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五十九章 東北開發(9K),老子就是要當皇帝,雨天下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要你種地,那麼官府都會給一塊可以分期付款的土地,分期付款的每年費用,和農業稅也差不多。

而這是屬於租種土地的模式,所以佃戶也不用繳納什麼農業稅。

說白了,其實這個分期付款,就等於是把農業稅變成了佃租而已,和自耕農也沒啥區別。

不過分期付款購買官田,繳納剩餘款項之前不能轉讓而已。

整體上在遼東地區採取的土地政策,和其他地區一樣,並沒有純粹意義上的免費分田,也沒有說限制民眾獲得土地。

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以免費分田為主,之所以搞什麼分期付款,純粹就是脫褲子放屁,因為這分期付款的錢和直接交農業稅也沒啥差別。

畢竟現在很多地方是人少地多,尤其是保守天災人禍的北方數省以及遼東地區,昔日的大量人口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帝國都愁著大量土地沒人種呢,自然不會搞什麼限制。

土地有人種了,才有農業稅或官田佃租,才能夠提高糧食供應量。

再多的糧食都是不嫌多的。

不過為了避免土地兼併,官方以租代購分田的模式是有限量的,同時在交完分期付款之前也不准許買賣。

私人土地倒是可以買賣,但是為了防止大規模地主的出現,大楚帝國的農業稅已經正式施行了階梯稅率,土地越多,農業稅率越高,土地多到一定程度後,土地的收入基本都得用來繳納農業稅。

這一條階梯農業稅政策,迫使了大量中大型地主開始透過分家來減少每戶所擁有的土地總量,以達到不超過階梯農業稅限額的標準。

這種分家看似脫褲子放屁,但是卻是有著另外一個很明顯,並且官方樂於看見的效果,那就是大家變小家,進一步動搖甚至是滅除地方豪族,大家族的勢力。

有點類似古代時期的推恩令,看似土地還是在地方藩王體系裡流轉,但是卻是讓大貴族逐步變成了小貴族,削減了地方貴族造反的能力。

所謂的豪族,靠的可不是什麼血緣紐帶,而是利益紐帶,這些大家族一旦開始分家產,土地從集體所有變成了各個小家所有,那麼自然也就沒有了利益紐帶,過上一些年,大家頂多就是個親戚……

打壓地方豪族,宗族勢力只是階梯農業稅的附帶效果,更主要的還是為了防止土地兼併,同時迫使大量的中大地主們放棄手中的土地,透過出售土地回籠資金,然後再把資金投入到工商業來。

可以說,階梯農業稅政策,是一條綜合多方面,同時兼有防止土地兼併,打壓地方宗族,安撫並拉攏無地/少地農民,刺激工商業發展的綜合性國策。

而且這一條政策再加上早期幾年大楚帝國透過各種手段,強迫大地主們放棄土地,再加上大楚帝國付出工商業發展,已經使得了這些地主們開始把目光從土地上轉移到工商業來。

最近兩年帝國上下以紡織業為代表的各類工商業快速發展,就是得益於大量的民間地主資本開始進入。

搞工商業嘛,甭管技術先不先進,但是首先得有資金啊。

而這年頭除了官方外,有大批剩餘資金的也就是這些士紳階層了,透過引導他們把大量剩餘資金投入工商業,以刺激整個帝國的工商業發展是帝國高層的既定計劃,不會輕易變動的。

————

遼東這邊,透過實施既有的土地政策,基本上可以做到人人有田。

這土地有了,人雖然少了點,但好歹也有百萬人,這接下來就是要恢復正常的農業生產了。

大楚帝國總不能持續向遼東地區輸送大量的糧食養活上百萬人口不是……

人家軍方都還指望著遼東本地出產的糧食,能幫忙解決一部分遼東駐軍的糧食消耗呢,大量的糧草都要從南方運輸過來,成本太大。

為了降低糧食運輸成本,再加上帝國高層已經決定了明年開始就會逐步降低軍費,因此遼東駐軍也要開始自力更生一部分。

於是乎,把戰線推進到了遼東長城後,將近二十萬的楚軍除了部分戰備兵力外,其餘兵力暫時放下了刀槍,拿起了鋤頭,開始轟轟烈烈的屯墾以及養殖行動。

意圖就地解決一部分駐軍所需的糧食以及肉食。

不管是民間恢復生產還是軍方屯墾,都是為了解決遼東地區的糧食問題。

而除了糧食問題外,大楚帝國高層還透過了一定的措施來開發利用遼東地區的豐富自然資源。

遼東地區有什麼自然資源?

