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魚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就這縫合水平?有的放矢,苟在診所練醫術,江邊魚翁,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5床的病人?阮小勤,這不是你負責的床位嗎?”吳教授看向尖嘴猴腮的中年醫生。
原來這人叫阮小勤。
“是我負責的。這個病人是咱們昨天剛治療的那個,就是您親自指導灌骨水泥的那名婦女。”
阮小勤臉色有些驚慌的站起身。
醫院有著三級查房制度不假,但是主診醫生擔的責任最大。
有時候手上的病人出點狀況,主診醫生可能比家屬還要更焦慮,更擔憂。
至於有些負面新聞,說什麼醫生高冷,不管病人死活,那純粹是扯淡。
醫生不怎麼關心的病人,多半是輕症,偷著樂就對了。
真有問題的病人,醫生絕對有一趟沒一趟的往病房跑,不可能不關心病人的死活。
“走,看看去!”
吳教授一聽這個患者是昨天由他親自指導治療的,起身就往病房趕去。
“那個誰,別愣著,立刻跟我們一起參與搶救!”
吳教授還不忘使喚李敬生。
立威的意義更大。
就是告訴李敬生,在骨外科,他有能力指揮李敬生幹活,讓李敬生別太囂張,最好夾著尾巴低調做人。
官大一級壓死人。
在醫院,上級醫生也確實有這個地位和權力。
當然,遇到比較妖孽的年輕醫生,能不能壓制住就不好說了。
根據醫生條例與醫院的搶救急危重病例的相關規定,李敬生這種情況下是沒辦法拒絕的。
他倒是乾脆,起身跟著一起去病房。
正好見識一下吳教授等人的急救水平。
骨外科一般很少收重症病人,因為真有重傷病人一般直接送ICU去了。都是等到生命體徵穩定了,符合手術標準了,這才會考慮做骨外手術。
沒哪個骨外的醫生會傻乎乎的收個重傷垂死或者存在極高風險的病人。
最簡單的肋骨骨折,如果引發了肺積水,開胸手術至少二十萬以上。
遇到年齡大點的,醫生一般都會建議置管引流,然後保守治療。
啥意思呢?
就是讓肋骨自行癒合。
如果骨折嚴重有移位,往往都是畸形癒合。
李敬生跟著剛走到病房門口,已經感受到了沉重、緊張的氣氛。
出現緊急狀況,一般都是整個科室的力量撲上去搶救。
大一點的科室通常會分組。
組內的醫生能處理,那就自行處理。解決不了,肯定只能低頭向其它組求援。
“吳教授,病人的血壓還在掉,呼吸也出了很大問題!”
管床的實習生都快要急哭了。
遇到這種緊急狀況,很少有實習醫生能保持鎮定的。
好多規培兩三年的醫生做個腰穿,手還抖得跟啥一樣。
家屬在旁邊急得直哭。
病人是個四十歲左右的婦女,臉色蒼白,額頭不斷冒出細密汗珠,表情很痛苦。呼吸粗重且短促,人已經處於淺昏迷狀態。
眼睛無神的睜開一條小縫,整個人已經意識不清醒。
“血壓多少?”
“收縮壓78mmhg,舒張壓49mmhg。”
護士在旁邊報數。
成年人正常血壓值為收縮壓在90-139mmHg之間,舒張壓在60-89mmHg之間。
上述血壓屬於比較理想的正常血壓。
現在病人的高、低壓全都低於正常值,這意味著低血壓症狀明顯。
臨床實踐中,血壓的收縮壓只要低於80mmhg就會危及患者生命。
現在,患者的血壓已經跌破了80汞柱,這是一個極度危險的訊號。
“兩分鐘之前,患者的血壓還有81mmhg,正在快速下降。”
實習生在旁邊補充道。
“我先檢查一下腿部創口!”
