
別說他們連勝了張白騎三陣,他們就是打贏了張白騎的祖宗十八代,在關羽的面前也狗屁不是。
這下不止是劉辯,就連董卓也氣悶的不行了。
這劉德然,不只是他自己不是人啊。
他手下這些能征慣戰的猛將也都不是人。
那關羽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啊?
北疆之際,大漢朝這麼多年都沒擺弄明白。
這關雲長只不過是到北疆區區數年,竟能為大漢朝拓展出一個新的州來?
這關羽到底是不是人啊?
先前還想與劉儉爭鋒比較的劉辯,此刻變的異常落寞。
他似乎是看明白了,有些事兒並不是他自己單純的努力就可以能與之相比的。
劉儉應該是一個他永遠也無法超越的存在了。
不過,對於三韓之地,被立為新州的事情。
朝中的一眾人經過議論,還是覺得這事兒有些不妥的。
特別是楊彪和王允等人。
他們覺得劉德然冒然將三韓之地立為韓州,雖然是為大漢朝開疆拓土,但也很可能是為大漢朝新增了一個累贅。
“陛下,三韓之地自古便是窮苦之地,昔日衛滿朝為孝武皇帝所滅,設立漢四郡,但其地卻一直未曾為我大漢做多納稅,如今漢四郡之東更是空有國名,實為番邦部落。”
“我大漢如今內禍頻頻,別說是治理這新州了,便是本國土地尚不能全治,況且,這些邊塞蠻夷之地很容易發生戰事禍患,一旦有事,動用的中樞庫府耗費之財貨就不計其數。”
“涼州便是前車之鑑,歷年來,我大漢在涼州耗費了多少錢糧?犧牲了多少將士?可是每年依舊動亂不止,如今新立了一個什麼韓州……如若處置不好,豈非變成了涼州第二?大漢可承擔不起兩個涼州啊。”
王允這話雖然確實是針對劉儉所新立的韓州,但是在無形中卻也闡述了涼州之事,這讓劉辯和董卓多少有些不悅。
劉辯直接過濾掉了王允話中關於涼州之事的資訊。
他環顧四周,看著一眾朝臣:“諸位愛卿覺得太僕此言如何?”
淳于嘉道:“王公此言,切中實際,三韓之地,不宜歸於我朝,實乃朝中現有足夠的錢糧供應三韓,如有叛亂,朝廷何以濟之?陛下還需下詔,將此事與撫遠大將軍細細說明才是。”
就在這個時候,一道不和諧的聲音傳來。
“司空所言,確實是老成持重的謀國之言,只是有一件事……似乎關乎切實,不知某當講與否?”
淳于嘉轉頭看向說話之人,乃相府東掾曹的司曹張既。
“德容有何話講?”
張既很是尊敬的向著天子和淳于嘉分別施禮。
“三韓得定,朝廷本來就未曾向河北出資軍費,今若以此為由讓劉撫遠放棄新定之土,只怕以這位劉大將軍的烈性,必然不允。”
“朝廷不攤派軍費,我料撫遠大將軍必然自擔軍費,包括治政三韓的費用也是一樣。”
“反正最終朝廷承不承認韓州,這地界,怕是劉大將軍都會拿定了。”
“敢問陛下、司空……如朝廷承認韓州,此地尚可隸屬大漢,朝廷若是不承任韓州,那此地日後是不是就成了撫遠大將軍的自有之土?”
“若此例一開,日後天下諸人征服漢境外的任何土地,是不是都可以不用於朝廷統籌建立州郡,而用於作為自己的封地?”
“這後果如何,還請陛下與諸公細思也。”
一開始是寫了十四個州,但經過小夥伴提醒,本書前面已經將司隸分為司州和雍州了,因此是十五個州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