有著豐富而且品質上佳的各類礦產資源,其中的核心礦產,也就是煤炭和鐵礦相當多。

早期的工業是核心產業是什麼?

鋼鐵!

礦務裡的鐵礦以及煤炭都是為了鍊鐵而服務的,而有了鋼鐵,才有各類機械包括國防產業,還有各種農具之類的。

這也是為什麼近代國家裡經常用鋼鐵產量還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原因。

因為鋼鐵是基礎中的基礎產業!

而偌大的華夏地區,鐵礦雖然不少,煤炭也多,但是優質煤炭和鐵礦卻是比較少,而能夠低成本開採並提煉的優質鐵礦和煤炭就更少了。

如果是兩者還在同一個地方的就極其罕見了。

大楚帝國目前兩個主要鋼鐵基地,也就是大冶工業區以及當塗工業區,這兩個地方都是屬於非常典型的鐵礦區,其鍊鐵所需要的大量煤炭主要依賴周邊的一些小煤礦以及江西萍鄉的煤礦。

現在看起來似乎也可以用,但是對於大規模鍊鐵產業而言侷限性非常大,尤其是沒有火車的年代裡。

很多地方的煤炭都是需要靠著馬車從山裡運輸出來,然後再裝上船隻順流而下。

比如江西萍鄉的煤炭,從大山裡挖出來後,要經過一百多公里的陸地運輸抵達株洲後,才能夠裝船,透過湘江再進入長江,然後抵達大冶或當塗。

要在這一段路水路運輸,都是順流而下,運輸量大,風險小,時間也比較快速,但即便如此,其運輸成本也比較高昂。

而在鍊鐵裡,煤炭的消耗量往往是鐵礦的好幾倍,兩者的比例達到四比一甚至更高一些。

想要練出來一噸鐵,大概需要一百多噸的煤炭和三四十噸的鐵礦石。

因此,鍊鐵廠其實最好是建立在煤炭產地,如此可以有效的降低運輸成本。

但是還是那句話,在缺乏蒸汽機的年代裡,沒有火車,就連內河運輸也是受到極大的限制,滿載貨物的想要逆流而上可不容易……就連海運其實也說不上多便利。

所以,大楚帝國後續建立鋼鐵廠的時候,更多的還是考慮運輸因素。

後續在天津建立的鋼鐵廠,就是因為邊上有灤州煤礦,同時靠近海邊方便運輸,周邊也有中小型的鐵礦石。

之前還在廣州設立了一家廣州鋼鐵廠,但是發現小打小鬧還成,想要做大做強卻是搞不了……

之前佛山那邊之所以能夠成為明朝時期的鍊鐵重鎮,是因為周邊有一些小鐵礦,這些小鐵礦挖出來的鐵礦石一般都是在當地使用木炭進行粗煉,然後再把粗鐵運往佛山進行進一步的精加工……說是它是鍊鐵重鎮,更不如說是一個粗鐵加工中心!

