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能量素數化成果釋出,這個設定太美妙了!
不吃小南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七章 能量素數化成果釋出,這個設定太美妙了!,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不吃小南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研究很複雜……”
“裝置的製造、修正、完善,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我已經老了,堅持不到那時候了。”
湯建軍滿心感慨的樣子,讓王浩不由得想到一個‘成語’-廉頗老死,他仔細琢磨著忍不住笑出了聲,隨後閉上嘴裝作什麼都沒有發生。
“確實很難!”
他扯著嘴角接了一句,“湯院士,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就留在這裡參與核心裝置的裝配工作。”
“希望能儘快完成吧!”
王浩說完就不再提了,而是繼續向前走著,檢視內部設施的建造情況,他也不想和湯建軍說什麼‘時間問題’。
老人,總是很固執的。
他早就說過研究用不了太長時間,好多人還是堅持認為,五年、十年內不太可能完成。
一切還是以事實說話。
核聚變裝置的設計已經很完善了,只要建造嚴格按照設計內容進行,就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沒有大問題的情況下,除錯也就不需要太長時間,所以重要的還是‘建造嚴格按照設計進行’。
王浩決定親自坐鎮工程組,他和其他人溝通了一下,知道核心裝置建造需要兩到三個月完成。
大部分材料、部件、裝置都已經運送過來,安裝倒不需要太長時間,還有一部分時間是對外圍的加固建造,防止實驗中有什麼意外發生,畢竟內部進行的是氘氘聚變反應,出現問題可能會引起爆炸。
工程組必須以‘最壞的可能’做考慮,來進行外層設施的建造工作。
“保證安全是對的。”
在召開內部會議室,王浩說道,“不過,大家放心,一般情況下,不太可能發生衝擊式爆炸,即便內部場力沒有開啟,磁場束縛同樣沒有開啟,因為反應是定向的,最多就是燒燬外層的抗壓材料和裝置。”
他繼續強調了建造問題,“接下來主裝置的建造,必須嚴格按照設計來安裝。”
“我特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在工作中,我發現有些小組碰到問題,可能會依靠想象中的替代方案解決。”
“現在我特別強調一下,這是不允許的,不管碰到什麼樣的問題,只要和設計不符,哪怕只有一點點的小偏差,都必須要上報。”
“還有,裝置所有的部分,安裝前都要拍攝,留下記錄,以便後續碰到問題去檢視……”
王浩說起了主裝置裝配工作的問題。
他強調的就是不能和設計存在偏差,因為設計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只要按照設計的內容進行裝配製造,就不會產生大問題。
王浩不只是強調工作,他每天都待在工程基地,親眼看著重要部分的安裝,只要有問題就馬上指出來。
同時,他參與一些裝置的除錯檢測,並和相關機構進行溝通,等等。
這些工作做起來,就有點勢必躬親的架勢了。
湯建軍聽到訊息後,還特別找到王浩,說起了帶隊做工程專案的經驗,“王院士,你是總負責人,處理的是整體工作,不需要參與一線的建造。”
