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八章:東宮出閣,皇兄何故造反?,月麒麟,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宣府到北京,八百里加急不過一日,但是胡濙等人是前去傳旨,並不著急,何況胡老大人年紀大了,不太能經得起顛簸,所以,慢慢悠悠的走了三日方至,到了宣府,呆了大半日,收拾行裝回程,路上又走了三四日,一晃七天便已過去。
這七日之間,京師卻已翻天覆地!
原因無他,正是那份來自兵部主事沈敬所上的《請太子出閣疏》。
東宮儲君向來被視為國本,任何牽扯太子的事情,都不是小事,何況,這份奏本,出自於吏部尚書王文親自提拔的沈敬之手。
事關重大,內閣不敢擅專,在接到奏疏的當日,首輔王翺和次輔俞士悅,就聯袂進宮,面呈皇帝。
至於皇帝的態度自然是……
下廷議!
這一日,天光熹微,寒風呼嘯。
今年的京師,乾冷乾冷的,去年這個時候,已經落了兩場雪了,但是今年,卻遲遲沒有雨水。
一大清早,老大人們在宮門口下了暖轎,第一時間就把手籠進了袖子裡。
天色稍明,朝陽初升,沉重的宮門被緩緩推開。
上御文華殿,百官廷議!
行禮各畢,從大殿的最末處,緩緩走出來一個青袍鷺鷥補子的青年官員。
沈敬,正統元年進士出身,初為知縣,性剛烈,持身嚴,後為巡按陝西的右都御史王文舉薦,轉遷科道,為掌道御史。
十二年,巡按浙江,平民亂,再度被王文舉薦,調入兵部任六品主事。
十四年,土木之變,百官蒙難,王文被召回京,掌吏部,調沈敬入吏部,以主事之職署郎中事。
吏部下設四大清吏司,文選、驗封、稽勳、考功。
文選司掌官吏升遷,改調之事,權位最重,其次便是考功司,掌官吏考課、黜陟之事。
四大清吏司,各有正五品郎中一,從五品員外郎一,六品主事一。
景泰元年,吏部起京察,大考官吏,協助尚書總理京察之事的,便是吏部考功司的沈敬。
京察結束之後,沈敬以功升遷為考功司員外郎,仍掌郎中事。
如今,文選司,驗封司、稽勳司都已經各有郎中出任,唯有考功司,仍是沈敬以員外郎的身份署理,可見王文對他的偏愛。
所以,他這次上疏,所表達出的政治訊號,也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
一眾官員的注視之下,沈敬邁步向前,穩穩的站在殿中,從袖中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奏本,道。
“臣吏部沈敬啟奏陛下,請準東宮出閣。”
奏疏的內容,早已經明發各衙門,所以殿中的老大人們皆已知曉,此刻沈敬再讀一遍,一是為了熱場子,二也是為了給所有人一個整理思緒的時間。
“臣聞聖母太后,欲為太子蒙學,自古幼童開蒙,當由名師教導,東宮為國之儲本,自當更甚。”
“太上皇開蒙已晚,先皇庶幾朝務,託於王振,自幼相伴,亦師亦友,終成禍患,臣竊以為東宮儲本,不可不慎,王振之禍印鑑再見,太子長於深宮,聽教於宦官,實乃取禍之道。”
“聖母欲為太子蒙學,陛下即封太子三師,三少,以翼護東宮,足可見天心無虞,對東宮珍之重之。”
“聖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太子於國之重,更當勤學,東宮尚幼,詹事府可暫緩,但東宮教育,不可輕忽,更不可託於宦官。”
“故臣斗膽諫陛下,當以翰林院,內閣大學士為講師,教授太子,自蒙學出閣,漸習政務,如此,方能令天下萬民安心。”
奏疏寫的並不算長,但是沈敬在這本奏疏裡面,祭出了一個大殺器,那就是太上皇!
