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章 關於兩篇構想的論文,超神級學霸,一桶布丁,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哈哈,我回來了!譚哥,劉哥,想我沒?跟你們說,今天都有口福了,我帶了我媽親手做的廣式臘腸,中午我給大家蒸一盤,那味道絕了!”
七月的最後一天,陳藝文一大早便衝進了課題組的工作間裡,興奮的打起了招呼。
從身子那股子精氣神就能看出回家這一週孩子過的非常舒坦,身心都得到了極大滿足。
“行啊,陳藝文,這回家了一趟就不是一樣的。哎,等開學前,我也爭取能回家玩兩天。”劉塵風欽羨的說道。
這是極為真實的吐槽。
主要是讀博之後,壓力太大,大腦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
在沒有基本達到可以畢業的要求之前,劉塵風想回家都不好開口。
“哈哈,劉哥,在咱們專案組自由的很。你有事直接跟我家喬哥說一聲,他不會為難人的。”陳藝文大大咧咧的說道。
能看出小夥子的確是有些飄了,喬澤的主都敢做了。
可惜的是,留給他風騷的時間並沒有多少。
幾句話的功夫,喬澤便走進了工作間。
“咦,喬哥,你來了?今天還要借什麼書?我這就去……”說完,陳藝文的目光瞟向喬澤的桌面,愕然的發現上面沒擺那些他熟悉的晶片類科學讀物,而是堆著一摞歷史研究類的書籍。
這讓他很納悶。
畢竟喬澤來學校這麼久,他還真沒看到過喬澤會翻這種文科類書籍。
“不用借了,你等會把這些書給還回去就行了。”說完,喬澤已經坐到了他的位置上。
好吧,可能是這段時間他不在,喬澤連看書的口味都變了。
“行,對了,喬澤,我從老家帶了我媽親手做的臘腸,等會給你分一半,帶回去給路姨嚐嚐。”
“好。”喬澤點了點頭,便坐在那裡開始了工作。
讓陳藝文意外的是,喬澤今天沒有再去搞那些讓他根本看不懂的數學方程,而是開始寫起了論文。
不過論文他看不太懂的,畢竟是全英文的。
這也是他跟張舟、顧正樑還沒法幫忙在浩瀚的論文庫裡幫喬澤尋找合適文獻的原因。主要就是英文閱讀水平還沒達標。
國內雖然一直在籌建中文論文檢索,但因為近代科學飛速發展那個區間,西方文明搶了先手,從數學到物理,主流的學術觀念基本都是從國外引進到國內的。這也就導致了英文論文檢索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
幾乎所有國家的科學家,也包括華夏,在科研領域如果做出了優秀的成果發表論文,首選還是要發國外的英文期刊。次一級或者投不了國外的成果,才會考慮投國內。所以絕大部分有價值的論文都在英文區。
這也是生活中或許不需要懂太多英語,但如果在現階段要做學術,卻必須熟練掌握英語閱讀能力的原因。畢竟包含了大量學科專用名詞的專業性論文,如果直接用各種翻譯軟體來解讀,往往會出現牛頭不對馬嘴的情況。
翻譯錯了看不懂還好說,如果翻譯的模稜兩可,讓閱讀者理解錯了那就真會鬧笑話。
除非人工智慧再往前推進一步,能夠透過機譯將專業論文翻譯的準確率達到一個極為苛刻的標準才能真正把無數立志做研究的學子從學習英語的夢魘中解脫出來。
不過雖然陳藝文不太看得懂,還是能感覺喬澤寫的似乎不是數學論文。
因為正在撰寫的摘要裡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數學公式。
不過陳藝文也就掃了一眼,便抱起喬澤桌面上那些書,屁顛屁顛的去圖書館了。
畢竟剛剛從家裡回來,心情極為愉快的陳同學,此時已經沒了那麼重的好奇心。正好藉著出圖書館的機會,到外頭轉轉,看看學校有沒有什麼變化。
這其實挺可惜的,因為陳藝文如果多看幾眼,起碼是能把標題讀懂的。
因為論文的題目很簡單。
,翻譯成中文就是。
這對於陳藝文來說,絕對是很有意思的題目,畢竟他已經好奇很久了。
是的,這就是喬澤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他打算寫兩篇論文。除了正在動手寫的這篇外,另一篇則是。
