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小南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們這個專案,真是大發了啊!,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不吃小南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浩對剛才的實驗會議中被丁宗權質疑感到很不舒服,他仔細想想都覺得自己還是客氣了。

有句話說,‘術業有專攻’。

一個研發團隊中,每個人各司其職,他負責的是資料分析,做的是實驗資料的挖掘工作,因為馬上就要開始實驗,也是根據他的分析結果做工序調整,自然就不必要再去論證,直接說出結果,修正過程就可以了。

他沒有想到還會有個專家過來挑問題。

如果在場的人都是數學計算機領域的專家,他倒是不介意簡單解釋一下,但一大堆材料學的專家,真想去解釋都是很困難的。

他最開始都沒有拿出報告,就是因為知道把報告拿出來,在場也沒有兩、三個能看懂。

兩、三個是說多了。

很大可能就只有萬益明能懂一些,史桂芳也是材料計算方向的博士,但水平相對還要差一些,至於其他人根本就不可能。

‘跨行如隔山’啊,學術領域就更是如此。

單獨一個學科領域不同的研究方向,想弄明白都很不容易,研究材料的專家,想弄懂高深的數學計算機問題,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如果對方就是金屬實驗室的一員,王浩還會相對客氣一些,畢竟對方是真的為實驗去考慮。

但是,對方只是材料部來的評審專家,並不是專案的參與人員,大機率不會真心為專案考慮,很大可能,就想在會議上說兩句,顯現一下自己的才能。

僅此而已。

這種專家想指手畫腳倒是也可以,針對彭輝的工作去說上兩句,誰也不會多說什麼,還會耐心的聽,他們都是材料研發領域的專家,也都是專案帶頭人,領域可以說是重複的就可以說一說。

但是和他去談資料分析的問題,就是把指手劃腳用錯了地方。

他們根本不是一個方向的。

王浩覺得自己的脾氣還是很好的,他沒有當場翻臉,只是含蓄的陳述了一個事情--對方想理解報告內容,最少需要一一個星期。

這並不是事實。

因為對方去研究報告,用一個星期時間也不可能理解,甚至會因為不懂某些基礎,還要惡補相關內容,根本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

他所做的資料分析牽扯到了好多專業的方法,最後的計算內容還牽扯到了高深數學問題,比如泛函分析、離散數學以及機率研究內容。

這些內容非數學專業人士,想弄懂非常困難。

材料專家確實很厲害,但只是應用領域的研究,和數學研究根本是南轅北轍。

做一個不怎麼禮貌的比喻來說,就像是一個化學理論專業本科生,畢業後從事二十幾年的初中化學教育工作,忽然突發奇想,要弄懂一個研究生級別的高難度專業數學題目。

這不是在搞笑嗎?

把世界最著名的數學家請來給講,也不可能聽明白啊!

……

另一邊,丁宗權感到非常的生氣。

在會議結束後,他沒有離開金屬實驗室,而是找了個空置的辦公室,手裡還拿著那份報告,明顯是想試著去弄明白。

他就是在賭氣。

作為合金領域的專家,走到哪裡都被奉為座上賓,而牽扯的合金製造領域,他認為不管是什麼樣的內容,都屬於自己的知識領域。

針對合金製造相關的專案,開口問一下有什麼問題?

他明明就是好心,結果還被懟了回來,被一個小年輕懟的下不來臺,想想都感覺很憋悶。

丁宗權還是知道報告內容的難度,他掃了幾眼就清楚,裡面牽扯一些不太懂的內容,所以他叫上了另一個專家盧大響。

盧大響和丁宗權的關係一直很不錯,屬於認識幾十年的老朋友了。

盧大響跟著進了辦公室,勸了一句,“老丁啊,你說說,你和一個小年輕較勁什麼?”

丁宗權生氣道,“這種年輕人,有點兒成果就覺得了不起,還當場說我聽不懂。”

“我聽不懂?我丁宗權活了五十多年,材料計算上都發表過好幾篇論文,有什麼聽不懂的?”

“是、是~~”

盧大響趕緊順著說了兩句,他也對報告內容很好奇,就乾脆和丁宗權一起研究。

半個小時後,盧大響放棄了,他嘆了口氣道,“人家沒說錯,太難了,這裡面有很多專業的數學內容,反正我是不懂。”

他決定不浪費時間,就施施然的離開了辦公室。

丁宗權依舊在裡面待著,但他發現自己去研究,根本不可能有任何進度。

又過了半個小時,他才黑著臉走出來,當即決定回酒店,繼續留在實驗室,碰到人都感覺很丟臉。

他還記得把報告交回來,給勵繼平讓他轉交給實驗室。

曹東明正和勵繼平待在一起。

等丁宗權離開以後,曹東明不由得笑道,“勵院士,你說這個丁工也是,非要和一個研究數學理論的,在數學是上較勁……這就是想不開啊!”

