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你確定是東港的那個王浩?
不吃小南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 你確定是東港的那個王浩?,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不吃小南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抗拉強度1560兆帕,什麼概念?
鈦合金有諸多的種類,而尖端的鈦合金研究,抗拉強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依照抗拉強度的指標數值,可以把強度高的鈦合金稱作是‘高強鈦合金’,指的是室溫拉伸強度在1100兆帕到1400兆帕之間的鈦合金,由近β鈦合金和亞穩定β鈦合金組成。
這也是常規鈦合金抗拉強度在1400兆帕以下的由來。
如果鈦合金的抗拉強度數值再高,就脫離了‘常規’的範疇,被稱作是‘超高強鈦合金’。
這一類鈦合金放在國際上,都是處在‘正在發展的階段’。
各個國家、頂級的機構,都在做‘超高強鈦合金’的研究,也有一些機構、大企業,對於超高強鈦合金做出了研究指標定義。
比如,阿美瑞肯的波音公司,他們對於超強鈦合金的研究指標為:室溫下抗拉強度大於1500兆帕、剪下強度大於860mpa、伸長率大於8%、載入應力等於45%室溫拉伸強度時的疲勞迴圈次數不少於10萬次,等等。
在這個資料指標下,被認為有發展前途的是一種序號為ti8v5felal亞穩定β鈦合金,其典型的力學效能達到室溫抗拉強度超過1480兆帕、伸長率則為8%。
現在金屬實驗室製造出的鈦合金,抗拉強度超過1560兆帕,比超高強鈦合金的定義數值還要出50兆帕。
雖然其他的效能還沒有做檢測,但鈦合金有個很重要的特點,它的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數值相近,其他的指標,包括也都存在一定的關係。
即便是其他的資料指標不理想,也沒有多大關係了,金屬實驗室的研究專案,本來就是單一方向的材料科學研究,他們的研究目的就是不斷提升鈦合金的強度,以便研發成果能給鈦合金材料應用研發提供參考。
只要製造出的成品強度提升到一定數值,專案可以說就算完成了。
之前製造出抗拉強度超過1400兆帕的鈦合金,就已經可以作為成果結算專案,而製造出1560兆帕根本是想都不敢想。
常規手段製造出超過1500兆帕的鈦合金,國際上暫時都是沒有的,換句話說,他們完成了超過國際最高水平的成果,走在了超高強鈦合金研發的最前沿。
金屬實驗室上下都知道,1560兆帕的數字代表了什麼。
他們每個人都很激動每個人都很興奮。
彭輝也激動的滿臉通紅,激動了好一陣子,甚至有些手舞足蹈了,好半天才冷靜下來,開始起交代起工作,“大家都注意,這個事情先不要傳出去!”
“杜海,你就繼續負責做檢測。”
“萬益明,整理好這次製造的所有過程、資料,一定要整理的更詳細,每一個小數字都要記錄下來!”
他說完補充了一句,“等整理好以後,發給王浩教授一份。”
“好!”
實驗室上下繼續忙碌起來。
……
當天王浩就收到了金屬實驗室發過來的實驗資料,因為時間已經太晚了,他只是掃了一眼看了一下成品的引數指標,知道達到了預期目標,就澹定的睡覺休息了。
第二天的時候,他才有心情仔細看一下實驗記錄。
金屬研究所發過來的是兩個實驗記錄,就是上一次和這一次的,分別製造出了抗拉強度1410兆帕以及1560兆帕的鈦合金。
這兩次實驗都可以說非常成功,包含的流程記錄、資料內容就很有參考價值。
王浩也能確定自己做出的分析,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不過他還是要繼續去努力,實驗資料分析工作還沒有完成。
上週後續的三次課程,又帶來了63點靈感提升,靈感值到現在,已經達到了70點,到只差30點就達到一百了。
王浩還是非常期待的。
有了給納微實驗做資料分析的經驗,就知道下一次可以繼續完善相關的分析結論,還能夠讓成品的強度繼續提升。
“因為是使用常規制造手段。如果能提升到1700兆帕,應該是完全超越國際最頂尖水平了。”
“能達到這個數值,也值得慶祝一下。”
王浩邊思考的想著,他的工作還是非常忙的,好多事情都堆在了月初。
比如,記者採訪。
這次有記者過來採訪,主要是因為《數學新進展》釋出了新一期內容,他對於尋找梅森素數的研究,被刊載在第一篇內容上。
論文的發表也讓數學界,繼續討論起了梅森素數,好多數學界都提到了一個名字--‘王氏猜想’。
《數學新進展》評審編輯對論文的評價,也提到了‘王氏猜想’,“這不是一個完善的證明,而是一個能幫助尋找梅森素數的猜想。”
