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三十一章 全新的時代,老子就是要當皇帝,雨天下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進入承順三十九年後,大楚帝國的國防工業受到歐洲戰場以及印度,非洲戰場上的影響,開始發展了各種針對性非常強的新式武器的研究以及測試。
而軍方也是開始進行更新換代裝備連發步槍以及輕量化火炮,開始進入全新的時代。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二五步槍的正式服役。
作為十八型步槍的盒式彈匣的改進版本,二五步槍在近衛軍裡的測試裝備非常成功,在延續了十八型步槍簡單可靠,價效比高的前提下,透過加裝盒式彈匣獲得了強悍的連發火力。
根據標準版本改進而來的短管騎兵版本也比較順利,也開始進入了近衛軍騎兵部隊進行測試裝備。
就連陸軍那邊,在多次測試之後覺得這玩意雖然看上去不審美觀,但是覺得勉強還能用,所以也在近衛軍之後開始下訂單了,第一批是一萬支,一個月後又下了五萬支的訂單。
到了這個時候,實際上近衛軍和陸軍方面已經全面停止了十八型系列步槍的採購,把訂單轉為了更新的二五步槍。
這意味著,在承順三十一年開始量產的十八型步槍,在經過了持續八年的高速生產後正式停產,其生產線陸續改裝為二五步槍的生產線。
陸軍和近衛軍的單兵武器裝備開始進入連發時代!
因為陸軍和近衛軍那邊開始小規模裝備二五步槍了,這讓海軍方面以及湖廣武器公司方面都有些著急了。
海軍方面雖然對湖廣武器公司的二四步槍比較看好,但是為了避免二四步槍遲遲無法服役,也是找到了河北武器公司方面,考察二五步槍的各項實際效能。
只不過海軍方面對二五步槍也不是很滿意……主要是這玩意採用的子彈口徑比較大,同時標準版的重量比較大,同時標準版太長,騎兵版太短……
原來的十九型步槍海軍方面就覺得太長了點,影響登陸作戰;而騎兵版又太短,不適合陸戰隊裡的步兵使用。
因此在新式的二四步槍上,海軍一開始的要求就是槍管的長度介於原有標準將近一米三和騎兵版的一米之間,最後湖廣武器公司那邊的二四步槍設計槍長是1100毫米上下……
1100毫米的長度,乃是一個折中方案,試圖同時兼顧便攜以及設計精度,威力以及拼刺能力。
所以現在的二五步槍是不符合海軍需求的……但是二四步槍一時半會的也搞不出來,尤其是湖廣武器公司說的八毫米黑火藥子彈,說得好聽,什麼生產工藝已經解決了,但實際上到了承順三十九年秋季的時候,湖廣武器公司依舊沒能解決八毫米子彈的量產問題……
連子彈問題都沒有解決,更別提什麼裝備這種子彈的二四步槍了。
再加上這個八毫米子彈的尺寸,也和軍務院下一代制式步槍設計委員會里的制定的下一代子彈口徑不一樣,導致出現了更多的風險。
軍務院那邊主導下一代制式步槍的主要研究人員,根據目前國人的體型,比如身高,承受後坐力的能力,再結合未來的戰術需求以及帝國的基礎工業水平。
已經在承順三十九年八月下旬,正式頒發了下一代制式步槍彈的諸多要求:口徑在六點五毫米到八毫米之間,這個口徑限制主要是考慮到未來連發步槍需要裝填五發甚至十發子彈,口徑就不能太大。
同樣是考慮到裝填因素以及控制後坐力的因素,子彈的尺寸被限定在全長八十毫米以內,直徑在十三毫米以內(這是整彈尺寸,並不是常說的類似7.62*54這種彈頭尺寸)
很不幸,湖廣武器公司搞出來的八毫米子彈,因為採用黑火藥的緣故,同時為了確保獲得足夠的動能,他們的彈頭雖然只有八毫米,但是彈體直徑比較大,也比較長,其彈體直徑達到了十五毫米,長度也達到了八點五毫米……都超出了軍務院下一代步槍彈的尺寸標註。
未來的新子彈,只能在這個尺寸框架內進行設計,而且軍方的要求是儘可能的小……上述尺寸要求只是最大標準,是畫一條底線給那些科研人員……但你真要按照這麼個標準來搞,到時候大機率是無法中標的。
更別說尺寸還超過了!
