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黃河不死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章 李巖上鉤了,大明武帝崇禎,不到黃河不死心,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佳彥也被羞辱的臉色很難看,李巖這幾句糖衣炮彈,吃下去有點甜,然後就是軟刀子捅人,很難受的。
不過他覺得大明朝堂上下真的是病得不輕,這個問題不是他能迴避得了的。
文官愛跟皇上死磕,武將不思治軍,軍不思守邊,宦官亂權,朝臣離心離德,***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流賊按下葫蘆瓢又起,連上京都丟了。連年的刀兵戰亂,百姓背井離鄉,同類相食,慘不忍睹。
再為這樣的朝臣歌功頌德,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可惜啊,張縉彥和魏藻德之流不在,應該讓他們來聽聽李公子之言,會不會臉紅心跳?
幸好陛下覺醒了,他們父子身懷絕世武功,曠世之才,要整頓朝堂,大明朝還有希望,否則臣早追隨大明先人而去了。
王家彥心潮起伏,頗有感慨,最後長嘆了一聲,不無惆悵的對崇禎道:「皇上,微臣斗膽,天朝的確久病纏身,是應該治一治了。」
又對李巖道:「好在陛下覺醒武道,又有太子神功蓋世,天佑我大明,如此文治武功定能撥亂反正,重整朝綱,再現我大明百年之輝煌。山野莽夫,如何能夠登臨朝堂,又何談治國安邦?因此禪讓之事李公子還是免開尊口吧!」
王家彥這幾句相當有力,特別是最後兩句,硬生生的給李公子懟回去了。
崇禎覺得王家彥這幾句話說的還比較中肯,另外能當著皇上的面說出這樣的話,也只有他王彥如此剛正不阿之人才有這樣的膽識和魄力。
這才是真話,朕愛聽!
比那些相互傾軋,自私自利,拉幫結派,勾心鬥角的文官集團,勝強百倍。
李巖一笑,「王大人之才真是生不逢時啊!」
說著又轉向了崇禎,「大明皇帝陛下文韜武略蓋世自不必說,太子之神勇方才在下也領教了,皇宮大內的確藏龍臥虎。然大明朝朝廷只剩下彈丸之地的皇宮,連上京都沒了,各路勤王之師和江南的半壁江山遠水解不了近渴,就憑皇上這千八百人,能夠扭轉乾坤嗎?遠的不說,就在這大內皇宮能支撐幾日,外面我大順軍馬兵山將海。識時務物者為俊傑,陛下若好高騖遠,執迷不悟,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崇禎一看這裡李巖不愧是個槓精,博通古今,又有百折不撓之氣概,估計把東林黨的大佬都請來,也未必能辯過他一人。
乾脆別浪費時間了。
想到這裡,崇禎哈哈一笑,「李公子年輕氣盛,太不瞭解朕了,若李闖果真有禪讓之心,非杜勳杜公公不談。朕還要接著處理俘虜之事,公子請回吧。」
崇禎這就下了逐客令。
李巖一聽就這樣打發我走啊?
那可不成。
來的時候闖王陛下和很多同僚都不同意,現在一事無成,回去如何見闖王陛下?別人不說牛金星劉宗敏那幫人的冷嘲熱諷,就夠本公子受了。
想到這裡,李巖根本就不急著走。
讓杜公公來談禪讓之事?
這說明昏君還有迴旋的餘地,那回去讓杜太監辛苦一趟也成,看來皇上還是相信他的杜公公。
上一次大順軍兵臨城下,不都是杜太監進城談判的嗎?管他誰談,只要能談成,也是萬民之福。
另外這俘虜之事,李巖覺得自己要沒碰上也就算了。正好撞上了,焉能見死不救?特別還有馬世耀將軍。
李巖決定硬著頭皮為這些俘虜請命。
「大明皇帝陛下,在下還有個不情之請。」
「公子有話請講當面。」
「自古以來,君王以仁德治天下者,必能長久。如今這大明已經是日暮西山,還請陛下放了
這些俘虜,為祖上多積仁德。戰場殺人無罪,殺戮俘虜,徒增惡名無益。」
崇禎一聽,不由得和王家彥王承恩對了一下眼色,李公子果然上鉤了!
不過這李巖真是個鬼辯之才。
這些流賊來殺朕,朕把他們抓住最好是放了積德。倘或殺了就是暴君,放了他們還讓他們日後繼續來殺朕唄!
真是豈有此理!
崇禎道:「公子之言繆矣,兩個月前寧武關之戰,公子還曾記得?闖賊拿下關城,屠城焚屍,連無辜的老百姓也不放過,作何解釋?」
這一下問得李巖張口結舌,心中早涼了半截:其實闖王陛下在寧武關屠城我李巖也是極力反對的,只是闖王陛下沒采納,看來馬將軍和四五百名弟兄是沒救了。
這時崇禎又道:「當然,賊畢竟是賊,朕乃一國之君,豈能與流賊同日而語?公子出身名門,祖上也是我大明朝臣,公子仁俠仗義名聲遠播,屈身事賊是誤入歧途,終有一日公子會翻然悔悟的。既然公子開了金口,朕就把面子賞給公子,可以放了他們。」
「陛下之言當真?」李巖完全沒料到,喜出望外。
「君無戲言。」崇禎一本正經地點點頭。
「多謝陛下開恩,陛下真乃仁德之君,我李巖替馬將軍及幾百名俘虜謝過陛下隆恩。」
李巖非常激動,甚至有些不擇其言。
柳暗花又明,這是他完全沒想到的。他認為崇禎接下來肯定還得接著殺這些俘虜,現在竟然要把他們放了。
他這一趟沒白來,崇禎真給他面子。
李巖有些受寵若驚,只是在崇禎沒有真正釋放俘虜出城之前,他心裡還是有些忐忑,陛下不會變卦吧……
崇禎道:「不過如果就這麼放了他們,怕是眾將和臣工們不服,助長賊人的囂張氣焰,有損朕的龍顏。這樣吧,公子回去讓李闖拿銀子來贖吧,也不怕公子見笑,朕現在手頭有點緊。」
李巖一聽,果然有附加條件。
不過花錢買命,倒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總比殺了他們強。
崇禎說的不假,人家好不容易抓的俘虜,哪這麼輕易就能放了。對我們大順來說,真是千軍容易得,一將更難求。馬將軍和這四五百名軍將皆有錚錚鐵骨,寧死不屈,錢算什麼?
想到這裡,李巖再次向上施禮:「陛下之言甚善,不知陛下要多少銀兩?」
大明武帝崇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