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感謝好意
空竹笙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40感謝好意,穿越農家:種田發家養崽崽,空竹笙笙,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知道是不是三人在廚房說的話,被外面的李長輝聽到了。
等他們把頭髮烤乾的時候,李長輝也把他們的衣服全部洗好了,就連林禾的也一樣。
在屋簷下晾好,拿著木盆回來後,看都沒看一眼,就直接道:“明天開始,瑜兒也要開始學洗衣服,以後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李瑜當時就驚了:“為什麼啊。”
他的衣服,一直都是爹孃幫忙洗的,怎麼突然就要自己洗了?
李長輝終於正眼看他了:“最近捉到的知了,一共賣了多少錢?”
這個李瑜知道,他記得清清楚楚的呢:“總共一兩零六百多文,我和皓兒一人八百多文。”
李長輝點頭:“這就是了,你自己賺的錢,都自己收著了,自己的衣服,為什麼不能自己洗,何況現在穿的薄,天氣熱,洗衣服也方便了。”
李瑜忍不住指了指旁邊的弟弟:“那皓兒呢?”
“他還小,再等兩年,也要自己洗。”
“可是我還不會洗衣服啊。”
“不會就學,從明天就開始學。”
話都說到這裡了,李瑜也只能硬著頭皮點頭:“好吧,我知道了。”
林禾在旁邊腔都不敢開,瞧李長輝這樣子,明顯在一開始,說把捉知了賣的錢,分給他們兄弟的時候,就已經打算好了啊。
沒想到這麼早就開始套路自己兒子了,她生怕自己一搭腔,戰火就引到自己身上了,到時候來一句,讓她洗咋辦?
正這麼想著,就看到李長輝的視線落到自己身上了。
林禾當即一個激靈,站了起來:“晚上吃什麼,煮稀飯的話,要不要烙餅?”
其實這會兒還早呢,只是因為下雨,天色看起來黑壓壓的,好像晚上了一樣。
李長輝反而有些莫名其妙,小廚娘這反應怪怪的。
不過他還是解釋:“不著急,現在還早,等會兒再做,要是餓了的話,可以先吃點稀飯。”
他以為林禾著急做飯,是自己餓了。
林禾偷偷舒了一口氣,正要說話,就見李長輝指了指她的頭髮:“挽起來吧,小心被燒到了。”
小廚娘的頭髮最近也養好了,不說烏黑髮亮,卻也比一開始的枯黃茅草好看多了,這要是被燒到了,怪可惜的。
“哦。”
林禾挽起頭髮,見李長輝已經把李安抱出去,開始在屋外教幾兄弟讀書了,這才確定金主沒有打算‘套路’她的意思。
放心了,收拾了一下自己,然後才跟了出去,想找點事情做。
出門就看到牆角放著的竹籃,裡面還裝著一些知了。
大概是前幾天捉得太狠了,很多地方都被找過了,這幾天抓的就少了些。
加上林禾第一次沒經驗,倆孩子還要教孃親,又是剛上手,就因為下雨回家了,所以這一次,他們其實也沒捉到多少。
早上捉的,李長輝中午就拿去賣掉了,現在也就只有五六十隻的樣子。
但是吃的話,也還是有點多了。
他們家連續吃好幾天了,李長輝和李瑜李皓都是一人五隻,李安兩隻,也才十七隻而已。
不是捨不得,是怕吃多了反而對身體不好,尤其是小孩子,吃多了可能還會上火流鼻血等。
這些小傢伙都還是活的,還在籃子裡爬來爬去的蠕動著呢,林禾看了這麼多天,加上這會兒竹籃裡也不是太多,倒也不怕了。
但是直接上手拿,心裡還是有些發虛。
所以她拿了個筷子,數了十七隻出來,放到碗裡用盤子扣上,這個晚上可以吃。
正好李長輝教完孩子們讀書,林禾便問他:“輝哥,這幾天知了猴便宜了,就這麼點兒,還在下雨,懶得再跑一趟,這些怎麼辦?”
前幾天他們賣的還是三隻一文錢,現在已經五隻一文錢了,竹筐裡面就剩下三四十隻,跑一趟太麻煩。
李長輝想了想:“給大伯他們家送過去吧,長生媳婦這幾天幫忙照看李安,給錢太生分了,這個送過去,他們想吃就吃,不想吃的話,跟幾個侄兒抓的,一起賣了也行。”
林禾正要點頭,眼角的餘光發現李瑜看了過來,便問他:“怎麼了?”
李瑜想了想:“娘,爹說這是我們捉的,賣了錢要給我們的。”
懂了,這是不想送人。
不過林禾並沒有直接說聽爹孃的,而是委婉道:“平時我們幹活的時候,是不是需要你們照顧弟弟?”
李瑜點頭:“是啊。”
“那這次是不是因為秀玲嬸嬸幫忙,所以你們才能每天去山上捉知了,才能賣到那麼多錢?”
李瑜繼續點頭:“是。”
“你們爹每天跑兩趟,幫忙把知了拿去鎮上賣掉就不算了,秀玲嬸嬸幫忙照顧弟弟,才讓你們有時間捉知了,是不是應該感謝她?”
李瑜懂了:“我知道了娘,多虧了秀玲嬸嬸,我和皓兒才有機會捉知了賣錢,應該感謝秀玲嬸嬸。”
“那這些知了?”
“送給秀玲嬸嬸。”李瑜說著,又轉身跑回房間。
等他出來的時候,兩隻手裡還捏著東西。
“娘,這個也一併給秀玲嬸嬸,謝謝她幫忙招呼弟弟。”
居然是五個銅板。
林禾稍一遲疑就接過來了:“好啊,就當給未來的弟弟妹妹買糖吃了。”
“不過瑜兒你要記住,錢雖然可以報答別人的幫助,卻也不能完全抵消別人幫忙的好意,要知道,不是誰都會為了這麼點錢,費那麼大麻煩的。”
李瑜似懂非懂,不過還是點點頭:“好的娘,我記住了。”
至於他現在還懂不懂,林禾並不是特別擔心,只要記住了,以後總會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