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要真正瞭解楊麗華的影響力,首先要搞清楚,她的受重視程度。

楊堅在位時,不用說,楊麗華是誰都不敢招惹的那位,就連獨孤加羅,都對長女禮讓三分,何況他人?

一個公主,本身沒有權利,她的影響力,來自於經年累月的積累。

楊廣是她的親弟弟,雖沒有楊勇與她感情那麼深,但也不是楊俊楊秀能比得了。

這涉及到一個相處時間的問題,楊廣是老二,比楊麗華小八歲,可以說,楊廣小時候,是長姐照顧著長大。

老三楊俊兩歲的時候,楊麗華就已經出嫁了,老四楊秀剛出生,楊麗華就已經離家,至於老五楊諒,就更不用說了。

因為楊麗華曾經的特殊身份,楊堅夫婦的五兒五女,皆以楊麗華馬首是瞻,所以楊廣從很小時候,就非常敬愛自己的長姐,這種感情也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所以楊銘心裡很清楚,只要老爹在位一天,楊麗華的影響力,便依然如故。

鞭打楊約,些許小事,楊廣更不會管。

接下來的日子,楊銘聽說了,老爹楊廣授予楊麗華隨意出入皇宮的特權,方便她探望還活著的老四和老五。

這兩個人眼下,對楊廣不構成絲毫威脅。

年關將近,這一天的朝會,參加者足有六十多人,其中以工部最多,除了尚書侍郎之外,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的主官次官,都來了。

楊堅在位時,曾經提過要重修洛陽,楊廣做太子主政的時候,也提過。

今天朝會的議題,也是修洛陽,但這一次與前面都不一樣,

這次,楊廣第一次提出了“東京”這個名詞。

也就是說,他打算將洛陽建成大隋的東都,建成大隋中原地區的政治文化經濟樞紐中心。

反對的人,海了去了。

為什麼反對?因為洛陽一旦成為都城,勢必會削弱關中集團的影響力。

雖然中原一帶的門閥,很多仍屬於關中集團序列,如洛陽元氏,洛陽長孫氏,洛陽獨孤氏,滎陽鄭氏,但是大家一致認為,關中地區才是大隋龍脈所在,不宜變遷,會導致龍氣流失。

修洛陽,可以修,但是不能定都。

大家所爭論的,就在“定都”這兩個字上面。

一時間,朝堂議論紛紛,眾臣交頭接耳,

“殿下提前有沒有收到風聲?”高熲湊過來,小聲道。

楊銘搖了搖頭:“我跟你一樣,也是剛剛才知道。”

“那你是反對還是支援呢?”高熲又問。

楊銘想了想:“支援。”

“為什麼?”高熲追問。

楊銘笑了笑:“反對能如何呢?父皇若是已經拿定主意,咱們拗的過?”

“不妥之處,還是要勸諫的,這是臣子本分,”高熲皺眉道。

楊銘笑道:“慢慢來,看看大家都怎麼說。”

朝堂喧譁,做為內侍的高野,示意大家安靜,有什麼意見,一個一個提出來。

楊廣則是高座皇位,面無表情。

安德王楊雄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陛下容臣稟奏。”

楊廣點頭道:“既是議事,當無話不說。”

楊雄拱手道:“先皇成大業於關中,俯瞰天下九州之地,北有突厥,西有西域諸國,加之南蠻之地,莫不稱臣,京師建成不過二十一年,國祚穩固,百業興隆,納帝王之氣,積山河形勢,成王霸之業,洛陽居中原腹地,乃前魏元氏苟居之所,怎堪與大興相比?”

這話一出,朝堂的姓元的不高興了,我們老家在洛陽,怎麼就成了苟居了?

別忘了,我大魏當時的國都就在洛陽,那個時候,還沒有大興,長安也什麼都不是。

楊廣點了點頭,道:“朕欲定都,實為陪都,自不能與大興比較,卿不必計較孰輕孰重,大興乃我楊室立業之地,永不變更。”

楊雄又道:“陛下重修洛陽,臣完全支援,只是定都一事,事關重大,需從長計議。”

這一次,楊廣什麼都沒有說,而是將目光投向裴矩:

“世矩跟眾卿講一講,以解疑惑。”

這話一出,人人都知道裴矩是早就知道這事了,而且贊成定都。

裴矩站出來,徐徐說道:

“此番漢王叛亂,山東地區(太行山以東)響應者眾,我王師雖已東進,然叛亂至今未消,京師居於關中腹地,鞭長莫及,然我大隋精銳,皆在關中,如果今後山東再起大亂,難道還從關中調兵?”

“朝內諸公,手握軍功者不在少數,當知遠水難解近火,此番幷州之亂,若不是秦王長驅直入,佔據先機俘獲反王楊諒,一旦戰事拖延,導致河北山東叛軍坐大,進中原、入關中而威逼京師,諸位覺得,洛陽重要嗎?”

