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六十三章 奇葩的帝國,老子就是要當皇帝,雨天下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當孫旭存錢湊錢,準備買下人生第一套房子的時候,安華紡織公司裡依舊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新型棉紗依舊在市場上非常爆火,作為松江地區裡第二家引入新型裝置,量產新型棉紗的獨立棉紗廠商,安華紡織公司也迎來了建立二十年曆史來的新一輪發展高峰。
王立清一方面積極開拓市場,利用新型棉紗的優勢發展了更多的戰略客戶,讓安華紡織公司的戰略合作客戶從昔日的區區幾家,提升到了三十多家的規模。
另外一方面則是持續引入新型裝置,加大新型棉紗的產量,其代表舉動就是成為了松江第三機械公司的首批客戶,松江第三機械公司乃是首批獲得漢天機械公司新型棉紗裝置專利授權的公司,而且還是松江地區裡的僅有的第一家專利授權廠商。
這意味著後續在松江地區裡的新型棉紗裝置來源裡,該廠商將會成為重要的供應商。
王立清為了搶先拿到裝置,不惜在對方剛和漢天機械公司簽訂協議,甚至還都沒有來得及進行生產線調整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下了訂單,而且在價格上並沒有過多的糾纏。
這一切,都是為了在今年下半年順利拿到更多的新型裝置。
新型棉紗市場大有可為,而且王立清判斷,未來的棉紗市場裡,新型棉紗肯定是會逐步全面取代舊棉紗的。
現在只是高階市場,未來肯定會從高階市場上進入到中端市場乃至低端市場。
因為新型棉紗裝置生產的棉紗,它不僅僅在質量上限更高……實際上還有一個更加重要,但是目前並沒有發揮出來的巨大優勢,那就是它的新型棉紗其實價效比更高,生產效率也更高。
到時間生產過程裡,因為生產效率更高,那麼生產低端棉紗的情況下,低端新棉紗的生產成本,也會比舊裝置的成本更低,而且是低不少……
這個特徵之所以還沒有在市場上發揮出來作用,那是因為現在能夠生產新型棉紗的裝置供不應求,數量太少,拿到新型裝置的廠商,不管是那些大型綜合紡織公司還是王立清的獨立棉紗廠商,都是用新型棉紗裝置生產質量更好的高階棉紗,以賺取更多的利潤。
但是王立清判斷這種情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畢竟高階市場的容量是有限的,棉紡市場上佔比最大的可是中低端棉紗。
能夠在中低端棉紗市場裡站穩腳跟,才能夠真正的做大做強。
王立清自詡看清楚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持續的投入鉅額資金採購裝置,進一步擴大自家棉紗工廠裡的新型棉紗產量佔比。
目前,他們工廠裡的新型棉紗產量,佔據了他們工廠棉紗總產量的四成左右……而王立清的打算是淘汰所有的舊棉紗產量,全面轉產新型棉紗。
而這就需要新型棉紗裝置的供應,也需要工廠內部的技術力量支援了。
要確保大量新型棉紗裝置的正常運轉,並且根據生產工藝的需求進行裝置調整,這些都是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的。
此外棉紗生產的過程裡,新型棉紗裝置也只是其中一環而已,雖然這是最重要的一環……在新型棉紗裝置之外還有其他諸多工序,如果讓這些工序和新型棉紗裝置結合起來,提升質量,降低成本,這些都是他們安華紡織公司的技術人員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尤其是王立清還想要用新型棉紗裝置,嘗試大規模進軍中低端棉紗市場,真正的做大做強公司。
這裡頭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不是一個兩個!
