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皇兄何故造反?,月麒麟,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說,朝政之事,很多時候就是這樣。
即便是所有人在某個方向上達成一致,但是具體的真正落到實處去做,還是會遇到重重阻力。
沈翼是不清楚邊境防線的重要性嗎?不是的,而是確確實實有現實問題擺在面前。
大規模的合併關隘,遷移百姓,安置流民,乃至於建設新的堅固軍鎮,起修邊牆。
這些事情,不論哪一件都是耗資甚廣的事情。
作為兵部尚書,于謙考慮的是如何保證邊境的安寧,構築嚴密的防線防禦外敵,讓百姓長治久安。
但是沈翼作為戶部尚書,他要考慮的,則是銀兩從哪裡來,流民該如何安置,國庫是否能夠支撐的起。
“陛下,瓦剌一戰之後,朝廷先是封賞官軍將士,其後又修繕邊城,徵發工匠,今歲工部又起了大渠,保定伯梁瑤尚在苗地平亂,朝廷各處都需要銀兩,寅吃卯糧都已經不足以形容國庫之空虛。”
“如今,各處衙門的胡椒蘇木折俸剛剛停罷,於尚書的九邊之議如若付諸行動,單是籌建城池與邊牆,所靡耗的銀兩和徵發的勞役,就不是戶部所能承擔的起的。”
沈翼說的不急不緩,絲毫不顧于謙已經有些黑的臉色。
“陛下,臣知邊境防線之重,但是此事關乎國計,不可操之過急,如今韃靼各部與我朝廷交好,瓦剌也有意和談,短期之內,邊境恐難再起烽煙。”
“故而臣以為,不妨先傳命各關隘將士嚴加操練,謹防虜賊入侵,我朝廷休養生息,待數年之後,可徐徐圖之。”
總結下來,沈尚書的態度很明確。
九邊重鎮太花錢,別說現在了,過幾年都不一定能支撐的起。
沈翼說完,朱祁鈺倒是不置可否,但是底下的大臣們卻已經議論開了。
雖然坐在御座上,聽不大清說些什麼,可從他們的神情便能看出,他們多數還是傾向於沈翼的態度的。
畢竟,朝廷要真的要推行九邊的話,那麼肯定要想辦法搞銀子。
老大人們都還記得,上一次搞銀子,京城的大臣們,有一個算一個,整整半年,俸祿裡有一半都是胡椒蘇木。
賣又賣不出去,用又用不了,現在還堆在家裡呢!
天子不說話,顯然意思是繼續議。
於是,憋了許久的于謙,上前開口道。
“沈尚書此言差矣,所謂居安思危,雖然說如今邊境尚算太平,也先大軍被擊潰,韃靼也和我大明交好,但是往前數十年前,瓦剌對大明亦是恭順之極。”
“彼輩虜賊狡詐叵測,正因如今邊境安穩,我朝廷才更該趁此機會,早備不測,否則大戰再臨之時,才是真正措手不及。”
沈翼對邊境之事知曉不少,相對的,于謙對於戶部財政,也並非一無所知。
當初瓦剌之戰的時候,他是見識過沈翼的手段的。
這貨只要想,邊邊角角他總能摳出錢來。
就剛剛沈翼擺出來的這些,什麼修繕邊牆,徵發工匠,起渠修河。
這些事情哪一件剛剛提出來的時候,戶部不是老大不願意,嚷嚷著沒錢暫緩?
結果到最後,哪一件不是輾轉騰挪,想辦法都給辦成了?
看著沈翼理直氣壯的樣子,于謙心中腹誹不已,但是面上卻不得不退讓幾分,道。
“何況,就如沈尚書所說,九邊重鎮之設,不可操之過急,遼東軍鎮不也是建設了數年才有如今的規模嗎?”
“兵部也並非想要一夕之內,將邊牆,流民,軍鎮城池都同時開建,飯要一口口吃,但是不能不吃。”
“至少,該修的邊牆,要先修起來,邊境隘口的兵力,也要有意識的開始匯聚,慢慢的調整,逐漸建成九邊的聯合防線。”
于謙一副好商好量的誠懇態度,讓沈翼也暗罵一聲老狐狸,說什麼逐步調整,先行開建。
這玩意朝議一透過,真正開始動工調兵安置百姓,進度哪還能由戶部說了算?
到時候銀子嘩嘩的往外流,要是實在拿不出銀子,是邊牆建一半不建了,還是百姓流民扔那不管啊?
說得輕巧!
這麼大的事情,一旦透過朝議,從中樞到地方,各個衙門方方面面都需要配合。
要是因為戶部掉鏈子,導致進度停滯不前,所有衙門的責難,還不都是他們戶部的。
沉吟片刻,沈尚書張口道。
“於尚書,不瞞你說,國庫的底子實在太薄,而且除了銀兩,徭役之外,增設諸多軍鎮,鎮守將領又該如何安排,提督大臣,監軍中官,巡查御史又該如何調整?這些事情,涉及太廣,還是需要再議。”
說著話,沈翼斜了一眼旁邊的其他大臣。
那意思是,別讓我一個人出去對臺啊,不願意的又不止我戶部一家。
於是,左都御史陳鎰也邁步出列,道。
“陛下,沈尚書所言有理,設立九邊重鎮,乃是對邊境防線佈置的重大改制,不僅牽涉到地方衙門,官軍的改組,調動,朝廷也需派出得力的大臣,將領及科道官員。”
“但是土木之役以後,朝廷官員短缺,多處巡撫大臣均有缺額,軍中亦是如此,再起軍鎮,不僅國庫難以支撐,恐官員將領一時也難以有堪當大任者。”
于謙當然不是一個容易被擊潰的人,聽了陳鎰的話,略一沉吟他就準備反駁。
但是,兩個重臣的反對,似乎開啟了什麼閘門一樣。
緊接著,寧遠侯任禮也站了出來。
這位侯爺常年打仗,身子骨還算強健,養了半個多月的傷,總算是勉強能夠上朝了。
有些艱難的來到殿中,拱了拱手,任禮也出言道。
“陛下,臣亦以為,於尚書這份奏疏操之過急,雖然說居安思危,但是邊境如今剛剛安定下來不久,官軍尚在休養生息,多處地方還未從瓦剌一戰當中恢復過來。”
“這個時候,如若大規模的調動官軍,容易引起軍心不穩,到時候再生事端,恐給也先等蒙古部落,再有可趁之機。”
文臣武將,兩方面皆是反對的聲音。
于謙看了一眼旁邊的其他大臣,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明顯也持不贊同的態度。
接著,底下又不斷的有御史和各部的郎官出列,基本也都是反對的聲音。
有幾個支援的,也很快就被駁的難以開口。
見此狀況,和于謙一起制定九邊的範廣有些著急,大步來到殿中,就要開口。
但是這個時候,天子卻抬了抬手,止住了殿中的爭論。
“既然,諸位卿家都覺得此時商議九邊之事,言之尚早,那麼便暫且擱置,等國庫寬裕些,再做商議。”
“退朝。”
於是,這場廷議,就這麼在於尚書的黑臉當中,到此結束。
眾臣恭送天子離開之後,于謙直起身子,一言不發,轉頭就往殿外走。
不過,剛走到殿門處,就有兩個小內侍將他攔了下來。
“於少保留步,陛下召您和沈尚書乾清宮中見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