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巡視嶺南
臨城的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6章 巡視嶺南,重生異世界之君臨天下,臨城的雪,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寧元年,七月,在大晉的使臣強勢調停下,南疆三國暫時達成和議,停止了綿延不絕的戰事,皇帝巡行的隊伍便正式北上離開了山傀聿城去往嶺南四郡巡視,南疆事態緊急,巡行隊伍直接趕路去往山傀視察,中間根本就沒在嶺南多做停留,現在又折返回了嶺南考察。
七月底,皇帝巡行隊伍行至嶺南新山郡六安城,這裡也是嶺南軍團的指揮中樞,過去這裡為了應對南蠻威脅還有十三萬邊防軍,現在山傀已經歸附,朝廷的邊防壓力小了很多,帝國南境再也沒人敢招惹朝廷,這次稍微擺個陣勢一嚇唬,昔族立刻就跪了,南境外患基本已經沒了,嶺南軍團現在已經縮編至不足十萬。
皇帝龐大的巡視隊伍至六安城外,城內大小官員早就在城外恭候聖駕了,見皇帝儀仗到此,紛紛齊聲高呼萬歲。
穆晟下得御駕,揮手道:“眾卿免禮。”
嶺南軍團主將鄧祈上前見禮道:“微臣參見陛下萬歲。”
此人過去還是他的頂頭上司呢,南征泰沙一戰後,路盛老爺子正式光榮退休回京城養老了,眼下這嶺南四郡的防務就正式交給鄧祈了,他也是陸老帥一手提拔起來的。
熟人見面,穆晟上前道:“鄧將軍好久不見,朕記得當年與君同袍一戰,至今回想起來也頗為感慨。”
鄧祈見皇帝提起舊事,卻不敢提一句當年皇帝被俘的舊事,只是避重就輕的附和道:“陛下您還記得當年之事,微臣萬分高興,臣至今想起當年與陛下您有過同袍之誼而榮幸倍至。”
穆晟道:“當年聿城一戰,鄧將軍作戰指揮有度,臨危不懼,朕也是映像很深刻,如今把嶺南四郡的防務交給你,朕是很放心的,朕相信武成侯陸盛也不會看錯人。”
鄧祈聞言,激動道:“多謝陛下抬愛,臣絕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
穆晟微微點頭道:“鄧將軍,今後嶺南這裡但有需求,你儘管向朝廷上奏疏。”
鄧祈道:“陛下請寬心,我朝在這裡戍邊屯兵十多年了,如今邊患已除,軍隊縮編,糧草足可自給自足,這裡雖然瘴厲之氣兇猛,可是氣候溼潤,土地肥沃,糧食一年三熟,今後我們的日子只能是越過越好,陛下儘可放心。”
穆晟頷首道:“好,很好。”
穆晟聽聞此言非虛,他過去也在這裡待過一段時間,多少是瞭解一些實情的。
穆晟問道:“對了,鄧將軍,朕之前發給你的詔書你看了嗎?你可有什麼應對之策?”
這份詔書便是朝廷打算暗中全力支援狼主奪取昔族大權的計劃,嶺南四郡與昔族接壤,自然是以嶺南四郡為前進基地給予狼主大量錢糧補給,助其成就大業。
鄧祈上前分析道:“啟奏陛下,臣很贊同分化瓦解昔族,以夷制夷,挑起昔族內鬥從而達到削弱他們的目的,以我們現在嶺南的戰備資源,糧食完全不愁,他們要多少給多少,只是這軍械可能需要朝廷供給大部分,嶺南四郡乃我朝新開之土,自產的軍械物資只勉強夠自己用,如果大量供給狼堡就很難了。”
穆晟聞言,有些驚訝道:“鄧卿家,你剛才說糧食完全不用愁?可朕記得當年陸將軍主政四郡時,可是每年都向朝廷要糧,就這幾年功夫就糧食不愁了?”
鄧祈神秘一笑,一招手,麾下隨從遞過來一個蓋著紅布的托盤,鄧祈掀開紅布指著盤中奇物,說道:“陛下請看此物。”
只見托盤中放著六個灰不溜秋沒什麼賣相的可言的奇怪植物,長的很像大號的土豆,而且熱氣騰騰的,顯然已經烹飪處理過了。
鄧祈上前親自操刀把奇怪植物切成數塊奉上,說道:“請陛下品鑑。”
還沒等穆晟伸手,內廷總管楊謹先上前接過奇怪植物放入口中品嚐,過了半晌,才對皇帝微微點頭可以食用。
穆晟見狀,有些無奈,這也是規矩,楊謹吃完,他才接過奇怪植物放入口中品嚐,咀嚼半晌後,口感綿軟,還有些微甘甜。
“此為何物?”