然後還有其他諸多要求,比如膛壓,膛壓是要求最低要達到兩百五十兆帕,以方便後續的制式步槍研究的時候,在標準版步槍上能夠獲得至少六百米每秒以上的初速。
而新子彈設計完成了,那麼才會根據新子彈設計新步槍。
未來的下一代步槍,其研發流程是先設計子彈,再設計步槍這麼一個流程,而不是說先搞槍,再反過來研發子彈,或者是同步研發。
因為下一代的步槍彈只會有一種,但是下一代的步槍卻是可以有很多種,包括各種步槍,機槍等等。
設計委員會在制定下一代步槍彈以及制式步槍的一系列效能要求的時候,針對的都是未來的需求以及工業能力,並沒有太過考慮現在的需求以及工業能力。
畢竟按照這麼個研發進度的話,子彈都得搞好多年,下一代制式步槍的服役時間少說也得十幾年後。
但是,在下一代制式步槍服役之前,就在十一毫米步槍彈之外,另外搞一種口徑的黑火藥子彈以及步槍,並且還無法和未來的制式步槍以及步槍彈進行相容。
而這種事是軍務院高層深痛惡覺的,他們已經受夠了各大軍種連步槍都無法統一的情況,如果哪個軍種還單獨搞出來一個子彈標準,軍務院高層殺人的心都有……
因此湖廣武器公司就算真搞出來了現有規格的八毫米的黑火藥步槍彈以及二四步槍,估計也會被軍務院拒絕採購服役。
所以湖廣武器公司那邊在子彈上遇上了極大的麻煩,預計研發中的八毫米子彈在尺寸上不合規……需要重新研發子彈的尺寸,縮小到一定範圍之內。
而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在爭取用研發中的新子彈,成為下一代子彈的口徑標準……先把標準定下來,然後有新的發射藥弄出來了,就換用新式的發射藥設計新子彈。
湖廣武器公司的野心比較大,步子也邁的比較大,這讓二四步槍能否順利繼續研發以及服役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為此海軍那邊自然需要一個備選項,這個備選項自然就是二五步槍了!
得知海軍方面的意向,尤其是海軍方面希望得到一種1100毫米長度的短管二五步槍後,河北武器公司很快就組織了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攻關。
因為海軍的需求只是簡單的縮短槍管以及增強防腐蝕工藝而已,因此技術難度並不大,哪怕河北武器公司之前沒有專門搞過海軍版的裝備,對高溼高溫高鹽環境下的防腐蝕工藝不太成熟,不過人家河北武器公司轉身就找了兩廣武器公司進行合作,一起研發海軍版的二五步槍。
說起防腐蝕這一點上,兩廣武器公司才是技術領頭羊,之前的一系列滑膛槍的海軍版本,都是清一色兩廣武器公司生產的,哪怕是後來進入後裝線膛時代後,海軍使用的十九型步槍,其防腐蝕工藝依舊來自於兩廣武器公司……所以別看十九型步槍是湖廣武器公司的產品,但是依靠防腐蝕工藝以及專利授權,兩廣武器公司在這款步槍上也沒少賺錢。
河北武器公司要搞海軍版的二五步槍,同樣也離不開兩廣武器公司的一系列防腐蝕工藝。
同時兩廣武器公司本身就是十八型步槍的授權生產廠家,嗯,也就是代工廠……後續代工生產海軍版二五步槍也問題不大。
很快,河北武器公司在集合了兩廣武器公司之後,就正式向海軍遞交了二五步槍海軍版。
槍身長1100毫米,重四點二公斤,槍身重量也好,長度也好都比標準版有所縮小,不過比騎兵版還是要略大一些。
二五步槍的騎兵版,只有980毫米的長度,重不過三點九公斤,是一種非常輕便的短管馬槍,不過這長度也只適合騎兵以及炮兵等輔助兵力使用了,對於步兵而言就太短了,威力不足,拼刺刀也不行。
海軍對河北武器公司提交的二五步槍海軍版方案還算是比較滿意的,為了跟隨連發步槍的潮流也下了訂單,不過,只有五千支而已,只是一個嘗試裝備而已。
如果湖廣武器公司那邊能夠及時把二四步槍搞出來,那麼海軍還是更傾向於選擇二四步槍的……只是湖廣武器公司自己把技術提的太高,遲遲難產,海軍想要裝備二四步槍也裝備不了。
當海軍都採購了二五步槍之後,大楚帝國裡第四大武裝,也就是武裝稅警也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拋棄啟明步槍……才是換裝二五步槍。
啟明步槍雖然是第一種連發步槍,但是槓桿式的槍機結構說實話很不適合作為高強度軍用,同時管內彈倉的設計更是會讓步槍設計的時候導致重心不穩影響設計精度。
以前武裝稅警是沒得選,只有這麼一種連發步槍,但是現在二五步槍出來了,武裝稅警就毫不猶豫的選了二五步槍。
一時間,大楚帝國裡的四大軍種,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裝備二五步槍……累計訂單已經達到了達到了二十萬支,這個訂單數量以及未來情況,二五步槍極有可能從一支被陸軍嫌棄的過渡步槍,演變為一待主力制式步槍。
至少在新發射藥小口徑連發步槍大規模量產服役之前,其他槍支很難動搖二五步槍的地位,哪怕是二四步槍也不行。
畢竟二五步槍對比二四步槍,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價格優勢!
