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抽絲剝繭(35),深度迷案,春天的熊,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女兒甜甜看到母親身上的傷痕痛哭不已,這讓劉媛媛的怨恨和憤怒徹底爆發,決定不再做「沉默的羔羊」,轉而下定決心除掉袁家兄弟。
這回,劉媛媛不打算讓這兩兄弟死得太痛快。在她眼裡,袁家兩兄弟就是兩隻衣冠禽獸,她也必須把自己從他們那裡受過的羞辱都加倍還回去。
恰巧劉招娣又打電話告訴她,說老太太最近要去劉靜家裡幫忙看孩子,讓她有空就帶甜甜多去看看老太太。
於是,劉媛媛便決定在鄉下老太太家裡先用安眠藥將袁家兩兄弟制服,再讓他們在臨死前受盡羞辱。
對於劉媛媛來說,想要將袁家兩兄弟先後騙去農村老家簡直輕而易舉,毫無難度。
她哄騙袁家兩兄弟的藉口,和劉招娣、劉靜各自陳述所用的藉口基本一致。在她最後的陳述中,也聲稱自己先後用皮帶、耙頭虐待過他們,但最後是用一塊板磚把他們給敲死了。
楊峰在會議室裡將劉家三姐弟的三份口供來回翻閱,試圖從裡面找出邏輯漏洞,以此辨別這三份口供的真偽。
王星看著眼前的三份口供,接了一個電話後便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年前,劉招娣聲稱自己拿了4張景區門票給劉靜,讓他帶著老太太和兩個小孩出門,劉媛媛的口供中也印證了這一點。」
「但劉靜的口供對此不但沒有提及,對於兩個小孩當天的去向也語焉不詳,並且還說自己在家用鐵棍將何雙喜杖斃。」
「劉靜當天有沒有帶著一家老小出門這一點,原本以為可以找劉家老太太和兩個小孩核實。但時間過去了這麼久,這老的老,小的小,都對上門問話的我方人員說他們不記得了。」
王星剛才接到的電話,就是其他辦案人員對這一點的反饋。
「無論如何,劉媛媛和劉招娣的這部分口供一致,與劉靜的這一節口供相互矛盾。」
「矛盾對立,一真一假。」
「拋開殺害何雙喜的真兇到底是誰暫且不論,光是從三年前的這天,劉招娣到底有沒有給了劉靜4張門票這一點來看,我們可以把劉媛媛和劉招娣的這部分口供看作一個命題,把劉靜否認了這一點的口供看作另一個命題。」
「這兩個命題之間矛盾對立,必有一真,也必有一假。」
「到底哪個真,哪個假?我們暫且先把這個問題放在一邊,再來看看這三姐弟有無串供的可能。」
「串供通常是指違法行為人之間,以及違法行為人與案件其他有關人員之間,為了達到使違法行為人逃避法律責任追究的目的,而統一口徑,建立攻守同盟,歪曲犯罪事實的行為。」
「可這三姐弟的口供,明顯有多處不一致,這只是其中一點。也就是說,他們事先串供的可能性不大。」
「在事先並未串供的情況下,劉媛媛和劉招娣的這部分口供不約而同地一致,因此可以看作屬實,而劉靜的口供則對立為假。」
「換言之,劉靜並沒有殺害何雙喜,殺害何雙喜的真兇,應該在劉媛媛和劉招娣當中。」
楊峰點了點頭,似乎對此表示認可,隨即卻又搖了搖頭,似乎又是不認可。
王星一頭霧水:「楊隊,你這是什麼意思,到底是認可還是不認可?」
「我在想,這三姐弟對於這4名受害人被害時的許多細節,居然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尤其是涉及一些關鍵性證據的細節。」
「比如,利用杜鵑的手機發過訊息給杜玟;殺害何雙喜時都說是在劉靜家裡用的鐵棍將他活活打死;將何雙喜和杜鵑的屍體都送去了殯儀館進行火化;殺害袁家兩兄弟之前,都對他們有過羞辱、虐待。」
「這些細節,我們警
方都能據此找到或提取出相關物證,他們都知道沒法就此作偽,所以都選擇據實反饋,因而這些方面的口供也就基本一致。」
「這些關鍵細節,他們居然都知道,說明什麼?說明這4個人的死亡經過,他們三姐弟之間至少對此有過交流溝通,或者說,他們仨都參與了對這4個人,或者是對這4個人當中的某幾人的謀殺。」
「不管是有過交流溝通,還是有過共同參與,在這樣的前提下,為了東窗事發後能逃避罪責,因而提前合謀串供,對抗警方調查,是不是才是理所應當和輕而易舉的事?」