吳教授拆開患者膝部的紗布,可以看到已經縫合好的手術創口。
看來這是把骨水泥灌進了膝關節的某塊骨骼內。
骨水泥大約六十年代就問世了,八十年代開始臨床較為廣泛的應用。我國九十年代才開始這方面的臨床研究,差不多零六年才開始有一些醫院用於臨床實踐,並且取得成功。
相對來說,算是發展得比較晚了。
骨水泥有著價格低廉,安全可靠,效能穩定,見效快等優點。
很多骨病患者,做完骨水泥後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
對患者而言,這肯定是一大福音。
不過因為是一項新技術,很多患者本身對於在身體內使用水泥也存在一些擔憂和顧慮,所以它的總體使用病例不算多。
這也導致它的臨床應用經驗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豐富。
第二醫院算是一家大醫院,骨外科治療水平遠遠算不上優秀。最近這兩年,它的骨外科業務漸漸有了很大起色,很大一部分功勞應該屬於手法復位門診室。
它為第二醫院骨外科贏得的口碑和聲譽,以及帶來的影響力都是難以估量。
只是醫學界現在就是這麼一個現狀,真正會治病的反而不吃香。那些論文寫得好,科研成果驚人的醫生,反而更受醫院優待。
比如徐醫師,在第二醫院要不是沒人能取代,早八百年就被辭退了。
吳教授這種學術和科研都不錯的醫生,反而成了香餑餑。
傷口略有些紅腫,這屬於正常現象。
本身也是昨天才做完手術,需要等幾天才能慢慢恢復。
李敬生髮現傷口使用的是垂直褥式縫合。
縫合水平竟然……比他強不到哪去。
也不知道是哪個醫生縫的?
肯定不是吳教授親手縫的。
不然,一個主任醫師縫成這樣,有點雷人。
李敬生現在的垂直褥式縫合是熟練級,相當於高年資住院醫師水平。
按理說,外科優秀一點的主治醫師基本都能達到這個縫合水平。
主任要是縫出了住院醫師水平,這個主任的水分也太大了一點。
“傷口縫得很好,沒任何問題。下肢膝蓋脛骨填充骨水泥最多也就是引起區域性不適,不可能導致患者昏迷……她早上和中午吃的是什麼?”
吳教授檢視後,表面還算鎮定,實際上眉頭已經皺成了疙瘩。
心裡估計也是慌得一批。
說實話,骨外科出現這種狀況十分稀少。
“我媽媽早上吃的是豆奶與包子,中午吃的是四季豆炒肉、大白菜、藕燉排骨。都是在醫院食堂買的,應該沒什麼問題。”
患者的女兒已經是個婷婷玉立的大姑娘。
穿著洗得發白的天藍色牛仔褲,一件白色圓斑點的淺黃色短袖襯衫。扎著馬尾辮,臉上看不出畫妝的痕跡,只有未乾的淚痕。
眼中仍然有著淚水,眼眶微微泛紅。
看她那青澀的臉蛋,估計最多也就二十歲左右。
沒看到別的家屬。
只有她一個人陪在病床邊。
母親突然病危,對於還沒怎麼經歷過社會洗禮的她來說,讓她極度驚恐和心慌。只能用哭泣來緩解內心的著急與悲傷。
“吳教授,您說患者會不會吃了四季豆中毒?”
尖嘴猴腮的阮小勤在旁邊提出個人看法。
“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患者昏迷前有嘔吐、頭暈等症狀嗎?”
吳教授詢問家屬與管床醫生。
“有嘔吐,還說胸悶,全身難受。”
管床醫生回答。
“早上吃完包子,我媽就開始說有點不舒服了,然後一直說胸口不舒服。後面就吐了。中午吃的飯很少,四季豆好像吃完了。”
家屬也跟著肯定了有嘔吐的症狀。
吳教授的麵皮抽搐了兩下,吃完包子出現嘔吐,那時候都還沒吃四季豆,怎麼中毒?
“確定是吃完早餐出現嘔吐嗎?”
“確定!吃完中飯後我媽有乾嘔過兩次,沒吐出來。”
“那應該不是四季豆中毒。”
吳教授轉頭看向阮小勤。
“阮醫生,病人吃完早餐後出現嘔吐,你給她檢查了嗎?”
