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五章 鋼產量暴漲的連鎖反應,老子就是要當皇帝,雨天下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承順十五年,隨著大楚帝國工業界的冶煉技術進一步發展,搞出來了大冶攪拌法(普德林法)後,大楚帝國得以能夠大量工業化生產對整個工業發展而言極為重要的低碳鋼。
這也是直接帶動了國防工業的發展!
海軍方面最先跟進,在秋天的時候率先提出了採用鋼鐵取代木材,作為戰艦的部分承重結構使用。
試圖利用鋼鐵的優秀效能,來獲得比木材更加優秀的一系列承重效能,繼而推動戰爭的整體效能發展,比如利用熟鐵的優秀效能,建造更加大型化的戰艦,比如三千噸以上甚至更大噸位的戰艦。
同時利用鋼鐵的優秀效能,在保證船隻結構強度的前提下,儘可能的進行減重。
這聽起來似乎很奇怪,畢竟木頭要比鋼鐵輕,為什麼用鋼鐵建造船隻反而更輕,道理很簡單的,那就是如果要確保一定強度的話,比如戰艦的船肋對強度要求就非常高,而木材自身效能有限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強度,就需要更粗更厚的木材,並且鋪設更加密集的船肋。
木材本身雖然更輕一些,但是為了保證船隻的強度,卻是需要更多的木料。
而熟鐵雖然更重,但是強度更好,可以使用更少的熟鐵就確保船隻的整體強度。
當然了,這也對鋼鐵冶煉工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生產出來的熟鐵零部件具有更高的效能,並且在確保強度和韌性的前提下,還要保證可加工性……
也就是含碳量要控制在一定的水準,不能太低,那樣效能無法保障,也不能太高,太高的話以大楚帝國目前加工能力無法進行加工……
所以這就很矛盾了,哪怕是鋼鐵廠能夠生產出來更加優秀的高碳鋼,但是也用不了……因為根本就無法對高碳鋼進行大規模的機械化加工。
所以,材料的含碳量多寡,要取決於加工水平以及應用需求,不能隨便來的。
這也是大冶鋼鐵公司生產的熟鐵有十幾種不同規格的緣故,不同行業對鋼材的強度、韌性、可加工要求都是不一樣的。
而零部件的大小也直接影響到了加工水準。
越是大型的零部件加工起來就越是困難。
當然了,這些也都是因為大楚帝國的整體冶煉水平還是比較有限,比如爐溫這一明顯指標,經過了十幾年折騰後才勉強做到一千四百度。
如果能夠把爐溫做到一千五百多攝氏度,那就不用那麼麻煩了,直接搞出來純鐵水,因為鐵的熔點就是1538度。
搞出來純鐵水後,後續就簡單了,完全可以根據材料的需求來進行滲碳操作,適當新增碳元素就能夠得到不同含碳量的鐵碳合金,也就是鋼。
到時候你要低碳鋼就有低碳鋼,要有高碳鋼就有高碳鋼。
而且還能根據需求新增其他亂七八糟的各種元素,製造出各種不同的鐵合金材料。
此外,爐溫達到要求後,就能夠採取直接澆鑄成型,以獲得效能滿足要求的大型鋼鐵零部件,而不是和以往一樣只能得到硬而脆的生鐵……
尤其是超大型鋼鐵零部件基本只能依靠澆鑄成型,而大型鋼鐵零部件的生產加工水平,往往也代表了一個國家重工業的基礎能力。
哪怕是後世裡,也只有少數真正的重工業強國,才能夠直接澆鑄那些動不動就幾百噸重的超大型零部件……不說幾百噸,就算是幾十噸的澆鑄能力也不是什麼國家都能玩得轉的。
至於如今的……大楚帝國,距離這個程度還需要走很久的道路,至少目前來說還無法做到,他們連最基礎的爐溫問題都還沒有解決,無法徹底的融化純鐵呢。
所以他們只能採用更加原始的辦法,先搞出來含碳量更低的低碳鋼在進行澆鑄或鍛造,並在後續過程裡適當透過新增碳元素來提升效能。
但是不管怎麼說,大楚帝國還是初步解決了剛才的量產問題。
為此,海軍也正是啟動了鐵肋木殼船計劃,這個計劃裡不僅僅要探索研究鋼鐵作為船隻承重結構,尋求進一步提升戰艦效能,降低成本的任務,更要承擔取代以鋼鐵取代木材作為船肋的重任。
而這一點,倒是和效能什麼的沒有關係,只要是因為大楚帝國海軍使用的戰艦以及大型武裝商船,清一色的是新船型,而這種新船型是根據蓋倫船型改進而來。
這種船型好壞先不去說,但是他們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船隻框架裡,是有大量船肋存在的。
而這些船肋並不是平直的,而是帶有彎曲幅度的。
由於木材的可塑性很差,因此很難把原本筆直的木材搞成彎曲的,只能是選擇天然就存在一定彎曲的木材作為船肋材料所用。
可以想象的,這種材料很不好找,而在木材生產過程裡就透過人工干預的話,,這就需要漫長的時間,不是幾年……幾十年!
