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小南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六章 七次實驗,完成研究,一口唾沫一個釘?王浩:大氣!,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不吃小南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湮滅拓撲相變理論,聽起來確實很複雜,讓人有些捉摸不透。

實際上,舉例說明就可以簡單理解了。

鄧肯-霍爾丹的研究,理論上發現了超導內的拓撲相變,也就可以簡單理解為,他發現了‘微觀形態被擠壓’。

微觀形態被擠壓,結合其他的因素就形成了超導現象。

王浩則是進一步的做理解,研究‘微觀形態被擠壓的原因’,也就是‘湮滅力擠壓了微觀形態’,然後微觀形態的改變,則產生了其他影響,也就是形成了交流重力場。

這就像是發生皮球爆炸一樣,鄧肯-霍爾丹是發現了皮球爆炸,王浩則是研究皮球是怎麼爆炸的,以及爆發產生的衝擊,導致的外在影響。

因果,很重要。

物理的研究設定好了理論,就要以實驗來展開了。

王浩在確定下來研發方向以後,和向乾生、何毅、肖新宇、顏靜等實驗室研究員們討論了一下,說起了主要的研究方向,隨後就讓實驗室開始進行準備。

同時,也讓人向相關部門打了報告。

交流重力實驗的研究很大一部分是要保密的,在超導機制相關的方向,保密的強度並不高,而交流重力強度,也就是反重力的研究方向上,則是要絕對保密的。

兩個研究方向不同,做的實驗卻很相似。

所以實驗開始前,做個正式的彙報,相關部門也可能會派人過來,一方面是保證實驗資料的安全問題,一方面也方便直接上報資料。

這個專案的保密研發機構,是一個叫‘244工廠’的研發部。

244工廠,就只是一個代號,實際上也是個大型的科研部門,做的都是重大保密的專案。

在做了彙報以後,只過了兩天時間,244工廠就有人來了。

前來的是一個小隊,主要負責人是兩個研究員,一個是阮偉平,一個是王強,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

王浩招呼著幾人進了實驗室,一番寒暄之後,也說起了交流重力的研究專案。

阮偉平道,“本來這次只有王強一個人來,但是,我們正巧也接到首都大學基礎科學中心那邊的訊息,他們的研發也有了進展。”

“哦?”王浩感到有些意外。

阮偉平繼續道,“我會一直在這裡,也參與你們的實驗研究,直到完成這一個階段。王強下週要去基礎科學中心,看看那邊的情況。”

王浩對基礎科學中心的研究並不關心,他有些好奇為什麼會派出兩個研究員,還直接參與到實驗中,也乾脆問了起來,“為什麼會直接參與實驗?”

“我的意思是,你們部門不是在做自己的研究嗎?”

王強嘆氣道,“還不是因為研究卡住了。”

他是以嘆氣的語氣說的,但表情明顯十分得意,“我們做了很多次實驗,交流重力場的強度,也跟著實驗有了提升,但最近的三次實驗,就沒有再提升了。”

“我們經過討論認為,沒有足夠的理論支援,技術上能達到這個強度,已經是頂點了。”

王浩更好奇了,他小聲追問了一句,“能具體說說嗎?強度有多高?”

王強看了阮偉平一眼,湊在王浩耳邊小聲說了個數字,“百分之十。”

他說完翹起了嘴角,也以為王浩會很驚訝。

結果只是看到,王浩很澹定的點了點頭,好半天才簡單給出了個評價,“還不錯。”

王強和阮偉平對視一眼,覺得王浩大概是害怕其他人看出來,所以才壓住了心裡的驚訝。

對於這個資料,他們內部可是非常得意的。

他們拿到了交流重力實驗相關的資料,並以‘交流重力場強度百分之6’作為起點,從技術角度出發去做研發,只用了三個多月時間,就把交流重力場強度,提升超過了百分之十。

這個資料,可以說是成果斐然。

因為類似的研究,一般來說數值越高就越不好突破,交流重力場強度從2%到6%,從6%到10%,難度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

這項研究非常有意思,研究所裡的物理專家們都很感興趣,過來參與的人也非常的多。

他們一起做論證,一起對技術進行修正,才使得技術有了很大突破。

不過當交流重力場強度達到10%以後,連續做了幾次實驗,都沒有再繼續提升了。

這也是他們出來的原因。

西海大學的物理實驗室,正準備做同樣實驗另一個方向的研究,實驗過程和資料肯定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每一次實驗資料都是很重要的。

後來又聽到首都大學的基礎科學中心,也彙報說做了同樣的研究,甚至研究上還有一定的突破,他們也要派人過去看看。

王浩聽了王強口中所謂的‘高數值’,甚至沒有一絲一毫的心裡波動,連後來的點評都是禮貌性質的。

他確實覺得百分之十並不高。

在對交流重力場強度的理解上,王浩和阮偉平、王強是不一樣的。

在王浩看來,研發來說,百分之二提升到百分之六更難,因為復刻交流重力實驗初始數值就有一點多,百分之二就是最初始的資料,從百分之二開始提升,就可以理解為從零到一的突破。

