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千萬和一千億,所以說,王浩等於一萬個我?
不吃小南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千萬和一千億,所以說,王浩等於一萬個我?,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不吃小南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格魯姆湖計劃》不止是一個科研支援計劃,還成為了阿邁瑞肯現任決策團隊的宣傳手段。
第一決策人當眾簽字是一方面。
決策人團隊和新聞官還公開接受記者採訪,回答有關《格魯姆湖計劃》的提問,計劃內容還被公開出來。
《格魯姆湖計劃》就是針對湮滅物理,直白說就是‘強湮滅力場’以及相關理論和技術進行研究,計劃直屬中心政府機構以及能源部管理,會和超過三十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合作。
同時,一些頂尖數學家、物理學家的名字,也出現在了計劃報告上,他們都會確定參與到研究中。
《格魯姆湖計劃》的宣傳非常成功。
國際媒體進行了大量的報道,一個個標題看起來都非常震撼--《阿邁瑞肯展開格魯姆湖計劃,勢要掌握湮滅物理高階技術!》
《格魯姆湖計劃,530億美元大手筆震驚世界!》
《第一決策人發起湮滅物理科技號角!》
《第一決策人:三年內趕超種花家技術!》
《新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這次登陸的是湮滅物理!》
《格魯姆湖引領黑洞科技……》
媒體的輿論看好《格魯姆湖計劃》,也存在一定的歷史原因。
阿邁瑞肯的科研支援計劃,大多數都是非常成功的,比如,最著名的曼哈頓計劃以及阿波羅登月計劃。
曼哈頓計劃,也就是製造出了原子彈。
在第一次原子彈爆炸之前,多數國家都不敢想象能有如此威力的武器,而即便是知道原子彈的原理,再循著成功的經驗去模彷製造,前s聯也花費了五年時間才完成。
阿波羅登月計劃就更加不用多說,一直到幾十年後的現在,世界上還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完成登月的壯舉。
現在是支援湮滅物理研究的《格魯姆湖計劃》。
好多人都認為憑藉《格魯姆湖計劃》,阿邁瑞肯在湮滅物理的研究上有希望快速趕超種花家。
國內對此也非常重視。
湮滅科技代表著未來的科技發展方向。
現在流傳的一句話是,“哪個國家掌握最高階的強湮滅力場技術,就能掌握未來科技的主導權。”
在強湮滅力場技術上,國內一直掌握著最高話語權,高階決策部門對此自然是非常的重視。
科技部門高層對此召開了會議進行討論,會議上還有人提出擴大支援力度,要建立第二個、第三個實驗組,專門去研究強湮滅力場技術,只是提議快速被延後討論了。
因為,經費。
其實和阿邁瑞肯擬定《格魯姆湖計劃》類似,國內進行科研支援計劃的決策,最大的阻礙也是經費問題。
湮滅力場的研究就是個‘燒錢’機器。
阿邁瑞肯只進行一個《格魯姆湖計劃》,申請經費還被眾-議院砍了一半兒以上。
王浩的湮滅力場實驗組,每年經費基礎都是‘百億’為單位來計算。
若是再增加其他的實驗組,總不能讓單獨劃撥幾百億經費,來專門支援相關研究吧?
科技部門高層討論沒有結果。
他們就乾脆組建了領導組,來到西海大學、f射線實驗組以及湮滅力場實驗基地進行參觀考察。
領導組是由第二決策人帶隊,但主要負責的還是科技部門徐老師。
湮滅物理和相關科技方向的研究,一直都是徐老師負責的,領導組來到西海大學以後,第二決策人和徐老師一起單獨見了王浩。
他們關心的是《格魯姆湖計劃》。
徐老師很直白的問道,“王院士,他們批准了一個單獨的計劃支援強湮滅力場研究,是不是未來能趕上我們?”
第二決策人也認真看過來。
“他們的計劃確實不錯,但是短時間……”王浩搖頭道,“像是那個加莫夫-沙普利說的三年內,不可能的。”
“為什麼?”第二決策人不解的問道。
“方向錯了。”
王浩開啟平板電腦,找了一條新聞說道,“加莫夫-沙普利說起了研究方向,他確定的主方向,是以金屬材料為基礎來製造強湮滅力場。”
“這個方向,首先是以金屬材料製造反重力場,然後透過力場疊加的方式,製造出強湮滅力場。”
“其實我們最初就是這麼做的。利用金屬超導體制造反重力場,讓兩個場力的進行疊加發現了磁化現象,當時,能製造的反重力場強度超過70%,但後來換成了不到40%的高壓混合材料,為什麼呢?”