王浩搖頭道,“主裝置的建造是最重要的,我必須親眼看著才放心,才能確保不出任何問題。”
“這個……”
湯建軍感覺有點勸不動,也就不再多說了。
但他依舊覺得王浩待在建造場地沒什麼意義,因為很多地方即便出現問題也是看不出來的。
王浩可不管湯建軍怎麼想,他參與主裝置建造工作,過程中不斷和其他人討論,就能夠及時發現問題。
在發現了問題以後,就能夠及時做修正。
這是非常重要的。
核聚變反應裝置內部構造太複雜了,有個小問題到開啟裝置時都會成為大問題,有的問題還沒辦法從外部解決,很可能要拆開裝置才能修復,類似的問題當然是越少越好,最好是一個都沒有。
就這樣……
核聚變裝置一點點建造、裝配,專案也在不斷的向前推進。
在核聚變工程建造基地工作的過程中,王浩也會抽出時間關注其他的研究,包括湮滅力場實驗、沉會明團隊的進展,等等。
當然也少不了幾個學生的研究。
海倫和保羅菲爾-瓊斯一起做的研究,倒是沒有特別大的進展,他們只是做了一些數學分析工作。
這是有些遺憾的。
其實王浩很期待海倫的研究能夠進展,因為她的研究對於理論構建非常的重要。
現在海倫的研究重心在‘利用質量點概念來構造光子心核、粒子心核’,研究覆蓋的範圍就非常廣了,僅僅是基礎就有高次質點函式、光子構架、強湮滅力以及量子物理內容。
研究非常需要想象力,其內容都可以打通質量點到粒子的通道。
之前王浩對質量點進行過論證,並塑造出了被認為最重要的函式‘高次質點函式’,還順便證明了黎曼猜想。
這個研究的影響力非常大,但被學術界看中的還是證明黎曼猜想以及高次質點函式背後蘊含的‘質數規律’。
研究的質量點方向的論證進展不大,只是塑造出了質量點存在的數學基礎。
現在海倫和保羅的研究則是準備更進一步,論證質量點組成光子心核,甚至是粒子心核。
換句話說,就是質量點‘構造能量核心以及質量’。
“你們的研究必須要有支援內容的數學基點,否則就很難進行下去。”王浩給海倫的郵件中說道。
另外就是陳蒙檬和丁志強的研究了。
陳蒙檬和丁志強的研究已經找到了方向,研究可以說是一路暢通,他們已經完成了以‘能量素數化’為基礎的宇稱不守恆論證,後續還以粒子震顫及運動聯絡了絕對零度問題。
有關宇稱不守恆的論證,研究給出了清晰的解釋。
宇稱不守恆,也就是粒子的鏡面不對稱問題。
他們的研究對於粒子邊界的描述是,‘存在許多素數能量交換點,並不斷和能量素數碰撞發生隨機式交換’,‘隨機式交換’自然就會有很大不確定性,再加上粒子邊界不具‘對稱性’,自然就不會有鏡面對稱的特性。
也正是因為粒子邊界,不斷和素數能量做交換,才會有粒子震顫問題。
研究中還有些‘極端’的認為,素數能量交換也許和‘粒子無序運動’有關,因為論證基礎嚴重不足,也是在描述資訊中談了一小段。
王浩還是非常負責任的。
在陳蒙檬和丁志強的研究過程中,他給出了好幾個小意見,還幫助他們審閱了內容找出了幾個小錯誤。
之後論文內容才被固定下來。
陳蒙檬和丁志強商量了一下,決定投稿給國際上已經有很大影響力的《湮滅物理與理論》。
……
《湮滅物理與理論》的審稿速度遠稱不上快,因為他們每天接到的論文稿件數量實在太多了。
國內數學、物理領域,好多學者都會投稿過來。
來自梅森數科學實驗室的論文,待遇自然是完全不一樣的,稿件第一時間就被編輯部注意到,再看到兩個論文作者名字之後,編輯直接就給了稽核透過,什麼編輯部審稿、同行評審完全不需要。
王浩的天才學生,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論文,還用稽核嗎?
編輯部馬上打電話聯絡了梅森數實驗室,問話則是,“陳蒙檬教授和丁志強教授投稿的論文,需要網站直接釋出嗎?”
“什麼時候發表?”