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則都屬於後續的拓展了。

有了前期如此多的資料支援,只要正常做研究都可以慢慢達成。

王浩隨後解釋了自己的研究想法,“我們是進行超導機制方向的研究,但實驗都是一樣的,我們首先還是要在交流重力的場力方向上做研究。”

“這樣的研究能夠讓我們更瞭解,超導內部的拓撲相變形態、方向,以便能找出其中的規律機制。”

“如果能摸透一些機制,就可以以此來做實驗設計……”

王浩仔細解釋了一番,也是想問一下兩人的想法。

阮偉平馬上不在意的道,“王教授,你們想怎麼做實驗就怎麼做實驗,這種研究,如果有限制就根本無法進行。”

“這個道理,我們還是明白的。”

“在實驗上,我們只是旁觀、記錄,或者也可以參與,但是對你們的想法、實驗方法,我們不會插手。”

這就是給了研究的自主權。

王浩聽了以後也放心了,馬上招呼著其他人繼續準備實驗。

其他人都忙忙碌碌的。

阮偉平、王強只是剛來實驗室,並不瞭解詳細的情況,他們就坐在一旁看著,也小聲說著話。

阮偉平問道,“你剛才聽到王教授說的理論了嗎?”

王強點頭,“我剛才聽著就很疑惑,什麼超導內部的拓撲相變,好像是一個阿邁瑞肯科學家的理論吧?”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鄧肯-霍爾丹。”阮偉平直接說了出來,“我看過他的研究,是以拓撲學來解釋薄層傳導現象,還包括其他的一些微觀理論。”

“不過,我不相信這種理論,拓撲是數學裡的概念,他也只是用拓撲的方法,來解釋凝態物理現象,而不是超導內部真正發生了拓撲相變。”

“至於湮滅,好像是王浩自己的理論?也就是說,他拿自己的理論結合鄧肯-霍爾丹的研究,弄出了一套新的理論?”

“這個……”

王強思考著,好半天也做了個點評,“超導理論機制引入拓撲學,還結合自己的理解……很有想法。”

阮偉平也點頭認可道,“確實很有想法!”

他們並不相信王浩說的理論,但也不會接插手到研究中,而他們認可的是王浩的研究很新穎。

新穎,是值得肯定的點。

國內的學術是缺乏創新性的,這是學術環境造就的問題,缺乏創新性,有個問題就是,一些年輕學者從事科研的自由度不高。

直白來說,“年輕學者,並不是想研究什麼,就可以研究什麼。”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鄧肯-霍爾丹和同事一起做的研究,放在國內就不可能拿到經費,他做申請根本也不可能審批透過。

他們的研究被同行認為是‘瘋了’,做專案報告申請經費時,評審專家也會有同樣的看法,專案自然就不會得到審批。

這些離經叛道的研究,想要申請經費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年輕人才會有創新的想法,創新的想法才會是新的研究,可年輕人卻是最難拿到經費的,他們必須要申請符合常理的研究。

這就是學術缺乏創新的原因之一。

現在王浩的研究,聽起來就非常的離經叛道,他竟然以自己的理論,再結合一項‘非常離經叛道’的內容,去投入大量經費做實驗?

如果換做是其他人,都可能會被扣上一頂胡亂使用經費的帽子,研究也就很難繼續下去。

但是,王浩不一樣。

他早已度過了‘年輕’階段,已經成了學術界的大老之一。

哪怕是做再離經叛道的研究,也能夠申請到相應的經費,條條框框已經限制不了他了。

……

實驗,正式開始。

實驗開始前,還是進行理論會議,但理論會議和之前不同。

王浩並沒有要求所有人去論證怎麼樣提升交流重力的強度,而是讓其他人一起研究新穎的超導材料佈局,從各種超導材料的佈局出發,來做統一的資料分析,研究超大材料佈局和交流重力強度之間的關係。

一次實驗會議,就決定了之後的七次實驗內容。

“我們要在兩個星期之內,完成這七次實驗。”

“大家都努力一下。”

“我們更加精細的資料,尤其是在交流重力場的強度上。”

兩個星期進行七次實驗,絕對是高強度了,因為交流重力實驗的準備和後續資料匯總,都是很需要時間的。

每個人都打起了精神。

第二天就進行了一次試驗,最終的交流重力場強度是5.3%。

這個數值相對比較低。

阮偉平和王強看著實驗結果,也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他們最開始做研究也是這樣的。