“參考中國方面以及gimps釋出的訊息,他們找到了幾個梅森素數,其中甚至包括一個億位的超大梅森素數,足以證明在不超過十億位的梅森數中,‘王氏猜想’是成立的。”
“有意思的是,從今天開始,我們對於梅森素數的研究有了兩個猜想……”
另一個是周氏猜想。
周氏猜想非常的有名氣,它是對梅森素數分佈的描述,好多的數學家,都去認真研究過梅森素數,也試著去證明周氏猜想,只不過都以失敗告終。
相比周氏猜想描述分佈來說,王氏猜想有著明確的目的,那就是尋找梅森素數。
王氏猜想也達到了目的。
在可以計算的領域,它覆蓋了超過三分之二的梅森素數。
相對於周氏猜想就連普通人都能夠理解的情況,王氏猜想的內容就要複雜太多了,塑造的兩個函式看著就讓人頭疼,非數學系研究生以上級別,連函式的內容都無法理解。
記者來採訪王浩也是因為《數學新進展》釋出了論文。
前一段時間,梅森素數的研究鬧得沸沸揚揚,引起了輿論的極大關注,記者也希望瞭解更多的內容,比如什麼時候做成果報告。
王浩接受採訪簡單說了幾句,他沒有再去談成果內容,而是很明確的表示說,會在年後去水木大學數學科學中心做報告。
他誠懇道,“是數學科學中心的邱成文教授邀請了我,我仔細考慮了一下,去那裡做報告比較輕鬆。”
之後王浩就沒有再多說了。
《數學新進展》刊登了他的論文,對他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學術圈內的討論不會影響到他,生活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因為學校方面包括其他人早就知道了訊息。
同時,還有其他的好訊息。
北疆省釋出了省內自然科學、技術發明以及科技進步三個獎項年度評選結果,其中王浩的兩項個人研究,分別獲得了北疆省的自然科學二等獎以及技術發明一等獎。
獲得自然科學二等獎的是《蒙日-培方程的正則性證明》;而獲得技術發明一等獎的就是《大數相乘演算法》。
兩個研究獲得兩個獎項,一個是一等獎,一個是二等獎,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
省內評獎是依照專案來的,個人和團隊成果會放在一起競爭。
《蒙日-培方程的正則性證明》,是世界級的數學理論成果,但實際上,評獎競爭力並不高,因為不是數學一個學科參加獎項評選,其他學科的成果也會一起競爭,能獲得自然科學二等獎,已經說明很受重視了。
當然了。
如果換成是阿廷常數的論證參與評選,肯定能夠輕鬆獲得省內的自然科學一等獎。
可惜,阿廷常數研究完成的晚了一點,完成並提交上報的時候,省內科學獎項評選都已經開始,就只能等明年再去評選了。
到時候,很可能就直接上報,參與國家科學獎項的評選。
兩個省內的科技獎項,不僅僅是榮譽那麼簡單,還能獲得總計35萬、不需要繳稅的獎金,能多拿一點獎金肯定是好訊息。
王浩帶著喜滋滋的心情,繼續投入到資料分析工作中。
這是月初的週一。
張志強早上就去財務領了工資條,順便也幫王浩領了一下,把兩張工資條拿在手裡,對比一下,他對於發工資的好心情就完全沒了。
只見他自己的工資條,最終實發工資10465元。
王浩的那一張,學校補貼部分預繳了百分之二十的個稅後,實發工資314028。
張志強盯著兩張工資條看了又看,想想自己和王浩同為西海大學的教授,為什麼會差距這麼大呢?
一個月到頭,工資連對方的零頭都比不上。
張志強拿著工資條回到了辦公室,把王浩的那張遞了過去,然後就帶著羨慕嫉妒的眼神看過去。
王浩接過掃了一眼工資條,微微皺了下眉“少兩萬啊,不會吧?月底發表的論文,補貼竟然要下下個月發?”
他搖了搖頭不在糾結,而是把工資條揣在兜裡。
低頭,繼續做研究。
張志強機械般的回到了座位上,全程看著王浩的動作、身體、語言,都感覺心臟已經被淚水所淹沒。
實發工資三十一萬,他竟然說還不滿意?
說還少了幾萬?
那副不在意的模樣,似乎都已經習慣了?
張志強低頭再看一眼自己的工資條,仔細看清每一個數字,最終一切的情緒,都化為長長的嘆氣。
然後他扭過頭看向窗外,眼神慢慢陷入了呆滯狀態。
他有點理解羅大勇了。
……
於此同時。
金屬實驗室把成果再次上報到自然科學基金會的材料科學部。
材料科學部收到了上報訊息後,最開始還以為是重複上報,有個專家掃了一眼後,馬上打電話到給金屬實驗室,才確定是研發的新進展。
但是,這個新進展也太誇張了,而且速度也太快了吧!
上週一上報的成果,是製造出了抗拉強度1410兆帕的鈦合金,僅僅過了一週,就上報說明製造出了抗拉強度1560兆帕的鈦合金?
1410兆帕,已經達到了‘超高強鈦合金’標準,正常來說,強度數值往上提升十點,都能算的上是研究突破了,直接上升150點,都可以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不。
是‘不能相信’!
