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竟然是真方士?
雨中城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章 竟然是真方士?,大秦逮捕方士,關我煉氣士什麼事,雨中城市,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始皇帝二十八年,徐福上書,東海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其上或有神仙居住,欲往東海尋找仙山,為始皇帝求不死之藥。
經過數年籌備,製造大舟,組建艦隊,準備食糧,衣履,各項補給物資,至始皇帝三十三年冬,終於成行。
因秦歷以十月為始,故冬為四季之首。而至始皇帝三十三年元月時,方士欺瞞始皇帝之事發。
始皇帝乃遣章平統率大秦水師,冒險出海,縱使損兵折將,損失甚重,亦不得返,誓要抓住徐福乃罷!
而此時大秦水師已至扶桑以南,無人知徐福居然出現在琅琊外海!
馬船狹小輕盈,然而若是僅有一人劃漿,其速度自然不會快到哪裡去。
而徐福顯然亦不以體力見長,他再度努力劃了幾下,便氣喘吁吁地停了下來,整個人甚至都沒力氣繼續坐著,而是無力地躺倒喘息。
只是縱使已經躺倒在船上,他的頭依然勉力抬起,目光焦急地在海面上逡巡。
然而片刻之後,他終於頹然地放低頭顱,拍著船舷大哭。
“仙山,為何棄吾而去?”
他自冬時出海尋找仙山,已有近半年。
半年來餐風露宿,雖然東海日常風平浪靜,然而再怎麼說東海亦是大洋,絕非安全之地。
這半年來,他遇到過吞舟之大魚,亦曾於海上遭遇風暴,甚至還碰到過所謂龍吸水。又因地理不熟,不慎撞上海中礁石等,與各種危險擦肩而過。
然而,一直到他流落到身畔只有一艘小小的馬船,依然不曾找到海上仙山。
數日前,徐福的食水便已盡,所幸他於海上飄零已久,對海中之物頗有了解,而周邊海域又多礁石小島。徐福找到了一個有很多螃蟹的小島,靠著生吃螃蟹勉強填飽肚子。
然而螃蟹吃多了對身體不好,而且徐福還是生吃,本以為自己將死在島上,身體成為螃蟹食糧,卻不想昨夜躺平等死之時,忽然見遠處霞光沖天!
已經衰弱到了極致的徐福奮發了最後的力量,當即爬上馬船,朝著霞光進發!
馬船雖然是小船,對一個人來說還是有些大。
尤其是馬船本就為大秦水師的戰船,它本就不是一個人操作的,連漿都是排槳,而非漁民小船上的搖櫓。
是故,花了大半夜外加半個上午的時間,徐福僅僅划著馬船朝著霞光前進了不到十里。
且說是徐福划過來,倒不如說他乃是藉著海浪漂過來,划槳只是為了調整方向而已。
而他越是靠近霞光的方向,心頭便越是火熱。
因為他一路行來,遇到了頗多大魚,這些大魚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其中不乏血盆大口,一口便可吞舟的惡魚之屬。
然而這些大魚皆對頭頂的徐福視而不見,只顧向著霞光的方向游去。
而且,雖然距離遙遠,但是藉著霞光,徐福亦可看到有大魚高高躍起,濺起漫天水花。
而霞光周圍的霧氣亦極為神異,隱約可見天地變幻之景色。
然而,就在徐福好不容易抵達這片海域,霞光卻突然消失!
整個海面,只剩下一片朦朧的水氣,無論是高高跳起的大魚,抑或是可變幻世間的霧氣,盡皆消失不見!
而他此時已然精疲力竭,再無力前進半寸,只能隨波逐流。
且,就算他還有力氣,能夠返回螃蟹島,亦不過是再苟延殘喘數日而已。
仙山啊!
徐福臉上眼淚肆意橫流。
他知道,先前所見之霞光,必然與神仙仙山之屬有關!
而他為了尋訪神仙,不惜以身犯險地,原以為便是神仙亦感其誠,知自己將死,特意在自己死前得償夙願。
然而,卻是恍如一夢。
“吾此生果無仙緣乎?”
他聲音悲愴,初時撕心裂肺,不多時便變得低沉。
顯然疲累絕望之下,已然開始進入昏睡。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於他的頭頂響起。
“徐福,爾欺瞞於始皇帝,致使天下方士遭遇浩劫,如何尚敢言爾之仙緣?”
縱使是在昏迷中,徐福心頭仍是一驚!
這個聲音宛如洪鐘大呂一般,如天地般厚重,又如雲霧般飄渺。
“餘不曾欺瞞於始皇帝。餘不曾要始皇帝之金珠,亦不曾染指六國美女。唯一所求者,僅僅只是讓始皇帝造大舟,讓餘得以出海尋訪神仙仙島,為始皇帝求取不死之藥!”
他不由自主地開口。
“如此說來,爾是真方士?”飄渺厚重之音再起,兩種感覺極為矛盾,卻無比和諧。
“餘當然是真方士!餘所求著,唯仙緣而已!”