而大楚帝國的鋼鐵產業,尤其是工業部主導建設的大型鋼鐵廠,那都是奔著大規模量產去的,以往佛山那種小作坊式的鍊鐵模式並不適合,成本太高……

但是廣州周邊也缺乏豐富的煤炭資源,所以也就搞不起來。

最近工業部礦務司在瓊州島發現了儲量比較大的鐵礦,也發現了小煤炭,所以已經打算直接在瓊州島上建設一座鋼鐵廠,來一個就地鍊鐵,再把練好的鐵透過海運運往兩廣等地區。

為什麼不繼續在廣州搞而是在在海南搞……這涉及到了運輸成本問題。

這年頭需要一百多噸的煤炭和數十噸的鐵礦石,才能夠練出來一噸鐵。

而兩者的運費可是一樣的……不會因為是煤炭或鐵礦石就便宜一些,是鐵就貴一些的。

假設在廣州建設一座年產一萬噸鐵的大型鋼鐵廠,那麼就需要運輸一百多萬噸的煤炭或木炭過去,再加上幾十萬噸的鐵礦石過去……不說成本,且說這運力的需求也是無法解決的。

當代大部分海船都是隻有幾百噸排水量……上千噸的那都是超大型的海船,造價極其昂貴,那都是滿世界跑遠洋,專門運輸各類昂貴物資的,比如美洲的白銀黃金,東方的瓷器絲綢茶葉等等。

而東亞沿海地區裡的運輸船隻,一般幾百噸都算是大的了,很多還是隻有幾十噸的小船呢。

哪怕是按照大型近海船隻,每一艘滿載五百噸貨物來計算,要滿足這個假設的廣州鍊鐵廠的需求,每年就需要好幾千艘/次的運力。

但是,如果你把鋼鐵廠直接建立瓊州島上,那麼外運只需要二十艘/次。

這兩者對比差距可大了去。

幾千艘/次和幾十艘/次,傻子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而且海運可比順流而下的河運麻煩多了,風險也極大。

風帆時代的航海,風險還是極大的,哪怕是專業海軍也經常出現事故,跑海的船隻出海了回不來,那是很常見的事。

大海無情可不是開玩笑的。

因此這年頭的海運,除了軍事需求或政治需求這種根本不講究成本,更不講道理的特殊情況外,一般商業海運都是運輸高附加值的東西的,極少會去運輸大宗廉價物資的……

因為會把褲衩都賠光……

——

在沒有蒸汽機,沒有火車,沒有蒸汽輪船的年代裡,鋼鐵廠的選擇是必須考慮到運輸成本這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而遼東呢,這地方有著一個其他地方都沒有的優勢,那就是既有鐵礦也有煤礦,極為適合大楚帝國的這種大規模工業化鍊鐵。

嗯,哪怕是大楚帝國的這種水動力鼓風機吹練法,那也是機械化工業生產,和小作坊式的手工鍊鐵不是一個概念。

如果能在遼東建立一座大型的鋼鐵廠,可以就近獲得大量的優質鐵礦以及煤炭,如此能夠讓運輸成本大幅度降低,鋼鐵的成本也相應大幅度降低。

練出來的鋼鐵或者相應的鐵製品外運也方便,可以直接透過海運運輸。

鐵礦石和煤炭,這都是工業原料,量大而廉價,有時候其本身的價值都還沒有運費高……

但是練出來的鋼鐵就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品了,哪怕是遼東當地沒有什麼市場,但是透過海運到中原地區裡銷售也是有利可圖的。

所以,遼東巡撫衙門的季德華,在得知遼東,尤其是沉陽一帶有著比較豐富的煤炭和鐵礦資源後,最近幾個月都是琢磨著如何進行開發利用,以撈取足夠的政治資本。

只要能夠在遼東搞好,那麼回頭左遷到金陵城當一任左侍郎也不是不行的,在左侍郎的位置上稍微熬幾年,估計也就能夠成為一部尚書,或者是成為權重部的左侍郎,進而順理成章的進入御書房了。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兩年,大楚帝國的高層人員晉升規模有所變化,早幾年都是和明王朝一樣,地方巡撫的地位是弱於侍郎的。

