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 倭寇雨夜乘船出海 縱虎歸山廢帝赴日
西宮娘娘玉靈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697 倭寇雨夜乘船出海 縱虎歸山廢帝赴日,景泰風雲:大明第一荒唐皇帝,西宮娘娘玉靈月,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來說去,一切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著落在金銀上。
倭寇想要大明的金銀,朱祁鈺想要日本的金銀。
別看場面鬧得這麼大,說白了不過是一場金銀戰爭。
中午之前,關於朱祁鎮被挾持、孔彥縉身死的奏本,以及朱祁鎮與日本天皇、幕府將軍往來書信的謄抄副本,都被送到了內閣。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訊息飛速擴散,百官們連午飯都不吃了,七七八八、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討論著這場驚世駭俗的大事故。
勾結外邦復辟,比當初的叩關叫門影響更惡劣。
朱祁鎮現在是要推翻合法的大明皇帝,若是自己起兵靖難也就算了,關鍵還是純粹的依賴外邦,俗稱做傀儡。
這不是純純的噁心人嘛!
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不見皇帝肯定是不行了。
才到下午,在京的內閣學士、六部侍郎一個不少,全都來到了甘泉宮請求面聖。
跟上次一樣,鳳閣中當值的高瑤苦口婆心地把眾人往回勸。
羅通連連擺手,示意高瑤別說了:“聖上不見我們,朝廷要執行不下去了。如今朝野動盪、物議洶洶,聖上再不上朝,局面就要失控了。”
高瑤回道:“那下官再去稟報,至於聖上見與不見,那就不是下官能決定的了。”
說完,高瑤真的傳遞訊息去了。
內閣學士、六部侍郎們都找地方坐了下來,一副皇帝不出來大家就不走了的架式。
王文、何文淵等保皇易儲派心裡並不著急,但迫於朝野議論,假裝個焦急的樣子而已。
兵部尚書羅通、禮部尚書王一寧這是最著急的。因為真到了要背鍋的時候,兵部和禮部那自然是當仁不讓的。
沈翼、耿九疇、蕭鎡這三位戶部尚書也很著急,他們怕皇帝真讓出贖金。三十萬兩白銀、兩萬兩黃金啊,要是白白餵了倭寇,戶部的官員們全都得抑鬱了。
雖然戶部有錢,但也禁不起這麼糟蹋。
等了快一個時辰,高瑤才回來,不等眾人問,便主動說道:“聖上龍體欠安,無法下床。
但比前幾天已大有好轉,所以聖上決定三天後,也就是十月二十四日,在青雲殿召叢集臣朝會,在京文官五品及以上,武官三品及以上皆可參加。”
總算皇帝給了個交待,眾人也不好再過於逼迫。
王一寧站起身問道:“從這裡到聖上寢宮連一里地都不到吧,為何請示用了這麼久?”
高瑤笑道:“向聖上寢宮傳遞訊息,要先去長樂宮報於皇貴妃,再由皇貴妃娘娘入靈玉宮通傳。
然後娘娘出來,下官恭領聖上口諭,最後再回到甘泉宮。
因為除了皇貴妃,任何人都不能無詔進出靈玉宮,所以要經過反覆通傳,最終才能得到聖上的口諭。”
王一寧又問道:“連齊王和齊王妃都進不了靈玉宮?”
高瑤肯定地點點頭,緊接著又覺得這樣回覆不大得體,忙補充道:“齊王和齊王妃無法進出靈玉宮不是因為聖上不信任,而是聖上後宮乃私密之所,不適合齊王與齊王妃入內。”
眾人聞言,心中感嘆:都過了這麼多年,皇帝的防禦還是如此嚴密,靈玉宮兩個城門,各設數百親軍鎮守,另有數百人沿著城牆往來巡邏。
除了皇帝本人和十五位皇貴妃,其他人無詔擅闖,格殺勿論。
沒根子上就杜絕了別人做手腳,除非大家能策反一個皇貴妃。
想把劫持怡王的手段如法炮製,也劫持一下皇帝,看上去有點難啊。
有了皇帝三日後召集大朝會的承諾,眾人見好就收,只得起身回去,好在總算對滿朝文武有了個交待。
第二日,京城的報紙出了一期特刊,專門匯總了倭寇入侵事件的最新進展。
聽到怡王被挾持、衍聖公身死,京城上上下下可都有了談資。
大街小巷,每個角落都是議論倭寇和怡王的。
十月二十三日,倭寇挾持著朱祁鎮一路東撤到崑山州太倉衛。
是夜,暴雨如注,寒氣逼人。
閻禮與王驥、徐承宗指揮著孝陵衛在沙溪鎮紮營,與倭寇相距二十餘里。
明軍不敢跟倭寇靠太近,也不敢離太遠。
夜間暴雨,明軍都縮在營帳裡取暖。閻禮只命將士做好防禦,以應對襲營。至於監視倭寇動向,那就免了吧。
十月二十四日一早,天氣放晴,閻禮才派出哨探去偵察倭寇動向。
從十五日到現在,倭寇已經慢慢悠悠往東撤退了八九天了,明軍已經頗有些鬆懈了。
等閻禮、王驥、徐承宗在中軍大帳一起吃過早飯,哨探急匆匆地回來稟報:五千倭寇,一夜之間突然消失了。
王驥、徐承宗都感覺不可置信:“什麼叫突然消失了,贖金我們還沒付呢,倭寇不要贖金,就這麼跑了?
那他們是來做什麼的,跑了五六千里,就為了挾持怡王回日本?”
閻禮心中卻很高興,一兩贖金沒付,還把怡王塞給了日本。
以前不管政鬥也好,兵變也好,都還屬於兄弟鬩牆的範疇。
這下好了,怡王現在這叫叛國。
正好大明水師都在釜山運兵,日本乘大明沿海守備空虛,竟然派水師戰船一口氣把五千倭寇全部接走了。
閻禮問道:“兩位國公,我們還追嗎?”
王驥搖搖頭:“還追什麼啊,我們得先通知山東或福建的水師,再讓水師派戰船去追。
但是水師主力都去了釜山,拿什麼追。
等都通知明白了,倭寇早回到家裡準備過年了。
還是趕緊寫奏本上報朝廷吧。”
閻禮、徐承宗都點頭附和。
到了這一步,眾人反而如釋重負。倭寇都走了,大家也可以收兵回家了。
接下來就是把情況上報朝廷,等待發落。皇帝是要殺還是要剮,隨便吧,反正大家的瀆職之罪就擺在這裡,七個守備一起扛吧。
三人商量著寫好奏本,六百里加急發往京師。
與此同時,朱祁鈺在青雲殿召開大朝會,專門商討如何應對這次倭寇入侵事件。
時隔很多很多天,大臣們終於又親眼見到了皇帝。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