“跟著下一期?當然可以,當然可以……”
很快。
陳蒙檬和丁志強的研究論文正式釋出出來,論文的名字則是《能量素數化:粒子邊界理論》。
論文才剛釋出出來,就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
任何研究剛發表出來,是否會受到關注和作者是有直接關係的。
在國際物理學界上,陳蒙檬的名氣非常大,因為她是諾貝爾物理學獎新晉得主。
丁志強的名氣也不小,他參與了高次質點函式的研究,並附帶證明了黎曼猜想。
同時,王浩好幾次公開稱讚丁志強,也讓很多人對丁志強的印象是,“被王浩看重的天才學生。”
陳蒙檬和丁志強一起進行的研究,自然會受到很多關注。
當學者們把關注放在論文內容以後,好多人頓時被其中的新奇想法所吸引--能量素數化,就像是王浩聽到這個詞的第一反應,其他的學者深入思考也同樣滿心讚歎。
現在湮滅理論已經有了很多研究成果,包括基礎的《強湮滅力》,再進一步的《光子構架》以及影響力巨大的《宇宙膨脹論》,等等。
有些理論甚至完全不相干。
比如,《光子構架》和《宇宙膨脹論》,是對於湮滅理論微觀物理以及宇宙學兩個方向上的研究。
兩個研究很難說有什麼關聯,卻都是湮滅理論的重要內容。
現在出現了‘能量素數化’,直接就能讓人想到《光子構架》,光子構架研究中心的‘二點五維拓撲結構’,就是零零散散的單個素陣列成,同時也可以聯絡其他理論。
‘能量素數化’說的不止是‘素數’,還有‘能量’,宇宙中的能量和所有事物直接相關。
‘能量素數化’的基礎,就可以把一系列的基礎理論透過‘能量’、‘素數’結合在一起。
如果繼續深入思考,就能想到很多的物理理論,都可以利用能量素數化的概念進行解析。
相比來說……
利用能量素數化的基礎,解析宇稱不守恆、絕對零度等問題,似乎就只是一個研究方向而已。
“能量素數化,這個設定簡直是太美妙了。”
“我們可以以這種方式把很多理論聯絡在一起,至少在湮滅理論領域,能實現理論的統一。”
“陳蒙檬,丁志強,這兩個年輕的物理學家真的很了不起!”
“當然很了不起……”
“一個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一個參與黎曼猜想的證明工作,他們的成就已經超越了99.9%以上的人……”
“……”
在《能量素數化:粒子邊界理論》引起學術界關注的同時,另一篇理論物理的研究成果,也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和討論。
那是一篇帖在預發表網站論壇上的內容--《β元素和β-元素的不存在性》。
作者的名字是來德利-帕森斯。
預發表網站內容很難引起關注,畢竟還沒有在正式的學術期刊上進行發表,也只是在網路上貼出來而已。
《β元素和β-元素的不存在性》卻引起了不少的關注,主要還是研究的作者很有爭議。
來德利-帕森斯,弦理論的叛徒、帶著疑似編纂論文的學術汙點,學術領域的名氣可以說都是負面的。
但是,負面的名氣也是名氣。
來德利-帕森斯在社交網站有過萬的粉絲,關注列表裡還有各個頂尖大學的教授。
他完成了論文以後並沒有進行投稿,而是直接貼到了預釋出網站,隨後在社交網站釋出了連結,附帶的一句話則是,“最新成果!想象畢竟只是想象,人類必須要面對現實!”
《β元素和β-元素的不存在性》,內容就是以數學分析駁斥《強湮滅力場下的元素變化》中的內容。
來德利-帕森斯確實很有水平。
他釋出的數學內容沒有‘直接錯誤’,唯一能夠指出的問題,只是模稜兩可的數學邏輯,但也不能夠說是完全的錯誤。
很多數學高階研究會使用同樣的邏輯方法。
這些數學內容和‘β元素和β-元素的數學構造’存在了一定的衝突,論文就總結認為‘β元素和β-元素是不存在的’。
這種推斷方式,放在純數學領域是可行的,因為純數學對於內容要求非常嚴謹。
但是,理論物理不同。
理論物理的數學內容中,很多都是‘符合預期的定義’,內容要求自然不會那麼嚴謹。
很多學者看過論文以後就指出了問題,有的還直接留言說,“帕森斯,你就是個小丑,竟然用數學來駁斥物理。”
“所有人都知道你在幹什麼,你自己也知道,但你依舊裝作不知道。”
“你做這個研究有什麼意義?這並不是證明是某個數學猜想,就只是構架邏輯內容而已,你用數學去駁斥定義構架?”
“你只是為了吸引眼球兒吧?”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