“查了一下體溫,38.6度,心率超過120次/分。”
大多數成年人的心率都在60到100之間,隨著年齡增長,心率會變慢。
四十歲的婦女,如果沒有心臟病之類,平穩狀態下,心率應該只有六七十次/分鐘。
現在明顯出現心率過速。
“當時根據她的一些症狀,還有家屬的描述,考慮到患者昨天晚上嫌悶熱難受,把窗戶開啟了,對著窗戶吹了一晚上,著涼感冒的可能比較大。我就給病開了退燒藥。”
阮小勤的處理明顯太過隨意。
這種事,如果自己判斷不了,應該向上級醫生彙報。
“感冒能夠引起病人突然昏迷?你太大意了。”
吳教授聽完後,臉都黑了。
好歹五十歲以上的人了,臨床經驗肯定比較豐富。
他已經意識到不妙。
病人很可能今天早上就開始出現明顯症狀,甚至有可能昨天晚上就開始不舒服了。
麻痺大意真是害死人啊!
“那個誰,伱立刻請華主任過來。”
吳教授轉頭看向李敬生。
都這個時候了,還不忘藉機會殺李敬生的威風。
“建議立刻給患者上呼吸機,遲了就有可能來不及搶救。”
李敬生盯著患者看了這麼久,病人的治療經過基本也瞭解清楚了,他意識到,病人肯定是致命的疾病正在快速進展。
他在第一醫院的呼吸內科和急診科都幹過,搶救經驗還算有一點。
再加上現在有著小成級別的呼內診斷與精通級別的心血管內科診斷能力,對這位患者初步診斷後,病因雖然沒找出來。但是上呼吸機肯定錯不了。
“吳主任在這裡指揮搶救,還用你一個住院醫師瞎操心?趕緊去。”
阮小勤對著他喝斥道。
看著病人的情況越來越糟糕,阮小勤也知道闖了大禍。
心情已經壞到了極點。
這時候,讓李敬生去請求援力量,居然還在這裡充大頭蒜,給他們提搶救的建議。以為自己是誰啊?
這個新來的醫生太不像話了。
簡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吳教授,您可以看一下患者的指尖,已經開始發紺,這是低血氧症的明顯訊號。再加上患者血壓不斷快速下降,心率偏快,還伴隨高熱,必須把呼吸機準備好,不然很可能來不及。”
李敬生沒有理會阮小勤。
而是一臉嚴肅的看著吳教授。
說完,他沒有再停留,而是迅速去找華主任過來一起搶救病人。
病人現在的情況還不算特別嚴重,所以吳教授還能比較淡定的思考病因。隨著病情快速進展,吳教授到時候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
臨床搶救,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先進行一些生命支援。
比如血壓低,那就升血壓。
呼吸不好,那就吸氧或者上呼吸機。
對於有一定搶救經驗的老醫生,他們會看病人的情況做一個初步評估。如果還有時間思考病因,那他們就不會輕舉妄動。
李敬生直接跑去了華主任的辦公室。
敲門。
過了片刻,裡面才傳出華主任略帶迷糊的聲音。
“請進。”
這是在搞午睡。
主任、主任醫師的年齡很多都是四十歲往上走。
大一點的醫生,42歲能評上正高職稱算是很年輕的主任醫師了。
很多五十多歲才評上,甚至一輩子止步於副高。
“華主任,25號床的病人突然昏迷,情況很不好,吳教授讓我來請您過去一起搶救病人。”
“我馬上過去!”
華主任聽到發生這種險情,睡意瞬間醒了大半。
站起身急忙朝外面走去。
“你不是在門診上班嗎?吳教授怎麼讓你在住院部跑腿?”
華主任招他進來可不是打雜的,而是在門診撐起半邊天,幹活的。
“我中午過來休息一會,正好遇上了病人搶救,吳教授就叫上我一起過去幫忙了。”
李敬生自然不會在華主任面前說吳教授給他穿小鞋,打壓他。
那就太LOW了。
到得華主任這種級別,很多事情只要如實描述,華主任就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判斷。
在一個領導面前打另一個領導的小報告,這是職場大忌。
“病人什麼情況?”
華主任問道。
“病人現在血壓下降非常快,收縮壓只有78mmhg了,心率高達120次/分,呼吸粗重,淺昏迷,有低氧血癥表現。病人做的治療是膝蓋脛骨灌注骨水泥,別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李敬生簡明扼要的把知道的情況說了一遍。
“應該是那個骨髓炎導致脛骨空腔的病人。治個腿,怎麼弄到昏迷了?本身也就只是一個下肢的小手術啊!”
