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小小基地
星海一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四章 小小基地,從手搓CPU開始橫掃宇宙,星海一葉,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刻,根據韓陽搜尋到的有關玉神星的軌道資料,剩下的航程還有約三百六十億公里。
希望號飛船之上的望遠鏡此刻仍舊無法看到玉神星的身影。哪怕此刻航程已經進入到了最後階段。
因為此刻這個距離,仍舊是地球到冥王星距離的大約七倍。
太遠了,實在是太遠了。
韓陽算是深切體會到了宇宙的遼闊。
以往時候,這些距離對於韓陽來說僅僅只是一個數字而已,缺乏直觀的瞭解。而此刻,真正進行了一次星際旅行之後,韓陽才有瞭如此真切的感受。
這還僅僅是在太陽系之內。
以宇宙的尺度來說,玉神星和地球簡直可以算是緊挨著。但就算是這麼一點距離,都已經如此遙遠。
希望號飛船開始了全力以赴的減速。
時間慢慢的流逝著,當距離預定的航程結束僅僅只剩下一個月之時,希望號飛船的速度降低到了每秒鐘1030公里,和玉神星的距離降低到了約十三億公里。
這個時候,希望號飛船之上的望遠鏡才隱約拍攝到了一個小亮點。
那便是玉神星。
依據目視座標,韓陽開始精準調整希望號飛船的航向,最終,在距離玉神星地表約100公里的距離上,希望號飛船的速度降低到了相對於這顆星球每秒鐘僅600米,成功進入到了它的環繞軌道。
以這個速度,約2小時42分鐘,希望號飛船便可以環繞它一週。
此刻透過望遠鏡呈現在韓陽面前的,是一個極為神奇的世界。
玉神星距離太陽有2200多億公里。但就算距離如此遙遠,從這裡看到的太陽仍舊極為明亮。
它的亮度達到了-10.94等。
這個亮度,約有在地球上看到的滿月亮度的五分之一,有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金星的亮度的260多倍。
這個亮度,已經足以將玉神星的大地照亮,甚至於照出明顯的影子。
太陽的強大透過這種方式表露無遺。
被太陽照亮的玉神星的大地呈現出暗紅的色澤。
已經透過數千位老師不間斷學習的韓陽知道,那是託林的顏色。
託林是一種複雜的,只能在遙遠冰冷的矮行星上形成的一種共聚物分子,在地球上沒有對應的物質。
它是有機物,可以燃燒。從理論上來講,韓陽可以透過燃燒託林來發電。不過此行專門帶著核聚變反應堆的韓陽自然看不上這種落後的發電方式。
暗紅色的大地之上,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撞擊坑密佈。
這顆小小的星球地表並不平整,甚至於很難找到可以被稱之為平原的地方。
如果它有大氣層的話,那麼在風的吹拂和剝蝕作用之下,這些山巒可能會被吹平。又因為它太小了,沒有地殼運動,它應該會呈現出較為規則的球狀。
只可惜,它沒有宏觀意義上的大氣層,表面上便只能如此高低不平了。
不過這對於韓陽來說倒算是一件好事。
“要的就是不平整。”
韓陽暗暗的想著,等希望號飛船入軌之後,立刻遠端操縱著機器人開啟了飛船的腹部。
那裡有一艘小小的登陸飛船,以及一些資源勘探衛星。
資源勘探衛星被釋放出去,遠離了希望號飛船,開始全面勘察這顆星球的地表地貌,以及資源儲備。登陸飛船則降臨到了星球地表,開始實地勘察。
勘察的結果,讓韓陽較為滿意。
玉神星確確實實是一顆沒有什麼價值的星球。其無價值的具體表現是,宇宙之中隨處可見的礦產資源,譬如矽、鐵、鋁之類,它上面同樣有很多。
宇宙之中儲備較少的資源,金銀稀土之類,它上面要麼根本沒有,要麼就只有一丁點,不具備開採價值。
但這個劣勢,對於韓陽來說卻是可以克服的。
大宗資源,韓陽可以從這顆星球上就地取材。珍稀資源的用量較少,可以直接從地球上運過來。
這也是復興運輸艦隊存在的意義。
花了半個月時間,韓陽將玉神星那總計約845萬平方公里的大地勘察了個遍。
挑來揀去,韓陽最終選擇了玉神星之上一條巨大的峽谷作為自己建造第一座基地的地方。
那是一條長有一千多公里,最寬處有20多公里,最深處有4公里深,平均深度約500米的巨大峽谷。
這裡各種礦產資源豐富,用量較大的礦產可以就地取材。
但這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地方在於,等以後基地多了,韓陽可以在這處峽谷上邊,蓋一個“蓋子”,做一層隱蔽。
如此,就算伊塔人的探測器來了,不仔細觀察,都不可能察覺到這顆小小的星球之上竟然存在著一座龐大的基地。
這樣便儘可能提升了安全性和隱蔽性。
確定了目標地點,希望號飛船貨倉之中,幾十臺機器人共同推動著一個質量有上百噸的標準貨箱,將其固定在了另一艘更大一點的登陸飛船上。
希望號飛船腹部艙門開啟,登陸飛船便帶著這個貨倉向著那處峽谷降落。
提前降落到這裡的一些機器人已經完成了初期的場地平整。
它們採取電加熱方式,直接將凝固在地表,變成了堅冰的乾冰、固態氫氧甲烷等燒乾,又採用機械切割了一些石塊,運來沙石填平凹陷,一個約有足球場大小的平整地面便清理了出來。
登陸飛船上的離子推進器不斷降低著它的速度,讓貨倉平穩的放到了地上。其餘機器人立刻上前,解開鋼索,登陸飛船隨之飛走。
貨倉被機器人開啟,裡面便有更多臺機器人走了出來。
一個一個的貨倉不斷被運下來,短時間內,匯聚在這裡的機器人便超過了千臺,堆積在一旁的各種零部件、裝置也越來越多。
大功率探照燈架起,一千多臺機器人開始了忙碌。
在韓陽的直接控制之下,這些機器人如同互相磨合了幾十年的老技術工人一樣,相互配合默契到了極點。
僅僅不到一天時間,一個佔地面積約100平米,高有五米的小小基地便已經搭建完成。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