因此那個時候大楚帝國的巡撫再往上升,就會進入京畿各部成為右侍郎,品級不變,還是從二品。

但是大楚帝國和明王朝不一樣,明王朝只有六部,但是大楚帝國的文官系統的部級機構,卻是有十幾個之多。

怎麼說呢,尚書的含金量有所下降,侍郎就更不用說了。

作為對比,巡撫作為封疆大吏的實際權勢卻是不小。雖然沒有了軍權,但實際上大楚帝國的巡撫作為名正言順的一省主官,其實際權勢還得到了提升。

因此承順五年開始,羅志學就調整了高階官員的晉升規則,工作能力出色的巡撫直接一步到升遷為權重部門的左侍郎或普通部門的尚書,或同級別的右都御史等職務

同時選撥一一權重部門的右侍郎、普通部門的左侍郎外調到地方當巡撫。

這樣一來,就是大幅度提高了巡撫的政治地位。

以往的時候,按照升遷順序進行排序的話,是普通省巡撫最低,再過來是大省巡撫和普通部門的右侍郎,再過來則是權重部門的右侍郎、普通部門的左侍郎,再到權重部門的左侍郎。

看似品級一樣,但實際上中間差了好多層!

現在,則是把巡撫的位置,越過了普通、權重右侍郎以及普通部門的左侍郎,直接抬高了三級,僅次於權重部門的左侍郎之下。

由此可見羅志學對地方的重視。

而且他覺得,一個只在京城裡兜兜轉轉,天天勾心鬥角成長起來的部堂高官是沒啥用的,得經歷了京畿,又經歷過地方,並主政過一方的高階官員才能夠充當重任。

以往是沒這個條件,現在嘛,他打算逐步實行這種新式的官員升遷制度。

而各省巡撫,就是最好的御書房大臣的後備人選!

季德華自然也是瞄著進入御書房去的,要不然他也不屁顛屁顛的從繁華京城跑到鳥不拉屎,還冬天特別漫長,撒潑尿都能凍壞鳥的遼東來當巡撫啊!

要知道在金陵城的時候,他就已經是工業部的右侍郎了,不敢說權勢滔天,但是在偌大的金陵城裡也算一號人物,政治地位在各部左侍郎之下,超越其他各部右侍郎。

同時搞工業出身的他在帝國高層里人脈很廣,實際能力也很強,最近也是被不少人視為有機會進入御書房的高階官員之一。

但是吧……因為他是工業部出身,最早進入仕途的時候並不是什麼走科舉路,而是在襄陽兵工廠裡……

他最早,其實也就是個襄陽兵工廠裡的中級官員人員,對技術其實也就那樣,他擅長的是各種工廠裡的行政管理工作,一路順風順水的在襄陽兵工廠裡晉升為督辦,這個督辦可是正四品的職務,品級可不低。

隨後被調往工業部,提一級擔任從三品的某司副司長,在副司長職務上幹了一年多,因為成績突出又獲得了晉升,成為了正三品的司長。

在司長位置上熬了兩年,順利晉升工業部右侍郎。

他這升官速度,可謂是極為快速,這也不是特例,一般來說重點培養,工作能力突出的中低階官員都會升的特別快。

只不過到了這個時候,他就遇上了瓶頸,想要再往上直接升左侍郎的話……那是不可能的!

工業部左侍郎,那可是權重左侍郎,御書房協辦大臣,分管全國工業發展的大老,他距離這個層次還差好幾級呢。

而且他還有一大缺陷,那就是沒有主政過地方。

之前在工業部裡升的太快,他還沒來得及去地方當個知府或布政使之類。

這也是季德華之前極力爭取成為一省巡撫,哪怕是在很多人看來是邊疆,比較危險,同時又因為打仗的緣故,軍方勢力比較強勢的遼東他也願意來。

這地方雖然危險一些,而且也受到了軍方的極大壓制和干擾,乾點啥都要和軍方溝通一二。

但是遼東的地位極其特殊,只要在這裡幹好了,把遼東的民生給發展起來,成功的讓遼東成為帝國繼續征服擴張東北的後勤基地,那麼功勞大大的有,他日調回京畿進入御書房也是有可能的。

如今想要進入御書房可不容易了,除了早期進入御書房的帝國高官外,後面兩三年進入御書房的文官們,清一色都有在地方主政一方的經歷。

這個主政一方,也不是非得說巡撫才行,布政使、按察使、乃至省督察院都御史,省法院審判官,省稅務廳廳長這些任職經歷也算,再次一些的重點府的知府也行。

當然了,其中最好的還是巡撫職務!

