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七節 走馬觀花,臨高啟明,吹牛者,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說自韓老爺攻破大藤峽,此地便通舟楫商旅了。”
何東籬雖然對澳洲人不是一無所知,不過這個“海外蠻夷”只聽了一句就能想到韓雍的事蹟也算難能可貴了――這可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事情了!就算是梧州本地,百姓且不論,就是普通的讀書人,提起“韓雍”二字,也有許多人不知道,更不用說大藤峽了。
“韓老爺雖然破了大藤峽,還是許當地的瑤峒對過峽商船收稅。自此大藤峽便可通商旅了。”
“如今的瑤情還太平麼?”
何東籬微微搖頭:“韓老爺雖然兩次平瑤,實則兩廣地面從未平靖過――不過沒成氣候罷了!”
梧州周邊的桂江、西江流域的大山裡,到處都有瑤、僮的寨子,雖大多委有土官、土司,實際大多“不服王化”,各種暴動此起彼伏,即使韓雍、王守仁這樣的能臣來治理,也只能治得數十年的太平,時日稍久便又有事端。所謂的瑤僮暴動,對何東籬這樣的梧州老土地來說實在不算是什麼新鮮事了。
解邇仁默然,他看到著德政門外被轟塌的甕城和城牆上殘缺不全的城垛、女牆和串樓,心裡沉甸甸的――當初這炮火打得也太猛了吧!這要修到什麼時候!
城牆的高度大約有八米多――這個高度也算是相當可以了。解邇仁把脖子伸出女牆看了看下面,覺得只要把城牆修好了,安全還是有保證的。
何東籬見他關心城防,便告訴他這城牆上共有串樓五百六十九間,另有窩鋪三十六間,宿警守軍士。不過甕城只有德政門有。
“趙豐田!”
他的秘書立刻跟了過來,手裡拿著小本子和筆――這是解邇仁最喜歡的調調,隨時隨地發“指示”。
“回去之後指示善後局,把人力物力優先放在修復城牆和城防設施上!”
“是,首長。”趙豐田趕緊記上。
從城牆上下來,解邇仁由何東籬引路,在城中巡視。這裡的商業的確繁華,據何東籬說,僅僅城內就有十一個坊市。在府衙門之東,便是最繁華的兩個坊市中的府東市。一路走過去只見街道上商鋪林立,只是行人不多,但是店鋪多已開門,各處路柵也在修復中。解邇仁看了看沿途的景象,城內雖有失火,但是損害不算太大――只是這房屋也太不安全了,他心裡暗暗吐槽:大部分的民居店鋪要麼是木結構的,要麼是竹籬牆塗黃泥的。若說有什麼防火的措施,最好的也不過是鑲嵌河蚌的蚌殼而已。除了衙署寺觀和少數的大店鋪大宅門外,幾乎看不到磚石建築。
這熊文燦的火要是真給他放成了,那還不得一片火海!解邇仁暗暗乍舌。
即使不走進店鋪,光從招牌和陳列的商品貨物來看,這裡的商品經濟有相當的規模,商品種類極多,而且各種行業雲集。解邇仁記者出身,對一個地方的商業環境是有相當的觀察力的。
“想不到這梧州的商業市面竟有如此的繁華。”解邇仁見識過不少縣城府城了,實話說除了元老院治下的臨高和新近光復的廣州和佛山鎮之外,不論海南還是兩廣,沒有哪一座城鎮能與梧州媲美。
看到這裡,解邇仁原本有些黯淡的心理又活躍起來了――這地方大有可為啊!果然風險是伴隨著機會的。只要自己能把這梧州城牢牢的守住了,再徐徐經營,不敢說未來的廣東省老二,老三總是排的上號的。何況這裡還是重要的對廣西和內地的商業視窗呢。
他抬頭遠眺,只見梧州城近處三江匯流,遠處群山環拱,“依茶山,傍桂水,大江繞其前”,號稱“嶺南形勝之比”――這讚譽的確不算是吹噓。
“真真不愧是三江匯聚兩省通衢!”解邇仁讚道。這錦繡的壯麗山河,如今是我們元老院的了!想到這裡,他的胸中一陣激動。
明代的梧州在經濟上已經是兩廣地區重要的商業城市了。自古以來,梧州就是嶺南地區的內河大港,區位優勢明顯。可以沿江上溯南寧、柳州、桂林,遠涉大西南,下達珠江三角洲,直通廣州、澳門。這使得梧州港兼具內河港和沿海港功能。秦代,靈渠開通,溝通長江、珠江水系,“北水南流,北舟逾嶺”,開始確立了梧州港在嶺南的重要地位。漢代,梧州港逐步發展成為粵桂水運樞紐。唐代開始,梧州港便有木帆船通往廣東沿海。此後,廣東大批商人溯江而上,到梧州進行貿易。雖然地處兩廣交界的內陸大山之中,卻有著沿海港口的便利。許多“洋貨”在梧州並不罕見,“澳洲貨”更是非常的普遍。
