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6章 陸海爭端,明末逐鹿天下,風嘯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平浪跟著小太監,神色緊張的走向乾清宮。
他在京城這些天,也知道陸軍與海軍這段時間的衝突。
他身為海軍將領,立場必然要站到海軍這一邊。
李平浪瞭解到這種情況,他混身滲出一身冷汗。
他這個從外面回來的小人物。
差一點就成了陸軍。打擊海軍威信的棋子。
這次艦隊前往歐洲,如果鐵甲艦戰敗。
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李平浪根本想象不出來,最差的結果,那也是海軍蟄伏數年時間。
鐵甲戰列艦計劃受到影響,很可能會被束之高閣。
現在這一切都沒有發生,他這一場仗打的很出色。
李平浪推測這場戰爭的結果,必然會讓更多中立的人,壓住海軍這一方。
他站到乾清宮門前,這是大華帝國的權力中樞。
他這個小人物,也有決定帝國走向的機會,真是榮幸至極。
李平浪在海軍賓館等待皇帝陛下召見時。
他之前的朋友秘密來會見他,已經提前透過氣。
現在陸軍和海軍的命運,正走向十字路口。
在帝國沒有進入戰爭狀態時,每年的軍費定額都差不多。
海軍想要推進鐵甲戰列艦製造計劃。
每一支戰列艦編隊,至少需要一千萬兩銀幣的費用。
海軍真正推行鐵甲戰列艦計劃,每多一支戰列艦編隊,都會擠壓陸軍的軍費。
陸軍有著全面進軍東歐平原、伊朗高原、印度地區的戰略。
大華帝國的國家戰略,一旦偏向海軍方向,陸軍這些戰略必定受到影響。
陸軍將領的晉升,沒有戰爭的促進,將會步入極為緩慢的程度。
這種情況,那是陸軍絕對不能忍耐的事。
一旦讓海軍發展起來,又必然會搶奪陸軍的話語權,讓他們失去老大哥的地位。
陸軍必然會全力限制海軍的發展。
兩軍已經沒有了迴旋的餘地。
李平浪走近乾清宮,他看到乾清宮兩旁,坐的都是決定帝國命運的重臣。
皇帝蘇河坐在最上面的龍椅上。
李平浪立刻鞠躬行禮道:“臣李平浪,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蘇河笑著吩咐道:“李愛卿平身。
這次李愛卿率領鐵甲艦前往歐洲,鎮壓了所有不服之國,簽訂《倫敦條約》。
朕心甚慰,李愛卿給朝廷其他人,講述一下這場戰爭的經歷與你的感想。”
李平浪再次鞠躬,道:“臣遵旨。”
他隨後用簡潔的語言,講述艦隊與歐洲各國組成的聯合艦隊,作戰的簡要經過。
重點突出鐵甲艦的能力。
陸軍部長秦向坤,聽完之後質疑道:“李將軍,我認為這次海戰勝利的重要原因,不是鐵甲艦,而是強大的艦炮。
沒有強大的火炮,你們根無法快速取勝。
火炮的重要性,遠大於鐵甲艦。”
秦相坤在短時間內,也只想到這一個反擊點。
大都督府能來到乾清宮參加御前會議的將領,本來就不多。
大都督府內的人,大部分都秉持中立,哪怕是有偏向的中立。
秦相坤作為陸軍的激進派,他必須要有所表示,才能讓其他人支援陸軍。
李平浪還沒有說完,突然之間被陸軍部長秦相坤打斷,他想要出聲反駁,又把嘴閉上了。
地位不對等,他的發言作用不大,只能把帶著詢問的目光,看向海軍部長厲國峰。
海軍部長厲國峰知道自己必須開口。
海軍在今日表現的唯唯諾諾,那就無法獲得其他勢力的支援。
“秦部長,你也是一名老兵,何故避重就輕。
鐵甲艦的主炮確實厲害,但這種威力強大的火炮,軍艦必須能承載。
如果使用木製龍骨的風帆艦,一炮下去龍骨都會被震碎。
只有鐵甲艦才有足夠的強度與穩定性,能承載這麼強的火炮。
軍艦想要承載更強的火炮,進一步提高軍艦的實力,必須要發展戰列艦。
鐵甲艦的高速與強大的裝甲,那也是這場戰爭能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
如果只是風帆艦,在規模差距極大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反敗為勝。”
秦相坤沒有反駁,他也知道自己反駁的角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李平浪感激的看了一眼厲國峰部長,繼續說道:“陛下,帝國贏下這場戰爭,徹底打響了鐵甲艦的名氣。
我們返航時路過地中海,歐洲國家的海軍見到我們。
他們立刻躲得遠遠,非常懼怕我軍,這就是鐵甲艦打出的威名。
艦隊路過蘇伊士運河,閩國官員和百姓,看我們的眼神也不一樣。
他們眼神中流露著恐懼又崇拜的神情。
卑職認為,只有鐵甲艦才能維護帝國在海外的利益。”
海軍部長厲國峰在李平浪說完之後,他立即補充道:“陛下,歐洲這些國家畏威而不懷德。
我說句不敬的話,當代藩屬國國王還能因為與陛下的情誼,保持與帝國的關係。
幾代之後,藩屬國與帝國的關係是否變質,我們要慎重考量。
攤開地圖就能看到,藩屬國與帝國主要敵人,全都是孤懸海外。
我們在南洋等地,也有著富裕的地盤。