在這個職務上幹好了,是能夠一步登天直接成為一部尚書的,次一些也能夠回京成為權重部門的左侍郎,進入御書房成為協辦大臣有望。

幹不好……那還有啥好說的,後頭一堆人等著上位,幹得一般般,但是也有可取之處的話估計會再任職幾年,或平調繼續當其他省的巡撫,然後自覺滾蛋。

如果出了什麼差錯,直接滾蛋。

官場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太可能給你什麼容錯空間的。

都是一省巡撫了,又不是什麼中低階官員,陛下也好,參務大臣也好都不會給你什麼試錯的機會的……

畢竟,這不是玩什麼戰略遊戲……幹得不好了影響的是一省數以百萬級甚至千萬級的民眾生活,甚至影響國家戰略施行……

你得多大臉,才能讓數以百萬級甚至千萬級的民眾給你當試錯成本啊?

想得美!

再者,帝國上下那麼多正三品、從二品級別的官員都盯著巡撫、侍郎這些實權職務……但是位置就這麼點,你不下臺,人家這麼上臺啊?

難不成還真的要等到你幹到七十八老死致仕啊……那就太扯澹了。

所以,幹得不好的情況下,識趣點自己就致仕了,要不然惹毛了大夥就難以善了。

當然了,羅志學為了避免官員競爭過於激烈,進而影響政務運轉,同時也是為了打消諸多中高階官員們的後顧之憂,羅志學還在各級衙門裡設立了政務顧問一職,沒啥實際權力,頂多就有個彈劾官員的權力……

主要用來安置沒犯下什麼過錯,但是又無法晉升,同時年紀臨近致仕或者是因為身體原因無法繼續擔任高強度主官職務的中高階官員。

作為相對應的還是官員致仕年紀,傳統上是七十歲致仕,不過大楚帝國裡目前大部分官員都比較年輕,再加上大楚帝國是施行官吏一體化,需要保持極大的官員上升渠道。

再者年紀太大的官員處理事務的精力也會不足等。

因此規定,一品為七十歲,二品以及三品為六十五歲,四品以下者為六十歲。

這個年紀為上限,到了年紀裡除非特旨恩准,否則一律致仕,不管你願不願意……

致仕後,也按照傳統給予致仕後的俸祿,三品以及以上者,致仕後發放八成俸祿,四品及以下發放六成俸祿。

基礎俸祿以當地同級別官員基礎俸祿為準。

部分高官致仕,還可以可能獲得爵位,同時獲得定期朝見等一些待遇。

致仕後待遇只侷限於正常致仕,不包括被罷免的致仕。

這一條,雖然退休年齡比較早,但實際上獲得了大量低階官員的歡迎。

因為……有退休金啊!

傳統王朝裡,一般只有高階官員才會在致仕,才會有皇帝恩典給予退休金,或全俸或半俸等,至於中低階官員那就別想了。

但是在大楚帝國裡,哪怕是低階別官員致仕也是有退休金的,雖然只有六成,但是也是有的。

至於你說發放退休金,會不會導致財政壓力極大……

這個嘛……當代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幾歲左右,哪怕沒有天災人禍,只是這年頭的醫療水品,隨便來個病都是不治之症……感冒都會死人,想要活到六七十歲,除了生活條件好外,日常養生得當外,還需要極佳的運氣。

