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氣數,真要完了麼?,織明,蝸牛非牛,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隆平縣衙大堂內,大清和碩肅親王豪格繼續著他剛才的話題。
只聽他建議道:“我等自入關以來,繳獲明國火炮不少,可都交由恭順王部下運用,以何成功部正面對戰盧象升,利用火銃火炮的優勢,攻掠其陣地,我八旗重甲步軍配合,隨時衝擊敵陣。”
他又補充到:“再以我軍蒙古各旗勇士,在兩翼騎射襲擾盧部,使其不能相顧,只要其大陣稍亂,便可尋隙突進,徹底擊潰之。”
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插言道:“確實,肅親王所言極是。”
他對豪格的戰法很是支援,又繼續說道:“我軍仍需分兵南掠,才可誘其尾隨跟進,然我軍各部卻不宜分離太遠,待尋得合適的地方,
便以一部黏住盧象升,以為大軍匯聚之時間,若能合圍盧部,只要集中精銳,全力突陣,潰其一部,明軍定會爭相逃命,盧象升還不是我等囊中之物!”
八旗蒙古正白旗旗主伊拜及時補充道:“我軍,還要分出幾路遊兵,用以監視周邊明軍,使其不敢援救盧象升。”
“還有一點,更需注意?”
饒餘貝勒阿巴泰又說道:“我軍分兵南掠,所擄丁口、財帛和糧谷要集中存放,以大軍看護,免得如高陽一般,辛苦所擄,卻用來資敵。”
眾人都是一片沉默,豪格瞪著雙眼,阿巴泰所言雖是正理,卻使其心中很是不快,良久,多爾袞若有所思道:
“看來與盧象升部作戰,確須避其鋒芒,持重以待,我諸路大軍分進,務要勤於聯絡,若遇盧部,定當趨避,不可使其再創我軍,如其勞師而無功,或許不要我等圍擊,明國皇帝怕就要治其罪了。”
他決心己下,環視堂內各人道:“盧象升、張誠等人,吾必要除之,以儆效尤,此事宜早不宜晚,本大將軍決意,大軍南下之時,擇一適當時機、地勢,
聚數萬精兵,以雷霆之勢,將盧象升、張誠諸部一鼓而滅,諸位有何高見?”
他目光炯炯,掃視眾人。
豪格、阿巴泰、譚泰、霍爾本等人都是站起身來,慷慨激昂,贊同奉命大將軍的看法。
反正即使以後大軍攻打盧象升、張誠等人時,主力不可能是他們,何樂而不為?
而此番入關的八旗蒙古各旗主中,大部都是作為新附軍被引誘來一起搶劫的,這等戰略戰術的大事,他們自然是沒有插口的餘地。
不過,豪格面對多爾袞咄咄逼人的態勢,眼見他權力慾越來越強,心中忍忍有些不快,一副若有所思狀。
看堂內諸將都贊同自己的意見,多爾袞臉上露出滿得意的神情,最後大聲說道:“諸位,就依今日議定知策行事吧,本王自會傳信揚武大將軍,請其率部前來與我等匯合,誘擊盧象升。”
此時,嶽託身為揚武大將軍,掌管著入寇的清兵右翼兵馬。
不過數年前,因為在皇太極面前的驕慢無禮,嶽託被奪去了貝勒之位,降為貝子,還罰銀五千兩。
雖然年前皇太極又恢復了他的貝勒之位,不過嶽託卻是比之前穩重了許多,加上他嶽託身為貝勒,爵位低了多爾袞二等,此次入寇的清兵人馬,事實上以多爾袞為尊。
所以,此番軍議,雖作為右翼軍統率的嶽託不在,多爾袞卻仍敢於直接做下決定,幾乎就是下令給嶽託執行一般。
…………
張誠率部與盧象升的督標營共同為中軍,自真定一路向東南,越過晉州,在束鹿縣境內折而向南,經百尺口巡檢司,過新河縣城,繼續南行。
一路上,處處殘破,官道之上,幾無行人,所遇的村堡,皆烽煙滾滾,都被洗劫的空無一物可用。
官道兩側,枯柳殘枝,時不時的就會見到一些百姓屍體掛在上面,甚至官道上,或兩旁溝渠中,也偶有百姓屍體,個個形狀猙獰。
初時,大軍中還會有軍士出來,將這些百姓屍身解下掩埋,可一路行來,所遇太多,漸漸的也就有些麻木了……
將士們都把目光望向了遠處,冀南大地多平原,官道兩側更多良田,一些村堡便立在官道附近,此時,大多冒著稀疏的濃煙。
這些村堡,早就被洗劫一空,如今,只有兩軍的哨騎,偶爾會在其間躲避風雪,尤其是清軍哨騎,每每臨走之時,都是燃燒一些殘破的屋舍,引起濃煙滾滾。
張誠策馬官道上行進著,總感覺官道兩側,田野之間,在那雜草叢中,好似有人隱伏,初時,以為是清軍哨騎,隱在其間窺伺,派出精騎巡查一番。
才發現,都是一些逃散的百姓,隱身其中,一個個面黃肌瘦,瑟瑟發抖,張誠既不能帶其行軍,又無多餘的糧谷可以接濟他們,只得告訴其就近尋找大城,以避清軍。
…………
這日,大軍在新河縣南十里處的蘇添村駐營。
營地緊靠著一處不知名的小河流,村中已極為殘破,屋舍幾乎都被損毀,完好的極少,卻有兩處水井,還可以使用。
自真定一路到此,沿途只是偶遇一些清軍小股哨騎,他們都是隻一照面,就遠遠跑開,至於,清軍大隊卻是一支也未再遇到。
想來他們應是都在畿南肆虐,所以,自束鹿折而向南起,盧象升便加快了行軍速度。
可大軍卻因為糧餉匿乏,每日裡,只早飯還能囫圇個半飽,晚飯時,基本就是野菜、草根、樹皮和著少量雜糧煮粥充飢了。
初時,將士們還能忍受,時日一多,軍心便有些顯得動搖,開始有人唉聲嘆氣和怒罵朝廷奸臣當道,誤國殃民。
駐營當天夜裡,盧象升的督標營就紮在蘇添村裡,他和楊廷麟都正在一個土炕上,辦理軍務,親兵早已用木材,把這處土炕燒得熱燙熱燙的。
楊廷麟本是抱著滿腔的熱情來到盧象升軍中,想對他有所臂助,可是從軍贊畫這段時間以來,他卻也是一籌莫展。
現在,他比在京中為官時瞭解的事情更多,對朝廷也就更加的失望,更加的不滿,常常會在心裡問自己:“難道大明的氣數,真的要完了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