鄧祈笑道:“啟稟陛下,此為番芋,是當地歸順朝廷的若欽族長老進獻的神物,此物不挑土地,也不必精耕細作,撒種即可生長,即便是土質一般的地方也可以收穫頗豐。過去我們徵召若欽族人入伍參軍,他們便隨身攜帶此物製成的軍糧,過去我們總是糧食不足,如今南疆久無戰事,臣便開始琢磨軍糧如何做到自產自足,偶然才發現的這個番芋,自從推廣耕作此物後,如今嶺南四郡的糧食產量翻了好幾番,現在各個郡縣儲存的糧食足夠二十萬大軍作戰數年之用,如果嶺南局勢危機,如此多的存糧,瞬間就可以擴軍備戰,從此我嶺南四郡再也不必依賴朝廷運糧補給。”
這一發現不僅僅是把穆晟震驚的不清,朝中眾臣看著這不起眼的食物也都紛紛面露驚色,他們都很清楚這種神奇作物如果真的得到推廣對整個國家的巨大好處。
穆晟見此神物,似乎腦海中已經幻想出一個強盛無比的國家馬上就要降臨了,民以食為天,在這個時代,有足夠的糧食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而人口就代表著國力,即便是到了工業時代,決定一個國家能否成為世界級強權的依舊是廣闊的領土、巨大的人口基數、穩定的政治結構、超一流的軍事能力,沒有這四大硬性條件,國家註定是沒有前途的。
穆晟轉首對身後的群臣說道:“諸位卿家,你們也都來嘗一嘗此物,真是上天的恩賜啊!”
眾臣嘗過後,紛紛點贊加好評。
左相高重上前問鄧祈道:“鄧將軍,此物如此神奇,怎麼到現在才拿出來進獻朝廷?”
鄧祈道:“高相國有所不知,此神物也是去年才開始在嶺南四郡推廣實驗,臣也是聽聞陛下東巡,才打算一直等到陛下聖駕來此才獻出此物。”
高重的意思是鄧祈有藉著皇帝東巡邀功的嫌疑,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
穆晟聞言也稍微有些冷靜了下來,問道:“鄧卿家,此物可在中原地區耕作否?”
鄧祈道:“啟奏陛下,這番芋能在嶺南順利生長,臣猜想至少中原以南的區域與嶺南氣候相仿,應該是可以種植的,北方苦寒,臣尚不清楚此物在北方耕作是否會水土不服,這還是有待驗證。”
即便是隻能在帝國南方種植,其產量也足夠養活很多很多人了。
穆晟還是很明白此物的無上價值,哈哈一笑道:“鄧卿家獻此神物,對朝廷來說功在千秋,朕真是沒想到此次出巡收穫會如此巨大,鄧卿家,現在就帶朕去參觀一下各郡縣種植番芋的田地,朕要親眼看看這天賜的神物。”
言罷,便翻身上馬準備出發,鄧祈見皇帝如此雷厲風行,也只好陪著皇帝與文武眾臣去田間地頭視察,沒想到皇帝居然對此事如此重視,不過這也是晉國的老傳統了,晉國以耕戰立國,本就特別重視農業發展。
鄧祈帶著部下在前面引路,這六安城附近就有種植番芋的田地,數千人等浩浩蕩蕩來到了野外的田地裡,田地四周勞作的農人對這幫華服權貴也是好奇的很,不知道這幫當官的沒事跑這裡來幹嘛。
一眾人等在鄧祈的帶領下,來到一處田地裡,鄧祈指著那綠油油的一片幼苗說道:“陛下請看,諸位大人請看,這裡就是我們種植番芋的田地,這些田只能算是下田,我們開墾出來基本都用於種植番芋,上田,良田都是用來種植稻和粟,基本可以做到一年兩熟,或者三熟……”
整整一天在這田間地頭考察下來穆晟還是頗為滿意,基本打消了鄧祈可能是貪慕虛名而謊報收成的事情,這在歷史上也不是沒發生過。
穆晟看著眼前滔滔不絕,跟農學專家一般的軍隊統帥,心中頗為感慨,這就是和平年代的好處,雖然鄧祈的初衷只是為了解決後勤糧食問題而歪打正著,但也足以看出此人做事認真細緻,絕對是個實幹家,是個可以重用的大才。
考察過後,穆晟欣慰的對鄧祈說道:“鄧卿家,朕今日非常高興,我大晉立國唯耕與戰,此番巡視,朕獲益良多,接下來你要把這裡的推廣番芋種植的經驗寫成奏章呈報上來,今後朕要推廣到全國郡縣。”
沒成想鄧祈早有準備,將寫好的十四套竹簡呈上來,說道:“啟奏陛下,此書為屯田要略,是臣這些年總結邊軍駐防,半兵半農,軍墾自足之策,其中一篇就詳細記載了番芋的種植方式與栽培方法,今日便獻給陛下。”
穆晟取過竹簡大略看了一眼,連聲說好:“鄧卿家,若是番芋在全國成功推廣,真不知要造福多少百姓,你可是為朝廷立了大功。”
鄧祈道:“陛下心懷天下百姓,臣等感佩莫名,陛下仁德,臣也不過是運氣好偶然發現了此神物,希望上天護佑我朝,大晉萬年。”
穆晟興致一來,在鄧祈的陪同下又多在新山郡留個半個月把周圍郡縣的田間地頭都跑了一個遍,總算是滿意而歸,不管在任何時代,農業都是一個國家的立國根基,是國家的最重要的支柱產業,在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的,人要是沒飯吃是要出大事的,輕則流民遍地,餓殍遍野,重則江山覆亡,社稷倒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