艦政部裡就提交過一份報告,說是船肋必須天然的彎木,而本土產量極少,相當一部分還需要從南洋各地搜尋進口,但是數量也不多,哪怕帝國如今已經滿世界蒐羅這種天然彎木,但是長此以往,恐怕數年後造艦就湊不出足夠的船肋材料了。
而鐵肋,卻是能夠完美的解決這個玩意。
鋼鐵這玩意對於大楚帝國而言多得是,那麼是造船用的鐵肋要求更高,生產也比較麻煩一些,但還是那句話,這些只要付出一定代價那麼都是能夠得到解決的。
諸多因素最後都導致了海軍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鐵肋木殼船計劃。
而後還更進一步,準備在十多年後再一次重啟鐵鑄火炮計劃,試圖透過熟鐵鑄造火炮來降低火炮成本。
不過,雖然海軍啟動了所謂的熟鐵鑄造火炮計劃,陸軍那邊卻是無動於衷……不是陸軍不關注熟鐵,不清楚熟鐵的情況,實際上陸軍其實比海軍那邊更早知道並關注大冶鋼鐵公司的熟鐵量產,甚至都更早使用上,如今新生產的新式火炮的炮架,就已經開始使用這些熟鐵了。
但是……這些只侷限於炮架上!
至於炮管,陸軍方面依舊堅定的使用青銅炮管!
陸軍又不是海軍,雙方對火炮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海軍要求的是威力,精度這些,但是對重量不敏感,同時因為海軍的火炮都是大傢伙,對成本也更加敏感。
所以海軍那邊才表示,那麼鐵鑄火炮能夠達到青銅火炮七八成的效能,他們都敢直接大規模裝備。
但是陸軍呢,他們對火炮的重量非常敏感,相反威力什麼的都還是其次,重量才是陸軍最看重的。
至於成本,陸軍的火炮都是口徑不大,身管相對比較短的火炮,和海軍的大口徑長身管加農炮比起來,本來就便宜得多。
海軍的一口大口徑火炮,光炮管重就有兩三噸……但是陸軍的一門常用的115毫米野戰炮,炮管不過幾百公斤而已。
數量上也是差距很大,海軍的戰艦動不動就裝備幾十門火炮,一等戰列艦更是超過百門火炮。
而陸軍呢,那麼是戰備甲等師,火炮的數量也才幾十門而已。
所以陸軍的火炮看似多,但實際上海軍才是用炮大戶……
因此相對來說。陸軍對火炮的成本上沒有海軍那麼敏感。
再加上對精度,使用壽命以及重量上的要求,陸軍是堅定的選擇了青銅火炮。
除非鐵鑄火炮能夠在效能上跟上來,否則他們是不會選擇鐵鑄火炮的。
不過,在火炮上陸軍雖然堅定的繼續沿用青銅火炮,但是在火槍上,陸軍方面的意見卻又不一樣了!
