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 兩姐妹的救命恩人,三生三世之純愛,今宵先生,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姐,你在房間嗎?”是古晴的堂妹古言上樓敲門了。

這時古晴開啟了房間門。

古言比古晴小四歲,本應該上高中的年紀,因為個人的愛好,並沒有上高中,而是選擇了去讀幼兒師範。

“姐,大過年的,你關著門在房間幹嘛呢,走,我們出去拜年吧。”按照鄉下的習俗,大年初一的上午,全村的人是要家家戶戶的走動拜下年的。

“都快中午了吧,就不去了,況且我都這麼大了。”古晴推辭道。

“你有古今哥大嗎?他可全莊都去跑了一遍了。”

“他去人家給他發煙,我去幹嘛?”

“要糖啊!”古言其實還是個孩子,如此天真的說道。

“你當我還是孩子啊。”提到孩子,古晴突然想到了小時候的事,於是接著說道:“對了,古言,你還記得汪一這個人嗎?”

“汪一哥哥,當然記得啊,去年聽說他好像還來過的,奶奶說的。怎麼了?”

“你還叫他哥哥幹嘛,都這麼多年了。”

“當然叫哥哥了,他可是你和我的救命恩人啊。”

“你還記得當年的那件事?”

“當然記得了,這種事怎麼可能會忘了。”

古晴想起了小學五年級的事,她妹妹古言才上一年級。那是數九寒冬,天異常的冷,屋簷上都掛著一條條的冰稜。

那時候的孩子都是自己走幾里地去學校上學,一路上三三兩兩的孩子有說有打有鬧的往學校趕去。古晴的小學叫趙樓小學,聽說以前是趙家的祠堂,後來才改成小學的。

去往小學的路上,要經過好幾座橋,其中有一座石橋叫“躍進橋”,當時的孩子不懂,其實這橋是1958年“da躍進”的時候造的,所以叫這個名字,但那些孩子從來沒看到橋面上的字,畢竟年代長了,都四十年的樣子了橋面上之前刻得字早已辨識不清了,他們只知道這個橋發這個音,所以他們一直喊這個橋叫“妖精橋”。

那天河水都積成了冰,很多學生好好地橋不走,偏偏從冰面上走過去。

古晴是個安分守己的女孩,但古言卻吵著也要從冰上走。古晴沒有辦法,只能牽著她的手慢慢地在冰面上走著。

古言很是興奮,畢竟她才是個一年級的孩子,哪懂得什麼安全,於是在冰上開心的跳了起來,古晴制止的越厲害,她跳得越兇。

還好有驚無險,快到河對岸時,也許岸邊的冰比較薄,幾個大一點的男生在上岸前在那上面使勁的跺了幾腳。所以到了古晴和古言踩到那兒時,冰咔擦一下子裂開了,兩個人雙雙掉進了河裡。

岸上的幾個男孩子看著她們狼狽的樣子,紛紛在笑,對她們指指點點的,卻沒有一個人伸手拉她們一把。

汪一家離學校不遠,但每天也要經過這座橋,那天正好被汪一撞見了。他立即跑過去把古晴和古言兩個人拉上了岸。幸虧古晴她們兩個是在岸邊,還能用手扒拉著,要是在河的中間掉下去,怕是汪一也無能無力了。

那天,汪一帶著她們兩個去了自己家,汪一的媽媽華梅當時還沒去上班,她一邊給古晴、古言兩人脫掉溼漉漉的衣服,讓她們泡熱水澡,喝薑湯去去寒氣,洗完澡又讓她們鑽到被子裡,還給她們換上了汪一的衣服。期間,華梅還打了電話給古晴的媽媽周桂芳,讓她送衣服過來。那時候華梅和周桂芳還是同事,都在常青父親常金髮的藥廠裡工作,當時常金髮的藥廠還屬於鄉鎮企業,還不屬於他個人的,他退伍回來後擔任了廠長而已。

那天上午忙了半天,古晴被她媽媽罵得個狗血淋頭的,其實她挺冤枉的,又不是她要從冰上走的,而且要不是她一直拉著古言,憑古言那個小個子,早就沉到水裡去了。

汪一和古晴、古言三個人上午都沒去上學,中午在汪一家吃了飯後才去的學校。

“古言,你說電視上拍的那種,男主救了一個女孩子,那個女孩往往就會以身相許,是真的嗎?我說如果啊,如果汪一說讓你或我以身相許,你會答應嗎?”

“姐,你電視劇看多了吧,汪一哥哥呢,雖然挺好的,但我不會因為他救了我,而嫁給他的,怎麼,你想嫁給他?你不是有男朋友嗎?”

“既然你這麼說,我就覺得正常了,我還以為我不正常呢。以為電視裡演得都是真的呢。”

這時,古晴的手機又響了起來,她爬上床拿過來一看,還是李子君打過來的。

她在想是接還是不接呢?

這時古言一把搶過手機,接通後說道:“姐夫啊,我姐讓你過來玩呢!”

古晴見古言胡說,於是搶過手機說道:“剛剛是我妹妹古言,你別聽她瞎說。”

李子君是揚州人,離古晴家明城也不是太遠,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而已。

“噢,我正有此意去你家呢,那我過幾天過來啊!”李子君此時其實在家很是不爽,他上午聯絡古晴聯絡不上,要知道之前每次他聯絡古晴,古晴都是第一時間會回覆她的。他多多少少知道秦兆國和汪一的存在,因為他曾經偷看過古晴的手機,看到過部分聊天的資訊。

古晴自然是不希望她男朋友過來的,因為除了古言,她家裡可沒人知道李子君的存在,不過,既然李子君說要來,她也沒有阻攔的意思,其實她還是很想念李子君的,她想他的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青春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村小醫農

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