“因為連續性問題。要解決連續性問題,要麼就是選擇直流電力,要麼就是不能達到超導狀態。”
“最開始是後者,我們現在的技術是前者。”
“他們想走這個方向,我仔細想了一下,應該是考慮到了升階元素,也就是一階鐵、一階鋰表現出更好的導電性……”
第二決策人和徐老師都聽的頭腦發暈。
但最後一句還是聽明白了。
徐老師馬上恍然問道,“你的意思是,我們不把升階材料賣給他們?”
“當然不是。”
王浩笑道,“應該多賣一些,讓他們放手去研究吧,我已經能確定,使用升階材料去研究湮滅物理是走不通的!”
“……”
“……”
第二決策人和徐老師對視一眼,都不知道該做出什麼反應了。
這算是坑人吧?
但也不能這麼去想。
他們並沒有釋出誤導性的內容,只是對方選錯了研究方向,他們總不能去提醒競爭對手吧?
王浩繼續道,“其實,即便他們知道升階元素的方向走不通,也根本不用擔心我們的技術被趕超。這個計劃本身是存在問題的。”
“什麼問題?”徐老師問道。
“經費太低。”
王浩道,“530億美元,聽起來很龐大,實際上,針對湮滅力場的研究是遠遠不夠的。”
“換成是每年一千億美元以上,連續五年,可能會有點機會吧。”
第二決策人和徐老師頓時驚訝的張大了嘴。
一年一千億美元?
連續五年?
如果類似的話出自其他人之口,他們肯定會問上一句,“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王浩可不是隨便說的。
強湮滅力場的研究可太不容易了。
一路走來,實驗組攻克了無數的技術難關,有著《科研的饋贈》效果,他們一直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這才是最根本的。
從最初的磁化現象發現,到製造出疊加力場裝置,再到基礎超導材料的研究,一步步的底層佈局設計、螺旋力場的研究,等等。
後來又研究直流湮滅力場技術……
一步步、一點點。
不斷提升。
之前國際會拿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和他們進行對比,認為他們的技術領先湮滅組織五年左右。
這是從研發總計時間以及‘湮滅力場強度’進行的分析。
可實際上,以常規研發速度來計算,他們的技術最少領先湮滅組織二十年以上。
湮滅力場的研究非常燒錢。
一個小技術的提升,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研究,實驗花費超過十億美元很輕鬆。
看看國際湮滅力場組織就知道了。
即便是有反重力技術以及公開資料支援,花費一百多億美元以及一年時間,也只製造出了4倍率左右的強湮滅力場。
他們的研究之所以很輕鬆,是因為有‘正確方向’指引。
正確方向實在太重要了。
其他科技上舉例來說,他們早已掌握超導電池技術,並使用超導電池製造出了空艦系列飛行器。
阿邁瑞肯方面,則一直沒有研究出來。
王浩和第二決策人以及徐老師談了很多,也說起了自己的看法,“其實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研究才是正確的。”
“他們製造的強湮滅力場倍率不高,但也只是對比我們而已,如果沒有我們,他們就是最先進的。”
“只要順著方向去研究,就有希望不斷提升,到時候,發現f射線也很正常……”
“可惜了尤拉尹-諾沃提尼……”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走在了湮滅力場實驗組最初的方向上,就是不斷研究提升湮滅力場的強度,再結合磁場擠壓的方向進行研究。
如果繼續下去,早晚會發現f射線。
現在……
難了!