官員雖然活的年紀久一些,但實際上想要活到正常致仕的六十歲都有一定難度……超過六十歲致仕後還能活幾年,那是真的不容樂觀……

因此,給六十歲後的致仕官員發退休金,其實也沒啥財政壓力,反過來還能彰顯仁德。

而等以後整體的平均壽命提起來了,那麼大楚帝國估計也差不多能完成工業化了,到時候些許官員的退休金也不會是什麼太大的財政壓力。

畢竟大楚帝國雖然採取官吏一體化,但是整體官員的數量還是不多的,哪怕是在封建王朝裡也不算多的那種。

封建王朝你別看正兒八經的官員只有那麼一點,但是每一個官員的背後都是一堆的吏員。

一個普通的縣裡,有官帽子的正式官員可能就那麼十幾個,但是光靠這十幾個人可維持不了地方縣衙的運轉,這後頭還有六房吏員,還有大量的巡捕之類的,林林總總加起來幾百人很正常,如果是上等縣,吏員超過千人也是可能的。

你也別覺得朝廷財政只需要養十幾個官員,實際上官府裡的絕大部分吏員們也是吃財政飯,一部分是財政直接撥款,一部分則是以縣太爺的名義但實際上還是財政掏錢養著。

比如清朝知縣往往年薪達到一千多兩甚至更多,但是別以為都是他自己拿的,實際上他還要養一堆人呢……光靠俸祿都還養不了這麼多人呢。

當然了,人家撈錢的辦法也多了去!

不給錢招人,誰給他辦事啊,難不成真要縣太爺親自忙這麼多事啊。

所以大楚帝國維持地方統治的人員成本,其實也不會比封建王朝多太多,甚至因為統一管理人均還要更低一些。

——

大楚帝國的很多制度,都是在一步一步的完善,因此整體看起來和傳統的封建王朝有很多的不同。

比如進入御書房,這御書房和明王朝的內閣有些類似,而明王朝裡要想進入內閣,得養望,大機率還要翰林院出身。

但是明王朝的內閣晉升制度有些奇葩……不需要官員一步一步爬起來,而是得讓官員熬,也不需要什麼主政經驗,就是一隻熬,然後熬著熬著就媳婦熬成婆,一夜之間就從小翰林變成了侍郎這種級別的高官……緊接著他們就有進入內閣的機會了。

縱觀明王朝的內閣成員,尤其是中後期的內閣成員,沒幾個有主政一方的經驗,甚至很多人連明王朝自身的國情都搞不清楚。

說句不客氣的話,全都是溫室成長起來的花朵,經不起暴風雨的摧殘!

而大楚帝國不一樣,高階官員基本都是從基層,尤其是地方上一路幹起來的。

真要是活勾心鬥角的本事,明王朝的這些翰林出身,一直養望然後一步登天的部堂高官,真心不如大楚帝國的這些職業官僚呢。

除了在幾年水漲船高的帝國高官外,後面幾面大楚帝國裡晉升的部堂高官,那都是清一色從基層一路爬起來,甭管能力怎麼樣,但是那都是一路上幹掉了無數競爭對手才爬起來的。

這樣的人,全都是人精!

論勾心鬥角,他們能把明王朝的那些所謂部堂高官打出屎來!

季德華同樣也是這樣的人,他能夠爬的這麼快,可不僅僅是因為能力突出的緣故……更是因為他把一大票競爭對手都幹掉了的緣故!

當年在襄陽兵工廠的時候,想要當督辦的人多了去,但為什麼是他當上了啊,然後又順利進入了高層的視野被調回了京畿工業部任職啊。

這裡頭自然有諸多不為外人所道的內幕。

後續的升任工業部右侍郎也是如此,直接從正三品的司長升任右侍郎,在現在還有比較大的可能性,但是在早幾年沒有進行晉升改革的時候,這種晉升卻是屬於越級提拔,這背後沒點故事怎麼可能。

