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後一場戰略之戰,老子就是要當皇帝,雨天下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時候,估計樊城裡的明軍也是楞逼的,昨天還好好的,只是聽聞了襄陽城外來了一夥兩三千人的流賊而已。
但是沒有想到第二天黎明時分襄陽城就火光沖天,還沒等他們回過神嗎,襄陽城就完蛋了。
現在,估計樊城那邊的明軍都還不知道是那一夥流賊或者是什麼叛軍拿下了襄陽城呢。
而羅志學,也不希望給樊城裡的明軍太過的反應時間。
就算城內明軍少一些,實力差一些,但是給他們太多準備時間的話,也會把城防打造的更加堅固了,到時候打起來可就比較麻煩了,說不準還要傷亡比較多的將士。
他們打襄陽都沒死傷多少人,是不能在小小的樊城下折損太多人手的。
除了這個理由外,還有更加重要的就是,現在保鄉軍已經拿下了襄陽城,現在留下樊城這麼一個釘子在漢水北岸,會讓襄陽城裡的保鄉軍非常難受的。
如此情況,羅志學自然不會置之不理,甚至都不會拖太久,而是要迅速拿下樊城!
為此,他很快下令輜重營、騎兵旅重新渡江北返,匯同親兵營、炮兵營殺向樊城。
同時命令第一步兵旅在駐防襄陽城的同時,蒐集船隻,並在大軍抵達樊城之後,派遣部分兵力渡江協助攻打樊城。
只要能夠把樊城也能夠拿下來,那麼就能夠把樊城、襄陽連為一體,再加上保鄉軍之前已經攻佔的南陽城以及新野城等白河沿岸城池。
保鄉軍就能夠徹底打通白河-漢水航線,進而把整個南陽盆地納入掌控之中。
攻打樊城之戰,將會是保鄉軍為了掌控南陽盆地所發起的一系列戰役裡,最後一場具有重大影響的戰役。
接到羅志學的命令後,王瞎子當天就帶著騎兵北返,加入了羅志學親自率領大軍之中,後續該騎兵旅將會豎起外圍屏障,攔截可能從其他地方增援過來的敵軍,同時也需要肩負起防備敵軍主動出城襲擊的任務。
隨同王瞎子他們一起返回的還有李東紹帶領的親兵營五十多名倖存者。
對於這些冒險潛入襄陽城並奪取城門,最終為保鄉軍拿下襄陽立下大功的將士們。
羅志學自然不會有任何的吝嗇。
李東紹被他當場晉升為親兵營營長,其麾下五十多名有功將士也是獲得了清一色的晉升,哪怕是普通士兵也被晉升為了伍長或什長。
兩個倖存的隊長直接被晉升為哨長,幾個什長和伍長也被晉升為隊長或什長。
清一色晉升,沒有任何一個例外。
除了職務上的晉升外,還有豐厚的物資獎勵。
羅志學一向來都不會虧待立下戰功的將士,這一次同樣也不會例外。
哪怕是第一步兵旅和騎兵旅那邊也會有大量人獲得晉升,甚至連位置都已經有了。
獲知拿下襄陽城,並俘虜了至少五千人各類戰俘後,羅志學在當天稍晚時候就正式下令成立第五混成旅。
第五混成旅的旅長就是原第四步兵營營長董明傑,此人在襄陽戰役裡表現同樣出色,攻打南城門的時候就是他的第四步兵營最先衝上去,一舉擊潰敵軍,造成了敵軍的大規模潰逃。
其實還有個戰功比他更大的第三步兵營營長徐志賢,不過徐志賢的第三步兵營營長職務只是兼職而已。
此戰過後徐志賢非但不會在野戰部隊裡獲得晉升,相反他還被羅志學撤銷第三步兵營營長這個兼職,讓他迴歸參謀處專心工作。
徐志賢擔任第三步兵營營長,純粹就是為了鍍金撈功勞。
第三步兵營營長的職務,則是由原第三步兵營副營長韓子平升任。
此人其實在南陽城戰役之後,就應該順理成章接任營長一職的,不過被空降下來的徐志賢給擋了路,前幾天他還是有些悶悶不樂呢。
不過他也知道徐志賢純粹就是下來鍍金的,撈到功勞就會滾蛋,所以雖然心有不滿,不過也儘可能的配合徐志賢指揮作戰。
這不,徐志賢立功了,也滾蛋了。
他韓子平也順利當上了第三步兵營的營長。
董明傑升任第五混成旅旅長,副旅長一職則是由原親兵營副營長之一的於天和接任。
之前羅志學為了平衡親兵營裡的幾個心腹任命,直接選用了三個副營長。
而這自然是不正常的,現在既然李東紹升任親兵營營長,那麼有一個副營長曲陽舒也就夠了,用不著第二個副營長。
第五混成旅裡的其他營長、副營長、哨官、副哨官、隊長等軍官們,也會就近從親兵營、輜重營、第一步兵旅裡抽調軍官任職。
按照傳統,大多都是抽調副職升任正職,也有個別功勞打的從下級正職跨過上級副職,直接升為上級正職務。
而第五混成旅的兵員,除了少數骨幹外,自然是會以襄陽城裡的大批降兵為主。
