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八章 永昌,季漢當興,軍師中郎將,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昌郡在益州郡之西,道路斷絕,險阻難越,當時郡中太守正值變動之際,故而雍闓領兵到來之時郡內還沒有太守主持郡事。

幸好郡五官掾功曹呂凱和府丞王伉兩人忠於朝廷,他們相互協作,鼓勵官吏百姓,關閉邊境來抗拒雍闓。

雍闓見一時強攻難下,就連著寫了數道檄文誘降呂凱和王伉,可是呂凱就是永昌不韋人,在郡內威信頗高,對雍闓的誘降不為所動,帶領郡中官民拒絕了雍闓檄文的鼓動,並且還反作了一道志節高尚、大義凜然的回信。

呂凱在回信中說道:“天降喪亂,奸雄乘釁,天下切齒,萬國悲悼,臣妾大小,莫不思竭筋力,肝腦塗地,以除國難。伏惟將軍世受漢恩,以為當躬聚黨眾,率先啟行,上以報國家,下不負先人,書功竹帛,遺名千載。何期臣僕吳越,背本就末乎?”

“昔舜勤民事,隕於蒼梧,書籍嘉之,流聲無窮。崩於江浦,何足可悲!文、武受命,成王乃平。先帝龍興,海內望風,宰臣聰睿,自天降康。而將軍不睹盛衰之紀,成敗之符,譬如野火在原,蹈履河冰,火滅冰泮,將何所依附?曩者將軍先君雍侯,造怨而封,竇融知興,歸志世祖,皆流名後葉,世歌其美。”

“今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遺託孤,翊贊季興,與眾無忌,錄功忘瑕。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蓋聞楚國不恭,齊桓是責,夫差僣號,晉人不長,況臣於非主,誰肯歸之邪?竊惟古義,臣無越境之交,是以前後有來無往。重承告示,發憤忘食,故略陳所懷,惟將軍察焉。”

這篇回信雖然情真意切、道正理順,但當下野心勃勃的雍闓哪裡聽得進去?

當初他掀起叛亂之初,與其有舊交的中都護李嚴就受諸葛丞相的委託給他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書信,勸他迷途知返,幡然迴歸。

可是雍闓這廝完全不為所動,還以“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遠人惶惑,不知所歸也”來作為回答,氣得李都護對諸葛丞相直言此人欺天犯上,不可救也。

所以呂凱想憑一番言語就說得雍闓悔悟歸正實乃妄想,雍闓見說降不成,旋即惱羞成怒命大軍直接攻城,

幸好不韋城還算堅固,呂凱王伉二人又應對得當,直到現在雍闓還未攻破城池。

“大兄,今日實在可惜,我等都已有軍士衝上了城頭,可惜還是被賊軍趕了下來。”雍闓進帳剛一坐下,就聽得帳外傳來一記洪亮的不滿聲。

這個聲音對雍闓而言最是熟悉不過,正是他的三弟雍結。

這雍結擅使長刀,頗有武力,又兼精通韜略,乃是他起兵以來最為依仗的親族大將,故而雍闓對其恩寵之極。也就是其弟,才敢在帳外咋咋呼呼,並不經通報就進得帳來。

雍闓揮了揮手,示意雍結坐下,淡定地說道:“三弟何必動氣,這不韋城已經殘破難守,不出旬日定會為我兄弟攻破。”

“大哥,若是如此就好了,我看城中賊軍近日士氣非但不墮,反而又振奮了幾分。”論起兵事,雍闓還真不如其弟精通,城內守軍的狀況雍結可是看得分明。

然而雍闓作為雍家乃至整個益州大姓的主事之人,自是曉得雍結說的是何意,無非是越嶲郡那個新上任的太守近日大敗了高定一場,訊息傳到永昌來,城內的守軍很是歡呼了一陣。

哼,這都是高定那廝連連獲勝之下驕狂所致,他這一敗不僅折損了自己的兵力,更是大大挫傷了整個南中反抗盟友的銳氣。

他難道不知,我等反叛朝廷本就是冒了天大的風險,幹得是殺頭的買賣,萬萬出不了丁點差錯,每一步的謀劃都要慎之又慎,如此才可有與朝廷周旋的本錢。

谷壔唉,高定這一敗可是讓那些站到朝廷一方的匹夫大大地鬆了一口氣,而己方的某些人也隱隱之間起了些別樣的心思。

雍闓又在腦海中過了一遍近期南中的局勢,只覺高定這一敗對己方很是不利,轉念又想到這廝闖下如此大禍竟然還有臉來信索要兵馬軍械,心中更是生氣。

又聽得自家兄弟如此言說,雍闓不由怒道:“哼,呂凱王伉二人真是冥頑不靈,兀自想與漢廷陪葬,真是愚昧至極。王伉是蜀郡人就不必說了,呂凱乃是咱們南中本地人,這廝還不向著鄉里人,妄圖諂媚成都重整他們呂家的門楣。”

雍結道:“大兄,誰叫人家出身名門呢。”

原來呂凱先祖乃是秦國名相呂不韋,當年呂不韋因與秦始皇爭權不勝,落得個自殺身亡的下場,其家族也被流放至蜀地。

大漢數百年,呂氏一族為避爭端,逐漸從蜀中往南中遷移,直到遷到永昌郡這才定居下來。

呂不韋乃是一代名相,其家族也是頗為茂盛,故而呂家在永昌郡頗有名望,就連郡治也是永昌百姓尊奉呂不韋而命名為不韋縣。

所以呂凱雖非永昌太守,但說起實際聲望,其人不在太守之下,甚至可以說在永昌地界,呂凱的話比太守還管用幾分。

雍闓起兵之初,也曾遣使去勸說呂凱一同舉事,不料被其斷然拒絕,惹得雍闓惱怒非常。這廝後來又靠上了孫權,更是志得意滿,對永昌郡覬覦萬分。

他本是益州大姓,按理說完全可以請求孫權任命他為益州太守,可是他卻所圖遠大,只願做永昌太守去佔領永昌郡。

究其原因除了想要剷除不聽話的呂家之外,還有益州郡早就是他囊中之物的緣故,他雍家本就在益州郡說一不二,實乃真正的土皇帝。

若是再佔據了永昌郡,那麼他們雍家豈不是名正言順地擁有兩郡之地了嗎?這番計較,雍闓自是早已盤算清楚,所以才這麼盡力前來攻打不韋城的。

永昌軍民雖在呂凱王伉二人的領導下堅決抵抗,但原先有著東吳的支援,雍闓還有時間徐徐圖之。

可是近些日子他探得訊息,諸葛亮主導朝政之後當機令斷,旋即派遣尚書鄧芝出使東吳,與孫權重修盟好,以此斬斷了自己一方的外援。

難怪最近自己連連向東吳求助,東吳一方都愛搭不理的,原來孫權拋棄了自己又和諸葛亮走到了一起。吳人背信棄義果真如家常便飯,實在是無恥之極。

雍闓想到吳人的做派就來氣,但他不也敢對東吳明著動怒,畢竟這是他唯一能夠依仗的外援。

幸好東吳一方還沒有把事情做絕,劉闡這個益州刺史仍然駐守在交益邊界,這表示孫權還沒有徹底放棄南中這幫叛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奪嫡:瘋癲王爺竟是絕世全才!

皖南牛二

聖眷正濃

楮緒風

被家人賣掉後,我成了山裡的團寵

阮輕風

水滸:開局悟性拉滿,震驚周侗

寒羽

本王,廢物

青衣杏林

裙釵之下

石阿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