在失去了阿邁瑞肯方面的支援以後,國際湮滅理論組織連製造第二臺裝置的資金都是問題,組織是否能維持下去也成了未知數。
……
在和王浩談了一下湮滅力場的研究問題後,第二決策人和徐老師頓時變得心情舒暢。
他們感覺有兩大收穫。
一個是瞭解到阿邁瑞肯的新計劃走錯了方向。
另一個就是f射線的問題。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有機會發現f射線,可他們的研究已經進行不下去,再繼續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
未來很多年內,f射線都會是國內獨有的技術。
領導組參觀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就直接去了f射線實驗基地,f射線的研究有了很大進展,還申請了《f射線持續性做進一步研究專案》,也就是‘超導武器專案’。
廖建國對於新專案非常期待,一路上給領導組做著介紹,“王浩院士的新實驗研究,發現了f射線的可持續性。”
“其關鍵就在於內部的熱源強度。”
“我們和王院士一起進行過討論,都認為內部熱源的最佳選擇是小型核反應堆。”
“如果研究能成功,最低也能製造出持續超過一秒的f射線。”
“所以才叫做‘超級武器’……”
“想一想……”
“f射線釋放出來,還有時間控制偏轉,遠距離釋放覆蓋範圍就太大了,到時候,f射線武器就可以投入應用,甚至正式服役。”
領導組對‘超級武器’已經有了解了。
這次來的目的就是參觀深入瞭解一下,第二決策人當即確定會支援‘超級武器專案’。
徐老師則談起了經費問題,“這個研究很龐大,經費上,科技部門和軍-方會一起支援。等湮滅科技公司成立,也可以劃撥一些利潤來支援研發。”
廖建國頓時滿意了。
湯建軍也一直跟著領導團隊,他發現第二決策人和徐老師都很好說話,說給專案支援就直接確定了經費。
等說完了‘超級武器’計劃後,他就談起了核聚變研究,“超級武器專案所使用的技術,和控制核聚變直接相關。”
“如果能進一步做研究,就能掌握可控核聚變……”
“我們可以把實驗深入,研究和控制核聚變有關的技術,為未來可控核聚變積累技術和經驗……”
湯建軍說了很多。
徐老師聽著不斷的點頭,思考著說道,“湯院士,確實像你說的,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很重要,而且超級武器和核聚變控制,理論技術上存在一定的交叉。”
“這樣吧……”
“兩個研究可以一起進行。在可控核聚變相關的技術方向上,我能給你批一千萬一年……”
他說完就繼續和第二決策人談‘超級武器’的經費問題。
湯建軍都聽懵了。
可控核聚變,一年一千萬?
一千萬連造個螺旋磁場裝置都遠遠不夠,更別說,研究什麼控制核聚變技術了。
徐老師的想法正好相反。
正因為可控核聚變和超級武器專案有技術重複,他才會直接開口承諾一年一千萬。
否則,根本不可能!
可控核聚變,就是未來的科技研發,暫時還處在技術積累階段,理論上的技術一年一千萬已經很多了。
一般的專案,一年批幾百萬就不少了。
即便是一年幾百萬經費的專案,也是要打很多次申請報告,再召開會議討論稽核才能透過的。
徐老師思考著又慢慢走回去,對湯建軍強調說道,“對了,核聚變相關技術研發,千萬不能影響到f射線相關技術研發。”
“哦……”
湯建軍頓時感覺受到了雙重打擊。
……
領導組的最後一站是湮滅力場實驗基地。
廖建國和湯建軍過來了。
他們跟著領導組一起檢視了製造f射線的新裝置,並對於新裝置以及研究方向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王浩很快也來了。
徐老師想起了湯建軍說的‘超級武器和控制核聚變技術’的相關性,就針對的問了起來。
王浩肯定了湯建軍的說法,“兩個研究確實有很大的相關性。從理論上來說,f射線的發生裝置非常適合作為核聚變反應的容器。”
第二決策人忽然開口問道,“既然是這樣,我們是否可以要研究控制核聚變?”
“這個……”
王浩仔細想了一下,“可以適當研究一下,但主要還是底層基礎。現有的湮滅力場技術,作為核聚變反應的容器,容錯率還是太低了。”
“問題最主要處在材料上。”
“我們使用的是高壓混合材料,高壓環境本來就有危險,再加上高功率、高磁等環境……”
他說著搖了搖頭,繼續道,“如果能採用金屬材料,比如說,升階材料製造出反應容器,才是最好的選擇。”
“到時候,容錯率也會大大提升。”
徐老師疑惑的小聲問道,“王院士,我記得你不是說過,升階材料製造湮滅力場會受限……”
“不是一個問題。”
王浩道,“核聚變控制需求的容器環境,不需要太強的湮滅力場,強度倍率在4左右就足夠了。”
“這就是兩個研究的區別。”
第二決策人和徐老師頓時明白過來。
第二決策人思考著問道,“如果進行核聚變的研究,王院士,你覺得多久能實現製造出第一臺穩定裝置呢?”
“五年、十年?也許吧。”
王浩不確定的說道,“在沒有金屬材料支援的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前,我暫時不會考慮做這個方向的研究。”
“有點可惜啊!”
第二決策人覺得相對可控核聚變技術,十年的研發時間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他馬上承諾說道,“王院士,你什麼時候有想法了,我們肯定支援的,經費方面不用擔心。”
“湮滅科技公司馬上要成立了,我可以承諾拿出新公司以及超導材料公司的利潤,來支援這個技術。”
“一年,一千億沒有問題。”
“嗯。”
王浩很澹定的點頭。
湯建軍站在旁邊都聽愣了。
之前他說起研究核聚變技術,領導給出的答覆是‘一年一千萬’經費支援,到了王浩這裡就變成‘一年一千億’?
一千萬、一千億……
算一下。
“所以說,王浩約等於一萬個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