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一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稻穀脫殼,趕海:我能看到提示,星海一號,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早上,吃過早餐,張耀威和水旺出去找船了。
“米缸沒米了。”老媽跟老爸說道,讓他挑一擔稻穀去脫殼。
他們村,小賣部就有脫殼機,一次收費五塊錢。如果不要穀殼,就不收費。但農村人,基本上都要把穀殼收回來,得餵雞餵鴨等。
“我去吧!”張耀華開口道。
老張心裡高興,兩個兒子在家就是好,好多活都不用他幹。
於是,張耀華拿著蛇皮袋到穀倉去裝稻穀,穀子是前段時間才收的新谷。現在他們家種的水稻不多,不夠吃,每年還得買三百多斤。
老媽找來兩個籮筐,看到兒子用蛇皮袋,就問道:“不用籮?”
“算了,用袋裝吧!”
上次用籮筐,不小心弄到一根竹刺到手指,張耀華記憶猶新。
在他們這裡,竹篾編織的籮筐是裝東西的主流工具,就連嫁女兒,有些嫁妝都得用竹籮挑過去。
張耀華家裡的竹籮,還是老爺子親手編織的。
老一輩,哪個不是手藝人呀?
家裡用的工具,幾乎都是自己純手工打造,能自己做的,絕對不花錢去買。
就像張耀華家裡的量米杯,就是竹筒做的,有二三十年的歷史。有些家庭則是用暖水壺的壺蓋,有的用不知名的鐵罐子。
張耀華剛裝好袋,阿九便過來。
“大哥,我來挑。”說著,就把扁擔搶過去。
得!張耀華也不跟他爭。
兩人來到小賣部,跟老闆喊一聲。脫殼機就在小賣部旁邊隔開的一個小房子,眼前的這臺機器用得真夠久的。
從張耀華有記憶開始,就已經是這臺脫殼機。
“要糠嗎?”老闆問道。
張耀華點頭,掏出五塊錢給他:“嗯!要。”
老闆收了錢,開始忙起來。機器啟動,噪聲有點大,但念在它那麼大年紀的份上,也就沒什麼可吐槽的。
除了噪音大,脫殼時還會產生小碎米,從另外一個口出來。
“這臺脫殼機的年齡比我都大吧?”阿九笑道。
張耀華點頭:“應該比你大。”
阿九又說:“我們村現在都不種田了,全是種甘蔗等水果,耕田賺不到錢的。”
糧食的價格實在有點低,十多二十年沒變過,甚至有人調侃,一斤稻穀還沒有一斤礦泉水值錢。
“當然了,種甘蔗也賺不到太多錢。我們村還好,種什麼自己決定。我們鎮有些地方,差不多是半強制種甘蔗的。”阿九爆料道。
張耀華愣了下,都這個時代了,還有這樣的事?
那是計劃經濟時代才有的事吧?
“不會吧?”
阿九認真地點頭:“我聽說,糖廠很多都是國企來的,要保證產量。所以,大哥你懂的。”
跟國企扳手腕,你幾乎沒有贏的可能性。
“還有更奇葩的,有些地方必須種糧食。我們村還有人擔心,怕要把那些果樹砍掉,重新耕田。”阿九接著說道。
種糧食這事,張耀華倒是聽說過,畢竟我們國家有耕地紅線的說法,要保證糧食的產量。那是國家層面的考慮,不好討論太多。
中國人對糧食很執著,也很重視,糧食絕對不能受制於人。
儘管現在可以大量進口大米等糧食,價格還不貴,但國家還是投入巨大的補貼去鼓勵農民種糧。
他們在門口聊了一會,裡面就脫好殼了。
白花花的大米,散發著米的清香。
自己家種的就是好,不像在外面吃的,越來越沒有米的口感和味道了。
“大哥,你發現沒有?外面賣的米更有光澤,好看不好吃。”
這一點,跟張耀華想到了一塊去。
“嗯!是這樣。”張耀華點頭。
“我聽人說,那是拋過光的大米,總感覺不太可能,成本得多高呀?”阿九聽別人這麼說的時候,心裡是不相信的。
畢竟很多大米的零售價都是三塊錢左右,要把每一粒大米拋光,他不敢想象那是怎麼樣的工程量。
“不奇怪,有專業的拋光機,過一遍就行,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難。”張耀華說道。
他懷疑,就是拋光等工序之後,把大米一些好吃的成分給弄沒了,所以才不好吃。
這讓他想起以前老師講過一個小知識,說大米表面有一層物質是很有營養的,洗米的時候,千萬不要用力搓。
老師還講過一個故事,說以前有一家人,兒媳婦是個很孝順的人,每次熬粥都是把米撈給老母親吃,自己吃稀湯。然而,老母親卻越來越瘦,兒媳婦越長越好。
當然,這故事是誇張了點,但不會空穴來風,說明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我們之所以感覺外面買的大米不好吃,也有可能是買到陳米。新米和陳米的口感,真的差很遠。
大米似乎也有保質期的。
說到好吃的大米,這讓張耀華想起畢業後的那兩年,年假去東北旅遊,那邊的大米是真的好吃。
那是他吃過最好吃的大米,像什麼泰國香米也吃過,但聞起來香,口感卻比不過東北大米。
回來後,他嘗試在網上買,比如什麼五常大米,但根本吃不出那種味道和口感。
他知道,自己買到假貨了。
後來有人告訴他,五常大米的年產量就幾十萬噸,而市面上的五常大米銷量竟然超過千萬噸。
媽的!實屬離譜。
還是阿九挑著大米回家,張耀華則是扛著兩袋比較輕的穀糠。
將米倒入米缸之後,阿九又帶著他兒子出去玩,往海灘那邊走。對住內陸的人來說,大海總是新鮮的。
張耀華則是被老媽喊到菜園子後面鋤地。
得!都答應過老媽的,要幫她擴建菜園子。
鋤地的時候,一群雞鴨在旁邊圍著,他每鋤一下,將土翻過來,雞鴨們就湧過來,將藏在泥土的蟲子、蚯蚓等吃掉。
“一邊去。”張耀華用腳趕。
真怕一鋤頭下去,砍掉一兩個雞頭。
話音剛落,兩隻雞因為一節蚯蚓打起來。那叫一個激烈呀!難怪有人喜歡看鬥雞,確實有點看頭。
就是掉的雞毛有點多。
老媽連忙過來勸架,各打五十大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