怎麼說呢,人家漢天機械公司只負責賣紡紗裝置而已,怎麼利用這種新型的紡紗裝置生產出來更好,更便宜的新型棉紗,這就需要紡織工廠另外的努力了。
這就跟後世的光刻機而已……人家光刻機廠商賣給你的ARF的DUV浸沒式光刻機,理論上是能夠生產十四奈米乃至7奈米的晶片的。
但問題是……你晶片廠商把光刻機搬回去想要進行大規模生產的話,還需要你自身技術的配套。
要是晶片廠商自身技術不夠,別說十四乃至七奈米,二十八奈米都搞不出來……
同樣的裝置,A廠商能生產七奈米晶片,而B廠商就只能生產十四奈米的晶片……這就是晶片廠商自身技術的差距了。
在棉紗領域裡也是如此,漢天機械公司生產的裝置效能就擺在這裡……但是如何利用並挖掘這些新裝置的效能,並充分釋放出來,這就需要各大棉紗廠商自身的努力了。
安華紡織公司就相當注重技術領域裡的投入……高薪養著不少的技術骨幹不說,而且還到處技術骨幹。
時間抵達六月份,王立清去年從漢天機械廠所訂購的新型棉紗裝置裡的最後一批裝置抵達。
機修科的王科長帶著孫旭等技術人員一起,和廠商派遣過來的工程師們一起進行安裝除錯。
安裝非常順利,安裝後的除錯程式裡,甚至都不用廠商的工程師們多動手,只是充當技術指導,王科長和孫旭等安華廠的技術人員自行就除錯好了。
畢竟從去年年底開始,王科長就已經帶著這十幾個人天天圍著這些裝置轉,歷盡了前後三個批次的裝置安裝除錯,同時又一天到晚負責維護保養和檢修等。
經過半年多的接觸和學習以及實際上手操作,他們對這種新型棉紗裝置的瞭解已經非常熟悉了,甚至出現了簡單故障的時候,甚至都不用廠家那邊派人過來維修,自己就給解決了……
如今新型棉紗如此爆火,裝置停工一天就是巨大的損失,安華廠是不可能等著廠家的工程師拖拖拉拉上門維修的……但凡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都是自己解決了,為此不惜付出更多的維護成本。
他們甚至提前找漢天機械公司採購了一批各種各樣的零部件,出現問題了就自己當場動手更換零部件……
這些都是為了保障新型裝置更高的生產效率。
還是那句話的……但凡停工一天那都是巨大的損失。
相對於裝置故障造成的停工損失,養著技術骨幹花費的工資,採購大量備用的零部件的花費,那其實都是小錢了……
在這方面,王立清一向來分的都是清清楚楚。
該花的錢,比如維持發展技術力量,養技術骨幹,購置裝置這些,王立清一向來都很捨得花錢。
但是不該花的錢……比如工廠裡近千號普通工人的薪水……王立清一毛都不會多給。
安華紡織公司最近半年持續爆火,王立清賺錢賺得手軟,技術部門的人也多賺了不少,比如孫旭這樣的人,月薪都從十塊一路漲到五十了。
然而他們工廠裡的普通工人,基礎薪資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漲幅……甚至因為工廠最近半年太忙,王立清寧願多招幾百個工人進行輪班生產,也不願意讓老工人們加班。
伱以為王立清是愛惜工人……那你可就錯了……
原因很簡單,加班費太貴,王立清捨不得給老工人加班費,所以他寧願多招人幹活,也不願意讓老工人加班太多。
而且他還發現,工人加班時間太長的話,比如干十四個小時,會讓工人們在工作時間裡生產效率降低……
加班費貴,加班生產效率低下的情況下,最終促使王立清寧願多招募工人,也不願意讓老工人加班的情況。
甚至到外頭去,王立清還能自我吹噓,我是一個良心企業家,高度重視員工的身體健康云云……
這既然沒什麼加班,基礎薪資也不會給你漲……這也就導致了安華紡織公司看似紅紅火火,王立清日進斗金,王科長和孫旭這些技術骨幹以及高層的行政管理人員也加薪升職。
然而那些普通工人們還是老樣子,賺的還是那點錢,一個月不過三四塊薪水而已。
安華紡織公司的發展,並沒有給工人群體帶來實際上的好處……
人家企業發展壯大了,老闆賺大錢了,高層管理和技術骨幹拿高薪拿期權分紅,但是和你一個底層臭打工的有什麼關係?