比如二五步槍沿用11毫米標準子彈,這意味著軍方之前多年採購儲備的海量11毫米子彈還能夠繼續使用,進而節約彈藥成本。
同時二五步槍除了彈匣結構外,其他和十八型步槍高度類似,零部件高度通用,連生產線都是用同樣的生產線,只需要小幅度改動後就能夠直接生產二五步槍,這意味著生產以及後續的維護都更簡單,也更便宜。
作為對比,二四步槍說的好聽是改進型,但實際上連口徑都不一樣了……這玩意是名副其實的新研發的小口徑連發步槍,某種程度上更適合往軍務院主張的下一代小口徑連發步槍上靠攏,只不過用的子彈還是黑火藥而已。
就算真的搞出來了,其成本也會比較高!
諸多因素導致了二五步槍一經面世,採購量就比較大,河北武器公司那邊更是加大馬力生產,不僅僅是自家工廠的生產線進行緊急改裝進行生產,同時兩廣武器公司的代工廠也會進行升級改裝,以生產海軍版的二五步槍。
二五步槍,成為大楚帝國四軍新一代制式步槍已經成為定局……哪怕陸軍裡還是有不少老頑固對這玩意很不喜歡,他們是怎麼看都怎麼不喜歡那個下突的彈匣,覺得這玩意礙眼的很。
除了二五步槍之外,海軍那邊的手搖機槍也開始測試裝備,不出意外的話,將會成為大楚帝國海軍的主要輔助火力,作為軍艦上的最低階火力使用。
這個手搖機槍被羅志學知道後,羅志學都有些感嘆……機槍這東西羅志學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他也沒有想到在陝甘武器公司竟然已經自行搞出來了,而且他之前還不知道……
大楚帝國五大武器公司裡的各種武器研究專案多了去,羅志學也不可能每一個都知道,基本上只有其中的優勝者才會送到羅志學這邊,讓羅志學過目。
比如二五步槍!
但是手搖機槍這玩意研發成功後,被陸軍那邊認為是沒啥用的武器裝備,根本就沒報告到羅志學這邊來,還是等海軍這邊敲定要大規模服役後,才報告到羅志學跟前。
而這個手搖機槍也讓羅志學有了心思,吩咐了軍務院那邊,讓他們注重機槍的研究和發展,說這種手搖機槍雖然也能用,但是還是有諸多缺陷,比如太重,不適合作為陸軍輕武器使用,他要求軍務院那邊展開新式機槍的研究。
並技術關鍵點都提醒了他們,可以嘗試用子彈發射時候所產生的動能,作為動力進行拋殼上膛等動作,以做到真正的只需要扣下扳機,機槍就能連續自動射擊。
至於具體怎麼搞,羅志學也不知道,畢竟他以前也沒專門研究過什麼機槍結構之類的,所以只能交給那些技術人員來琢磨。
但是隻要有了這個基本思路,那麼後續只需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就行了,遲早都能搞出來。
羅志學其實不太在乎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搞出來,哪怕十年,二十年後才搞出來其實也無所謂,反正機槍這玩意對於當代的大楚帝國而言,就是錦上添花。
別說機槍了,就算是二五步槍的裝備服役,羅志學其實也就前期稍微關注了一二,後面也懶得管了。
還是那句話,現在的大楚帝國在軍事力量上,就已經能吊打全球了……搞不搞新武器其實都對帝國目前的戰略影響不大。
海軍那邊因為沒什麼壓力,甚至都開始走回頭路,玩低成本海軍路線去了,同時在戰略上也從以往的爭奪制海權,變成了以海制陸,開始注重發展專職在海外地區服役使用的:近海巡邏艦,大噸位的淺水炮艦。
有種類似二十一世紀初期裡,美海軍放眼全球無敵手的時候,然後轉身去搞頻海戰鬥艦去的感覺……理由都是差不多,那就是海上沒啥敵人,海軍為了找存在感,搞軍費,所以就玩以海制陸去了,然後就弄出來了一票頻海戰鬥艦。
只是美國人比較倒黴,沒多久就發現又冒出來一個海上對手,海軍的任務重心又得變成爭奪制海權,如此大背景下,頻海戰鬥艦自然就變成了垃圾貨色,甚至被形容為美海軍最近三十年的最大戰略失誤!