陸軍方面雖然沒有和海軍那樣搞什麼轟轟烈烈的大動作,但實際上陸軍的很多武器裝備都已經從熟鐵的量產中獲益。
怎麼說呢,但凡是和鐵沾邊的武器裝備,其採購成本都出現了大幅度下降。
以前的熟鐵產量低,成本高,而現在大冶鋼鐵公司的攪拌法一搞出來,熟鐵的產量出現了跨越式的增加,同時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這也反應到了作為終端產品的各類鐵製品的武器裝備成本上來。
畢竟如今幾乎所有的鐵製品,都是以熟鐵為原料進行加工的,熟鐵產量高了,成本降了,那麼鐵製品的價格也會相應的降低。
陸軍也好,海軍也好,幾乎整個國防工業都從大冶鋼鐵公司的技術突破而獲益。
而國防工業其實上還是小頭,真正獲益的其實是大楚帝國的整個工業界。
鋼鐵和煤炭這兩樣東西,其產量被視為工業化的重要指標,就是因為這兩樣東西極為重要。
而嚴格上來說,煤炭這東西也是為了鋼鐵而服務的。
因此,如果你要衡量近代時期,嗯,特指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及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某一國家的國力如何,直接看他們的鋼鐵產量多少就行了。
簡單明瞭!
這個是時期裡,鋼鐵產量多的國家基本都是列強。
而最多的那個則是毫無爭議的世界老大!
哪怕是等到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裡,鋼鐵產能雖然不是最重要的指標了,但是依舊是衡量國力的重要指標。
由此可見鋼鐵的重要性!
在如今的大楚帝國裡,鋼鐵行業的發展同樣也極有具有極大的戰略性作用。
而隨著大楚帝國的鋼鐵工業的持續發展,大楚帝國的國力也在持續增加。
最開始的時候伏牛山乃至正式稱帝建國的這頭兩年裡,大楚帝國都不具有什麼鋼鐵行業,連打造武器所需要的鐵料都是走私採購外住。
而等渡江攻佔武昌,乃至拿下了大冶後,大楚帝國才算是正式開始發展鋼鐵業,那個時候也談不上什麼技術,無非就是砸錢砸人,依靠最原始的辦法強行提升產量。
大冶鋼鐵公司就是在這個時期裡建立起來的。
那個時候,大冶鋼鐵公司的技術含量很低的,冶煉鋼鐵用的都是老一套的辦法,尤其是熟鐵的生產還是依靠原始的炒鋼方法,為了獲得足夠多的熟鐵,那個時候大冶鋼鐵公司的炒鋼工廠規模極為龐大,工人規模非常多,密密麻麻全都是炒鋼用的爐子!
後來透過了持續改進,引入水動力,並建設了更大型的鐵爐子,雖然用的還是炒鋼法,不過用機械裝置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力,產能規模有所提升。
這點產能,其實基本上也只能滿足國防需求以及基本民生需求,整體產量還是很低的。
但即便是隻有這點讓羅志學看不上產能,依舊讓大楚帝國擁有了吊打其他國家的熟鐵生產能力,這些熟鐵不不僅僅滿足了國內的國防以及必要的民生需求,還生產為各種鐵製品,尤其是以武器為主大量出口,為大楚帝國帶來了數量龐大的外匯收入。
而現在……大冶鋼鐵公司半年生產的熟鐵產量,比去年全國各鋼鐵公司所生產的熟鐵產量加起來還要多……
短短一年內,大冶鋼鐵公司憑藉一己之力,就把全國熟鐵產量強勢提升三倍還多,更重要的是,這還只是個開始而已。
大冶鋼鐵公司內部的擴產計劃還在推行當中,一旦擴產成功,僅僅是大冶鋼鐵公司的熟鐵產能,就相當於承順十四年裡全國熟鐵總產量的兩倍!
