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笑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七章 密集衝鋒時代的結束,抗戰之鐵血兵王,不笑生,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37年12月12日凌晨三點鐘,雨花臺前面的一一四師團已經完全潰散,失去了指揮的潰兵已經奔向安德門與鳳台門一線。
這件事引起了指揮攻擊的日本軍部的注意,為了不使一個完整師團被殲滅,日方軍部要求鳳台門附近第九師團增派一個聯隊,側襲雨花臺陣地。
另外第三師團立即進入陣地,對安德門與鳳台門發動猛烈攻擊。力量天亮後完全控制此處,另外第十八師團集中主力,在三師團突入後合攻雨花臺陣地。
面對軍部的嚴令,受到嚴令的第三師團集中三個步兵聯隊,從三個方向奔向安德門與鳳台門陣地。
“我們需要立即攻破安德門、鳳台門處敵軍防線,把一一四師團的人接出來。另外我們也負擔起進攻雨花臺的支那軍隊,今天夜裡之前我們必須攻進金陵城。”
臺下整齊聆聽的日本士兵沒有人說話,他們明白軍官們訓話的含義,那就是需要他們用腳掌去踩光敵方陣地前面的那些子彈雷與陷阱。
被支那軍隊擊潰的部隊,第三師團的日本兵多少有點看不起。可自己如果現在退縮,會更被人看不起。
“不必太過擔心敵方的鐵絲網和那些小地雷,我們的炮兵會一直轟擊他們的陣地,直到我們建立支援陣地。你們將在重機槍、擲彈筒、迫擊炮、步兵的支援下,奪取那些卑鄙傢伙的陣地,你們將殺死他們,將讓他們知道大日本皇軍的厲害……”
“進攻……”
日軍第三師團出動三個步兵聯隊,一萬作人的的部隊打擊安德門與鳳台門戰線。
一切都不必多說,金陵保衛戰雨花臺防線上,作戰雙方都傾出了全力。
“轟隆隆……”
各種炮彈從出現鐵絲網的地方,幾乎一發挨一發,一排挨一排的炮彈落下。
對於傘兵學校計程車兵而言,他們既遠處可躲,也無路可逃。就如他們可敬的校長說的那樣,“傘兵天生就會被包圍。”
劇烈的爆炸令大地像狂風暴雨中的小船,縮在單兵坑洞底部的人抱著自己頭,儘量離開坑洞的牆壁。
單兵坑洞外面,彷彿一直蟄伏著什麼兇猛的怪獸,下一刻就會把小小的坑洞刨開,把裡面的人活生生掏出來吞噬。
每個人在這猛烈的一刻不停的轟擊下瑟瑟發抖,他們捂緊耳朵,嘴張開呼吸著充滿硝煙味的空氣。每個人的肺裡都像被點燃般,被硝煙嗆的發痛。
終於突擊如同來時那樣突然結束,被炮火幾乎震聾的耳朵裡,隱隱聽到急促的哨聲。姚文田從身上掏出潛望式望遠鏡,悄悄探出觀察。
照明蛋下,好大一群日本士兵正在快點跑過雷區。雖然零星的子彈雷在炸響,個別身體不斷倒下,然而看那步槍的規模。
他便被刀扎似的發出尖利的叫聲,
“鬼子大隊、大隊上來了,所有人準備戰鬥。”
在喊叫的同時,他心中暗罵:
倒黴,老子的鋼盔雷……
就在他準備起身,給自己坑洞前補上被炮火掀飛的鋼盔雷的同時,聽到陣地中間某處傳來“澎澎澎”的,汽油桶大炮的發射聲。
他忙縮回到自己的坑洞中,汽油桶大炮拋射手雷時,雖然打的面積很大,但它的精度實在成問題。一不小心,可能把手雷丟到自己腦袋上。
幾秒鐘後,陣地前面傳來土瓷手雷那不響亮,但分外密集的爆炸聲。
掏出潛望式觀察鏡朝前望去,成片的日本人倒在地下,但他們進攻的步伐似乎沒有停下的意思。而且這次進攻的日本人,全都戴著防毒面具。
原本和後面濾毒罐連線的橡膠管,這時如同辮子似的全都纏在脖子上,看來是被進攻型催淚蛋折騰怕了。
“全連都有,射擊……”
熟悉的聲音響起,姚文田聽出那是連長鬍楊的聲音。手在HP90的槍機上一拉,嘩啦一聲頂上子彈,不過卻沒有開保險。
順手掂著鋼盔雷,然後猛得從單兵坑洞中竄出去。
鋼盔雷的佈置要求,第一射界可調,另外就是距離單兵坑洞超過兩米。
頭頂上照明蛋的光明即淨褪去,成排的日本人的身影變成了一堵牆似的模糊一片。
乖乖,鬼子可來了不少人……
帶著這種想法,猛的把鋼盔雷佈置在自己面前,然後依舊趴在地下如壁虎般朝後急退。
“呯呯呯呯……突突突……噠噠噠……”
好不容易看到活人,日本人的重機槍、步槍、歪把子都一起朝他身上招呼。
姚文田的頭髮根立了起來,感覺下一刻就要被鬼子的子彈撕碎。
就在這時各種武器幾乎同一時間在陣地上響起來,向後疾退的姚文田的腳碰到自己坑洞的邊沿,他的腿迅速朝下落去。
正彎著腰朝著衝鋒的日本士兵,如同被收割的莊稼般倒下去。
面對HMG42機槍的掃射,一定、一定、一定不能隊形密集的衝鋒。三個聯隊的攻擊,在這樣小規模的戰場上,士兵們根本分散不開。
另外根據一戰戰場上的經驗,太過於分散的部隊將會毫無衝擊力可言。
可這是二戰,他們面對的是“撕布機”一般的HMG42機槍。最高射速達一千五百發的它,面對密集隊形衝鋒的人群,能夠發揮最大殺傷力。
終於姚廣田的腳落在單兵坑洞底部,隨後開啟HP90短突擊步槍的保險,偏轉槍身以連射的狀態掃過一個圓弧。
五十發彈匣令HP90在他手中跳動著,而槍口的跳動與他的動作,令整個子彈如同一個圓弧形的鐮刀般掠過沖鋒的日本人隊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