這四千多人戰俘裡,平均質量還算可以,其中有大幾百人的戰兵,還有炮兵、弓手這些技術兵種,普通士兵裡也有一些體能還算可以的,挑挑揀揀,總歸是能夠挑選出來兩千多人組成一個混成旅的。
羅志學下令設立第五混成旅後,旅長董明傑在襄陽城就地上任,副旅長則是帶著一批人渡河前往襄陽城會和。
他們要在最短時間裡完成兵員挑選,並且還要儘可能的保持原來這些明軍裡的基層編制,主要是什一級的基層編制,畢竟傳統戰術上,士兵之間的配合作戰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士兵們長期的訓練來形成配合上的默契,因此如果有可能的話,還是要儘可能的保持原來的伍、什的編制。
儘管這樣會導致一些問題的出現,但是就算有問題出現,也比不上保鄉軍現在急缺兵力的問題重要。
羅志學還指望著這個混成旅短時間內完整整編,形成一定戰鬥力後,減輕南下三千多大軍的兵力壓力呢。
崇禎八年五月二日,也就是保鄉軍攻克襄陽城後的第二天,羅志學親自率領騎兵旅、親兵營、輜重營、炮兵旅抵達樊城城下。
不過並沒有第一時間攻城,而是抵達江邊,把十二門的六百斤野戰炮擺了出來,開始掩護江對岸的第一步兵旅的部分士兵渡江。
這個過程裡,儘管有一些明軍裡的船隻試圖逆水而上破壞第一步兵旅的渡江行動。
不過都是被保鄉軍順利擊退。
以炮兵旅的六百斤火炮的實力,足以對明軍裡的小噸位的內河船隻造成致命殺傷,更不要說保鄉軍也是在襄陽城的碼頭上獲得了一大批船隻,既有明軍裡的戰船,也有一些被緊急徵用的民間商船。
渡江的第一步兵旅過來的只有一個步兵營而已,不過這個步兵營卻是精銳的第一步兵營。
等第一步兵營渡江完成後,保鄉軍的各類攻城器械基本也打造的差不多了。
反正又不用搞什麼攻城車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只是打造一些攀爬城牆的鐵鉤長梯,再搞一些獨輪車改裝的盾車而已。
而其他的攻城器械之類的,保鄉軍表示他們有火炮,用不著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嗯,其實反過來,城頭上的明軍也有火炮,用那些又大有慢吞吞的木製大型攻城器械基本就是被敵軍城頭上的火炮當靶子打。
這年頭的工程戰,和幾百年前的攻城戰已經不一樣了,火炮的出現並大量運用,讓很多古代的木製大型攻城器械失去了用武之地。
為了防止拖久了出現意外,羅志學沒有等待太久,在第二天,也就是五月三日的時候就對樊城正式發起了進攻。
這一次攻城戰對比之前奇襲襄陽,就顯得有些中規中矩了。
畢竟這一次城內的明軍已經有所防範,保鄉軍情報科雖然在樊城裡也埋伏進去了二十多個探子,但是製造一些騷亂還行,然而想要在對方高度警惕的情況下再奪取城門那是不可能的了。
這一次攻城,是雙方硬實力的比拼!
一大早,保鄉軍的火炮就開始對著城頭上的明軍開火了,他們這一次優先炮擊了樊城西城門上的城門樓。
城門樓這種東西,可不是為了彰顯好看的,而是正兒八經的軍事防禦設施,守軍可以大量進駐這種比城牆更高的城門樓,然後居高臨下射箭。
同時因為通常是磚木結構,對比普通的瞭望塔之類的更加堅固,而且因為比城牆更高,因此通常也作為守軍將領的指揮部所在。
而瞭望功能就更不用說了。
在古代或近代戰爭裡,城門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軍事設施,這樣的重要軍事設施自然也就成為了張馬林麾下炮兵部隊的重點打擊目標。
而磚木結構的城門樓,在面對拋石機,短管散彈火炮,弓箭,火槍等傳統武器還可以說堅固,然而面對長管火炮發射的實心炮彈,卻是如同紙糊的一樣了。
在實心炮彈的轟擊下,厚實無比的東方城牆可能屁事都沒有,頂多被打掉一些城垛,但是城門樓嘛,可就扛不住這種實心炮彈的轟擊了。
隨著一枚枚實心炮彈集中西城門的城門樓,城門樓頓時就被打了個稀巴爛。
原本在城門樓上指揮作戰的幾個明軍官員在炮擊剛開始就狼狽逃下城門樓。
再不逃,估計他們都得直接死在保鄉軍的炮火之下了。
不僅僅這些官員們逃亡,連帶著城門樓上大量部署的弓箭手也是因為死傷慘重而不得不退下來。
雙方初戰,守城明軍就損失慘重而且毫無還手之力,並且失去了西城門城門樓這個重要的防禦設施。
戰役的勝利天平,開始朝著保鄉軍傾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