而大楚帝國可不止有大冶鋼鐵公司,還有當塗鋼鐵公司、遼東鋼鐵公司、遼陽鋼鐵公司、瓊州鋼鐵公司、天津鋼鐵公司等十多家中、大型的鋼鐵公司。
並且這些鋼鐵公司都是屬於工業部直屬管轄,而工業部方面已經牽頭聯絡了這些工業部直屬的鋼鐵公司進行了協商,各鋼鐵公司透過支付專利費的方式,獲得了大冶鋼鐵公司的大冶攪拌法的專利授權,如今也都在展開相關的技術準備。
今年估計是搞不定的了,但是等到明年,這些鋼鐵公司也將會陸續採用大冶攪拌法進行生產熟鐵。
到時候,大楚帝國的熟鐵產能將會呈現爆炸式的增長。
如今工業部鋼鐵司那邊,都已經開始愁著各大鋼鐵廠都在擴產,但是煤炭產能以及鐵礦石產能卻是不足,到時候空有鍊鐵工廠,但是沒有煤炭和鐵礦石也是白瞎……
此外,他們更加擔心,在短短一兩年內就把熟鐵的產能增加到十幾倍甚至更多,會不會導致熟鐵過剩賣不出去。
國內對鐵製品的需求雖然大,但也不是無限的啊,這要是擴產後賣不出去的話,豈不是要完蛋……
為此,工業部鋼鐵司那邊不少人都是挺擔心的。
最後隔壁機械司的人倒是讓他們放寬心:只要價格夠便宜,國內的機械行業那是有多少收多少!
如今國內各大工廠,對機械裝置的需求量幾乎沒有止境,但是因為機械裝置價格過於昂貴的原因,很多工廠都買不起,或者說捨不得買這麼多。
然而,如果上游的鐵料降價,那麼他們機械行業自然也會跟著降價,依靠低成本擴大各類機械裝置的總銷量,如此也能夠進一步拉低各下游工廠終端產品的成本,而這些終端工業產品的價格更低,獲得更多的市場。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不怕你鐵多,就怕你不降價!
如果是換成了資本家過來,人家能噴機械司的這些官員一臉唾沫:老子為什麼要降價,能賺一百我為什麼要只賺十塊?
但是大楚帝國的各大相關的重工業的工廠負責人不是資本家,而是官員!
工業部也不是財團,而是帝國的一個工業部門而已!
所以,工業部內部各司經過一輪商討後,然後痛快的做出了降價的決定!
不僅僅是熟鐵價格下降,而是包括一系列下游產品,比如機械裝置以及各類鐵製品全面降價!
連帶著輕工業那邊的幾個負責人也表示,隨著裝置降價,生產成本降低,他們也能夠對布匹等輕工產品進行降價,進而惠及民眾,並且進一步擴大帝國產品的出口價格優勢。
這場會議,如果讓其他國家或勢力,尤其是印度那邊幾個手工作坊棉布主要是生產地區的王公們知道了,肯定是要氣的跳腳……
尼瑪,楚蠻子的棉布本來就已經夠便宜的了,這還要降價……那他們還玩個屁!
現在印度半島上大量手工紡織業的從業人員都已經快要活不下去了,都是靠著當地的王公貴族們的貿易保護才勉強維持著。
大楚帝國的棉布如果繼續降價的話……到時候恐怕有地方貿易保護也阻擋不了印度半島棉紡織業的大面積滅亡了。
這就是工業化的威力,大楚帝國其實並沒有特地針對印度半島……甚至都沒有針對任何一個土著國家或勢力裡的棉紡行業。
大楚帝國的棉紡行業,主要還是供應國內消費的,至於出口的比例其實很低的。
擁有兩億多人口,沒有戰威脅,經濟持續發展,已經開始工業化的大楚帝國本土,才是這個星球上最大的消費市場!
哪怕是什麼絲綢,瓷器這些華夏地區傳統出口的商品,其實絕大部分也是內銷的,出口的比例並不高。
棉布也同樣如此!