解邇仁接手的就是這樣一塊地盤――實話說,要不是梧州地處“前線”,以他的能力和履歷,本是不可能來梧州當市長的。
“老爺說的是。”何東籬看了一眼這澳洲人,他臉上寫滿了“建功立業”這四個字。只是這梧州雖好,能不能站住腳跟卻要看各人的本事了。
何東籬並無特別的傾向:大明待他不薄,澳洲人與他亦無冤仇,要說哪個更有前途,只要不是瞎子,去瓊州府轉過一圈的人都不難回答。但是瓊州府只是個小地方,要把整個廣東也治理好,這才是有真本事。特別是眼下的梧州,內外環境十分複雜,這澳洲人的解元老到底有多大的本事,還真不太好說。
“本府自古是兩廣通衢,舟車之聚,貨物充積,百工雲集。”何東籬道,“真正是塊好地方!只是前不久一場大戰,傷了元氣!老爺請看……”他用手指點城外。
城外的桂江、西江兩岸,過去都有街市碼頭,因為戰火波及的關係,損毀了大半。放眼望隨處可見斷壁殘垣。沿岸淺灘上,隨處可見露出水面沉沒的船隻殘骸和凌亂的木材
“這江面上,原本都是‘水上街市’。除了疍戶的船隻,從各處南來北往的商船匯聚至此,便有商家以竹、木為排,在其上建造商鋪,兜售商鋪。太平時節,這裡的連片木排沿江停泊,蔚為壯觀,白日小舟穿梭期間,夜間燈火連片,人聲鼎沸,叫賣聲不絕。外人到此都以為奇景。”何東籬說著,言辭中不勝惋惜。
“這些木排商船呢?”解邇仁有些納悶:我來這裡可什麼也沒看到。
“能跑的都跑了,跑不了的木排也把財貨都運走了。剩下,前幾日守城攻城,一把火都燒了乾淨。”
“太可惜了!”解邇仁搖頭道,“我們要把它儘快恢復起來!”
何東籬卻不那麼樂觀――澳洲人素來重商,他相信解老爺說的話是發自肺腑。然而眼下梧州周邊兵荒馬亂:熊督的人馬就近在咫尺,現在又聽聞商旅說西江的瑤峒不穩。這位首長能保的梧州四境平安就算不錯了。
沿著城牆一路前行,一直繞到了城東的“三總府”。
從城牆上望去,這三總府規模極大,共有四處大型院落,佔地足夠有幾十畝。何東籬說這這三總府是明憲宗於成化年間按照韓雍的建議設立的。分別是兩廣總督府、總兵府、總鎮府。
建築佈局是以總督府為中心,總督府在城內東北土阜上,為城內最高點,總兵府在總督府右、總鎮府在總督府左,三府會政廳在總督府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政務建築群落,分別供兩廣總督、總兵和總鎮太監起居辦公和會談議事之用。
“梧州還有太監?”解邇仁從歷史講座裡知道兩廣總督的起源是在梧州,不過沒想到鎮守太監也曾經駐紮此處。
“過去確曾駐此地,後來總督府遷肇慶,這裡也就不再有鎮守內臣了。不過萬曆年間又來過稅監。”
解邇仁跟著何東籬來到總督府門前。大門兩側,左為開府碑,右為題名碑。門前還建了牌坊,南坊曰:“節制兩藩”;東坊曰:“嶺海肅清”;西坊曰:“民物安阜”。氣派倒是十足,只是自從兩廣總督遷肇慶之後,三總府實際已經失去作用,被空置了多年,建築難免破敗,加上因為緊挨著東城牆,與陽明門更是近在咫尺。在戰鬥中被炮火毀損的比較嚴重。屋頂、牆面都有打穿打塌的痕跡。
這裡還有幾個衙役門丁看守,看上去都沒什麼勁頭。看到“澳洲老爺”來了,才趕緊起身相迎。
隨同來的老書吏關照:“開啟各處大門,請首長巡視!”
解邇仁舉步隨著書吏進入總督衙門,因為熊文燦不久前曾駐節此處,所以內部多少有過整治修繕,沒有外面看起來那麼淒涼,不過從屋頂上的小樹和雜草來看,這裡荒廢的時日已經不短了。
總督府正堂門前有楹聯曰:“開府梧州,總制百粵”,映襯著幾天前城破之際總督府內諸人倉皇逃命,亂兵趁火打劫落下的一地狼藉,頗有些諷刺意味。
---------------------------------------------------------------------
下次更新:第七卷-廣州治理篇341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