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黃河不死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6章 猇亭之戰(中)(一更),大明武帝崇禎,不到黃河不死心,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青城手下有四大弟子,人城青城四鬼,個個都是先天圓滿境界的高手。

金聲恆一看他們師徒5人就能獨當一面,看來還得是八大王張獻忠的實力,這個殺人狂魔竟然能夠請得動青城派為他們效力,臉面著實不小。

對付昏君崇禎,他們太需要武林高手了。

然而普通的武林高手都是些飯桶,但是真正的高手卻是自命清高,沽名釣譽之輩,一般人根本請不動。

能夠讓青城派出面,金聲恆當然高興。

現在大西國境內,也就是四川一帶,著名的武林門派當然首推峨眉派,其次就是青城派。

這兩派戶大人多,歷史悠久,叱吒風雲的武林高手層出不窮,遠的不說,只在大明一朝,200多年間,這兩派就出現過5位頂級武林高手,甚至可以和少林武當相媲美。

特別是五嶽劍派衰落以來,峨眉派和青城派崛起,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絲毫不遜色於少林和武當。

現在這兩派竟然都被大西王張獻忠收買,看來大西王張獻忠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大順王李自成。

然而金聲恆更高興的是,孫可望又給他介紹了一位,此人無門無派,居住在四川青龍山飛蛇谷,自詡為飛蛇谷的谷主。

約有五六十歲的年紀,花白的頭髮高高盤起,懷抱金蛇劍,面容清矍的臉上帶著幾分陰鷙的目光。

此人名叫姜天達,據說這是罡氣境的高手。

孫可望走到哪裡都帶著這6個人,但是一般不讓這6個人露面。

因為他跟著張獻忠這十幾年的流賊生涯,也意識到了武林高手的決定作用。

特別是自大明武帝以來,江湖武林人士,在兩軍戰場中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對付昏君崇禎手下的這些朝廷爪牙,不管是萬千官軍還是御用武林人士,還得靠武林高手。

大西軍現在有四大王,也稱為張獻忠手下的4位大將軍,分別是平東將軍孫可望,定西將軍李定國,扶南將軍劉文秀,定北將軍艾能奇。

這是張獻忠的4個乾兒子,本事一個賽著一個,哪個都能為老張獨當一面。

這四大王都是能征慣戰之人,而且他們手下的兵馬都特別能打,因為他們軍中網路有武林高手。

四大王之中數孫可望私下裡網路的武林高手多,當然也屬他的實力大。

他手下不養閒人。

這也是他身經百戰,無往而不勝的原因。

張獻忠建立大西國之後,對這4個乾兒子和他手下的萬千兵將傳下了一道嚴旨,禁止私自招兵買馬。

害怕的是這些人私自擴充力量,張獻忠管不了他們。

但是張獻忠並沒有杜絕他們豢養家丁,孫可望是個有心計的人,他知道有張獻忠在世,大西國蒸蒸日上,如鐵板一塊。

一旦張獻忠不在了,那他們首先四大王就得翻臉。

親生兒子還要爭儲,殺得你死我活,機關算盡,何況是張獻忠這4個乾兒子風馬牛不相及?

因此孫可望養的家丁包括親兵衛隊,個個都是武林高手。有的張獻忠知道,有的連張獻忠也不知道內情,只知道他收養這個大兒子,非常給他長臉。

因此張獻忠對孫可望寵信有加,非常倚重,封天為平東王、加封為平東大將軍的同時,這一次讓他趁著李自成兵敗,讓孫可望出兵,拿下了保寧府。

保寧府即後世的閬中市,在重慶的東北部,相對來說離宜昌比較近,現在可以說川北和川東基本上都是孫可望的勢力範圍。

金聲恆瞭解到孫可望的這些的內幕和這些武林高手之後,更加信心百倍,覺得這一次對付崇禎有望。

這時有夜不收來報,明軍分兩路大軍攻打夷陵和遠安,而且昏君崇禎的聖駕已經到了枝江,枝江離夷陵不過百里之遙。

孫可望坐鎮夷陵親自指揮,命令猇亭和遠安兩路出兵迎敵……

崇禎帶著王承恩以及5名護駕的錦衣衛高手,外加丐幫幫主、白蓮教的以及天地教的,還有五嶽劍派的掌門,等等,一共二十幾匹快馬出了枝江,風馳電掣一般往猇亭戰場而來……

劉肇基帶著10萬人馬,包括水師大軍2萬人猛攻猇亭。

紅衣大炮,打得驚天動地,硝煙瀰漫。

明軍的水師異常勇猛,在水師大將鄭光遠和韓虎二將的指揮下,冒著連天的炮火和如雨的流矢,逆水而上,很快就衝進了大西軍的水師營,雙方在戰船上展開了近距離的白刃搏鬥。

也是劉肇的水師訓練有素,強將手下無弱兵。

大西軍的水師不堪一擊,1萬大西軍被2萬明軍,打了個落花流水,大西軍一觸即潰。

明軍的水師乘勝追擊,直逼夷陵。

岸上的戰鬥也異常慘烈,猇亭一帶多山,大部分都是低山和丘陵地貌。

少有的一塊曠野平地上,兩軍擺開了戰場。

五萬大西軍,對壘8萬明軍。

十幾萬大軍,兵甲森森,如兵山將海一般,無邊無際,兩軍中間相距200米左右。

此時滿身甲冑,手提大刀的劉肇基坐在馬上親自指揮,劉肇基長刀斜指虛空,大吼一聲,「殺!」

明軍騎兵在前,步卒在後,8萬大軍如下神的猛虎,以排山倒海之勢壓向大西軍。

大明武帝崇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明當反骨逆子

我欲龍行

趨吉避凶,從黃金家族開始

綠毛蟲的夢

我在異界擺攤成神

第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