材料科學部常駐的幾個專家聚集在一起,馬上決定通知其他頂尖專家組建一個評審組,到金屬實驗室看看具體是什麼情況。
自然科學基金的材料科學部,針對重點專案的評審專家團隊高達兩百人,大部分都分散在各個大學、研發機構,其中最頂尖的包括二十一名科學院以及工程院院士,但大部分都是‘掛名’只有真正出現無法評判、有爭議的成果才會動一動。
現在就接近‘無法評判’了。
材料科學部找了鈦合金領域,國內數一數二的權威專家曹東明。
曹東明是航空研究院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航空集團鈦合金材料技術的首席技術專家。
過去的二十多年時間裡,曹東明帶領團隊自主創新,完成十一項國家重點專案,完成的鈦合金應用成果不計其數,建立了出了符合國內形勢的航空鈦合金材料體系,同時也獲得了無數獎項,包括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科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獲得國-防預研一等功、二等功,等等。
曹東明身上的榮譽都數不過來,被認為是國內鈦合金研發領域的第一人。
當曹東明聽到說西境交通大學金屬實驗室完成了超高強鈦合金研發,常規手段製造出的成品,抗拉強度高達1560兆帕時,頓時也感到非常的震驚。
同時,也非常的好奇。
他馬上就決定動身前往西京交通大學,看一看金屬實驗室的研究具體是什麼情況。
曹東明的速度很快,比其他要來的專家快的多。
週三中午,他只帶著個學生,就來到了西京交通大學,也沒有提前打招呼,就直奔金屬實驗室而去。
彭輝知道材料科學部會有專家組來,卻沒有想到來的會是曹東明,而且來的還這麼快,招待上就有些倉促了,只能先帶著曹東明去辦公室。
曹東明也不在意招待之類的,他更關心研究成果,馬上問起了相關的事情。
彭輝從書架下方的盒子裡,搬出一塊鋥亮的合金,“這就是成品了,我們已經詳細檢測過,室溫下抗拉強度超過1560兆帕。”
“屈服強度1530兆帕,剪下強度1010兆帕,伸長率在7.5%到8.3%之間……”
他說了一些其他資料。
曹東明走近用手摸著合金表面,“顏色要更亮一些,鋁的含量高吧?彭教授,能說說具體過程嗎?我聽材料院那邊說,你們上週提交的報告,抗拉強度是1410兆帕,是檢測錯了,還是說做了新的合金。”
常規手段製造出抗拉強度1410兆帕的鈦合金,也是一項很不錯的成果,但還不至於讓曹東明如此驚訝,最多隻會在研究需要提升鈦合金強度時,找一下製造流程做為參考。
拉伸強度1560兆帕的鈦合金,可以說強度有了質的突破,重視程度就完全不一樣了。
彭輝道,“我們是改善了製造工序,也對一些工序進行了控制,熔鍊過程中溫度調節,冷卻工序的方法,等等,因為需要更快的增溫,我們還用了一些其他手段……”
曹東明聽著不斷的點頭,滿是好奇的問道,“你們怎麼知道,那樣就可以幫助提升最後成品的強度。”
彭輝猶豫了一下,還是解釋道,“我有個老朋友,夏國斌,他給我介紹了西海大學的王浩,王浩,你知道吧?就是經常上新聞的那個,數學天才。”
“我聽過,梅森素數。”曹東明點頭道。
“對!就是他。”
彭輝繼續道,“王浩教授,可不止是做數學理論研究,他還是頂級的資料探勘專家,幫助我們依照實驗資料做分析,得出了一些結論。我們就按照結論改善的工序、流程。”
“這個研究做下來,王浩教授的貢獻很大啊,這次的成果上報人員名單上,我也把王浩列在了第二位。”
第二位已經是最高了。
彭輝是專案的申請人、負責人,肯定是位列第一位的,其他人的貢獻再大也只能列在第二。
曹東明聽的有點疑惑,他仔細的想了一下,滿是奇怪的說道,“我記得是上個星期,在航空集團一個鈦合金專案中斷調查報告裡看到過王浩,他是做資料工作,但好像是不懂材料學,沒有發現上報實驗資料的錯誤,怎麼……”
“你確定沒弄錯?”
“是那個東港大學的博士,然後被東港解聘的王浩?”
彭輝反倒是聽笑了,他非常確定的說道,“就是那個王浩!”
“曹教授,你也不用懷疑,前一段時間鬧得那麼大,東港解聘王浩這事,你應該聽過吧?”
曹東明聽著點頭。
“東港大學都不調查仔細,就解聘本校教職工,這種事都能幹出來,提交的報告把問題歸在王浩身上,有什麼大不了的。”
“東港合金實驗室的專案都中斷了,誰還在乎那個?”
“也對。”
曹東明想了一下確實是這個道理,他頓時對王浩的分析工作更感興趣了,“彭教授,能把資料分析報告拿出來看看嗎?我要把整個研發、製造流程都過一遍。”
“當然沒問題,這邊請。”
彭輝說著就帶頭朝著資料分析辦公室走去。
(求月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