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黃河不死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0章 孫可望反水(三更),大明武帝崇禎,不到黃河不死心,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在吳三桂、劉道通等人為真假崇禎的問題困惑的時候,五百里外的戰場上又傳來捷報。
阿濟格、博洛和劉進忠、新投降的祿萬鍾取得了烏盟大捷。
這也算是勝負參半了,戰爭嘛,有勝有負,這很正常,吳三桂心中感到了些許安慰,忙問及詳細……
寧州城丟了之後,阿濟格、博洛和劉進忠這三個敗軍之將帶著殘兵敗將,一口氣跑出50多里,一直到了二更天,他們看到後面沒有追兵,這才停下來休整兵馬,查點人數。
戰前城中近3萬人馬,經過這一天的戰鬥,現在跟上來的只有8000多人,其中滿清***不到4000人。
2萬清吳聯軍不是戰死,就是被抓了俘虜,要不就是去向不明。
兩個***一個漢女乾的頭領,一商量也不敢往前走了,這裡地理位置他們又不熟悉,劉道通,何道明,還有百花仙子這三個武林高手都沒了音信,這三將就這幾千人馬,心裡就更沒底了。
於是他們決定就地休息一晚,天亮之後再走,以免跳入明軍的伏擊圈。
當晚三個人商議對策,往哪兒去呢?當然不敢回昆明見吳三桂,敗軍之將,吳三桂一發脾氣,說不定把他們三個的腦袋砍下來。
商量之後,劉進忠建議回師烏蒙,找祿萬鍾中去,現在祿萬鍾投降了吳三桂,一支明軍正在攻打烏蒙,他們正好順路,到烏蒙助祿萬鍾一臂之力。
阿濟格和博洛兩個滿清***也全都同意。
於是這幾千人馬一路北上,兩日後抄了孫可望的後路。
此時的孫可望奉了王承恩的命令,帶領一萬大軍和艾能奇,正在猛攻烏蒙州。
祿萬鍾雖然手下有幾萬人馬,但是精兵不多,正面戰場的交鋒根本不是孫可望和艾能奇的對手。
因此祿萬鍾連連敗退,丟失了大片的地盤,最後退回了烏蒙城,堅守城池不出。
但是他也不能坐以待斃,此時他派人去搬請救兵,遠在昆明的吳三桂自顧不暇,當然也給他派不來人馬,即便是能派也是遠水不解近渴。
無奈之下只有向寧州城求援,但是派出去的人還沒回來,便得到了寧州城已經被明軍攻破的訊息,祿萬鐘有一種靠山山倒靠水水跑的感覺。
此時他又想到了李定國,但是李定國絕對不會再幫他了。雖然他幫李定國訓練了100頭戰象,但此一時彼一時也。現在是各為其主,一個是背叛了大明,一個扶保大明,水火不同爐。
此時的祿萬鍾,正在斟酌自己到底該不該投降吳三桂和滿清***,難道自己錯了嗎?
如此下去,倘若烏蒙城再被明軍攻破,他性命不保不說,他的家族利益會徹底蕩然無存,傾巢之下,豈有完卵?他如何面對他的列祖列宗?
但如果此時再去投降大明,恐怕崇禎也不會容他。再得罪了吳三桂和滿清***,等於裡外不是人。
此時的祿萬鍾就有幾分後悔,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正在這時,明軍又開始大規模攻城了。
孫可望帶領5000千人馬,從南門和東門攻城,艾能奇帶領5000千兵馬從北門和西門攻城。
此時守城的土司兵也不超過1萬,本來祿萬鍾手下的全部土司兵都算上有將近3萬人。但是這幾天連吃敗仗,死傷了一部分,又逃跑了一部分,剩下幾千兵馬跟著他繼續征戰。
此時的祿萬鍾也豁出去了,只有背水一戰,破釜沉舟,親自登上城頭,指揮兵將守城。
雙方從上午打到下午,從下午又打到傍晚。戰況十分慘烈,雙方都是傷亡慘重。但是眼看烏蒙城就守不住了,祿萬鍾打算棄城而逃。
正在這時明軍後面
突然一陣大亂,阿濟格、博洛和劉進忠這兩個***和一個漢女幹率領8000人馬,從這支明軍的隊伍後面就下手了。
這一下孫可望和艾能奇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城頭上的祿萬鍾一看,不由得大喜,真是天助我也!
本來他們馬上就攻下城池了,明軍的優勢瞬間就變成了劣勢。
孫可望和艾能奇只有命令撤退,否則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界,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但此時祿萬鍾也不是個***,這個土司頭子是標準的地方軍閥,帶兵多年,經驗豐富,他一看戰機來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此時的祿萬鍾又糾集了3000兵馬從城中殺出來了。
這一下孫可望和艾能奇果然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
因為被敵人前後夾擊,土司兵倒也罷了,阿濟格、博洛的滿清***和劉進忠率領的吳軍,戰鬥力不容小覷。
人數上又是敵眾我寡,而且他們已經奮戰了一天,處於疲憊的狀態,頓時明軍傷亡慘重。
混戰之中,驍勇善戰的艾能奇連續斬殺幾十名賊兵賊將,不管是土司兵,還是滿清***,還是吳三桂手下的兵將,在他的馬前沒有一個是艾能騎的對手,戰不幾合,就被他的狼牙棒砸於馬下。
但這個時候,祿萬鍾取出弓箭,悄悄的就瞄準了艾能奇的後背。
嗖的一箭射出,正在和***拼殺的艾能奇做夢沒有想到,此時有人在他背後放冷箭暗算於他。
艾能奇應聲落馬,接著被***的一個把總,一刀又斬去了腦袋。
一代名將艾能奇,就此殞命疆場。
日暮時分,孫可望的殘兵敗將被清吳聯軍和土司兵將圍住,沒等劉進忠等人勸他,孫可望自己主動選擇了投降,並命令手下幾百兵將全部扔了刀槍跪倒當了俘虜。
阿濟格、博洛和祿萬鍾都打算殺了孫可望,收編他手下的幾百兵將,但是當頭的必須得宰了,免得他日後反水。
原來他們也知道孫可望和張獻忠一樣,善於走這樣的道路,打不贏就投降,然後再伺機反水。
劉進忠眼珠一轉,及時制止了這三人,對孫可望道:「平東王,好歹我們共事一場,在下可以容你戴罪立功。因為吳王不在眼前,你究竟能不能投降,我們說了也不算。如果你能夠戴罪立功,日後見到吳王,我們可以替你多多美言。」
「多謝劉兄。」孫可望感激不盡。
劉進忠道:「好,眼前就有個機會,不知你敢不敢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