即便有了足夠多的資料支援,再進行實驗也很難把交流重力場的強度提升。

後來則是一群人認真做論證。

每次進入前面的資料都要研究很久,才會決定實驗要怎麼樣進行。

這樣才慢慢提升上來。

王浩並沒有在意,他只是讓其他人進行正常的資料匯總,隨後就開始自己做研究。

建立任務--

【任務三】

【研究專案名稱:以交流重力實驗資料(1)為基礎,構建超導機制的數學模型。(任務難度:d)】

【靈感值:0。】

在首都進行相關研究的時候,研發任務的難度等級是c,主要是因為資料相對比較多。

現在只是針對一個實驗的資料進行研究,難度也就降低到了d級,做資料統計建立模型還是比較輕鬆的。

因為已經有了一次更復雜的經驗,王浩只用了兩個小時就已經完成了研究。

三天後,第二次實驗。

王浩再次做同樣的數學工作,再次建立了數學模型,只是把模型和之前結合在一起。

又是兩天,第三次實驗……

第四次……

第五次……

在兩個星期時間裡,王浩每天都待在物理實驗室,要麼就是在做實驗,要麼就是在做資料分析,要麼就是在安排其他人的工作。

每一次的實驗,對他來說都是一個小研究。

每次都很認真的完成。

這樣持續了兩個星期,完成了總計七次實驗。

……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王浩、向乾生、何毅等人是全程參與的,但相關的數學工作,都是王浩一個人完成的。

其他人只負責實驗論證和實驗記錄。

阮偉平也一起參與了實驗,他還在理論會議時提了一個小建議,只不過被王浩‘禮貌’的否定了。

那個建議就是244工廠‘提升交流重力場強度’的‘正確’方式。

之後阮偉平就不做建議了,他只是做實驗的回報整理,並把實驗資料傳給244工廠。

這些對他們的研究也是有幫助的。

物理實驗室連續進行了七次實驗,實驗結果也阮偉平預料的一樣,第一次的5.3%還不是最低的,後來還有一次是3.1%。

最高的則出現在第五次實驗中,數值是6.4%。

實際上,王浩也向阮偉平解釋了實驗目的,“我們並不追求高的交流重力場數值,而是要以這幾次實驗為基礎,搭建出相應的資料模型。”

“這和研究超導內部的拓撲形態影響直接相關。”

“我需要完善相關的數學框架,並以此作為理論支援,來進行後續的實驗。”

阮偉平倒是能明白,但他並不相信什麼‘湮滅、拓撲’。

理論上的內容確實很重要,他們的研究也缺乏理論支援,但是他更相信凝態物理方向的正常解釋,而不是用複雜拓撲學進行的,類似於‘理論物理分析’的數學解釋。

王浩就不關心阮偉平理解不理解了。

他就是正常做研究。

在提交了第七次d級小研究任務後,他檢視起系統任務,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任務三】

【研究專案名稱:探究空間湮滅力的表現形式(難度:s)。】

【靈感值:100。】

完成!

現在他已經明白了超導狀態空間湮滅力裡的表現形式,就是擠壓微觀形態讓內部形成拓撲相變,以此就出現了很特殊的交流場力。

其實可以這樣理解。

超導內部的微觀形態,似乎是形成了‘質量單位’一樣的東西,會受到整體的空間擠壓力。

空間擠壓力針對微觀形態的擠壓,就會產生微觀上的‘拓撲相變’,就像是皮球被壓扁一樣。

之後洩露出的‘氣’,則形成了交流重力場。

“所以交流重力場,針對的是空間擠壓力,它並不是隔絕引力,而是減輕空間擠壓力,也就是直接減輕內部物質的質量。”

這是很關鍵的。

反重力,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隔絕引力作用,自然重力就會相應的減小。

一種則是減輕質量。

交流重力場,就是屬於後者的方式,減輕物質和空間的作用,就直接減輕了物質的質量。

在瞭解了底層的原理後,結合幾次實驗所建立的數學模型,王浩馬上就準備對成果做驗證。他迅速召集實驗室所有人開會。

後來考慮到保密問題,還是隻召集了核心的幾個人。

當然也包括阮偉平。

阮偉平還是第一個來的,他是實驗室最清閒的一個人,來了以後就坐在王浩的旁邊。

王浩有些期待新的驗證實驗,再看到阮偉平忽然意識到問題,不由小聲問了一句,“阮教授,我有個問題,必須要提前問一下。”

“有什麼問題?”阮偉平不在意道,“王教授,你直接說,別客氣。”

“是這樣啊。”

王浩猶豫了一下還是問出來,“我們是做超導機制方向的研究,如果實驗中製造的交流重力場,超過你們的成果強度,沒問題吧?”

同樣的問題,他曾經問過吳暉院士。

吳暉當時是說,“那肯定是大成果,他們還希望能被超過呢!”

但是,吳暉並不代表244工廠的態度。

阮偉平聽的愣了一下,隨後滿臉不在意的道,“這有什麼關係?大家都是做研究,方向不一樣,但是實驗一樣。”

“你們儘管做實驗,我就在這裡。”

“要是你們能超過我們,我們就把研究搬到這附近,來給你們當次專案都行!”

“真的?”

阮偉平大氣的拍著胸脯道,“我阮偉平說話,一口吐沫一個釘!”

“大氣!”

王浩狠狠的比了一個大拇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愛和爆肝,砍翻廢土

細胞瓊脂

假期兼職被抓,問我洛陽鏟好用嗎

愛打拳的王師傅

篝火收容公司

倒騎小白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