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金堤,季漢當興,軍師中郎將,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郎,這曲轅犁和翻車果真設計的奇妙,有這兩樣農具,我大漢的農事生產必將上升一個大臺階啊。”黃月英一邊看著曲轅犁和翻車的樣式圖布,一邊對一旁的諸葛亮說道。
諸葛亮今晚難得空閒,下午散值後未留在丞相府,而是回到了自己府上和妻兒共享天倫之樂,畢竟在蜀中他們諸葛家就只有自己一家再加上幼弟諸葛均一家攏共不到十人,因此他一有機會還是會盡可能地陪陪他們。
諸葛亮喝了口茶,頷首同意道:“正是如此,楊明之功莫大焉啊。”
“那豈不是要重賞他。”黃月英將樣式圖布遞給了一旁早已等的焦急的諸葛喬、諸葛果後笑著說道。諸葛亮搖了搖頭:“這小子才任主簿不久,不宜升得太快,此次功勞只有權且記下了。”黃月英自是明白其中道理,不過她眼珠一轉,又道:“楊清自是功大,那我的舉薦之功也不小吧,不知丞相有何賞賜?”
他們夫妻自成婚後相互打趣慣了,諸葛亮見自家妻子又在開玩笑,心中也是高興,同樣打趣道:“細君的舉薦之功是不小,只怕要分潤給果兒一半吧?”
諸葛果還在一旁和兄長全神貫注地研究翻車和曲轅犁,剛才父母的玩笑話並未聽到,此時見自家大人提到自己,又不知何事,只好一臉茫然地望著自家父母。諸葛亮夫妻見女兒一副無辜的模樣,甚覺可愛,兩人不由對視一眼大笑了出來。這一笑不僅讓諸葛果更加摸不著頭腦,就連站在一旁的諸葛喬也有些發矇,同樣也是一臉無辜地望著父母。
還好黃月英笑過之後將緣由說了出來,兄妹倆這才得知是何事。諸葛果見母親在向父親討要賞賜,思索片刻後開口道:“女兒想到一個賞賜法。”黃月英好奇道:“哦,果兒有何法子?”諸葛果走到母親身邊,一臉希冀地望著諸葛亮道:“城外莊園建好有一段時間了,大人還未曾去過,莫不如擇一好天氣一家人去莊園看看,這也權當對我和阿母的賞賜了。”
諸葛果的想法,屋中三人自然明白,這是她想乘此機會讓諸葛亮能到城外好好放鬆一番。諸葛亮心中感動,慈愛地看著自己女兒同意了她的提議:“有功必賞,果兒提出了法子,為父只得答應了。”
其實諸葛亮最近也有心要去莊園那看看,如今正是栽種桑樹的時節,他要親自向百姓們示範種桑織錦的好處,這可是關係到國用的大事。
黃月英也想到這一層,自家夫君怎麼能真的任何公事不管就只為休養呢?她又想到自己母女有了個賞賜的說法,楊清的雖說以後肯定會補上,但這時也不得不有所表示,以免冷了人心。夫君他不好在公事上重賞於他,自己可以從私事上感謝一番,也算夫君的關懷。
“楊清有功此時不好提拔,莫不如請他來家裡吃頓飯,也算你這個丞相的感謝了。”
對黃月英的這個提議,諸葛亮自無不可:“也好,聽說明之是一個人在成都生活,平常的飯食也是隨意對付,就請他來家裡好生吃頓飯吧。”
“那不如就定在明日?”
諸葛亮道:“明日恐怕不行,今日他向我言道明日要去金堤那兒看看。”黃月英好奇道:“金堤,這小子去那裡做甚?”諸葛亮笑道:“明之他言說的興農之舉就有大修水利這一條,因此他想先實地去蜀中最重要的金堤探察一番,再回來向我陳說想法。”黃月英聞言若有所思,點頭道:“原來如此,既然這樣,就等他回來再說吧。”
金堤,它在後世有個更為舉世聞名的名稱都江堰,因此時季漢朝廷在當地設定了都安縣,所以如今的百姓多稱呼它為都安堰,又喚作金堤。
此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邊的岷江上,去成都百里左右,為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脩建的基礎工程上大修起來的,其主要包括寶瓶口進水口、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三部分。憑藉此堰防洪灌溉之力,岷江水患得以治理,成都平原由此變為千里沃土,從而使蜀中有了天府之國的美稱。
都安縣,乃是分綿虒縣南部所置,隸屬汶山郡,縣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丘陵多、平壩少。此刻官道上,一輛馬車正在前行,周圍跟著數十騎兵護衛。馬車旁楊清和一青年男子正在交談,兩人皆騎著馬並排而行。
這青年男子正是諸葛亮之子諸葛喬,今年二十歲,原字仲慎,過繼過來以後自然成了諸葛亮這一房的嫡長子,因此諸葛亮將他表字改成伯松。一路相談,楊清覺得其人寬和有禮、穩重質樸,難怪東吳的人都說他的才能不及其兄,也就是那位著名神通諸葛恪,但在本身的個性上勝之。至於諸葛喬為何和楊清在去都安縣的官道上,那不得不從今早說起。
今日一大早,楊清就帶著門下督馬忠調來保護他的十幾名騎兵前往都安縣,誰知一出江橋門就看見黃月英、諸葛喬、諸葛果三人在不遠處,他上去見禮後,才得知這母子三人從諸葛亮那兒得知今日他要去看看都安堰,就特意在此等候欲與他同去。這又多了許多人,還有女眷,楊清很是頭痛,他本想一個人快去快回的,可這畢竟是諸葛夫人,無奈只得答應。
黃月英昨日聽得楊清要去探察都安堰,好奇心一起也想去瞧瞧,自從入蜀後她還未曾去過這名滿天下的水利工程呢。當然她本來是個好動的性子,這些時日在城中待著無聊,正好出去轉轉。將想法給兒女一說,諸葛果自無不可,諸葛喬也是贊同,他早就想認識認識這位楊明之了。
“明之,不知還有多久才能到達?”馬車中傳來黃月英的詢問。楊清也不曾去過,哪裡知曉,只好轉過頭看看了身後的沈達,這個三十多歲的漢子是馬忠派來的十四名騎兵的領頭之人,不僅身手不錯而且他還去過都安堰,看來是馬忠精挑細選過的,這個人情楊清自是記下了。
“回主簿,約莫還有個把時辰。”
他們一早出發,現在已過了未時,大概走了有四個時辰,還好一行人不是坐車就是騎馬的,中途只歇了一次。
“那就抓緊趕路吧,爭取天黑前進入都安縣。”黃月英估算了時間,當即命眾人加速前進。眾人進得都安縣城後不久天色就黑了下來,在縣令嚴弘的安排下進入了驛館歇息,行路勞累,謝絕了嚴縣令的宴請,大家早早安歇了,一夜無話。
第二日上午,在嚴弘的陪同下,楊清一行人終於來到大堰邊,登上岷江右岸的山坡,來到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遠眺大堰即見江心處的魚嘴分水堤將岷江一分為二。據嚴弘說,西邊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而東邊的叫內江,主要用於人工引水灌溉。
這嚴弘也是個博學之人,一路上將都安縣的人文掌故、風土人情娓娓道來,來到都安堰後,此人又將大堰分水、引水的作用一一道出,眾人隨著他的講解倒也將都安堰的來歷和作用弄了個清楚。
正當眾人繼續觀看大堰時,一名小吏突然跑著上山來到嚴弘身旁對其低聲附語一番,嚴弘聽完稟報一臉嚴肅地來到楊清身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