砵蘭街花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四章,攻守兼備,我唔做大佬很多年,砵蘭街花佛,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

“葉家完了!”

霍景良一邊大抽雪茄,一邊得意囂張大笑,道:“我以為葉家只是中環廣場出問題,未曾想葉孝禮那傢伙的身體都出問題。”

“他一死,就葉家那三、兩隻軟腳蟹,我閉著眼睛都能贏,隨便動動小拇指都能玩死他們,這才是真正的大喜事呀。”

天佑、天保也忙跟著拍馬屁。

天佑道:“那當然了,葉榮晉、葉榮毅那些人,怎會是霍先生的動手!”

天保諂媚道:“那幫傢伙,連給霍先生提鞋都不配。”

霍景良心下極為快意,揮了下手,大笑道:“雖然我知你們是在拍我馬屁,但我就是鐘意聽。”

“行了,做事去吧。”

“立刻給我掃明電的貨,不計成本,直接掃8000萬股!就算每股6塊拿下,都能大搵特搵!”

天保、天佑點了下頭,立刻工作去了。

明電現在什麼情況?

雖然明電股價從8.5暴跌至5塊,但暴跌的原因並非是運營、業績下滑,而是因為葉榮晉、葉榮毅的負面新聞,以及葉孝禮的健康報告。

所有因素加在一塊,令市場極度不信任明電。

但股價的變化,並未影響到明電的實際價值。

簡單來說,就是現在市場對明大電訊的估值,遠遠低於明大電訊的實際價值,只要反應及時,這個時候入手,絕對有的賺。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打的就是資訊差,偏偏這麼簡單的道理,難倒了許多人。

無他,資訊不對等!

資本收割韭菜,不論是現在,亦或是再過二十年、三十年,靠的也就是資訊不對等。

從未改變!

以霍景良為例,精明狡詐如他,且一直都在死盯葉家,可即便如此,他都不知葉孝禮患病,直至葉榮添、許文彪放出葉孝禮的健康報告,他才確定。

——

與此同時,同在中環,另外一棟金融大廈的力天公司,亦陷入狂歡。

葉榮添、許文彪也出手了。

4000萬!

就在明電股價暴跌至5塊左右時,兩人出手4000萬,在股市瘋狂掃明電的貨,出手比霍景良還要早。

因為他們才是掌握第一手資訊的幕後玩家!

現在力天可運用的現金共有6000萬,他們只拿4000萬出來,不是不敢梭哈,而是掃貨太多,會引起葉孝禮、霍景良的注意。

若被他們提前察覺,那接下來的兩關,可就沒得玩了!

4000萬這個數字,是兩人商議過後,最合理的。

該如何過這三關,還未開戰前,兩人已在心中謀劃了好幾遍,只要按照原定計劃穩紮穩打就行了。

但在實施過程中,還是出現了意外。

有人跟他們一樣!

而且出手還更狠!

當他們開始瘋狂在市場上掃明電股票時,另外一方勢力精準出手,掃得比他們還兇,還要猛!

這極大的拉高了他們掃貨的成本。

原本按照兩人計劃,4000萬每股價格就是5塊,但是現在由於這方勢力蠻橫加入,令他們掃股成本飆升,足足提升了1塊。

最終結果是,他們花出去4200萬,每股成本6塊,只掃到700萬明電股票!

而這方勢力,不是霍景良!

辦公室中。

葉榮添眉頭大皺,道:“除了我們還有霍景良,居然還有第三方勢力盯上明電,出手居然還如此精準,到底是誰?”

許文彪鎮定自若,道:“其實也不難猜,你調查下那些掃貨的賬戶便會發現,他們彼此是有關聯的。”

葉榮添望去許文彪,脫口而出:“盛天步!!”

許文彪微微搖頭,輕嘆道:“我現在總算能理解他為何能精準預判到《廣場協議》定會簽訂了,這個人的商業嗅覺實在是太恐怖了。”

葉榮添旋即釋然,搖了搖頭,道:“若真是他,那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就是不知他什麼目的。”

“是想同我們一樣,低買高賣,大賺一筆快錢,還是如霍景良那般,真想拿下明電。”

許文彪道:“那誰能知曉呢,說不定人家的夢想更遠大,非但想要鯨吞明大,甚至就連霍景良的良大,也想一併吞下呢。”

葉榮添瞬間被驚到,訝然道:“同時吞下明大、良大?”

“我也不知。”

許文彪聳聳肩,輕笑道:“我隨便猜的,到底想做什麼,除盛先生自己,誰能猜得出?”

“行了榮添,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不論那位盛先生的真實目的是什麼,記住我們自己的目標,我們只是要渾水摸魚,那種級別的爭鬥暫時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

葉榮添“嗯”的應了一聲,不再多說。

就在這一日,港島聯交所風起雲湧。

接連一個多月的負面資訊,令各大投資機構,以及散戶股民對葉榮晉、葉榮毅的信任降至最低點。

葉孝禮的健康報告,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電股價暴跌!

子公司股價銳降,又牽連到明大這個航母級的上司公司,到停市時,明大股份已經從30塊暴跌至24塊,市值蒸發30億!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明大控股的其他子公司。

也就是說,短短半個月,葉氏整個家族的身家蒸發了60億,也就只有那些非上市公司沒有受到影響。

現在發生的一切,就是金融市場的弊端。

一個公司上市,的確能在短時間融到巨量資產,而這些資產全都來自普通民眾,有可能會高於一個公司的淨資產,也有可能會低。

若無非上市公司,只握有上市公司的大亨,身價就像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

當葉榮添、許文彪猜到盛天步已經出手時,此次事件中的另外兩個當事人,亦猜到了。

其後三日,港島金融市場依舊風起雲湧。

霍景良暴躁如雷!

就是因為盛天步橫插一腳,令他掃貨計劃大大受阻,原本他準備掃明電8000萬股,以每股6塊價格拿下,但是現在不行了。

期間各種收購策略自不必提,最終結果就是:

這8000萬股,每股耗費7塊,共計5.6億現金!

這都已經快掏空他的口袋,手上可動用的現金,也就2億左右,若想再拿出更多,就需要從其他地方抽調。

比如九龍巴士。

這絕對不是他想看到的,因為那些全都是優質產業,基本也算是霍景良安家立命的基業,他打算長期持有。

從狙擊葉家開始,霍景良也從來都沒這個打算。

因為他還有個強大的現金彈藥庫,那便是沈威廉執掌的四海銀行。

能從銀行貸款,他霍景良豈會放棄自己的優質資產?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被彈幕劇透,假千金把反派釣翹嘴

林次橙

你打我一下下

糖分自由

全家逃荒長姐一拖四

竹枝歡

收徒返利:開局拿下轉世女帝

小明帝

鬥破之我乃蕭家老祖

西邊烏蒙

無限恐怖之散裝玩家

滑不了冰就滑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