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大明求生記,拉拉袖,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管是燒製“水泥”還是玻璃及一些陶瓷用品,這些明朝人的工匠只需要瞭解了整個工藝流程和要求,很快就破解了其中的“奧秘”,比如在瓷器窯爐提高爐溫上,明朝工匠自有一套辦法,能讓窯爐溫度達到一千三百度,結合章子俊的高爐側室迴轉熱風后,使爐溫達到一千七百度左右,這就為鍊鋼及燒製玻璃成為了可能,這一切利用焦炭來提高爐溫起到了關鍵作用,焦炭早在宋元時期就已掌握了煉焦技術並使用焦炭了,此時的焦炭只是用來燒製瓷器及玻璃,是的,在明朝玻璃可不是沒有,就是數量稀少,從元朝就有利用焦炭提高爐溫製作玻璃,可是當初只是煉出了許多玻璃疙瘩,用這些玻璃塊做一些掛件、裝飾用的油燈底座,因為透明度不是很高,沒有做成透光的平板玻璃。

“燋炭”一一詞最早出現在元人撰寫的《元代畫塑記》一書中,例如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畫大天源延聖寺佛像等所用物料中,有“水和炭九萬七幹七百六十三斤,燋炭七百斤”。明代,也稱焦炭為“燋炭”。就在天順元年,英宗皇帝在一則額派物料的文告中,除列有“木炭、煤砟”等外,還列有“燋炭”,這說明燋炭已成為朝廷向全國各地徵辦的物品。

為了能提高爐溫,自有大明工匠在採煤區煉製焦炭出售,位於山東淄博市博山大街北頭,這裡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尤以煤為大宗,所產之煤“其臭者,煉為礁以煮玻璃”。這裡“製造玻璃所用的原料和作為燃料的焦炭,均為附近山中所產。”從“元末明初”起,已成規模”。

目前明代的玻璃製品全是作為裝飾之用,首飾為最,原因就是燒製玻璃時,沒有新增“澄清劑” 這些玻璃只是呈半透明狀,還帶有各種雜質顏色,章子俊的辦法是用石膏來做“澄清劑”,石膏就是硫酸鈣,也是製作水泥中的新增物,另外還有明礬,又名芒硝,也稱為硫酸鈉,當然古代沒有這種化學名稱,除了這些外還加了瑩石粉,妥妥地一個複合類“澄清劑” ,原因很是苦逼,玻璃要做的好透明度高,就要用到許多在這個時代沒有的新增劑,光澄清劑主要有白砒、氧化銻、硝酸鈉、硝酸銨、二氧化鈰等。這些從哪裡去弄,只能新增一些近似的原料,燒製出來的玻璃中比沒有新增澄清劑的好一點,透明度高一點,有時也會得到透明度很高的出來。

慢慢來,先做到有,對於這些要求需要時間去研究改進,只要制定出要求,相信明朝工匠的智慧。

對於古人的智慧,從不懷疑,所缺少的就是想像,可章子俊很明白這方面“想像”因為“以前”見過。

目前在鍊鐵作坊中,姜鐵匠帶領著一個兒子,二個學徒正在“研究”章子俊畫的一張車架圖紙,是的,有了“水泥”路面,就要有配套的驢馬車,當前民間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車馬。當然,所謂的車馬並不侷限於馬,還有牛、驢等動物的加入。在沒有機器的時代背景下,善於行走的動物成為了明代人的代步工具及裝運貨物的工具。

在沒有穿越前,章子俊聽信網上傳言,主要講中華古文明全面落後於歐洲古文明,其中一個論據便是中國古代造不出四輪馬車。這一點在網上流毒很深,以至於那些異時空作者把主角送回古代後所做的事中必有一件:造出四輪馬車且受到古人廣泛歡迎。

說是古代沒有四輪馬車是因為做不出轉向架,所以明朝沒有四輪馬車,其實不但有,還很“先進”,就是太過笨重,這種四輪馬車早在宋代就有,"大車有四輪和二輪之分,其四輪車可載五十石,由馬或騾牽引執行,或十二匹,或十匹,八匹馬騾不等" 因為笨重,所以行駛速度慢,這種運輸工具的缺陷:"凡大車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徑小路亦止。四輪車對地形要求很高,在古代,馬的價格比牛貴得多,牛的力氣確實更大。但馬的用途卻比牛多,可以騎乘,馱貨,拉車更具靈活性。特別是速度比牛快,在運輸商品價值比較高的紡織品、藥材、茶葉等"輕貨"時,用馬車很有優勢。而牛車更為普遍,用來運輸而體積大,對速度不那麼看重的糧食等貨物。

目前京城的馬價平均為二十兩,而牛僅為五到六兩。由"八匹到十二匹"馬或騾牽引的四輪車,運費有多麼昂貴可想而知,能負擔這種高昂運價的商人,一定是要爭分奪秒,比競爭對手早一日到達目的地,才能把手頭的商品賣出高價。