哦,老闆說企業發展了,普通員工也有更多發展機會了,能夠升職加薪了……這種話聽聽就算了,普通員工有個毛線的發展機會,不過是安穩那份工資養家餬口而已。
而那些有能力的員工當然能夠升職加薪,但是他們的升職加薪和企業本身的發展其實沒啥太關係。
哪怕原先工作的企業倒閉了,真正有能力的人換一家公司照樣拿高薪……說不準還能順便升職加薪呢。
安華紡織公司作為一家典型的商業組織,也處於差不多類似的情況。
公司高層和技術骨幹,這些有能力的真正人才受到了高度重視……吃到了公司發展壯大的紅利。
而普通工人,原先是什麼樣的,現在還是什麼樣的……連個加班費都賺不到手,因為老闆王立清覺得加班費太貴,不划算,還不如多請幾百人進行輪班。
而對於整個社會而言……王立清這樣的做法卻是有一定可取之處,甚至是受到很多地方官府歡迎的!
為什麼?
因為這樣的企業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同樣的工作量,一個員工加班加點幹完了,基礎工資和加班費一起能夠讓這個工人賺十塊錢……個人收入是高了,但是就業崗位就這一個。
而王立清的做法是,同樣的工作量,我請兩個人來幹,只給基礎工資,最終一算,尼瑪只需要給七八塊的人力成本,這節省了人力成本不說,而且兩個人幹怎麼都比一個人乾的快,所以生產速度還提升了,總產量也提升了。
最終,這還創造了兩個就業崗位!
一個收入更高的工作崗位,兩個收入低的工作崗位……而出於就業率的考慮,很多大楚帝國的地方官府更傾向於後者。
理由?前者,只能養一個家庭,雖然說這個家庭的生活可能會稍微好一些,但是後者卻是能夠養兩個家庭……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其實也是大楚帝國官方規定加班費必須達到基礎薪資一點五倍,休息日是兩倍,法定假期是三倍的緣故……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工人利益,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引導企業僱傭更多的人,增加就業崗位。
如果沒有這個強制性的加班費限制,那些企業家們就會讓現有員工天天干十六個小時,反正也不用高額的加班費。
固定月薪的情況下,能讓你多幹一個小時,人家老闆就多賺你一個小時的產值,多爽啊!
而大楚帝國的勞動法嚴厲打擊的就是這種情況。
安華紡織公司的變化,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大楚帝國諸多勞動密集企業的一個縮影,至於好或壞,哪怕是制定了一系列勞動法,工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帝國工業發展,最終讓帝國的工商業變成如今這模樣的帝國高階官員們,其實也很難對這種情況的好壞有什麼準確的判斷。
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發現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
至於以後會怎麼樣,是不是還有更好的解決方式,那以後再說唄……
時代嘛,總是有自身的侷限的。
哪怕是帝國皇帝羅志學擁有著後世的靈魂,也有著諸多後世的見識……但是他也無法保證說後世的諸多法律法規,社會模式就適合帝國的發展。
生產力,社會模式,政治構架都完全不一樣……直接什麼東西都照搬的話各種問題瞬間就能夠給你爆出來。
尤其是生產力問題。
大楚帝國如今的生產力,撐死了也就原時空十九世紀中期水準,這樣的生產力下你要照搬後世二十一世紀的諸多組織構架,那不找死嘛!
後世諸多國家還有很多的社會保障福利體系呢,什麼醫療、教育的保障,還有各種失業補貼,弱勢群體的補貼等等。
你大楚帝國也學著給搞一個?
分分鐘給你搞破產!
什麼是大楚帝國?