大楚帝國裡絕大部分紡織公司的生產以及運營,著重點始終都是國內市場,尤其是漢陽紡織公司以及蘇秦紡織公司這兩大死對頭,他們之間的激烈競爭始終都是圍繞著國內市場而進行的。
至於出口,他們也做,但那都是順其自然。
至於國內一大票地方上的中小型紡織公司就更不用說了,他們連國內其他市場都搞不到,基本都是依靠本地市場而生存的,出口距離他們太遙遠了。
因此,大楚帝國的棉布出口,其實比例並不算大,但是就是這樣的棉布出口,依舊把周邊國家的手工棉紡產業直接給擊垮了!
扶桑列島裡,那些城市裡都找不到手工棉紡行業的從業者了,以前的那些人要麼改行,要麼跳海去了……
南洋半島以及諸島也同樣如此,尤其是隨著大楚帝國在南洋的強勢擴張,以戰爭逼迫各國全面開放市場後,當地的手工棉紡業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被衝擊的徹底死翹翹。
而印度半島那邊,哪怕是部分土著王公進行了貿易保護措施,但來自大楚帝國的廉價棉布依舊強烈衝擊著印度半島上手工棉紡業的生存。
畢竟印度半島挺大的,也不是每一個王公手底下都有成規模的手工棉紡業,對於很多印度王公而言,反正棉布這東西都是進口的。
找附近的王公進口棉布,同樣要花錢不說,而且還等於資助敵人,最關鍵的是貴。
而進口大楚帝國的棉布,那可就便宜多了,能省不少錢呢,而且大楚帝國遠在天邊,對他們也沒什麼直接威脅,可以放心的和大楚帝國做生意。
印度半島不是鐵板一片,這也就給了大楚帝國的廉價棉布進入印度半島市場的空間。
這,還是以前!
如果是棉布進一步降價,恐怕整個印度半島的手工棉紡業都要遭到毀滅性的衝擊,哪怕是有所謂的貿易保護政策都不行。
更何況,大楚帝國軍方是不會一直都容忍著印度半島的一小撮土著,持續侵害大楚帝國商人們的合法利益的。
海軍那邊早就對國內工業界承諾過了,嗯,基本上就是海軍的大老和工業部的新任尚書季德華閒聊的時候時說的:等有機會了我們海軍遲早要幫國內工業界伸張正義的,到時候就把那些玩貿易保護的土著王公塞進艦炮的炮管,打進印度洋去!
嗯,最近我們海軍手頭有些緊,要不你跟松江海軍造船廠還有廣州造船廠那邊打一打招呼,讓造船廠那邊降個價。
現在的戰艦太尼瑪貴了,能不能少個幾十上百萬啊。
不過工業部新任尚書季德華直接都不帶搭理的:別的都好說,談錢沒有……
再說了,他季德華也沒這權力直接讓下屬的造船廠降價!
工業部雖然直管各大造船廠,但是工業部只負責宏觀管理以及掏錢,各企業直接的協調……但是不涉及工業部下屬各企業的具體運營。
工業部下屬企業,包括松江海軍造船廠以及廣州造船廠這兩家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好的官辦造船廠獨立運營,自負盈虧。
而且涉及到錢這東西更不好搞,他季德華敢讓下頭的造船廠降價,人家造船廠就敢直接讓他掏錢補上去……不然,別做夢人家能夠出讓自己的利益。
偌大的造船廠幾千號人,身後還有一大票伐木場,運輸,木材加工廠,機械裝置,繩索帆裝等眾多供應商都要靠海軍的造艦經費養著
你季德華說降價就降價……這不可能。
工業部尚書看似牛逼,但是季德華如今只是個協辦大臣,又不是什麼參務大臣。
就算是參務大臣,季德華敢提這個要求,人家就敢讓季德華養這麼多人!
所以,季德華直接無視了海軍的請求……然後還擺出一副國內就夠我操心的了,國外市場愛咋地咋地的模樣。
至於印度半島,誰不知道你們海軍做夢都想要打通馬六甲海峽,然後涉足印度半島!
至於我們我們工業部,哎呀,誰跟你說我們眼熱印度半島的市場的……我們如今忙國內市場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和精力折騰國外市場啊!
國外市場其實也就那樣,嗯,尤其是印度半島那一片的市場,有最好,但是沒有我們工業部也無所謂的……
海軍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