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黃河不死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8章 山海關鄉勇(二更),大明武帝崇禎,不到黃河不死心,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光琛給他來了個半肘不肘,這種事當然得讓吳三桂決斷,神仙也斷不準唐通和白廣恩會變還是不會變?
因為人心最善變,最難猜測。
要不然怎麼會有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之說。
方光琛書讀的多,在吳三桂面前當然不會犯這樣低階的錯誤。
他可以為吳三桂出謀劃策,但是大方向、做決斷的事還得吳三桂拍板,這是謀士之道。
他得給自己留後路,這是方光琛的精明之處,免得吳三桂日後遷怒他。
吳三桂覺得方光琛說的在理,思前想後,現在正在用人之際,這2萬兵馬他覺得還是用了,不就讓給他們一座觀城嗎?
一個小小的一片石關城,不足掛齒!
吳三桂最後牙關一咬,拿定了主意。
再回到前廳見到二將,吳三桂哈哈一笑,「二位將軍久等了,請回去轉告達軒和廣恩,說我吳三桂歡迎二位兄臺的到來,請二位兄臺立即入駐一片石關城。」
劉重喜和周青心中大喜,吳三桂總算是上鉤了,吳三桂再鬼也逃不過陛下的連環計。
「如此說來,我二人就代總兵大人謝過伯爺了。另外劉宗敏的隊伍已經到了永平,此人武藝高強,殺法驍勇,是李自成麾下頭號猛將,這次統兵4萬作為前鋒來者不善,伯爺還是早做決斷。」
劉重喜和周青算是給了吳三桂一個遲到的重要軍情,目的很明確,就是引誘吳三桂儘快對大順軍用兵,大明武帝還在那邊等著呢!
雖然吳三桂已經得到了這方面的報告,但是吳三桂覺得自己的決斷是正確的,有了唐通和白光恩這2萬兵馬聯手,跟李自成在山海關對決,他心裡更有底。
到了吃飯的時間,吳三桂讓高第陪著這二將,還吃了一頓酒肉。
面對豐盛的酒席,這兩個人也的確饞了,從遵化到現在還沒這樣吃過,但是這兩個人只吃了一頓飽飯,害怕誤事沒敢飲酒。
餐畢。送走了二將之後,吳三桂、高第和方光琛開始商議鄉勇之事。
鄉勇也就是當地的團練武裝,算不上朝廷的正規軍,但也不是那些就地抓來拍拍腦袋就算一個的壯丁。
因為這些鄉勇都是從地方挑的,團練武裝,平時種地,空閒時候練兵,打仗的時候兵員缺乏時,就讓他們上陣。
相當於後世的民兵預備役。
而且山海關的鄉勇與一般的鄉勇不同。
這是吳三桂從關外帶過來的。
吳三桂前身為團練總兵,後來升任為寧遠總兵,在訓練鄉勇這方面非常有一套。
他選的都是當地的遼民,健壯自不必說,都是一些有武術基礎的能打的,彪悍之人加以訓練。
他戰無不勝的關寧軍就是在此基礎上成長起來的。
一個月之前,那個朱由檢命他入衛勤王的時候,加封他為平西伯。
他放棄了寧遠城,帶著他的關寧軍,保護著關外20萬軍民內遷,這也是他行軍入蝸牛的原因。
吳三桂這麼做,可不因為他愛民如子。
而是因為他有私心,他的關寧軍不多,關寧鐵騎只有5000人,其他兵將都算上也不過4萬多人馬。
現在大明朝入如口之燈,天下大亂,有軍隊就有一切。這個道理,吳三桂懂得,再加上有大謀士方光琛的謀劃。
吳三桂心比天高。
因為他的正規軍不多,這20萬平民。就是他兵將的源泉,也是他與朝廷及其他軍閥博弈的籌碼。
事關他的政治前途,這20萬居民當然不能丟下,至於到京城勤王的快慢,對他來說那就是其次的事了。
吳三桂兵到玉田的時候,聽說崇禎上吊自殺,他就準備單幹,打著大明的旗號。
但是大順軍給他的壓力很大,而且他的家小都在京城,他就打算暫時投降李自成,可是沒想到劉宗敏就搶了他小愛妾陳圓圓,他只好與大順軍翻臉。
面對洶洶而來的幾十萬大順軍,吳三桂做了多手準備,聯虜助剿,加固城防,示弱,麻痺對方,擺出一副打算投降的架勢,但是李自成真正跟他談判的時候,他又拒絕投降,消磨時間,爭取最有利的時機。
但是這些方光琛覺得還不夠,大順軍據說來了三十萬,山海關只有2萬人馬,加上吳三桂從寧遠帶來的4萬多人,還不到7萬,眾寡懸殊。
吳三桂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眼下李自成來了30萬人馬,可是現在河南陝西都是他的天下,他的人馬不少於百萬,靠這幾萬人馬如何對抗?
吳三桂突然想起了他的20萬居民,趕緊招募鄉勇
這20萬居民都感念吳三桂遷移護衛之恩,因此紛紛相應,再加上高第也在山海關一帶進行招募。
沒幾天的功夫就招募了2萬鄉勇,這些鄉勇有一定的軍事素質。雖然不比正規軍,但是應急的時候拉出來就能打仗。
2萬鄉勇,吳三桂讓副將冷允登統領。
眼前算是派上了用場。
大明武帝崇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