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不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161章:重開天章閣,趙禎手詔問策,我在大宋做臺諫官,上官不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月初三,天氣轉暖。
南薰門外新柳綻綠,汴河之上帆檣如雲。
南郊市集釋放了汴京城更大的活力。
官招商之策的好處逐漸顯現,城內處處都彰顯著繁茂與富足。
各個衙門也因春天的到來,少了幾分慵懶怠惰。
每月一期的開封府府報,成為無數百姓的必備讀物。
大河之畔的百家學院也正有條不紊地修建中……
趙禎再得一子一女的喜事,已將年初貝州兵變與禁中親事官叛變給所有人帶來的的壞心情,一掃而空。
這時候,蘇良覺得,該去找官家談一談了。
齊州變法已施行兩年。
依照目前的趨勢,全宋變法已是大勢所趨。
而在全宋變法前,必須要先找一找大宋存在的問題,看一看哪些能夠提前解決,用何種措施更好?
比如,大批次的羸弱老兵應如何處理?官員非正常化的磨勘敘遷如何改進?經常捉襟見肘的國庫財政如何才能充盈起來?還有一些反對變法的朝臣,如何才能說服他們……
先將問題找出來,並讓官員們各抒己見,才能針對化解決。
午後。
蘇良與唐介、歐陽修商量一番後,隻身來到了垂拱殿。
之所以指定蘇良前往。
一則因為他臉皮厚,二則因為他深得官家喜歡。
蘇良在最近的經筵課上,其實對趙禎已經有了一些這方面的暗示。
片刻後,崇政殿偏殿。
趙禎笑呵呵地說道:“景明,快坐快坐,嚐嚐今年的新茶!”
擁有兩位皇子的趙禎,可謂是揚眉吐氣。
最近一直都是樂呵呵的。
蘇良並未坐下,而是走到殿中央,鄭重地拱手道:“官家,自臣經歷過貝州兵變後,發現我朝積弊已深,存在諸多隱患,如:兵丁無序、官員懶政、百姓對朝廷怨聲載道等。有些隱患可能還未成形,但一旦發生,都將會危及江山社稷,為防患於未然,臣懇請官家,開天章閣,向群臣召對問策!”
開天章閣,是皇帝召對臣子的最高待遇。
意味著開放言路。
令士大夫官員們提出天下存在的問題以及徵求治天下的良策。
這是朝廷求變的訊號。
上次開天章閣乃是在慶曆三年秋。
之後便有了《答手詔條陳十事》,有了為期一年有餘的範富新政。
那時是趙禎主動手詔問策,聲勢甚大。
然而卻鬧了一個虎頭蛇尾。
趙禎聽到蘇良的話語後,臉上並未有意外的神色,其朝著蘇良揮了揮手,示意其先坐下。
蘇良坐下後,一旁立即有內侍為蘇良倒茶。
趙禎緩緩道:“你懇請朕開天章閣,是為了明年為全宋變法做準備吧?”
趙禎一下子就抓到了重點。
明年到底會不會實施全宋變法,其實還是一個未知數呢!
“官家,全宋變法已是大勢所趨,待齊州三年之期的變法結束,臣即使死諫,也將主張全宋變法!”蘇良一臉認真地說道。
趙禎的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你現在的心情與朕上次開天章閣時一樣,雄心萬丈,篤定變法就能夠解決大宋的所有問題,你可想過失敗的後果?”
“範富新政之時,先是裹挾朋黨,而後更是遭群臣反對,有人稱這是標新立異,徒發空論;更有人稱這是排除異己的亂國之舉。朕也想強宋富宋。然一國國運之興衰,可能就在一年之間,如果失敗了?江山社稷很有可能會出現更大的問題,朕不得不慎重考慮……”
君王的想法與臣子自然不同。
趙禎面對的是整個趙宋江山傾覆的危險,是以後在九泉之下有無臉面見到列祖列宗。
而今的大宋,還未走到懸崖邊上,且一切正在向好。
故而趙禎糾結要不要再次大刀闊斧地為為大宋變一變模樣。
趙禎看向蘇良。
他需要一個理由,一個能完全說服他的理由。
蘇良想了想道:“如果失敗了,我們就再來一次,如果第二次也失敗了,便來第三次,我相信一定會成功的。”
“朕喜歡你這個回答,比那種‘臣擔全責,自請去職’的回答強多了!”
蘇良接著說道:“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聖人者,常治無患之患。而今我大宋之病,皆是隱疾,且尚可痊癒,早治則早好。”
“官家正值壯年,當下又無外亂,正是為大宋調理身體的大好時機。”
“臣不願遼自稱北朝,稱我們為南朝。在百年之後,後人將我朝當成與遼、西夏並立的一方政權!”
“臣不願數年之後,西夏或遼鐵騎南下,令我大宋境內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臣亦不願百年之後,後世評價臣,只會道一句:蘇景明,徒一牙尖嘴利之言官耳。”
“此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大宋當下的百姓過得並不好,在他們眼裡,官家和所有計程車大夫官員都是剝削者,都是他們生活貧瘠的根源,我們有能力改變這種現狀,為何不試一試呢?秦皇漢武亦是凡人,官家為何不能超過他們呢?”
……
蘇良絲毫不掩飾自己對建功立業的追求,更是道出了當下大宋在根子上的缺陷。
對外,無絕對自保之力;對內,不得百姓之心。
這兩種缺陷。
足以讓大宋江山在數月間轟然倒塌。
趙禎聽得眉頭緊皺,想了想後,長呼一口氣,道:“可再一試!”
……
三月初五。
趙禎開天章閣,召群臣觀太宗、真宗文集,出手詔(親手寫的詔書),給筆札,問天下之事。
兩府三司的相公、翰林學士、制誥、待制、臺諫官等皆在其中。
歐陽修、唐介、包拯等人等這一刻已經很久了,腹內早有成稿,當即便撰寫起來。
張方平、文彥博這兩位有首相想法的相公,也蘸墨提筆快速寫了起來。
至於吳育,本就對中書有意見,當即也是筆攜風雲,絲毫不見停歇。
夏竦想了想,也迅速落筆。
他雖然奸滑,但不得不承認甚是有才。
而此刻。
較為尷尬的就是陳執中了。
他覺得當下挺好,無任何問題可反饋。
他望向兩側,甚至覺得周圍官員寫的都是彈劾他的告狀書。
今日就一更了,實在抱歉,發燒了,難受得很,明日補上!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