“剛才他和盧大響進去,我就看見了,數學研究有多難啊?王浩能在這方面有成果,就是世界最聰明的那一小撮人。”

“這種天才,他要說某些數學問題你聽不懂,那你肯定是聽不懂。”

“丁工做了二十多年的材料研究,不會是覺得把自己煉成了數學專家吧?”

勵繼平聽著感覺不對味,仔細琢磨一下頓時笑出來,指著曹東明說道,“你這張嘴,損起人還真難聽,還煉出來?把自己當丹藥練啊。”

他搖了搖頭錯開話題,問道,“你覺得明天的實驗怎麼樣?”

曹東明猶豫著道,“王浩確實很有水平,看他的報告就能知道。但是吧,合金研究,這個東西……不好說。”

他不確定。

在個人的判斷上,他覺得王浩是可信的,依照王浩說的方法改進工序,成品就可能繼續提升強度,另一方面,過往的研發經驗告訴他,一次依靠分析資料所做的工序改進,不太可能會讓成品有提升。

他的研發團隊裡也有專業的資料探勘人才,而且都是國內頂尖院校、海外名校的材料計算或者數學計算機博士。

但是,他們對於實驗資料的分析,所給出的結論只能做參考,而不會根據他們的結論,去直接對製造過程進行改進。

勵繼平也點頭道,“在材料實驗資料分析上,彭輝對王浩很推崇啊,我是希望他們能夠有成果,也不枉在這裡多待了兩天。”

“明天看吧。”

曹東明也點了點頭,他們都是合金材料研發領域的專家,做出的判斷基本是差不多的。

他們的研發經驗說明,合金材料的研發沒有捷徑可走。

只要對實驗資料進行分析,就能改善工序,找到正確的製造方法?

聽起來就離譜!

……

實驗開始時間定在了上午的九點鐘。

材料實驗室可不是九點開始準備,他們前一天就已經忙做一團,為了能夠讓實驗順利展開,中途不出現任何的問題,有些人甚至睡在了實驗室、操作間。

彭輝也同樣睡在了實驗。

他是凌晨檢查以後才去睡的,早上5點就爬起來,叫來人把原材料再做一次檢測,最重要的是鈦粉的檢測。

鈦粉,也就是金屬鈦研磨的粉末。

這是鈦合金的最主要的材料,而其中的雜質含量,會直接關係到製造出合金的效能,雜質含量必須足夠的低,才能保證不影響實驗。

八點鐘的時候,實驗室操作間的各種裝置都開始運轉,一些先期的工作也開始了。

專家評審組的人,是九點才來到實驗室的。

王浩來的稍早一些,只是提前了十分鐘而已,因為他知道來了也幫不上什麼忙,再看一遍實驗過程,也沒辦法獲得幾點靈感值,就沒必要早來了。

當實驗製造正在進行的時候,王浩乾脆就到資料分析辦公室,給萬益明講起了分析報告的內容,也說起了資料探勘領域。

“資料探勘,這個領域難度確實很高。我感覺每做一個分析就等於是一項全新的研究。”

萬益明深有同感的點頭。

王浩道,“做資料分析有很多種方法,我把每一種知道的方法都想一下,看看是不是適用。”

“如果所有方法都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就必須要去想新的方法。”

“你們的專案就是這樣的,我在最後利用泛函分析的手段,研究資料的波動性,還運用了機率統計的內容,設定數值集合,來對機率進行分析。”

“這兩種方法都對最終的結論有幫助。”

萬益明邊聽著趕緊做記錄,他的態度非常的認真,有了上次成功的經驗,在他的眼裡,王浩就是個資料探勘超級專家,分析一下實驗資料,就能幫助研究實現質的突破,指點自己幾句也肯定受益匪淺。

當有人散發出非常信任,甚至是有些崇拜的眼神,任誰都有心情多說上幾句。

王浩就非常的有耐心,有空閒也多給萬益明講講,“像是合金材料的專案,最主要研究的還是工序,我們沒有辦法透過資料,去研究新的工序,但是可以篩選出那些有效的工序,並研究每一個工序的作用。”

“這些都是能夠在資料中得到體現的,就比如……”

“巴拉巴拉~~”

王浩正和萬益明討論著,就聽到旁邊傳來拍巴掌的聲音。

是曹東明。

曹東明鼓了兩下掌笑道,“王浩教授,精彩呀!”

“真抱歉。我剛才在旁邊聽了一陣,之前我一直不重視資料分析工作,現在聽了你的講解,才知道,這方面確實很有潛力,對研究很重要。”

王浩點了點頭。

曹東明問道,“王浩教授,你對於鈦合金研發很有興趣,對不對?我一直在做這方面的研發,手底下有五個專案,真是忙不過來啊。”

他感嘆著搖搖頭,“冒昧的問一句,你有沒有時間做一下其他鈦合金研究的分析?”

