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黃河不死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2章 南京趕考舉子(三更),大明武帝崇禎,不到黃河不死心,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知道王承恩的擔心,弘光朝廷所倚仗的江北四鎮當中,要講實力最強,最能打的就是高傑和黃得功,官最大的就是黃闖子,其他三個都是伯爵,而黃得功直接被封侯爵。
現在高傑滅亡,劉良佐連吃敗仗,劉澤清名存實亡,現在南明所倚仗的實際上就只有這個黃闖子了這一鎮兵馬了。
黃闖子本人勇武絕倫,而且擁兵10萬之眾,手下有很多能征慣戰的大將,比較有名的如總兵翁之琪,田雄,馬得功,黃明,陳獻策,張傑等等,個個驍勇善戰。
但是他手下的這些總兵、副總兵卻是良莠不齊,像黃得功這樣忠於朝廷的只有總兵翁之琪和黃明二人,陳獻策和張傑皆是見風使舵的爭權奪利之人,田雄和馬得功更甚,只有黃得功能鎮得住他們。
歷史上,到了1645年清軍兵鋒到了長江,弘光朝廷走投無路來到他們軍營中的時候,黃得功等人哭拜在地,個個都是忠心耿耿,但是當黃得功戰死以後,他們便開始爭奪弘光朝廷了。
不要誤會,絕對不是為了護駕,而是為了譁眾取寵,甚至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是最後牆頭草的本質暴露無餘,田雄和馬得功爭到了手,二人揹著朱由崧直接投降了大清,給弘光朝廷畫上了句號,也為他們在大清的仕途上鋪下了一條賣主求榮的大路。
崇禎當然知道黃得功這些人的歷史經緯,不以為然道:「王大伴不必擔心,朕自有招降黃闖子之策,大不了給他來個斬首行動。」
到了國公府門前,崇禎主僕被看守府門的兵將攔住。
王承恩道:「這位軍爺,我家公子要到南京趕考,路過此地,久聞侯爺大名,順便過戶來拜謁侯爺,煩請通稟一聲。」
為首的伍長聽王承恩說話有點娘娘腔,看了看他們幾個,遂把眼一瞪,「去去去,在這搗什麼亂,侯爺日理萬機,哪有空搭理你們這些讀書人,到該去的地方去。」
說著命人往外就轟。
崇禎不動聲色,手下的幾名錦衣衛高手心中憤然不平,若非爺在此一巴掌將你扇飛,狗眼看人低的東西。
他們出身武林,講究的是快意恩仇,說打就揍,但是跟隨崇禎微服私訪,當然不敢輕舉妄動。
這時王承恩一點也不生氣,那張大白臉笑成了花,手中託著50兩雪花白銀:「這位軍爺行個方便,我家公子來一趟不易,侯爺見不見的,煩請軍爺通稟一聲即可,公子也就不留遺憾了。」
一見錢眼就開。
在銀子的誘惑下,這名伍長立馬就改變了態度,說話聲音也緩和下來,「真沒看出來,你這牽馬墜蹬的老馬童還真會辦事啊。」
王承恩暗道,哪是雜家會辦事,而是這50兩銀子在說話!
王承恩樂呵呵的,千恩萬謝的連連點頭。
伍長把50兩銀子揣起來,留下幾個當兵的在這盯著,他親自跑進了侯府的大門。
看著這位伍長的背影,王承恩自己心裡也沒底,爺這一招成嗎?
堂堂的國公爺黃得功,能在意一個陌生的趕考舉子?
十有八九這50兩銀子打水漂了。
還不如直接往裡硬闖,或者是直接亮明身份讓黃得功出來接駕,不然的話就宰了他。
王承恩在這裡等著,心中胡思亂想……
靖國公府內。
黃得功心情煩悶,正在飲酒。
這個行伍出身的廬州大漢生平有兩大愛好,一是勇武好鬥,一雙鐵鞭打遍天下沒有對手。二就是飲酒。而且他與眾不同,喝酒之後他作戰更加勇猛無敵。
現在他不痛快的是,劉良佐連吃敗仗,他也是連吃敗仗,而且跟他打仗的不是滿清
***,據說是大明朝的軍隊。
但是他們現在擁護的是南明朝廷,但前提須是,大明皇上崇禎上吊自殺,然後才有的南明,可現在情況不是這樣。
據說崇禎死去活來,竟然成了武帝,驅趕流賊和***,光復大明京城,一路打到了江淮。聽到這個訊息,他還沒來得及興奮,卻又有訊息傳來,大明武帝崇禎是魔教冒充的。
魔教冒充大明武帝崇禎,跟滿清***勾結打算滅亡大明。
這些訊息令他真假莫辨。
怎麼會這樣呢?黃得功百思不得其解。
在戰場上,黃得功的部下也打不過這位所謂大明武帝崇禎的部將馬寶,和劉良佐人馬一樣,丟了好幾個州縣,被壓縮到了江淮一帶。
他剛要親自出馬,這時南明皇上朱由崧傳來旨意,讓他和劉良佐兵合一處,聯合作戰,聯合防禦,一定要守住江淮防線,務必保持京城(南京)安全,不得有誤。
雖然都是一鎮軍閥,但是黃得功看不起劉良佐,覺得他的軍紀太差,到處縱兵搶劫,這哪是什麼官軍,簡直就是一群披著官軍外皮的流賊。
與這樣的軍隊聯合作戰,黃得功覺得掉身價,但是南明朝廷旨意下,他又不敢悖逆,因此他在這獨自飲酒,悶悶不樂。
正在這時有人來報,有一到南京趕考路過和州的舉子,慕名來拜謁國公爺。
報事的覺得,這件事根本就不值得一抱,但是50兩銀子的促動,他只是來傳個話,覺得根本就沒有希望。
但出乎意料的是,黃得功把酒杯放下了,「既然如此,請舉子客廳來見。」
報事的也感覺到稀奇。
今天國公爺真是開恩了,竟然要見一個陌生的趕考舉子,也該著這位舉子走運,50兩銀子算是沒白花。
其實他哪裡知道,崇禎早就把準了黃得功的脈門,無論他的前生今世,崇禎都相當瞭解他。
黃得公是一個大老粗的出身,從小父親身亡,與母親相依為命,沒有讀過書。但是他卻對讀書人非常敬重,從小孝敬父母,任俠好義,長大忠君報國,比那些熟讀孔孟之道的偽君子要身強百倍。
因此崇禎已經斷定,黃得功絕不會把一個慕名來拜訪他的舉子,拒之門外。
這一點不像其他當官的,當了官就忘本,位高脾氣大,做起人來甚至是六親不認。甚至踩著曾經栽培過他的人的腦袋往上爬。發起威風來,豬狗不如。
倘若今日黃得功把他拒之門外,那就不是崇禎想象中的黃得功了。
大明武帝崇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