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二章:不可言喻的目光,織明,蝸牛非牛,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姐,這是姑爺寫的?”
赤城將署後院內宅中,丫鬟繡月拿著張誠的手稿問道。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繡月不禁讀出了聲,她激動的贊著:“真想不到,姑爺不只能殺韃子,還能寫這麼好的詞,讀著就激昂澎湃。”
季軒竹走上前,伸手點在繡月的額頭上,道:“你個丫頭,知道什麼激昂澎湃!”
玉蕊一直陪在小姐身邊,這時也走上來,看著書稿,繼續讀起來:
“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
一呼同袍逾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
淨胡塵,誓掃韃虜不顧身!”
她一口氣讀完,又道:“小姐,姑爺這首詞真好,不只激昂澎湃,更是琅琅上口,是否送回府裡,給老爺、夫人也瞧上一瞧?”
季軒竹一雙美目完全停留在詞稿之上,聞言才道:“這是將軍手書,怎可輕與,繡月,你明日叫賈嫂尋人,將這份將軍的手稿裱起來,
雖說字是差了點,卻也力透紙背,蒼勁而有力,玉蕊,準備筆墨,待我抄錄一份,著人送回府中請父親、母親鑑賞。”
“小姐,不陪將軍就寢嚒,要不咱明日閒時再來抄錄也是不遲。”玉蕊嬉笑著提醒道。
季軒竹回頭望了一眼內室,輕輕道:“將軍今夜飲得多了幾杯,方才睡下,你們也瞧見了,如今鼾聲似雷,估摸著一會醒了便要喝茶,玉蕊,你備好紙筆,便為我研墨,繡月去泡沏醒酒茶!”
…………
冬至節氣過後,大明北方基本就開始了歇冬,數九寒天,天冷地凍,戶外真的是幹不了任何的農活了。
不過,在宣鎮北路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大道上仍是車隊往來,雖說不上絡繹不絕,但卻是比別處尤多。
更何況北路各處堡城都有從軍入伍之人,他們冬至節都是休假五日,個個一身新衣,帶著大包小裹的回到家中。
與家中親人們所想不同,他們非但沒有捱餓挨凍,更是每月都能吃到幾頓肉食,如今個個都變得更加的壯實健碩。
而且還都領了餉糧回來,這才是叫鄉鄰驚異的地方,雖說這張大帥來了北路之後,大傢伙也都看到些變化。
比如那些軍頭們侵佔的屯田,又分給了眾軍戶,也很少有奴役軍戶為他們種植私田之事發生,且原來只顧自己的軍頭們,更是開始組織大家挖溝修渠,開荒積肥備耕。
尤其是上北路那邊,除了從軍領餉外,更是幾乎家家都參與到雲州匠坊之中,為了提高效率,張誠便叫各處大小堡城,來雲州自領一些簡單的工序,回去加工好,再送來匠營。
張誠還給這種方式起了個名字,叫做“承包責任制”。
許多工藝要求並不複雜的活計,便是被一個個大小堡城給承包了過去,他們簽下一個個協議合同,便領取原料回堡趕工去了。
就比如現在大明北方都在歇冬之際,北路這邊的壯健漢子都上山砍伐樹木,而婦女們則在家中穿針引線,為北路軍士縫製著軍服、鞋襖、披風等等。
獨石口堡城中,李二蛋已是名人,他不止是張誠在獨石口招募的第一個兵,更是因為他在軍中竟敢單挑把總爺劉長亮,那可是參加過鉅鹿血戰的老將啊。
雖然,李二蛋最後仍是被劉長亮擊倒,但“獨石新兵李二蛋單挑拼命千戶劉四郎”的故事,卻也在獨石,甚至整個北路迅速傳開。
冬至節他也是休假五日,穿著一身嶄新的軍服,昂首走在獨石口的大街上,本就高大的身軀更顯英武魁偉,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看,連李二蛋都支稜起來了……”
“唉,可惜,當初咱也想去報名應募的,卻叫這李二傻子爭了先!”
“嘶,哥們就別裝了,爭了先怕球,你現在去也趕趟,依了咱瞧你就是入了軍伍,也不見得就會比二蛋哥強!”
他五月初便入了軍伍,自八月起已領了三個月的軍票,前時隨大軍出征東路剿匪,更是多得了二兩銀子的賞錢。
前兩月的軍票他都換了糧谷送回家中,暫時家裡也不缺糧谷,今日才自赤城返回獨石口,便去官店裡用十月剛發的軍票兌換了一兩銀子,
如今,李二蛋心裡美滋滋的,懷揣著三兩銀子,正合計著買點啥回家過冬至呢,對街邊的議論渾然未覺。
他在獨石口堡城內轉了一會,便來到南關集市,扯了幾尺花布,又稱了二斤的羊肉,再提了一隻雞,便大步流星的奔家中走去。
…………
成三虎緊了緊自己腰間的束帶,抱拳對父母道:“阿爹、阿孃,無須替虎子擔憂,我家將主爺可是心疼著咱們嘞,你瞧這不都胖了。”
成三虎家在宣鎮東路延慶州下轄大成莊上,吳志忠前來東路募兵招勇時,他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才應募入伍。
可是誰又能想到今日,成三虎非但減輕了家裡的負擔,自己也長高長粗壯了,此番回家探親更是帶後了幾張紙票子。
憑著這幾張紙票子,竟在延慶州城內的順隆昌牛馬行裡換了糧谷、粗布,而且成三虎隨軍出征剿匪,更因鳥銃打得又快又準,比別人還多得了一兩的賞錢,也都留給了家裡。
他是家中第三子,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大哥平素話就少,又膽小懦弱,當不得事的,二哥則是個早產兒,家裡貧苦,小時營養沒跟上,命是保住了,但身子骨一直貧弱,幹不得體力活。
他家阿爹、阿孃一生辛苦勞作,操持著這個家,也就勉強度日,且他還有一個小妹,今年剛剛十四歲,當初就是家裡揭不開鍋,想要將他小妹當給當地勾欄院中,換些糧谷度日。
也是他家命中如此,不該有這番骨肉分離之難,正巧趕上吳志忠前來東路募勇,成三虎二話不說就第一個報了名,領下安家銀換了糧谷,才捱到今日。
如今的成家,已經是莊內各家豔羨的物件,許多待嫁的女子看向成三虎的眼神中,也多了些不可言喻的目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