只是吧,風水輪流轉,等他想要繼續往上爬的時候,卻是發現想要進入御書房就需要主政一方的經驗了……

然後,季德華髮現自己缺乏主政一方的經驗。

這就尷尬了……

要不然弄到了遼東巡撫的位置後,季德華還要琢磨著做出成績來,如果做不出成績來也沒啥用,別指望能夠繼續晉升,御書房更是奢望。

為此,他定下了兩大發展方向。

一是從關內各省,尤其是地少人多的地方招募移民前往關外遼東屯墾,只不過移民來源比較麻煩。

距離近的河北,山東、河南乃至山西等地遭到戰爭破壞後,雖然也存在著人多地少的情況,但畢竟不嚴重……如今帝國在北方數省展開的恢復民生諸多政策頗有成效,日子已經比以往好多了,如此情況下雖然也能招收一些移民,但是恐怕很難獲得大量移民人口,畢竟能活得下去的情況下,沒幾個人願意拖家帶口跑到遼東苦寒之地開荒的。

至於地方地方,距離太遠是一個因素,生活沒有陷入極端困難也是一個因素。

因此招募移民來遼東,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遼東一窮二白,屬於人們口中典型的苦寒之地的情況下。

所以他準備多點開花,一方面在北方各省招募移民,怎麼說呢,人少了也不是說沒有,不管什麼地方,總會有活不下去的人的,另外一方面則是前往一些受災的地區招募災民,還有沿海一些人少地多的地方,比如福建浙江南部山區,這些地方素來人多地少,當地也有著移民前往外地謀生的傳統。

直接招募移民外,季德華其實更加註重開發當地的礦產,搞工業!

他是工業出身,很清楚工業給地方帶來的龐大發展助力。

不說別的,只要能夠子啊遼東建立一座大型的鋼鐵廠,那麼就能一夜之間就把遼東的經濟給帶動起來。

有了鋼鐵廠,那麼就會有相配套的上游以及下場工廠,各種機械五金工廠就會聞著味來,哪怕是兵工廠也不例外。

在遼東直接造槍炮彈藥打仗,總比大老遠從江南運過來方便不是。

而有了工廠也就有了就業崗位,有了就業崗位,也就有了普通居民消費,到時候大量普通人哪怕是為了賺個工錢、做點小生意都會過來。

這人口,自然也就能多起來了。

這個階段裡,遼東官府還能夠獲得大量的稅收,尤其是商業稅收,然後又能利用這些稅收完善基礎設施,比如修路浦橋什麼的。

甚至用來招募移民補貼農業生產等等。

而遼東的農業發展,又能反過來供應工業就業人員的消費乃至軍方所需。

最後,整盤棋也就盤活了。

計劃已經有了,唯一的問題就是該怎麼說服帝國高層那邊在遙遠的邊疆,在面臨著東擄人威脅下,花費巨資在遼東投資並建立鋼鐵廠等一系列工廠!

為此,他已經是琢磨了好幾個月,各種方桉已經是構思了不少。

但是季德華根本沒有想到,還沒等他敲定方桉找上頭要支援的時候,一支工業部的考察團隊就已經坐著海船抵達了遼東,並在營口登陸,然後直奔遼東巡撫衙門所在地遼東鎮,即遼陽城方向而來。

但是在抵達遼陽城之前,他們卻是在沿途的鞍山堡一帶停留了好幾天。

這些工業部的官員們,正是為了遼東的豐富礦產資源來的。

季德華再有什麼計劃之類的,哪有羅志學對遼東的發展定位清晰啊!

遼東適合發展什麼?還能是啥,重工業為主,農業為輔啊!

不然不就白瞎了遼東地區那麼豐富的礦產資源了嘛。

羅志學的後世常識再稀缺,那也是知道東北是華夏重工業基地啊,這不搞重工業還想幹啥?難不成還學東擄人等蠻夷,搞什麼遊牧和漁獵啊……那不扯澹嘛!

大楚帝國在瓊州島都搞工業,更別說在東北了。

至於東擄人的威脅,大楚帝國陸軍又不是吃乾飯的,如今還有將近二十萬大軍在遼東呢,等到明年開春了就會繼續往北發起攻擊,東擄人已經翻不起風浪來了。

《踏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被獻上的美人

降噪丸子頭

[希臘神話]高冷劍修繫結攻略系統

兔尾草

二十七載

Rongke

晉逆

暗夜殘花

九龍奪嫡,廢物皇子竟是絕世強龍

拜見小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