“額~~”

王浩搖頭,“沒有興趣。”

“啊?”曹東明有點沒理解。

王浩搖頭說道,“我指的是剛才那句,我對於鈦合金研發沒有興趣。”他解釋道,“我給彭輝教授做資料分析,是因為夏國斌教授的介紹,說實話,我對合金製造完全不懂,也沒什麼太大興趣,我主要還是做數學理論研究。”

曹東明倒是不在意王浩的拒絕,他感興趣的問道,“最近在做什麼研究?我知道你的梅森素數和阿廷常數。”

“也是有相關的。”

王浩道,“我最近準備專心研究一種新的數學方法,來解決數學中有趣的數字問題。”

他耐心的說道,“比如說,克拉茨問題,這個應該知道吧,相關的有3x+3問題、3x+1問題,這些聽起來很簡單的數字問題,彷佛就像是遊戲一樣,但幾十年來都沒有得到有效證明。”

“很多數學家都做了研究,得出的結論都是‘不要試圖去解決這些問題’,或者乾脆是‘數學還沒有成熟到解決這類問題’。”

“這些結論也能說明現有的數學方法,想要解決這類簡單數字問題不太可能,所以我希望能找到一種新的方法。”

“喔~~~”

曹東明邊聽著邊緩緩的點頭,滿臉都是‘有點深奧’的樣子,然後他沉默了一下,隨後拍了拍王浩的肩膀,說了兩個字,“加油!”

……

新的實驗一直進行到了中午才完成了三分之一,但沒有任何參與專案的人員休息,他們要堅持把實驗做完。

一步步的慢慢推進,慢慢完成。

彭輝以及其他研究員,全程都盯著製造進展,還不斷的做著指揮,甚至有時候親自上去操作。

其他人就輕鬆多了。

他們留在操作間也沒有意義,就乾脆都在實驗室等待著。

中午的時候,王浩還悠閒的去了西京交通大學的食堂,感受一下這邊的食堂和西海大學的區別。

後來發現區別不大,飯菜味道都非常一般,只能給出一個‘勉強合格’的評價。

當然了,學校裡的大鍋飯,也很難指望有多好吃就對了。

下午三點半的時候,成品已經做出來了,實驗用時比上一次多出許多,主要是因為增加了一個容量在冷卻的步驟。

成品出來以後就等著自然冷卻,然後就是檢測了。

實驗室上下都非常忐忑,也稍稍有些期待,好多人都乾脆等在檢測室門口。

王浩繼續待在資料分析辦公室。

他給萬益明講解著分析方法,以便讓萬益明更加的理解。

經過兩、三個小時的講解,萬益明差不多都已經弄懂了,只是有一些非常難的地方,還是要過來問一下。

等時間差不多的時候,王浩和萬益明一起走出來,看到彭輝以及其他幾個研究員,還包括三個專家評審都站在那裡等著。

他問了一句才知道,有一個叫嶽智全的專家,在材料檢測上很有研究,乾脆就進去幫忙做檢測了。

彭輝揮手和王浩打了個招呼,臉色明顯是有些緊張,還不斷的看向檢測間的房門。

“彭教授,別擔心,結果總會出來的。”王浩安慰性質的說了一句。

彭輝確實有些緊張。

緊張是因為有期待。

當最終的成品製造出來以後,彭輝憑藉自己的經驗,看一眼就很不一般,他開口說道,“我有預感,這次的強度會超過1600兆帕。”

這還是他第一次直接‘預測’結果。

其他人頓時看過來。

實驗室的人頓時都充滿了期待,他們對於彭輝的判斷還是信任的。

幾個專家評審也討論起來,“要是能超過1600就厲害了。”

“嶽智全好像也挺看好,見了成品就吵著要進去做檢測。”

“我也看見了,感覺很一般啊,不如上一次的成品好。”

“可能性不大。”勵繼平小聲對曹東明道,“我沒看見那個成品的樣子,但是這種研究,哪怕是再增加十兆帕,也是很大的進步啊。”

“1570兆帕、1580兆帕,我相信,再高……”

勵繼平說著搖了搖頭。

曹東明沒有開口,他覺得不太好做判斷。

這時,檢測間的門開啟了,嶽智全走了出來,面無表情一臉的平靜,彭輝當即扯著高嗓門問道,“嶽教授,怎麼樣?”

“多少?”

“有結果了嗎?”還有幾個人跟著問道。

嶽智全深吸了一口氣,似乎是憋著報初了一個數字,“1790。”

“什麼?”

其他人還以為是聽錯了。

“1790。”

嶽智全又說了一遍,隨後變得激動,“我是說,1790!你們相信嗎?我剛才看到資料,都不相信啊。”

他的嗓門比彭輝還要高,臉上還帶著不可置信的笑,“1790啊!這個數值在鈦合金上,我從來沒有見過,就連資料、新聞上也沒有。”

“彭輝啊!”

他喊了一聲彭輝,感嘆的道,“你們這個專案……真是大發了啊。”

彭輝愣了好半天,他舉起拳頭髮洩般的重重的擊在牆上,帶著髒字怒罵了句,“嗎的,真疼!疼就對了!1790,1790啊!”

“哈哈哈~~~~1790啊!”

瞬時。

其他人也都激動的討論起來,實驗室上下頓時被興奮所充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廢土生存手冊

四磨年

晶血戰紀

延綏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