所有人都知道,太上皇的蒙學,就是王振來負責的。
此人本是一個屢試不第的秀才,在私塾當中教了幾年書,然後又透過關係,卻縣學成了教官,呆了幾年之後,不知道怎麼想的,就決定入宮成為宦官。
應該說,雖然在科考一道上,王振的天賦不怎麼樣,但是,在察言觀色,心思玲瓏方面,他卻極為擅長。
所以,在入宮之後,很快就受到了先皇的寵信,後來,被任命為東宮局郎,專門負責服侍太子。
那個時候,東宮尚幼,先皇又事忙,知道王振曾擔任縣學教官,便命他負責帶著太子讀書識字。
正因於此,對於太上皇來說,王振有半師之誼。
即便他是宦官之身,而且嚴格來說,並沒有真正教導過太上皇經義政事,但是,在私下裡,太上皇依舊堅持稱王振為“先生”。
尤其是在張太皇太后死後,即便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太上皇對此也毫不避諱。
這一切的源頭,都是因為,王振對太上皇,不僅有從小陪伴的情誼,更算是太上皇的老師。
前者,朝臣們管不了,因為無論如何,太子總是要有人侍奉的,但是後者,卻是可以論一論的!
沈敬的觀點是,為了避免王振之禍重演,所以打從一開始,就要由翰林院和內閣大學士來負責教導太子。
這個觀點,朝中有很多人都支援,畢竟,王振給大家帶來的陰影的確太深。
但是,也不是沒有反對的人!
沈敬說完之後,禮部儀制司郎中董義便出列,道。
“陛下,臣以為不妥,東宮出閣,乃國之大事,朝廷舊制,出閣開府,備置官僚,息息相關,如今沈大人請出閣而不備府,有違禮制。”
東宮出閣,是一件政治意義極為濃厚的事情。
原因就在於,出閣讀書,意味著太子要脫離後宮,搬進獨屬於自己的宮中,也即是所謂的東宮。
東宮可不僅僅意味著搬了個地方,作為儲君所居之處,它不僅具備地理上的意義,更具備著政治上的意義。
東宮屬下,設詹事府,左右春坊,以輔太子。
如果說,太子三師和太子三少,是屬於虛銜,更多的屬於威懾性的力量,負責身正為範,將太子導向正途,但是其實並不具體做事,
那麼,詹事府和左右春坊,就是真正獨屬於太子的政治勢力,他們的官衙,就在東宮的旁邊,日常的所有事務,他們也基本都會參與。
從禮制的角度而言,出閣意味著要建立東宮,而東宮的建制,本身就是包括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
所以,作為禮部具體負責禮制事宜的董義才會說,出閣而不備府,乃是有違禮制之舉。
不過,這原本也不是什麼特別能夠站得住腳的理由,話音落下,翰林學士蕭鎡便站出來反駁道。
“出閣而不備府,不過臨時舉措而已,是為應對東宮開蒙,恐再有王振之事,太子尚幼,若依照舊制備官,則太子不預政務,無非空有其銜而已,實則浪費朝廷人力物力。”
毫無疑問,沈敬的這個提議,受益最大的是翰林院和內閣。
畢竟,王振雖是禍事,但是也可看出,蒙師對於東宮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如果是自己的,那肯定是大大的好事。
內閣位重,現在出言討論的,基本都是各部的堂官,所以,他們這些大學士直接下場不太合適,由清貴但無太多實權的翰林院來開口,最為合適。
而且,更重要的是,蕭鎡這個人,最好的品德,就是不貪心。
要知道,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任命,有很大一部分,都要從翰林院當中選拔。
畢竟,朝廷的官員都各有職掌,一下子抽調太多人去東宮,可能會造成政務上的混亂。
但是,翰林院就不一樣了,那裡本就是官員的儲備地,觀政待選的翰林多得是,而且,因為沒有真正進入朝堂,身家清白,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背景關係。
所以,一般來說,翰林院才是東宮屬官最好的選擇。
從這個角度而言,蕭鎡其實更應該贊同董義。
但是,他不貪!
沈敬的背後是王文,而王文的背後是天子,這一點,蕭鎡的心中跟明鏡一樣。
如今天家的關係十分微妙,太子出閣備官這件事情更顯敏感。
蕭鎡不知道天子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選擇讓沈敬出這個頭,但是他清楚,該要的要,不該要的別要。
董義略一沉吟,便退了下去。
他只是一個小小的五品郎中,沒有必要和翰林學士硬扛,兩邊都是禮制的大行家,真的要論起來,不一定誰能爭的過誰。
何況,董義又不是真的打算阻攔,這種大事,哪是他一個小小郎中可以決定的,無非是出於職責,不得不說而已。
隨著蕭鎡的下場,這場討論,也理所當然的被上升到了侍郎的級別。
董義退下之後,接著站出來的,就是禮部侍郎王一寧。
說起來可憐,禮部本來是建制最全的,四個郎中,兩個侍郎,一個尚書全都不缺。
但是,李賢被派去迎接太上皇,胡濙被派去迎接太上皇,王一寧……
留下主持禮部日常的事務。
太子出閣是大儀典,王一寧就算想躲也躲不了。
否則的話,且不說老尚書回來會不會怪罪,下了朝之後,立刻就會有御史參他一本,說他尸位素餐。
“陛下,太子出閣並非小事,馬上太上皇歸朝之後,禮部有大儀典,越過今年,便是春闈,亦是國之重典,這幾件大事,都疏忽不得,眼下太子尚幼,宮中有聖母太后教導,所以出閣之事,不妨暫緩,此臣愚見,請陛下三思。”
這話看似說的十分為難,但是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
誰能想到,堂堂的禮部侍郎,擺出的理由不是禮制有問題,而是禮部太忙了?!