從外表去看,這是一個屬於軍事實力強悍,工商業強悍無比,在綜合實力上,能把地球上的其他國家全部加起來吊打一百遍的強大帝國!!
從內部去看,這是一個非常具有華夏傳統特徵的中央集權君主制帝國,在政治核心模式上,其實和明朝沒啥區別,都是天子和臣子共治天下,只是大楚帝國裡的君權比明王朝時期更集中,更強大而已。
文化上,依舊是奉行傳統儒家文化,仁孝、君父這些概念依舊是社會主流,並且得到帝國的大力宣揚,帝國一向來自我標榜以仁孝治國……只是帝國稅務機構收稅的時候,可不跟你講什麼仁德……
經濟上,土地等生產資料奉行私有制,土地還好說,這玩意經過三十年土地的分散,基本實現了土地的分散,幾乎所有農民都有自己的土地,沒有什麼大地主了,官府也早早把官田透過大規模的以租代購等模式發放給了農民手中。
目前的大楚帝國的農民們,清一色的自耕農。
但是在工商業領域裡,廠房、機器這些新型的生產資料,卻是被集中掌握在國家資本以及民間資本家手中。
這也是大楚帝國工商業經濟體系裡的核心模式:國家資本控制核心產業,引導民間資本發展普通產業。
整體上以國家資本為骨幹,民間資本為枝葉的相互配合,限定自由市場經濟模式……
這種經濟模式裡,有一部分特徵有點類似普魯士時期的古典國家資本主義,但也不完全是……說實話連羅志學自己都搞不清楚如今帝國的這種經濟模式到底算個啥……
至於放大到整個帝國,從政治到經濟,乃至到一些文化層面,羅志學就更分不清楚了……因為原時空里人類歷史上,就沒出現過這樣的帝國,沒有相應的名詞給他參考。
所以用俏皮一點的話來說:這玩意就是個奇葩!
這樣的一個帝國,其生產力模式還只有十九世紀中期的水準,這也就註定了這樣的一個國家在很多方面,其實做不到和後世那樣。
甚至這樣的一個帝國,和原時空裡諸多近代國家也不一樣。
這也就讓羅志學很難在記憶裡找到相應的參考物件……這連參考物件都沒有,這制定各種政策的時候羅志學也就不能直接拿過來用,得小心反覆的斟酌嘗試。
有時候羅志學覺得可以的政策,但是試行後就會出現一大堆問題。
有時候羅志學覺得很不靠譜的政策,試行後反而效果還挺不錯的……
類似的情況其實出現過非常多,有些結果是好的,有些結果不行,這也是為什麼大楚帝國如今搞諸多政策的時候,都喜歡先進行小規模試行。
就是因為前頭沒有可學習的物件,一切都需要自己摸索發展,可不就得小心翼翼的,要不然一腳踏錯,說不準就掉進萬丈深淵裡了。
在這樣的一個帝國裡,才會出現安華紡織公司這樣的紡織企業,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但是這些都無法阻擋它在新技術變革的浪潮裡,以極快的速度發展壯大。
王老闆的身家逐漸豐厚,在王夫人面前逐漸有了些底氣……工廠裡一些獲益的人,比如說孫旭則是收入頗豐,都準備著購買獨棟小樓安家落戶,更準備著找時間帶孟小姐回老家一趟,正式敲定婚事了。
王立清也好,工廠裡的管理層們、技術骨幹們也好,對工廠的發展都保持了極大的樂觀,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搞下去,他們今年的工廠營收有望達到去年營收的三倍!
王立清都想著,等到明年,自己說不準就能還一部分拖欠王夫人多年的錢了,每當想到這個可能性,王立清就忍不住心裡高興啊!
只是安華紡織公司澎湃發展的時候,安華紡織公司裡的普通工人們,還是原先的樣子,沒有絲毫變化……他們的收入如同死水一般波瀾不驚!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