牛車載重高,但速度慢一般適合不講求效率的商業運輸,還有就是農民使用比較多,拉糧食作物或是裝運石料磚瓦等。

所以說相比兩輪馬車來說,四輪馬車不是沒有,而是用途不方便,影響明代四輪馬車的普及的因素至少有以下幾個:

第一,這個地帶商貿是否發達,是否有大量價值高昂的商品需要運輸。像地廣人稀的山西陝西就不合適了。

第二,地形以平原為主,道路情況好。而大明西南地區全是山區丘陵就沒指望了。

第三,不存在可替代的水路運輸,在江南水網發達,河道縱橫也就沒必要用了。

第四,馬匹獲取成本不能太高。就目前的馬價,想用也用不起。

最後只有商貿相對發達,地勢又平坦,又缺乏水運的華北平原,四輪馬車才有用武之地。

不過作為每一個地方上的短途運輸,只要道路條件好,四輪馬車大有發展前途。至於技術問題不是問題,明朝的四輪馬車不光有轉向裝置,還有避震裝置。

章子俊就是要把現有的車架,不管是四輪的還是兩輪的,全部要求輕量化,特別是在車軸部分加上“土製軸承”,所不同之處在於車輪轉動時車軸是不轉動的,而現在明朝的馬車為了簡便,在民間大部分兩個車輪用車軸串在一起時,連同車軸一起轉動,這樣連線車架時直接在車架上有凹槽,車軸轉動時就在車架的凹槽中磨檫,如果不加油的話發出吱吱呀呀的磨檫聲,而這一切要求車架下面的木製大梁特別粗大,還要用很重的硬木,有錢的大戶人家,則採用兩頭穿車輪的裝置,車軸不動,輪子轉動這樣的方式,輪子跟車軸之間因沒有“軸承”,同樣阻力很大。

在這裡就要用明朝的專用詞來描寫整輛車的各種主要部件。

轅——車廂前架牲畜的木杆,另一端與軸相連線。轅亦被成為輈,“馬車稱輈,牛車稱轅;單根稱輈,兩根雖裝在馬車上,亦多稱轅”,可曲可直。

衡——車轅前端的橫木,便於使拉車的牲畜始終在一個水平線上前行。

軛——駕車時正好卡在牲口脖子上的部件,雙軛裝在衡上,以衡與轅的交叉點為中心,分別固定在左右兩段的中間。軛一般為人字形,底部兩端向外捲曲,方便固定在馬頸處。

鑾——純粹的青銅裝飾,也稱鑾鈴。內部的銅丸會在馬車行進中發出響聲,《詩.大雅.韓奕》中就有“百兩彭彭,八鑾鏘鏘”( 百輛車隊鬧攘攘,串串鑾鈴響叮噹)的記載。

伏兔——由於軸和轅是十字交叉連線在一起,轅的一端置於軸的正中心,轅本身的厚度會使得軫和輿放在上面時很難固定,容易晃動。古人為了讓車廂部分平穩地放置,於是在軸的兩側放置兩塊伏兔(厚度與軸直徑相當),墊出一個水平面。

軫——輿的底座和架子,由四根方木組成,有點類似現在的床架。古人會用皮條等編織成網狀繃在軫上,彷彿繃床,上面再放置墊子,褥子一類。不但舒適,還能緩震,減輕車載疾駛或磕碰時造成的顛簸。

軸——一根大圓木,負責承擔車載的重量,兩頭穿車輪。軸中間粗,兩頭細,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車輪轉動,車軸則不轉動,而是跟車體固定在一起。

輪——圓形,安在車軸上可以轉動使車行進。通常用火烤木料後輮成弧形拼接而成。

轂——車輪中心的圓木,呈紡錘型,中有圓孔,使軸可以穿過,表面有一圈榫眼,用來插輻條。為了保持行車平穩,防止轉彎時車輛側翻,轂一般會做的很長,來提供足夠的支撐面,有時還會在外面套一個金屬套。

輻——也稱輻條,車輪中一根根的木條,可支撐輪圈。

軎——車軸兩頭的圓形金屬套,防止輪子在轉動時飛出。

轄——車軸兩頭垂直穿入軎的金屬條,防止軎脫落。

看看,古代的馬車構造,絕對能亮瞎雙眼,在這裡還沒有說到各種裝飾物件,光一輛馬車的基本構造,所用到的各種配件就會有幾十種,現在章子俊的圖紙上只是做了改進,利用鐵器來替代木製,想把車看上去更加輕盈,特別是車輪部分減少重量和阻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蒼天授籙,道爺我成了

尋淚

不滅猿王

古道之

我有一把萬能農具

晴天大帝

我有一劍,出招即無敵

學贏

誰讓你能力這麼用的?

太白水君

那一件事

本是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