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三章 敏感時刻,漢家功業,暮色長亭,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辯沒有答應楊彪。
楊彪默然嘆了口氣,隨後離開了崇德殿。
他一路出宮,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目光注視著他。
這是大漢朝闊別已久的第一位丞相,雖然褒貶不一,可身為四世三公的楊家,威望仍舊無可匹敵。
有人為楊彪嘆息。
有人嗤笑搖頭。
有人沉默。
尚書檯,大司馬府的屋簷下人影綽綽,目光閃閃躲躲。
楊彪視若無睹,挺著大肚子,揹著手,目空一切般的穿過嘉德殿,並沒有再去尚書檯,而是徑直出宮。
大概是由於靈帝時的黨爭酷烈,楊彪生出了遠離朝廷的心思。
楊家與野心勃勃的袁家不同,極盡低調,不朋不黨,同為四世三公,楊家與袁家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楊彪對此沒有任何動作,彷彿一個看客。
直到袁家事發,楊彪這才緊張起來,匆匆休妻,迅速表達了‘忠心’。
可被劉辯強按上丞相之位,他便‘無為’起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一晃四五年過去,今天的楊彪,大概是最輕鬆的一天。
什麼權力,什麼爵位,什麼功名利祿,全然不在他心上。
饒是如此,楊彪到底做了這麼久丞相,即將要離開這個曾經令他輾轉難眠,夜不能寐的皇宮,心裡終究複雜難明。
他回頭看了眼尚書檯方向,胖臉動了又動,良久,這才轉身,走向朱雀門。
出了朱雀門,府裡的管事已經在等著了,連忙上前低聲道:“主人,差不多都送到城外了。”
楊彪傾吐一口氣,道:“走吧。”
說著,楊彪就要上馬車。
洛陽城是一個巨大的是非之地,沒有過往的黨爭,卻仍舊危機重重,一堆舊案纏身的楊彪,迫不及待的想要逃離。
管事剛要說話,忽然瞥見朱雀門內又走出一個人。
準確的說,是一個小孩,孤零零的一個人。
楊彪一隻腳已經踏上馬車,回頭見是劉紹,怔了下,連忙轉過身,抬手道:“見過殿下。”
劉紹眨了眨眼,道:“丞相,父皇讓我送你。”
楊彪看了眼朱雀門內,見沒有其他人,有些疑惑,還是道:“多謝殿下。”
劉紹不善言辭,而後就在楊彪的注視下,率先上了楊彪的馬車。
楊彪愣了下才反應過來,連忙走到馬車旁,掀開簾子,道:“殿下,是要送我出城嗎?”
坐在馬車裡的劉紹點點頭,小臉不動的道:“父皇是這麼說的。”
楊彪又回頭看了眼,見沒有什麼護衛,心裡暗自緊張,道:“殿下的護衛……”
“在城外。”劉紹道。
楊彪有些猜不透劉辯的用意了,遲疑片刻,還是上了馬車,坐到劉紹左手側。
馬車緩緩移動,直奔城西。
楊彪滿腹驚疑,一時間沒有開口。
劉紹本就不喜歡說話,只是盯著楊彪,小臉上略帶好奇。
兩人相對沉默,朱雀門前的這一幕,卻在洛陽城悄悄傳開。
朱雀門不遠處的御街上,戶曹內。
荀彧,鍾繇,荀攸,戲志才四人對坐,聽著小吏彙報後,命他退出關門。
戲志才好像病的更重了,臉色蒼白,咳嗽不斷,道:“這麼說來,陛下是想要丞相安穩離京了。”
荀攸有些煩躁,道:“那些舊案不結,將來肯定有人會翻出來,若是有一天,再有人為閹黨,為何進,甚至是為袁家翻案,我們如何自處?”
鍾繇瞬間想到了那種可能,肅色皺眉道:“真有那種時候,只怕是朝政崩壞,人心離散了。”
戲志才卻不關心這些,看向荀彧,道:“楊公即將出京,想必旨意很快就會降下來了。”
荀彧看了他一眼,默然無聲。
荀攸陡然會意,盯著荀彧道:“族叔,到了現在,還不能說嗎?”
鍾繇見荀攸追問,沉吟片刻,替荀彧回答道:“陛下,有意整頓田畝。”
荀攸是極聰明的人,聯想到劉辯曾經偶爾提起對土地情況的‘擔憂’,心中一凜,脫口而出的道:“陛下,真的要再分田畝?”
