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幾件小事,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七年之期,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1843年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美國有一位叫威廉·米勒的農民,自稱是“花了一生的時間來研究聖經”的學者,並且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

“上帝會選擇某個時間毀滅世界。”

他宣稱世界將會在1843年3月21日至1844年3月21日之間的某個時間點“消失”。這種無稽之談起初幾乎無人相信,但是隨著馬鈴薯晚疫病的到來和洪水的泛濫,讓很多人都相信了他的言論。

甚至就連臭名昭著的“末日方舟會”都找到了他,試圖與其聯手“拯救”世界。

威廉·米勒得到了一些書商和保險公司的支援,將他的言論出版成書籍到處分發,僅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他就發展了數萬信徒。

這些人都相信世界末日就在眼前,於是乎他們開始肆意揮霍自己的財產。

弗蘭茨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派人“接收”了這些財產,並且向那些許諾如果有一天他們想要要回自己的財產,只需要支付額外的20%手續費就好。

其他準備接收這些信徒們財產的商人們,因此記恨上了弗蘭茨派去的人,他們甚至打算僱傭黑幫將那些“屬於他們的財產”搶回來。

不過這些不法商人顯然低估了自己的對手,他們找來的幾十名槍手被輕易擊潰,就連他們自己也很快被人找到。

在一番“友好”的交流之後,那些商人承認所謂的“世界末日”不過是一個騙局。威廉·米勒只不過是一個替罪羊而已,他確實相信自己的理論,但是影響力並不大,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局面當然是商人們推波助瀾的結果。

弗蘭茨並沒有繼續難為那些商人,要了一筆封口費之後,便看著鬧劇繼續。

沒有了那些商人們幫忙出謀劃策,威廉·米勒根本搞不定信徒們,而弗蘭茨派去的人也在不斷用“騙子”之類的言語刺激他。

最終這位預言家預言1843年4月23日世界會毀滅,然而到了那一天世界依舊照常執行,清醒了的信徒們發現自己變成了一無所有的窮光蛋,憤怒的人群將這位偽先知大卸八塊之後抱頭痛哭。

這時弗蘭茨派去的人再次出現,表示契約依舊有效。可這些人之前相信了世界末日的預言,根本就沒為以後想過,自然現在也不可能拿得出錢。

弗蘭茨其實並不想難為這些可憐人,但是他們必須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弗蘭茨會將他們的財產租給他們,然後要求他們定期償還一定的費用,最終將那些財產贖回來。

當然弗蘭茨也不會讓這些財產埋在美國,在租給他們的同時,還將這些財產抵押給銀行以換取貸款。

那些犯了錯的人在贖罪,銀行的職員得到了自己的業績,威廉·米勒實現了自己的“末日”,奧地利帝國一方賺到了錢,唯有弗蘭茨深藏功與名

1836年,廣州。

一位屢試不第的童生無意中拿到了一本《如來神掌》,啊不,是《勸世良言》,這在當時看來並沒有什麼。

畢竟只是一本天主教為了開啟“市場”,而找人編寫的通俗讀物而已。

1843年,已經到了而立之年的洪仁坤科舉再次不第,他決定與科場訣別,走一條中西結合之路。

彼時神州動盪,外有列強,內有賊寇。

自嘉慶甲戌年起,農民起義便沒有斷絕過。年豐則少靖,歲歉則橫行。

然而洪仁坤卻覺得熱血澎湃,他知道時勢造英雄。那值此天下大亂未亂之際,洪仁坤讀到了這篇《勸世良言》,他在想是不是這就是天意,就像當年大良師張角山中採藥時意外撿到《太平要術》一樣?

然後洪仁坤開始了他的“傳教”之旅.

洪教主先是發明了三大戒律,即不拜事邪神,不行惡事,恪守天條。又發明了一條禱語“洗除罪惡,去舊從新”,後來又演化出更簡單更直接的版本“殺清妖,上天堂”。

在洪仁坤不懈的努力之下,終於讓同村的人都以為他瘋了。

不過洪教主最後還是發展了兩個他的信徒,一個叫洪仁玕,一個叫馮雲山,後來都成為了大平天國的“中流砥柱”。

1842年《海國圖志》前五十卷出版,作者魏源大聲疾呼“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譯者,翻夷書。”,並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

只不過這本書在大清沒造成什麼影響,反而是遠渡重洋來到日本之後,立刻被當地的漢學家們奉為圭臬。

甚至高杉晉助東遊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尋找“onepiece”,啊不,是《海國圖志》全本,按他自己的話說叫“以資興國之用”。

“夷之長技有三,一曰戰艦,二曰火器,三曰養兵練兵之法。”,其思想影響了之後日本近百年。

不過等《海國圖志》傳到還要八年之後,而歷史早已改變。

日本,長崎。

日本人確實很擅長學習和模仿,只不過這次他們挑錯了目標。主張“和魂漢才”的政治家們選擇了大清,於是乎日本也開始了自閉之路。

經過兩百多年閉關鎖國,此時的長崎是日本唯一的對外視窗,而且往來的物件只有荷蘭和大清兩國。

當然和愛新覺羅家族一樣,德川幕府也不是完全地閉目塞聽,至少高層對世界的瞭解並不少。

實際上閉關鎖國只不過是愚民政策的一部分,目的是消弭國內人民的反抗意願。

幕府規定從長崎入港的商人們必須向管理外貿事務的長崎奉行報告海外訊息。

(奉行是當時日本的一種官職,比如蟲奉行.寺社奉行、勘定奉行、町奉行、遠國奉行,這個官職可大可小,屬於臨時職役。)

根據訊息來源不同分為唐風說書和蘭風說書,除此之外還有翻譯官根據外國商人的口述或者是摘錄外國報紙上的新聞編輯而成的“別風說書”。

在亞洲和歐洲先後爆發了兩場戰爭,關於這兩場戰爭的風說書如雨點般落下,對幕府當局的震撼也是無以復加的。

德川幕府老中水野忠邦立刻召開幕間會議,討論日本的存亡之道。

(老中算是此時幕府的最高官職,是徵夷大將軍直屬的官員負責統領全國政務)

同時日本還收到了兩封國書,一封來自俄國,一封來自英國,目的只有一個,要求幕府開放貿易。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兵之無限複製技能

飛絮流沙

大明第一莽夫

朕聞上古

奇術遁法品天下

田花貓

重生回到退婚前

榶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