韋衝站出來,皺眉道:“我京師東南,有潼關天險,豈是中原反賊說進就進?”

裴矩笑道:“惶惶史書,從中原入關中者,不勝列舉,尚書該知道的。”

韋衝又反駁道:“我關中子弟,乃天下精銳,莫不能擋,豈是史書那些庸蠢之人可比?”。

他這句話,顯然有點胡攪蠻纏了,楊素和高熲這類久經沙場的大老,自然知道,天下沒有攻不破的地方。

一旦失去中原,關中連糧食都做不到自給自足,能抗多久都是個問題。

裴矩則是懶得反駁韋衝,繼而看向楊素,道:

“開皇年間,關中大旱,先皇率關中百姓東出潼關,往洛陽就食,前塵往事歷歷在目,中原地區乃天下糧倉,陛下定都之舉,也是為穩固關中,給京師再設一道東面屏障,越公該能理解陛下一番苦心。”

楊素當然清楚這些,所以他贊成重修洛陽,但是定都,牽連太大了。

既然定都,皇帝自然會過去,雖不會常年待在中原,但勢必影響朝堂結構。

比如說,皇帝遷居東都,那麼就會從大興帶走一撥官員,留下一撥官員,而留下的這些人,勢必會與皇帝的關係越發疏遠,從而不被重用。

被帶走的,也都是關中人,大家也不願意離家那麼遠。

而皇帝住進洛陽之後,勢必會再招募一些處理政務的官員,就會導致中原一帶,甚至是山東地區的世家借勢興起,威脅到關中門閥。

這是利益之爭,誰跟皇帝親近,誰得好處,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

楊素聰明絕頂,仍是沒有想到,楊廣的本意,就是要逐步改變關中本位的情況,扶植其它地區。

大隋是關中人的,這一思想在楊素這裡,是根深蒂固的。

但是他了解楊廣,知道楊廣認定的事情,別人改變不了。

於是楊素點了點頭:“臣贊成定洛陽為東京。”

一把年紀了,犯不著在這麼大的事情上和皇帝鬧意見,將來怎麼樣,將來再說吧。

他贊成不贊成,反正作用也不大,因為反對的人太多了。

這時候,楊廣將目光投向楊銘,他指望自己這個一向滿腹機謀的兒子,或許會有什麼驚人之語。

“吾兒可有話說?”

“兒臣贊成以洛陽為東京!”楊銘毫不猶豫說道。

楊廣笑道:“講!”

楊銘深吸一口氣,說道:“方才安德王曾言,我大隋王霸之業,成於關中,兒臣深以為然,然我大隋擁九州四海之地,難道坐關中而治天下?”

“李靖所率大軍,至今仍在山東絞殺叛軍,前方軍報,以快馬計,最快二十天方才能抵達京師,而我們得到訊息的時候,前方形勢已變,朝廷應對勢必遲緩。”

“古語有云,夫建都者,一,形勢險固,二,漕運便利,三,居中而應四方,洛陽北靠邙山,南臨尹水,西為京師屏障,保障糧食供應,東出可鎮撫山東,雄峙江南,以此為東京,大興當高枕無憂。”

一時間,朝堂鴉雀無聲。

之所以沒有人站出來反駁楊銘,是因為他們認為,皇帝楊廣決心已定,要不然也不會讓秦王出面來壓制他們。

楊銘在朝堂的作用,就是如此。

而楊廣迫切想要讓楊銘樹立威望,也是這個原因。

楊銘是贊成定洛陽為東京的,現在稱東京,五年後會改稱東都。

華夏的地理形勢,造就了洛陽的先天優勢。

洛陽往西,群山連綿,縱橫交錯,往東,是地勢平緩的華北平原。

看過中國山脈地圖的就知道,整個華夏,西高東低,就只有四川盆地,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是平的,剩下的地方全是山。

從地圖上看,關中與洛陽之間,正好是一段比較平緩的地勢,如同被南北山脈夾出來的一條腹地通道。

華夏古代,可沒有高鐵飛機火車,翻山越嶺是很艱難的,誰都喜歡走平路。

山東攻關中,洛陽是必經之地,你繞都繞不開。

定都,有利於提升洛陽的地位,使其戰略性拔高到最高檔次,以此鞏固關中東出通道。

但是歷史上,楊廣只用了一年,就把洛陽建成了,其形制規模完全彷照大興,就是面積小了四分之一。

楊銘心裡清楚,洛陽定都是跑不了的,他真正擔心的是,修建洛陽會死很多人。

歷史記載:煬帝興修洛陽,每月役丁二百萬,僵仆而斃者,十四五焉......

老爹楊廣繼位之後,第一項大工程,就要上馬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商紂王:人皇氣運

紀九

家祖朱重八:讓你女兒懷孕怎麼了?

冷煉笙

穿越逃荒文裡當路人甲

酸奶太太

雙星在古

逾白樾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十月南山火

大唐:從不做皇子開始征戰四方

一米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