荀彧微微點頭,道:“清丈田畝、戶丁登記,就是為‘劃分田畝’做的準備。”
本來有些斜歪的戲志才慢慢坐起來,神色認真、正經,道:“我大漢的田畝,現在七成以上都在世家名下,怎麼劃分?”
荀彧,鍾繇沒有說話了。
宮裡雖然明確了‘劃分田畝’的態度,但具體怎麼操作卻沒有示下。
土地在別人手裡,朝廷想要分給百姓,別人怎麼可能答應!?
再說了,這個‘別人’,還是撐著大漢朝的諸多大小世家。
劃分他們的田畝,無疑是自掘墳墓!
而大漢朝從上到下,哪裡不是世家在把持?
不說其他,大漢朝的權力階層,一百個裡,都未必找出一個庶民!
尚書檯,大司馬府,御史臺,六曹,都為世家把持,有幾個人能答應?
荀攸這會兒終於明白向來沉穩,從容進退的族叔,之前會三緘其口,遲遲不肯吐露了。
這件事別說其他人了,對他來說,都無比震動。
且不說內心是否贊同,單說這件事能不能做,都是一個清晰的答案——不能!
萬萬不能!
不止是不能,觸碰都不可以!
“我反對!”
荀攸沉著臉,直視著荀彧,道:“這件事,不可做!”
鍾繇這次沒有替荀彧開口,沉默不語。
鍾繇仔細考慮過這件事,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可行的辦法,稍一不慎,便是天下大亂,山河破碎!
戲志才跟著道:“我是御史丞,雖然不該插手政務。但‘劃分田畝’,我反對。我相信反對的絕對不止我們兩個。文若,元常,你們贊成嗎?”
鍾繇滿臉嚴肅,道:“陛下的意思,我大漢所有問題的根源,就出在土地上。如果土地問題不解決,黃巾、紅巾還會再起,這是威脅大漢國祚的根本問題。”
大漢朝自武帝以後,一生要強,從未低頭。
不管是塞外的匈奴、鮮卑、烏桓,還是境內的三羌、黃巾等叛亂,全都一力鎮壓。
可隨著世家不斷的崛起,大漢朝的根基在逐漸被蠶食。
稅賦銳減,皇權旁落,到了靈帝后期,朝廷已經極度虛弱,事事需要依託於世家。
再到現在,情勢實際上並未發生多少變化。
各處的征戰、平亂、剿匪,朝廷拿不出一分錢,基本上依靠世家的支援。
錢糧是世家出,軍隊的方方面面也都是世家把持,地方上更是全賴世家支撐以及掌握。
大漢朝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實際上已經微乎其微。
劉辯繼位以來,勠力推行‘新政’,希望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可是多年來效果不佳,這也是楊彪被換掉的原因之一。
荀攸看向鍾繇,面色冷漠,道:“你也是這麼認為的?你知道要是這麼做,後果比十個黃巾軍還要可怕!”
鍾繇何嘗不知道,是以看向荀彧。
這位才是未來的丞相,這件事的重擔在他肩上。
荀彧向來寡言少語,看著身前的三人,道:“凡事不要急,且走且看。土地的事情還不是眼下最為關鍵的,我們的首要目標有兩個:一是‘新政’,二是平亂。這兩件事不做好,土地的事情根本無從談起。”
‘劃分土地’需要依賴地方官府,‘新政’不落實,不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地方官員與世家沆瀣一氣,‘劃分土地’將無從談起。
荀攸,鍾繇,戲志才聽著荀彧的話,這才輕輕點頭。
荀彧作為新丞相,他的態度至關重要,只要他不急著推動,那一切都還有轉圜餘地。
而荀彧的話確實有道理,朝廷的急務很多,‘劃分土地’還遙遠的很。
荀彧見安撫住了三人,便道:“元常,陛下有跟你提及戶曹尚書人選嗎?”
鍾繇搖頭,道:“不過,從宮裡得到風聲,似乎陛下屬意洛陽府尹陳宮。”
荀攸皺眉,陳宮是一個油鹽不進的人,他用了不少辦法拉攏,始終不肯站到他們一旁。
鍾繇接著又道:“我還聽說,公達也要進入尚書檯,吏曹尚書也有可能要空缺。”
荀攸神色變了變,道:“訊息準確?”
