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黃河不死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章 將計就計(四更),大明武帝崇禎,不到黃河不死心,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承蒙皇恩,卑職一定鞠躬盡瘁,不負聖恩,竭盡全力肅清邪教,大力發展團練,抗拒流賊和***。」

呂矩跪在崇禎腳下,信誓旦旦。

崇禎一看這樣的縣官還可以,在這亂世末代,只要心向大明就成,何況還是一個老實肯幹,敢說話有擔當的,這就是稱職的父母官。

崇禎當即傳旨,委任他為臨時的遵化知縣。空口無憑,崇禎寫了個手諭,把隨身攜帶的玉璽蓋上。

呂矩如獲至寶,皇上真跡,還蓋著玉璽,絕無僅有。

這可比花10萬兩雪花白銀捐官有用,也勝似內閣吏部的官印。別說在一個窮鄉僻鄉的縣城,就是拿到省府衙門也是寶貝。

一下子官升兩級,而且是皇上欽點,覺得他家祖上八輩子積德了。

呂矩磕頭謝恩,按照旨意,他連夜走馬上任。

崇禎又傳下旨意,讓這2500人馬上城守城,等於臨時接管了遵化縣城城防。

呂知縣連夜協調縣兵等地方武裝,四門關閉,沒有命令任何人不得進出。

忙完這一切,已經到了四更天。

再有一個多時辰天就亮了。

崇禎就在縣衙內休息,早有人為他準備好了行轅,縣衙的條件雖然比不上皇宮富麗堂皇,但至少比露宿山野森林要強得多。

兩個時辰以後,崇禎早早的起床,仍然是精神百倍。

王承恩,韓印,楊萬里,顧順義等朝廷侍衛在外面守著,一夜沒閤眼。

這時呂知縣兩人過來爬伏在地,給崇禎請安。

除了知縣呂矩之外,他還帶了一位幕僚,這一位縣裡的師爺公孫先生,跟呂矩志同道合。

呂知縣和這位師爺也是一夜沒睡,主要是興奮。縣城一夜之間變天了,而且他被天上的餡餅砸中了,恐怕三天三夜他都會高興的睡不著的。

皇上難得來到他們的小城縣,他必須得小心伺候。

這時突然有人送來一封信,王承恩呈上來,崇禎接過信一看,上面寫著唐通親啟的字樣。

「原來是寫給死鬼唐通的。」

崇禎開啟了信,這封信寫的比較長,落款竟然吳三桂和高第二人。

高第是山海關的原總兵,吳三桂原來鎮守的是寧遠,他是寧遠團練總兵,後來加封他為平西伯,現在他們倆兵合一處共同執掌山海關。

這些歷史內幕,崇禎自然知道。

崇禎仔細看信的內容。

以吳三桂為主,吳三桂在信中勸唐通投降,信寫得非常客氣,而且親密無間的樣子。

說他們二人同朝為官多年,尤其在關外的松錦會戰中,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出生入死,並肩作戰,奮力殺敵,報效大明,等等。

然而現在大明朝風雲突變,京城被流賊圍困多日,皇上自殺和重生的謊言四起,恐怕是凶多吉少了。我輩手握兵權,是朝廷的倚重之臣,就應該奮力殺賊,報效明廷。

我們曾有隙怨,然不過是個人之私,在家國大事面前輕如鴻毛。桂早已忘到九霄雲外,廣恩兄與桂已握手言和,望達軒不計前嫌,與桂共圖大業,加上高總兵,我們四兄弟同心協力,光復大明有望矣。

崇禎讀了一遍,就完全吃透信中的意思。

原來吳三桂向唐通和白廣恩丟擲了橄欖枝,加上山海關的總兵高第他們4個打算聯手大幹一番。

在大明朝的邊關武將中,這4個總兵的確關係不一般。吳三桂想要拉攏他們兩個,對抗李自成的大順軍。

當然吳三桂說的光復大明只是表面,只是為了掩人耳目,師出有名。

現在的吳三桂跟大明鬧翻了,投降流賊也沒能成功,只能單幹,但是他兵力有限,面對李自成的大軍壓境,只能重新打起大明的旗號籠絡人心。

吳三桂的私心之大,完全可以用蛇吞象來形容。

因為吳三桂是個什麼變的,崇禎早有掌握。

「唐通和白廣恩真成了香餑餑,真是兩塊大才。」崇禎看完信後笑了。

的確,多爾袞,吳三桂和李自成都看中了他們兩個,山海關大戰還沒開始,這就開始各展神通拉攏二人了。

不過歷史上,唐通和白廣恩的確是山海關大戰的關鍵人物。

甚至能夠關鍵到決定這場大戰役的最後成敗。

山海關大戰爭議頗多,但是一片石之戰最為關鍵,唐通和白廣恩就是一片石的主角。

「爺打算怎麼辦?」王承恩在一旁關切道。

信寫來了,唐通卻死了,不回覆就露餡了。還有流賊這邊,也得果斷決策。

崇禎來回踱了幾步,立即作出決定,將計就計!

大明武帝崇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明當反骨逆子

我欲龍行

趨吉避凶,從黃金家族開始

綠毛蟲的夢

我在異界擺攤成神

第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