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不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127章:罪己詔,淚目,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在大宋做臺諫官,上官不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垂拱殿內,闃靜無聲。
趙禎依舊在回味著蘇良的話語。
一旁,兩府三司的相公們也都不敢出聲。
這樣一次重大的決策失誤,誰都不願承擔,也承擔不起。
趙禎思索了片刻後,站起身來,道:“民心不可失,朕當為此事擔主責,罪己詔,朕來寫!”
陳執中正欲開口。
趙禎大手一擺,大步走向了偏殿,他下這個決定,非常不易。
當即,眾臣也就都散了。
當日晚。
大河分流六塔河決口,死者不下千人與官家將寫罪己詔的訊息,便在各個衙門傳開了。
官員們都甚是驚詫。
回想起自己與蘇良、歐陽修爭論的模樣,只想打自己的臉。
這要放在後世的史書上。
孰忠孰奸,孰賢孰庸,一目瞭然。
而官家要寫罪己詔,更是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
……
深夜,蘇宅,臥室內。
蘇子慕早已睡下。
蘇良雙腳泡在木盆中,閉著眼睛,唐宛眉為其輕輕揉捏著肩部。
此刻,是蘇良感到最幸福的時刻。
唐宛眉明顯感覺到,今日的蘇良有些疲憊,便沒有多說話,只是安靜地為其揉著肩膀。
片刻後。
蘇良突然拉住唐宛眉的手,道:“眉兒,等咱們都老了,就回揚州,買條船,我捕魚來你採蓮,如何?”
唐宛眉探身,將臉頰貼在蘇良臉上,笑著道:“好,只要和你在一起,做什麼都行。”
這一刻,蘇良覺得自己的精氣神全回來了。
……
翌日,天大亮。
中書連發兩道佈告。
其一,告知全城,大河東流、分水六塔河之策在執行中出現嚴重事故,導致大河決堤,朝廷已在全力救助災民,並倡導有去河北的商人,儘可能地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民。
其二,趙禎親自寫了一篇長達六百字的罪己詔。
“大河東流,崩於六塔河,傷亡不下千人,此盡皆朕之罪也。”
“朕受命乾坤,應足天下之民,然朕不聽諫言,不敏於德,不明於政,不知體恤民力,致大河肆虐,民不聊生,朕痛自刻責。”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朕為天下生民之主,災害於民,不若移災於朕身……”
……
蘇良看完趙禎的《罪己詔》後有些淚目。
尤其是那一句“災害於民,不若移災於朕身”,完全就是趙禎“仁德”的體現。
此兩道佈告一發。
就好像兩道炸雷在汴京城的上空炸響。
百姓們對大河決口,感到的是驚詫、同情和無奈。
但對趙禎的《罪己詔》,感到的則是溫暖與感動。
汴京城的書生學子們,哪裡見過如此赤誠的罪己詔,紛紛議論了起來。
“官家仁厚,將河患之罪歸於己身,我等生逢如此明君,實乃萬幸,理應立報國之志!”
“好一句‘災害於民,不若移災於朕身’,歷朝歷代之君王哪有當今官家這派仁德,吾大宋必興矣!”
“天下子民,皆為官家心頭之肉,官家對民如此,我等怎能辜負了官家!”
……
一則《罪己詔》,直接將趙禎的賢君之名揚了起來。
書生們在揚名。
一些百姓則是直接開始行動。
汴京城的一些商人運送著糧食、棉被、各種生活用品,直奔河北。
一些沒有辦法趕赴河北的百姓則是紛紛奔向三司,送錢送物,希望能儘可能幫助那些受災的百姓們。
三司使王堯臣甚是興奮。
本來三司撥款修河已是捉襟見肘,而今又要賑災,他一時間很難籌集到足夠的物資。
而今,汴京城的百姓們徹底解決了他的麻煩。
論有錢,還要數汴京百姓。
有的將成袋的糧食堆在三司門口,有的將成捆的布料擺在門前,還有的直接將拳頭大的銀錠扔到三司院裡……
王堯臣命屬下統計名錄,日後以便感謝。
但很多百姓在紙張上都寫了同一個名字:大宋之民。
齊州、相州、德州、青州等距離六塔河近的一些州府也都紛紛行動起來。
送糧送物,不讓一名流民食不果腹,不讓一名流民無處可住。
毫末之處,盡顯溫暖。
……
令趙禎和朝堂所有官員都沒有想到的是,此事徹底傳開後,百姓們沒有罵趙禎,也沒有罵朝廷失策,全都在想盡辦法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民們。
百姓們的這種善良與熱情,令蘇良都感到不可思議。
但是細細一想,他也就明白了。
原因有二。
其一,因官招商之策,各個州府的百姓都有錢了。
特別是齊州與附近諸州,商貿發展得甚好,商人們感謝朝廷的政策,故而願意幫助朝廷做事。
其二,趙禎的《罪己詔》打動了許多人。
百姓們非常清楚朝廷對他們好還是不好,趙禎一番發自肺腑的罪己詔,讓百姓們看到了朝廷對百姓的真誠,讓他們看到了未來生活的希望。
……
垂拱殿內。
待張茂則為趙禎講罷民間百姓的反應後,他不由得長呼一口氣。
他寫《罪己詔》是因蘇良那番話。
是因他確實覺得做錯了事情,沒想到竟然帶來了如此良好的後續反應。
這一刻。
趙禎又找到了一個與百姓相處的小竅門。
真誠,可消彌絕大多數矛盾。
百姓不僅僅是被管理者,他們也有可能成為朝廷的支柱。
與此同時。
賈昌朝和李仲昌互相推諉的奏疏也呈遞到了趙禎的面前,趙禎看了一眼,便將其扔到了一邊。
事後,此二人必將遭重懲。
……
兩日後。
歐陽修在將橫隴、商胡兩處地方重新挖開後,水勢漸漸得到了控制。
源於各個州府的救援車隊不斷加入,本來極大可能會產生的民亂,也消失於無形中。
歐陽修,一日一報傷亡情況。
得益於他和蘇良的那封簽名信,河叔足足帶走了七千多名百姓轉移。
而這七千多名百姓原本將會是遭受河患侵害最嚴重的一群人。
……
這一日。
一些商人奔向御史臺開始捐贈起物品來。
因為大家都知道。
蘇良與歐陽修,以二人之力抗全朝堂,反對黃河分流入六塔河。
若朝廷執行他們二人的想法,便絕對不會有如此巨大的災情發生。
百姓們很聰明。
他們去開封府捐款捐物、去三司捐款捐物、又來御史臺捐款捐物。
但就是不去樞密院。
而此刻。
蘇良與唐介站在院內,看著御史臺的吏員們將捐贈的物品分門別類,不由得有些感動。
這就是他們想要的官民關係。
沒想到竟因官家的一篇《罪己詔》變成了現實。
這時,蘇良看向唐介。
“子方兄,遭遇水患,百姓們便如此熱情相助,若有一天,朝廷準備收復燕雲,你覺得百姓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聽到此話,唐介先是一愣,然後激動地說道:“若朝廷要收復燕雲,百姓什麼反應我不清楚,但我唐子方願傾盡家產助之,我……我也願意上戰場!”
收復燕雲。
不止是趙禎的願望,士大夫官員們的願望,也是所有大宋子民的願望。
蘇良望向遠處的天空,喃喃道:“我輩仍需努力,這一日,應該不遠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