喬澤的想法很簡單。
他不會做晶片,也不可能花費太多時間去關注這些東西。
但是他擅長計算且很會寫論文。
既然他現在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有了些名氣,那麼如果他能把論文寫的看起來足夠真實,就好像真能透過這篇論文的指導,把這些華夏目前半導體工業體系最欠缺的機器繞過傳統的生產模式給製造出來,其實也能成為一種變相的威懾。
在喬澤看來,這兩篇論文的難點無非就是論文所述設計製造原理的合理性的問題,以及他直接編出來的各項實驗室內部分析資料能夠透過超算驗證。
樂觀的是,需要解決的這兩個難點問題恰好都是他的強項。
透過嚴謹的物理知識體系,來推理並設計一種新的光源跟光刻模式。並用科學的語言說服大家相信,華夏是真能繞過所有工業製造上的難點跟所謂的專利限制,生產出效能堪比最新一代極紫外光刻機的光刻裝置的假象。
再用一系列編造的實驗室資料,讓外界產生華夏的某大學內部實驗室已經針對這個專案開始研究,並且已經取得了極大的進展,甚至可能在幾年內就能將這種機器生產出來的錯覺。
只要他真能做到這兩點,再結合他昨天對西方發展史的瞭解,以及那些半導體科技公司的產品銷售策略跟決策導向,他有幾乎可以確定那些高高在上的公司,會想盡辦法主動突破所謂的禁止令,把那些東西送到華夏來。
他們甚至可能願意主動出讓部分利潤,來快速佔據華夏市場。
當然,即便達不到這種效果,他也不會沮喪。
能嚇嚇對面也是好的。
哪怕嚇都沒嚇到,喬澤也無所謂。
反正他的確沒有付出太多的精力跟時間,無非是順手為之的事情,就當是寫論文練練筆了。
畢竟有為現在可以說是他的合作伙伴,為合作伙伴做點事,算是互利互惠。
而且他只要不說這些資料是實驗室真實測算出的資料,也不算造假,所有用詞都以理論跟推測來替代就完事兒了。這樣並不會違背基本學術道德準則,至於別人怎麼去又會不會去聯想,那是他們的事情。
沒錯,喬澤真就是這麼想的,簡單、直接,用他最擅長的方式嘗試著看能不能解決些問題。
至於真的進入晶片行業?
開什麼玩笑?
喬澤自認為他腦子就算真有病也不會病到這種程度。
當然,想要騙過那些期刊編輯,以及那些專業人士,難度自然是極大的。
所以合理性是喬澤思考的重點。
在他的設計中,這種新的光源方案它是透過一個粒子加速器,來為光刻機提供穩定的高能量光源。
用具體的科學語言描述就是當接近光速的帶電粒子在電磁場的作用下,沿著彎轉軌道行進時會發出電磁輻射。用正常人能聽懂的語言描述則是當電子以光速在環形軌道中運動時,總是會沿著切線方向輻射光子。
這些輻射的電磁波其實具備高亮度、寬波段的特點。
尤其是寬波段,從紅外到可見光,再到紫外線、極紫外乃至x射線等等,都能透過控制粒子在環形帶內旋轉的速度給製造出來。
所以理論上來說,只需要控制一定波長的鐳射操控位於儲存環內的電子束,讓其旋轉起來之後,電子理論上就會被束縛在鐳射所形成的光學勢井中,成為穩定的微聚束。
當這個微聚束在鐳射波長範圍內的時候,就能輻射出高強度的窄頻寬的相干光源。
根據之前的理論,這種光就具備平均功率高、重複頻率高、波長範圍廣的特點。
阿斯麥最新一代光刻機所使用的EUV光源也包含在內,當然也包擴迭代前的UV跟dUV光源。
除此之外,還有光的匯入線路,各種零部件的排布等等。
在喬澤設計中,這臺大型光刻機需要一個周長約五十米的大型多層儲存環,在鐳射束的操作下,最多能夠同步輻射出二十八條不同波長跟功率的光源,透過不同的通路進入其他部分開始對晶圓進行微雕。
為了讓這篇論文看起來更像真的,喬澤覺得還需要花些時間,設計了一個能同時操控二十八條光源的智慧控制系統框架。算是為這款壓根暫時還沒在這個世界上出現過的裝置作了軟體方面的適配。
這也導致這篇論文完成的時間有些長了,昨晚就構思了一部分,然後早上開始寫,一直到晚上十點,第一篇論文都還沒完全寫完。
難度主要集中在構想資料跟最後那套被喬澤命名為光雕KGwx1.0的智控系統。
好在現在整個專案組其實都不太關心喬澤在做些什麼。
之前做群論智慧框架的時候,還有可討論的點。