華主任也有點懵。
有時候要出事情擋也擋不住。
往往都是出乎意料的突發事件。
兩人進了病房,已經給患者用上了一些搶救措施。
“查出病因了嗎?”
華主任一進來,立刻成了地位最高的那個。
搶救的總指揮權自動落到他手裡。
“沒查出來。剛才推了兩支腎上升壓,效果有一點,不太好。考慮到患者有低氧血癥出現,暫時先嚐試讓她吸氧看看效果。”
吳教授最終還是沒有采納李敬生的建議,而是選擇最便利的床頭單鼻孔吸氧。
“患者的血氧指數升了一點87%了。”
阮小勤在旁邊說道。
“血壓也穩住了,還回升了一些,收縮壓有80mmhg。”
好訊息頻傳。
西醫的對症治療往往都是立竿見影。
臨床搶救基本上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李敬生卻對結果並不看好。
他有強烈的危機感,這個病人現在的體徵好轉只是水中花,鏡中月,很快就會被打回原形。
因為真正的病因沒有找到。
當然,利用這種方式爭取更充足的搶救時間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有些病因想要查出來,很費力,需要更多的時間。
“我能看看病人的情況嗎?”
李敬生向華主任請示。
現在華主任當了總指揮,李敬生可以爭取到一些立功表現的機會。
如果這個病例的搶救,他能給出建設性的建議,在科室內的地位將會大幅提升。
手法正骨雖說是個技術活,但是在很多醫生眼裡,這只是一個‘粗活’。
就像內科鄙視外科只會拿手術刀一樣。
鄙視鏈永遠都是存在的。
“可以,你需要怎麼檢查,讓管床的醫護配合你。年輕醫生就應該像你這樣,積極一些,而不是畏手畏腳,害怕承擔責任。”
華主任欣然同意,說到後面時,目光有意無意的掃過阮小勤等人。
阮小勤等人自然是滿臉不屑的看著李敬生給患者檢查。
實力不行,表現再積極也沒用。
得了允許後,李敬生走到床側給患者檢查。
查體永遠都是最直觀有效的初診方式。
試著翻開患者的眼瞼,他發現患者的結膜下有瘀斑。
然後又捏開患者的嘴巴看了下,沒有口腔出血、水泡等症狀。
“借聽診器給我用一下!”
李敬生還檢查上癮了,給患者聽心肺音。
吳教授等人對這個新人自然不抱什麼希望,甚至覺得李敬生有點急於表現,功利心很強。
因為第一次與李敬生見面就發生了衝突,他對李敬生的印象一直不好。
華主任與吳教授等人已經在病房內展開了討論。
仔細排查每一處有可能出現風險的環節。
給患者聽完心肺音,李敬生心中已經有了一些底。
小成級別的呼吸內科診斷還是很不錯的。
聽肺音時他聽到那種比較沉悶的濁音,溼囉音,叩診尤其明顯。
根據他的診斷經驗,患者很可能已經發生了肺部水腫。
聯想到患者昨天晚上吵著說很悶熱,要開窗透氣。是不是昨天晚上,患者的肺部就已經出現了問題?
這種可能性非常高。
肺部發生水腫後,會出現呼吸困難,憋悶。
離江市昨天晚上的天氣還算可以,並沒有出現要下雨之前的悶熱現象。
患者當時出現悶熱症狀時,應該就已經出問題了。
肺水腫,結膜下瘀斑,高熱,心率偏快,血壓迅速下降,淺昏迷……這些症狀合在一起,讓李敬生的診斷依據變得更加豐富。
就像做應用題一樣,每增加一個已知條件,求解答案就會更精準一些。
難度也會降低很多。
“你媽媽從手術後到現在,排尿怎麼樣?比平時是不是少很多?”
李敬生詢問女孩。
她可能看李敬生比較年輕,多少有些不願意搭理。
出於禮貌,只是像徵性的點點頭。
“差不多吧!”
李敬生沒有現詢問家屬,而是直接拿起護理記錄卡。
手術後肯定要記錄尿量、血壓等情況。
“排尿存在明顯減少啊!”
與他預測的差不多。
“患者做的是脛骨骨腔填充骨水泥手術。在術後出現肺水腫、高熱等症狀,排除過敏和感染等因素,那會是什麼呢?”
他開始苦苦思索,努力辨證求解。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