徐福再次不由自主地回答,他只覺得在這個聲音之下,自己內心的一切想法皆無可遁形。
“爾可曾求到了?”那個聲音再次響起,徐福不由自主地悲從心來。
“不曾!”
區區不曾二字,道盡了無數苦楚。
一聲嘆息聲響起,那個聲音再響。
“爾為何流落至此?”
“餘十二月十五奉始皇帝之命出海,借季風一路東行,一路經歷風暴,迷途,等諸多變故,元月七日至扶桑!”
“因船隊損失甚重,又不曾發現仙山,都尉櫫不欲返秦,亦不願再隨吾出海,欲領軍士並三千童男女自立於扶桑。”
“櫫欲殺餘,餘僅得一船人逃歸大洋,欲窮東海以訪仙山。然月前,遇龍吸水,餘之大舟撞礁石破碎。倖存之人不得不改以馬船為座舟。”
“然過數日,餘牽星失誤,誤入吞舟魚群,龍吸水後殘餘之數十人盡入魚腹。餘之衛士冒死跳下與巨魚搏殺,餘僥倖獨活。”
縱使是在昏迷中,徐福亦忍不住痛哭流涕。
他只覺得無盡的疲憊湧上心頭,滿腔的委屈與不甘,不知道向何人訴說。
他乃是琅琊人氏,自小便在海邊長大,聽多了仙山的傳說。
隨後他又師從於鬼谷子,學陰陽,學符,學術,於琅琊地頗具聲望。
始皇帝二十七年,大召天下方士。徐福雖然亦知丹術,然而他所喜的乃是觀星,精通牽星之術。而生平最大的願望,便是出海尋訪傳說中的仙山。
故始皇帝二十八年,徐福離開琅琊,應召入咸陽。隨後便向始皇帝進言,欲尋訪海上仙山,找神仙求藥。
仙山的傳說在琅琊流傳已久,琅琊縣鄉民口口相傳,繪聲繪色,皆言祖上曾見過海中仙山。
其中既有高懸於天上的,亦有天氣極其晴好之時,於琅琊臺,珠山等高處看到海中極遠處隱約露出的仙島。
旁人聽過便罷了,然而徐福不同,他學陰陽,知牽星!
牽星裡有一個關鍵的知識,那便是看星星高度,與地平線形成的夾角,來確定方位。
故此,徐福雖然作為秦人,尚且不知道腳下乃是一個大球,有曲面,亦不可能理解這種理論,但是這並不妨礙他運用角度這個關鍵因素。
便如琅琊人出海打魚時,岸邊之人若是一直盯著看,會發現漁船前行一段距離後,船身就開始隱沒在水線之下。
隨著漁船漸漸進入海中,若是天氣晴好,便可見到漁船一步步徹底隱沒到水線下的景象。
此時若是登高,又可以重新見到整艘船。
船如此,那麼仙山,是不是亦如此?
若是海上仙山距離琅琊臺甚遠,那麼無論天氣如何晴好,它都在水線之下,根本不可能為琅琊人所看到。
而既然能看見,說明仙山距離琅琊並不遠,就在琅琊外海!
而且極有可能,就在琅琊外海百五十里範圍!
這是徐福根據牽星術算出來的,對此徐福很有信心。
而事實亦驗證了他之猜想。
只可惜,終究還是功虧一簣。
一路上風暴,巨魚吞舟,龍吸水,疫病……
原本皇皇船隊,最後僅僅只剩徐福一人以生螃蟹為食,掙扎求生。
歷盡千辛萬苦,他終於見仙緣。
然而,卻不得靠近!
……
說話的,自然是秦天。
他方才問徐福時,用了一點道音,而且他本身就已經通命術。雖然不到一眼便看透一人前世今生的天人之境,但是確保無人可以在他面前撒謊還是沒問題的。
老實說,他亦有一絲好奇。
作為穿越者,秦天本就記得徐福東渡的歷史知識,而他此次至琅琊,曾聽起鄉民談論起徐福出海之事。
當是時,近十巨舟橫列,帆影遮天蔽日。
三千童男女皆身著白衣,徐福亦是峨冠飄飄,頗有仙人氣象。
沒想到數月之間,便淪落到如此地步!
他此時負手立在馬船船頭,看著已然昏迷的徐福,目光之中,頗有感慨。
方士之屬,來源於昔日楚地之巫。
而楚巫乃是學古之神人天人遺法,雖然只是鬼神小道,然而歸根結底,和煉氣士亦算是同源,畢竟都是修天人之道。
只可惜末法時代來臨,煉氣士於大秦僅僅只剩下秦天一根苗裔,而巫之後裔,方士,亦已經日薄西山。
連他們的道統都已經失去了,從原本的天人正道,轉而成了尋仙!
甚至於尋仙亦不可得,變成了招搖撞騙之徒!
侯生之流如此,徐福亦如此。
然而此時此刻,秦天卻發現,自己似乎誤解了徐福,天下人亦誤解了徐福。
徐福,居然是一個虔誠求仙的真方士!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