現在喬澤的新課題,兩個課題組所有人除了劉塵風跟李建高能大概明白他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外,其他人連題目都不太看得懂。
只是劉塵風也只能幫喬澤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完成任務後,他還要順便做些自己的事情。
但想到這兩篇論文在釋出前的確不適合太多人看到,喬澤還是把用來寫論文的電腦跟存放論文的服務端給加了密碼。最終喬澤花費了三天時間完成了這項工作。
在大概瞭解了不同期刊的影響力,以及所選論文的側重點後,喬澤決定把這兩篇論文一起投給美國的雜誌社。
其實關於半導體類技術迭代的文章也可以發的。
兩家期刊都屬於頂級期刊,甚至比的影響力還要大那麼一丟丟。
但畢竟是大不列顛的雜誌。
這個國家怎麼說呢……
弱便也算了,但卻似乎還依然沉浸在曾經日不落帝國的幻想裡。大概瞭解了這個國家的歷史跟最近一些行為後,給喬澤的感覺便是不列顛嘴巴上總想當爺爺,行動上卻如同成年的兒子,施政時又像不太懂事的孫子。
總之不太靠譜。
更重要的是,這個國家也沒幾家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半導體公司。
不管是UKS還是xmoS,這些年都很拉胯。
確定了期刊之後就很簡單了。
李建高已經教過他投期刊的步驟。
下載投稿系統,上傳,摘要,署名,授權……很簡單的一套流程,接下來就是等待期刊那邊稽核,以及考驗雜誌社期刊編輯跟專業審稿人的水平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篇論文通訊作者跟一作喬澤都只留了自己的名字,以免未來可能會有麻煩。
喬澤已經發現了,其他人終究跟他不太一樣的。
比如他從不在乎外界怎麼評價他,但其他人似乎還挺在乎的。
尤其是陳藝文。
論文上傳之後,喬澤便將這些拋諸腦後。
畢竟只是件順手為之的小事情,他的主要精力也再次放到了如何解決手頭的難題。
這些天除了思考晶片這塊的論文外,他已經做出了具有最高對稱性的Reimann空間對應的o群,o群跟SU群的瞬子解。
現在困擾喬澤的問題是,是否任意的非阿貝爾規範場都有相對應的Reimann空間。
如果他能找到辦法來證明所有規範場都能找到對應,就能在規範場跟Reimann空間幾何學之間建立統一性。
這一步很重要,將讓他破解最終難題可用的數學工具跟證明手段變得更為豐富。甚至可以說將解決楊·米爾斯方程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因為這是一條新路,目前還沒有相關文獻能幫到他,只能靠自己思考。
不過喬澤的心態很平和。
這天晚上,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就在喬澤打算跟陳藝文一起離開時,一直在啃論文的李建高叫住了喬澤。
“喬澤,臨海市下週有一場數學會議,舉辦方給我發了郵件,邀請我們去參加。另外,他們還給你安排了一場60分鐘的報告會,主要就是講關於利用群論進行深度學習下的因果特徵解耦的。你有興趣嗎?”
喬澤搖了搖頭,道:“沒興趣,李叔,你去吧。”
這段時間的學習,他已經瞭解到參加各類會議對數學家是有好處,不過他暫時沒有那種很強烈的跟人溝通的慾望,所以拒絕。
“那,行吧。我還真必須得去一趟。本以為你也想去臨海看看蘇沐橙呢。”李建高苦笑道。
喬澤搖了搖頭道:“她下週就回來了。”
“這樣啊。”李建高笑了笑。
其實李建高最近也不太想參加這類學術會議,但無奈的是,這次會議組委會的主席是他曾經導師的好友,也給他提供過許多幫助,邀請函都給他寄來了,不去實在不好意思。
“嗯,我先回去了。”喬澤點了點頭,然後扭身走出了課題組。
沒有跟李建高說他又寫了兩篇論文的事情。
因為喬澤覺得這是他自己的事情,不需要李叔為他擔心。
至於會發生什麼連鎖反應,他也沒有多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