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換相,漢家功業,暮色長亭,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荀攸,荀彧,鍾繇三人出了宮門,便來到了御街上的吏曹。
荀攸長吐一口氣,沉色道:“其實我早該猜到的,那王朗代元常去三羌,已然十分明顯了。”
鍾繇,荀彧都點頭,並沒有接話,而是思考著這件事。
‘換相’是一件大事情,自當今繼位以來,廢罷三公,楊彪是第一任丞相,在混亂不堪的局勢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維穩’作用!
四世三公的楊彪如果被罷或者致仕,無疑對朝局、對全國局勢有著莫測的影響。
更何況,‘換相’並不是因為楊彪的‘無為’,而是宮裡那位陛下對‘新政’停滯不前的不滿,換相之後,意味國政將有大變化!
荀彧沉思良久,看向鍾繇,道:“你怎麼看?”
鍾繇的臉色,前所未有的嚴肅,道:“我還未想過。”
一直以來,鍾繇一直以為他會在廷尉府待下去,從來沒想到,他會突然丞相!
須知,他前面還有眾多的‘前輩’,比如他的老上司,當前威望隆重的幽州牧劉虞。
就比他更有資格繼任丞相,也算是朝野的眾望所歸。
荀攸聽懂了荀彧話裡的意思,卻浮現笑容的道:“不過,是元常繼任宰相,情勢比我們預想的要好得多。”
他之前一直憂心,如果換一個事事親為的丞相,他們六曹權力上移,或許會掀起‘黨爭’,對國政極為不利。
現在是鍾繇繼任,那就無關緊要了。
鍾繇默默搖頭,好一陣子才道:“沒有楊公在前面,我們須直面陛下了。”
荀攸,荀彧兩人下意識的皺眉,情不自禁的對視一眼。
宮裡那位陛下,看似溫和如玉,平易近人,實則心機深沉,算計長遠。
荀攸看著荀彧,道:“陛下,到底要做什麼?到了這個時候,你還要隱瞞嗎?”
荀彧沉吟片刻,道:“還是應付當下吧。王朗接任廷尉,六曹也或有大動。”
鍾繇見荀彧不肯說,攔住了要繼續追問的荀攸,道:“伏中丞被罷,那御史臺是不是就交給渤海王,不,陳留王了?”
荀攸自然看得出來,深吸一口氣,道:“朝廷裡的空缺不少,陛下不急著補缺,年底或者明年了。”
鍾繇點頭,道:“應當是明年。”
荀攸又瞥了眼荀彧,強忍著怒意,陷入沉默。
荀彧從宮裡出來,眉頭就一直沒鬆開過,同樣在思考。
鍾繇是三人心頭最為沉重的,萬萬沒想到,他會是繼任丞相!
這應該,超出所有人的預料吧?
丞相府。
楊彪回到府裡,趕走了所有人,一杯接著一杯,不斷的喝酒。
他向來不怎麼喜歡喝酒,但這一次,卻沒有什麼顧忌,一人獨酌,酒不離口。
但不善於飲酒的人,喝了幾壺還是十分清醒,沒有半點醉意。
楊彪輕嘆一聲,扔掉酒杯,睜著小眼睛,神情忐忑又恍惚,而心中的驚慌,始終沒有半點減少。
對於他來說,曾經極力躲避朝局,為此用了不知道多少手段。
最終,他還是被宮裡那位陛下,強按在丞相之位上。
哪怕他成了‘丞相’,權柄天下無雙,可他並沒有怎麼運用,反而採取了‘無為’的態度,不想沾惹任何事情。
不到萬不得已,洛陽城裡很多人都忘記了這位丞相。
而今,宮裡一而再的暗示,更是封他為‘懷鄉侯’,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
但到了這種時刻,楊彪非但沒有輕鬆,卻更加的忐忑,惶恐,不安起來。
吱呀
在一片安靜中,門被推開,一個年輕人出現在楊彪眼裡。
楊彪連忙坐起來,還拿起毛巾擦了擦臉,擺出了從容文和的笑意,道:“德祖,不是去文會了嗎?怎麼回來的這麼早?”
楊修聞著酒味,又看著他父親身前的酒壺,徑直坐到他對面,猶豫著道:“父親,我已經知道了。”
楊彪微笑著點頭,道:“早有所料之事,不過現在還不急,應當是年後的事情。”
楊修皺起眉頭,心裡壓抑難受,遲疑再三,道:“父親,是否,到了那種地步?”
楊彪一擺手,笑容更多,道:“休要多想。為父向來謹慎,不貪不佔,謹守規矩,並無他事。”
楊彪見他父親一反常態的親和,心裡擔憂更多,卻不知道怎麼開口。
自當今這位繼位以來,殺戮就從未停止過,從何進到袁家,再到王允,哪一次不是人頭滾滾,驚動天下?
他父親在丞相位置上待了好幾年,固然‘無為’,可朝野嫉恨他們楊家的不知道多少,真的能夠從容的全身而退?
尤其是朝廷裡那些秘而不宣、至今沒有定論、需要有人承擔的那些事,新丞相繼任後,真的能‘無為’下去,視而不見?
楊彪彷彿看出了兒子的心思,道:“不用擔心,你老師將調任廷尉,屆時,你去廷尉府吧。”
楊修一怔,看著楊彪,道:“父親,還不知道?”
楊彪疑惑了,道:“知道什麼?”
楊修道:“昨天,大司馬府讓我去曹操的軍中任主簿。”
楊彪深深皺眉,面露凝色。
這已經不是大司馬府第一次將楊修調往曹操的軍中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按理說,作為他的兒子,去哪裡都好像可以,但去曹操的軍中卻是例外。
曹操是公認的下一任大司馬人選。
曹操一直以來備受宮裡的寵信,下一任大司馬也不算意外,但作為丞相的兒子,進入大司馬的幕府,就顯得不倫不類。
楊彪思索再三,沉色道:“拒絕。”
楊修苦笑一聲,道:“以前可以,父親,現在怕是不能了。”
楊彪神情一窒,欲言又止。
他即將‘致仕’,這個時候他兒子要是拒絕大司馬府的任命,怕是會被有些人抓著不放,為他‘致仕’後埋下禍端。
楊彪思索一陣,道:“罷了,即便去了,暫且也沒有危險。日後等你老師想辦法,將你調出來吧。”
楊修點頭,對自身倒是不是太在意,而是注視他父親,道:“要不要,走一些關係?我聽說,蔡公回京了。”
蔡邕雖說涉了王允一案,但到底沒有被誅連,現在回京,必然得宮裡默許,是一種‘盡釋前嫌’。
作為大皇子的外公,當今的國丈,蔡邕還是有些別人無法比擬的影響力的。
楊彪卻搖頭,一臉肅容道:“這種時候,不能有任何的風吹草動!”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