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螞蟻與大象
荼蘼竹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螞蟻與大象,慘死三次,三任前夫瘋魔了,荼蘼竹徑,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是能買空的話,那就買空。正好能叫南方抓緊時間,再多運一些糧食過來。”
奶孃一臉困惑,這件事情既古怪又很重要——收購這麼多糧食,絕不是一件小事——她望著李螢,希望他能問問清楚。
但李螢只是平和道:“好,我這就安排。”
他輕聲道:“如今天色還早,阿瑜吃過早飯了嗎?若是沒有,不如一起用餐,也好商議一下具體細節。現在商鋪還未開門,阿瑜不如先看看昨夜清點出的禮物清單?”
李螢的安排合情合理,林瑜也找不到反對的理由。
她點了點頭道:“好。”
李螢的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
他殷勤的親自領著林瑜走入室內,侍女與道童們早已準備好了隨時上菜。
林瑜與他面對面的坐下,又問道:“今日朝堂之上有什麼事情發生嗎?”
雖然現在天色剛亮,但朝會的時間更早,林瑜趁著林衍還沒回府的時候出了門,不過朝會應該已經散場,李螢說不定已經收到了最新的情報。
他果然沒叫林瑜失望:“要說有什麼事的話……現在朝中與北戎商議和約的事情大約最為重要了,除此之外,有一件事和阿瑜家中有關。”
“和我家有關?”
“是,太子殿下駁回了林廷尉遞交的死刑行刑名單。恐怕很快便會傳出風言風語,是因為林府得罪了東宮。”
林瑜一震:朱容湛……真的那麼做了?!
她心中一時又是歡喜,又是擔憂。
“他們只能想到得罪嗎?就不能是因為那份名單真的有問題嗎?”
李螢搖了搖頭:“誰會真的關心那份名單呢?”
士族不會因為單純觸犯法律而被處死,他們如果被判死刑,一定是因為彼此之間的權謀傾軋。
只有黔首百姓會被困在混亂隨意的律法之中,那些人的死活,滿朝朱紫,又有誰會關心,又有誰會冒著得罪廷尉的風險提出反對?
比起重視平民的生命,他們的邏輯自然更覺得是因為林衍得罪了太子。
林瑜對此無可奈何:“還有呢?”
“還有,天子最為信重的方士向天子進諫了一句箴言。”
“箴言?”
“說月底河東會有地龍翻身,需要以龍氣鎮壓。”
林瑜錯愕的抬起頭來:“龍氣鎮壓?”
她心想,難不成這就是朱容湛的辦法?
可這種事情真的會有人相信嗎?這種迷信未免也太離譜了吧!
“天子已經決定令太子前去巡視河東了。”
林瑜:“……”
居然真的成功了!?
她一面覺得荒謬,一面又覺得心冷。
天子晚年的昏聵舉動,林瑜曾經見識過,能相信這種箴言,他如今對方士的信任恐怕已經重到了一個危險的地步。
距離他“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時候,已經越來越近了。
在那之前,朱容湛能搶到一線生機嗎?
想到這裡,林瑜不由得看向了李螢,畢竟這位,正是曾經狙擊朱容湛狙擊的最狠的那一位。
她沉默片刻,低聲道:“我有件事情想問你。”
“阿瑜請說?”
“太子墜馬這件事,是你做的嗎?”
李螢望著她,定住了片刻。
“阿瑜為什麼這麼問?”
“戍寅說你擅長擲手戟,星門觀的死士都很擅長。”
“是。”
“遊獵的時候,我與羅氏公子發生了一點衝突,戍寅為了幫我報復對方,驚了對方的馬,導致羅元青墜馬。”
“所以,”李螢幽幽道:“阿瑜聯想到了太子殿下當年的事情。”
“是。”
他有些自嘲的笑了笑:“如果我說不是,阿瑜會相信麼?”
“信。”
李螢一愣:“為,為什麼?”
林瑜瞥了他一眼:“你連殺了我的事情都敢承認,不至於這件事情對我撒謊啊。”
他呆了片刻,然後笑了:“是。”
李螢不知為何,笑得特別燦爛。
他想,阿瑜信我!
他心情激盪道:“阿瑜瞭解我。”
林瑜以手撐著下頜,歪著頭看著他道:“因為你不是很在意心誠不誠嗎?我坦誠的問你,你也會坦誠的回答我,對吧?我很好奇你當年聽說這件事情的時候在想什麼?我可以問嗎?”
“阿瑜對我坦誠的話,我自然也會對阿瑜坦誠。”李螢沉吟了片刻:“阿瑜問的話……我只能說,我在想——這或許是個機會。”
“機會?”
李螢輕聲道:“這世間,沒有那種可以一夜之間就能翻天覆地的神機妙計,縱使是多智近妖的諸葛孔明,面對蜀漢的頹勢也無力迴天。所有的計謀、所有的心機,都不過是在順應大勢的前提下,努力周旋騰挪。”
林瑜專注的望著他,李螢便忍不住說的更多:“李氏並非一開始就抱著要爭搶東宮之位的念頭。在太子墜馬之前,他的地位無可撼動,沒有人會冒著身死族滅的風險,試著將他拉下太子之位,至少不會是在那個時候。可他跛了足,就出現了可乘之機。”
“人們用一點點流言試探,然後是越來越多的欲言又止,許多惋惜和同情,這些都是在被允許的範圍之內,毫無風險的行為,卻能刺激的朱容湛失去冷靜,讓他變得敏感、暴躁、多疑、痛苦、封閉。”
“以憐惜為名的冒犯,太子殿下為之憤怒,卻要自己揹負罵名。”
“他開始與天子日漸疏遠,變得喜怒無常,當有人想要撬動一塊巨石,他無疑已經給自己的敵人準備好了撬點。”
“為他設下陷阱,甚至不需要我們親自出手,他的老師們就會幫我們將他推入其中。只要表露對太子殿下舉止不夠穩重、不夠莊嚴、不夠豁達的擔憂,自有無數‘為他好’的人,蜂擁而上,以進諫之名,想要矯正他,壓服他,強迫他,無視他的痛苦,蠻橫的要求他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
“然後,太子殿下就像個塞滿了炸藥的火器桶,終有一天,會再也無法忍受的爆炸。說來很可怕,也很好笑,那麼多人將一個人——還是一個身份那麼尊貴的人,逼到幾近瘋狂的地步,卻沒有人會受到責罰。”
“刺激他、苛責他的老師怎麼會錯呢?他們不過是恪盡職責,敢於進諫罷了。說話難聽?言辭刻薄?無法忍受?那也是太子的錯,他們只是希望他成為‘明君’該有的樣子,那正是他本就該努力成為的樣子,這樣的規訓怎麼會有錯?如果他做不到,那就是他氣量狹窄,不能虛心納諫,沒有容人之量,不配為君。其他人又怎麼會有錯呢?他們只不過是關心太子、擔心他、同情他、憐惜他……和東宮比起來,這些人不過是一隻只螞蟻,可就是這些螞蟻,聚集在一起,也能活生生的咬死啃噬一隻大象。”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