但是架設沒有強力對手的突然崛起,那麼美海軍的以海制陸戰略就是理所當然的。
而大楚帝國海軍這邊,在肉眼可見的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內,都不可能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對手……就歐洲那一票還停留在滑膛槍炮時代的歐洲國家,而且這些國家已經逐步淪為楚國的經濟殖民地的情況下,給他們一百年都追不上大楚帝國海軍的步伐。
因為大楚帝國,絕對不可能給他們完成工業化的機會!
在大楚帝國的全球戰略安排裡,歐洲以及印度非洲這些地方,老老實實當經濟殖民地,種田養羊就好了,別來搞什麼工業……工業這玩意真心不適合你們這些土著。
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大楚帝國海軍自然而然的也就開始搞以海制陸了……總不能連海上對手都沒有了,然後還一股勁的造萬噸戰列艦爭奪制海權吧。
那不閒得蛋疼啊,有錢也不能這麼燒啊!
這也是羅志學沒有反對海軍開歷史倒車,開始搞低成本戰艦的緣故。
相對於這些軍事細節上的事情,羅志學更關注的是全球軍事戰略上的佈局,準確的說是全球擴張的佈局。
如今帝國在歐洲地區已經開啟了局面,連續拿下了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法國這三個國家的市場,那麼就要再接再厲,把歐洲其他地方的的市場也拿下來。
帝國要的是一整個歐洲市場,可不僅僅侷限於少數幾個國家。
為此,羅志學在承順三十九年的時候,幾次批准了陸海軍提出來的增援以及輪換作戰的請求,新派遣了兩個步兵師以及一個騎兵師抵達歐洲戰場,同時把第五十三師這個已經在海外地區執勤作戰多年的部隊調回本土休整。
大楚帝國裡現役甲等師以及乙等師那麼多,總不能把仗都交給固定的幾支部隊打不是,這都不是戰鬥力,傷亡,後勤這些問題了。
而是很多軍官們也需要上戰場的機會撈資歷和軍功啊!
所以大楚帝國長期以來都是採取輪換作戰制度,海外作戰的部隊一般都是在海外部署兩三年左右就會調回國內,國內從本土再調換部隊去輪換。
這種輪換也只是人員的輪換,武器裝備一般都不會帶著走……第五十三師離開歐洲的時候,武器裝備都留下了,然後交給了接防的大楚帝國陸軍第三十六師。
陸軍第三十六師,也是一支乙等部隊,之前長期駐防在本土,最近幾年在訓練以及演習當中表現出色,所以獲得了調防海外作戰的機會。
這對於第三十六師裡的一票軍官們而言可是大好事,去歐洲轉一圈,只要不是太倒黴,總能撈取一些資歷和戰功的,這未來升遷也就容易了。
不然他們為什麼要在本土進行訓練和演習的時候這麼努力啊,可不就是為了撈取外派作戰的機會嘛!
如今他們終於是如願來到了歐洲。
除了第三十六師這個和平時期乙等配置,輪換作戰實施甲等配置的部隊外,楚軍還向歐洲方面派遣了兩支真正的甲等部隊,即甲等步兵師以及甲等騎兵師。
即大楚帝國陸軍第六步兵師、大楚帝國陸軍第十三騎兵師。
如此一來,大楚帝國在歐洲地區已經有了三支真正意義上的甲等師部隊,再加上二十七軍軍部的獨立炮兵,其一線兵力達到四萬人。
除了這些甲等配置的主力部隊外,還有作為輔助兵力使用的僕從軍,包括印度軍團的兩個師,北非軍團的一個旅,扶桑軍團的一個旅,這些僕從軍加起來,也有四萬多人,這四萬多僕從軍,都是屬於標準的線列時代的軍隊,配屬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可發射木製彈託圓盤引信的滑膛火炮。
兩者相加,楚軍光是陸軍方面,在歐洲以及北非地區就派遣了九萬多人的兵力。
此外海軍陸戰隊以及近衛軍在歐洲以及北非地區,加起來也有幾千人的規模,那麼總量就能夠達到十萬人。
比南北美洲加起來的兵力還要多……
從這個兵力數量以及和美洲地區的兵力對比,就能夠看出來大楚帝國對歐洲地區的重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