而且,還有人附和……
王一寧說完,緊接著,戶部侍郎孟鑑在自家尚書大人的眼神威脅下,也不情不願的站了出來,道。
“陛下,臣以為王侍郎所言甚是,禮部今歲操持的儀典,著實是不少,明年還有春闈,每一項都是花錢的大事,何況,戶部今年剛撥了修渠的銀子,苗地之亂剛剛平定,後續的封賞也是花錢的大頭。”
“這個時候,再操持太子出閣的儀典,戶部的確有些難以支撐,陛下,不妨延後一二年,待國庫寬裕些,再令太子出閣不遲。”
好吧,眾臣還以為這位孟侍郎能說出什麼新鮮話,結果,還是戶部永恆不變的主題。
哭窮!
反正,但凡花錢的事兒,戶部就沒有支援的,大家都習慣了,其實也沒啥用,該花還是得花。
御座上那位主真要花錢,連你們尚書都攔不住,別說一個侍郎了……
孟鑑說完,等著人來反駁,或是附和他。
但是,朝堂上竟然安靜了下來。
這讓孟侍郎感覺有點尷尬,所幸,這種尷尬並沒有持續太久,自家的尚書大人,很快出面給他解了圍,道。
“陛下,太子出閣,既是國事,也是家事,再加上如今太子幼弱,也難以支撐大型的儀典,所以臣以為,如果一定要辦,不妨令禮部縮減規模,由國庫和內庫共同出銀,完成儀典。”
這句話差點給朱祁鈺氣笑了……
好嘛,他這個戶部尚書,還真是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要錢的機會。
不過,沈翼的出面,其實也宣告著廷議到了尾聲。
尚書級別的大臣,不輕易表態,但是表態了基本上就是最後的表決了。
於是,朱祁鈺開口問道。
“內閣的幾位先生,是何意?”
王翺這段日子,在朝中的存在感並不高,聞聽此言,他依舊保持著波瀾不驚的神色,道。
“回稟陛下,此事本涉內閣諸臣,不該由臣等出言,但是陛下既問,臣不得不答,臣以為,太子不當長於深宮,聽教於宦官。”
“太祖之時,懿文太子出巡各地,素有賢名,太宗繼位,屢徵漠北,亦是由東宮監國理政,更不消說,先皇自幼長於軍中,跟隨太宗皇帝四處奔走。”
“我大明曆代先皇,之所以英明神武,德澤八方,無不是因為潛邸之時,便體察民情,早觸政事,不囿於深宮之中。”
“惟太上皇自幼長在宮中,未有歷代先皇奔走四方之機會,以致於土木一役,朝廷大損,社稷動盪,如今東宮所幼,但亦不能重蹈覆轍,理當自幼教導,上體天心,下察黎民,此臣之愚見也。”
這番話說的堂堂正正,暗暗的,甚至還踩了太上皇兩句。
但是,滿朝上下,卻沒有什麼人提出異議。
於是,天子等了一等,見其他的大臣皆沒有說話,便道。
“既然如此,那麼東宮出閣之事,便著手安排吧,翰林院會同內閣,挑選為太子啟蒙的塾師名單,禮部辛苦些,擬個儀注出來,戶部……”
眾臣明顯的看到,天子的臉色略顯無奈,停頓了一下,然後道。
“戶部也不容易,太子出閣的一應花費,從內庫中出。”
話音落下,沈尚書大喜過望,俯首拜道。
“陛下聖明!”
有了這麼個七卿領頭,其他的大臣臉上掠過一絲無奈,也只得俯首道。
“臣等遵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