「光是從這仨姐弟的口供中,我們就不能看出來,他們都是編故事的高手,如果要串供,對於他們來說應該絕非什麼不可能的事。」
接著,楊峰看著王星:「你之所以認為他們之間沒有串供,主要是因為他們的供詞有基本一致的地方,更有相互矛盾的地方。」
「但你忽略了一點,他們不是在給自己規避罪責,恰恰相反,都是在搶著大包大攬,想讓自己一個人承擔所有的罪責,從而洗清另外兩人的嫌疑,這樣一來,彼此的口供之間出現矛盾對立也就在所難免。」
「所以,我認為,這三姐弟之間不是沒有串供,而是因為就串供的目的沒有達成一致,換句話說,他們很可能對於由誰來承擔所有的罪責沒有達成一致意見,都想犧牲自己保全他人。」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你說你的、我說我的這一局面,至於最終的結果會如何……哼,他們誰都管不了這麼多了,就交給我們警方去判斷吧。」
「既然都抱有這樣的心思,能說明什麼?」
「說明這三姐弟沒有一個是無辜的,他們每個人身上都背了人命,所以不管是對於各自自身來說,還是對於另外兩個來說,無論最終被警方認定的真兇是誰,他們仨都能接受。」
「況且,折一個,肯定比折三個要強。」
說著說著,楊峰居然忍不住罵了一句「國粹」,接著又繼續說道:
「盡人事,聽天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三姐弟果然是一個媽生的,都想著竭盡所能保全另外兩個,至於最終的結果……就看天命。」
「如果有天命,那還要法律幹什麼?要我們這幫人幹什麼?」
「跳樑小醜,自作聰明,以為這樣一搞我們警方就沒法一個蘿蔔一個坑地找出殺害那4個人的真兇?真當我們都只會乾飯?」
接著,楊峰又將目光移向王星:「你是前段時間參加省廳的遴選考試,做那些亂七八糟的《行測》考題,把腦子給做傻了是吧?還真假命題,矛盾對立?這他孃的是在辦案,不是在做邏輯推理題,不要搞‘紙上談兵那一套。」
王星訕笑了幾聲。
「我們還是要儘量實事求是,依據現有口供和證據說話。」
楊峰一邊說一邊翻開劉招娣的口供,指著其中一段話:.
「劉招娣說她‘正在猶豫時,劉靜卻突然打電話來,說他昨天夜裡被打劫了,好在有驚無險,得知這一情況後,劉招娣認為劉靜在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危險,所以下定決心,‘用一根繩子把杜鵑給勒死了,並在當天夜裡,利用杜鵑的手機發了那條簡訊給杜玟。」
「如果我沒有記錯,你說過當年在調查杜鵑失蹤時,是2016年1月24日,這一天是***五十大壽,當天晚上杜玟收到了杜鵑的這條簡訊,所以找到你要求撤案。」
「按照上述劉招娣的口供來看,劉靜在電話裡頭說‘他昨天夜裡被打劫了,劉靜這裡指的時間應該是23日夜裡,也就是說,在劉招娣的這一節口供中所透露
出來的資訊,是指陶強盛和陶立新最後一次孤注一擲,直接上斧頭想要面對面砍死劉靜的時間是在23日夜裡。」
「但在陶強盛的口供中,對何雙喜進行的最後一次謀殺,陶強盛雖然不記得具體日期,但他透露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資訊,就是當天謀殺劉靜再次失敗以後,一回到出租房,他就動手殺了陶立新,並且隨即喊來何雙喜幫忙,將陶立新的屍體丟進了竹溪村的那個山洞裡。」
「處理完這一切之後,陶強盛拿錢走人,並且和何雙喜再無任何聯絡。」
「我們之前調查過何雙喜手機號的通話記錄,顯示從25日凌晨起,陶強盛和何雙喜的確再無任何通話記錄,而25日白天,何雙喜則開著自己的私家車進了維修廠,因而在廠裡留下了進廠登記的時間記錄。」
「這說明陶強盛拿錢走人的時間是在25日凌晨,他和何雙喜於25日凌晨最後的一個通話記錄,應該就是他打電話要何雙喜去幫忙處理陶立新的屍體。」
「以此倒推,陶強盛和陶立新對劉靜進行最後一次謀殺的時間應該是在24日夜裡,而不是23日夜裡。」
「所以,劉招娣的這部分口供不實,她說自己殺了何雙喜和杜鵑的這些供詞也就不可信,殺害這兩個人的真兇,應該是在劉媛媛和劉靜二人當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