鍾繇搖頭,道:“宮裡的訊息向來五花八門,道聽途說,我是猜測的。”
戲志才倒是無所謂,道:“大司馬要不行了,最近朝局要大變了。”
尚書檯,大司馬府都要換主人,可不是大變。
荀彧坐直一點,道:“關於各曹尚書,我會與陛下商議,你們有人選,可以提前跟我說。在陛下旨意未下之前,咱們不要做多餘的事情。”
荀彧的目光,漫不經心的掃了眼荀攸。
荀攸對他的目光從容自若,道:“大殿下親自送丞相出京,是否意味著什麼?”
戲志才聽到這句話,忽的抓住了重點,雙眸灼灼的盯著他,道:“你說,大殿下是代陛下送行?”
‘代陛下’三個字一出,荀彧,鍾繇同時神情微動,下意識的對視一眼。
‘皇子代天子’可不是小事,裡面有著濃濃的‘意味’。
是否說明,宮裡的態度改變,想要立儲君了?
“不要多想,”
荀彧迅速打斷了幾人的胡思亂想,沉聲道:“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什麼都不做,不可妄動!”
鍾繇點頭,肅色道:“我同意文若的話。”
關於楊彪近來的事情,所有人都猜測是‘潁川黨’想要藉此立威,拉楊彪入獄。
這所有人,也包括了‘潁川黨’內部。
鍾繇是極其聰明人的,又是前廷尉,敏銳的察覺到了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蛛絲馬跡。
戲志才嗯了一聲,道:“再告訴你們一件事,陳留王正在對先帝時期的一些舊案進行徹查,準備徹底了結,甩開那些事情。”
荀彧,荀攸,鍾繇對此不置可否,幾乎同時伸手拿起茶杯喝茶。
相互看了眼,默契的沒有出聲。
中平年間的事情太過複雜,牽扯到了方方面面,根本不是一兩句話或者藉由一兩個案子就能徹底‘過去’的。
戲志才等了一會兒,又隨口的道:“有人上書,提議陛下改元。”
荀攸喝了口茶,道:“陛下應該不會答應。”
這時門外突然想起敲門聲,很小很謹慎。
“說。”荀攸看向緊閉的門房道。
小吏推門而入,抬手與四人,道:“回尚書,宮裡遞話給尚書檯,司馬防改任青州牧,朱使君歸養。劉備為琅琊太守,擬為徐州牧。張遼調任漢中太守。”
荀彧,荀攸,鍾繇,戲志才四人齊齊對視,眼神裡閃爍著驚疑不定。
司馬防任青州牧,只是他們從未想到的。
司馬防的老爹司馬儁現在是刑曹尚書,司馬防升任青州牧,這司馬家一躍而升,變得炙手可熱了。
荀攸對司馬家倒是不在意,畢竟都是潁川世家,反而沉吟著道:“劉備……擬為徐州牧,陛下這是要重用這個人嗎?”
劉備一直聲稱是‘中山靖王之後’,可是族譜根本查不出來,加上劉備之前一直是小官,朝野並無多少人在意。
而現在劉備‘擬為徐州牧’,將是封疆大吏,容不得忽略了。
那麼這個‘中山靖王’之後,就值得商榷了。
鍾繇反而想的更多,淡淡道:“陛下這麼安排,是對董卓進行了包圍。”
戲志才猛的坐直,道:“元常,你是說,陛下要對南方動手了?之前不說,‘新政’為第一要務嗎?現在可不是打仗的時候!”
鍾繇搖頭,道:“說不準,只是陛下這個安排,恐另有深意。”
荀彧瞥了眼鍾繇,道:“我還是那句話,不要多想,更別做其他,靜候宮裡旨意。”
現在的情形是,楊彪的剛剛離京,還未正式下詔,老相為免,新相未任,這是一個萬分敏感的時刻!
眾人只能點頭,但心裡的思慮卻片刻未停。
大漢朝,真的是諸事繁雜,千頭萬緒。
而這會兒,大皇子劉紹已經將楊彪送出了洛陽城,站在原地,仰頭看著楊彪,抬著手,脆生生的道:“丞相,保重。”
楊彪的感念前所未有的濃重,抬頭望著住了多年的洛陽城,笑呵呵的抬手與劉紹道:“多謝殿下,還請殿下轉稟陛下,老臣感念非常,伏願陛下福澤綿長,萬壽無疆。”
劉紹眨了眨眼,小臉認真,許久才重重點頭。
這是他記下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