一旦遇到敵人,這些地方首當其衝,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才能保衛帝國的利益。
帝國需要鎮國之器,鎮壓一切不服的勢力。”
皇帝蘇河一直的動作,那就是扶持海軍。
陸軍都是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這段時間不斷有老兄弟抱怨,陸軍的發展已經停滯不前。
皇帝蘇河卻沒有改變心中的想法。
現在是大航海時代,海外大部分地區都是勢力空白的區域,誰的實力大,這些地盤就屬於誰。
大華帝國想要維持工業化發展,離不開海外的原材料產地和市場。
皇帝蘇河為了讓海外的原材料產地和市場,快速成熟起來。
他選擇分封國家,這個最為迅速的辦法。
距離本土近的地盤,由大華帝國親自開發,距離遠的地盤丟給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他們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肯定會把這些蠻荒之地,全部開發成熟地。
大華帝國想要保持遠在海外的利益,必須要有一隻強大的海軍。
皇帝蘇河最大的願望,那就是讓大華帝國成為日不落帝國。
西班牙在這個時間,剛剛從日不落帝國退位。
英吉利將會在之後,成為新的日不落帝國。
皇帝蘇河的願望就是取代英吉利的地位,讓大華帝國成為日不落帝國。
想要達成這個願望,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
人數達到兩百萬,全員裝備後膛槍的陸軍,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對手。
皇帝蘇河認為,現在的陸軍發展,不該走繼續提高數量的這一條路。
火炮與機槍的出現,陸軍的規模已經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必要條件。
大華帝國的陸軍,必須要走質量發展這條路,提高陸軍的裝備與人員素質。
這種更加困難的道路,哪怕是皇帝蘇河強行安排,陸軍內部都會有所怨言。
但如果陸軍在與海軍競爭之中落敗,被迫走上這一條路。
他們為了積蓄實力並報復回來,主觀能動性會非常強。
皇帝蘇河心中有所偏向,但他卻沒有表態,而是詢問道:“眾位愛卿,你們的看法是什麼?”
他的帝王權術更加熟練,自己要作為一個下棋者,把自己的身影從棋盤中抽出去,這才能看清全域性的面貌。
只要動一動棋子,就能改變整個局勢。
內閣大臣錢明義,他從皇帝蘇河的蛛絲馬跡之中,已經看明白皇帝蘇河的偏向。
海軍作為弱勢的一方,沒有皇帝蘇河在暗中支援,他們在強大陸軍的壓制下,根本沒有發展壯大的機會。
錢明義又代表著工業界的利益,他背後站著一大群工廠主。
大華帝國的工廠分佈,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與鐵路樞紐地區。
就是這些地方,能以低成本從外界購買到原料,產品運輸的價格也是很低。
錢明義起身道:“陛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國也是如此。
生於憂患,始於安樂。
現在是四海安穩,不意味著之後依舊安穩。
大明朝時,西班牙與荷蘭能打到沿海地區。
如果帝國安於現狀,歐洲各國受到這場戰敗的刺激,他們奮起直追。
這些歐洲國家在一百年前,他們就能跨過重洋,來到我們這裡,可見歐洲國家的航海底蘊。
這些歐洲國家海軍實力一旦超過帝國,他們必然會選擇復仇。
到時海外各省沒有強大的海軍保護,僅靠陸軍根本無法守住。”
錢明義的話說出,在海外形成有著重大利益的官員,他們紛紛開口支援海軍。
大華帝國的陸軍強大,現在陸軍只想著進攻其他地方,獲得功勳。
官員們不會認為,帝國周邊國家,有能力從陸上進攻帝國。
再說路上有著強大的縱深,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進攻到帝國腹地。
帝國本土的緊迫性無法與海外行省相比。
首相魏時鳴起身說道:“陛下,臣認為現在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規模已經達到極限。
戰爭沒有爆發的情況下,完全沒有必要繼續增加陸軍與海軍的規模。
大華帝國軍隊龐大的規模,已經讓帝國財政不堪重負。
大明就因為持續天災與戰爭,導致財政破產。
大華帝國絕不能重蹈覆轍,必須要留下充足的錢財,應對可能爆發的危機。
陸軍現在不宜擴大規模,而是強化武器裝備。
手持冷兵器的十萬陸軍,絕對打不過裝備機槍的一千路軍。
陸軍應該完成騾馬化,改進武器配備,透過這種裝備增強實力。
海軍必須要發展鐵甲戰列艦,保持海軍強大的威懾力。
我比較贊同厲國峰部長的說法,帝國確實需要鎮國之器,威懾其他勢力。
鐵甲戰列艦這種武器,完美符合這個要求。
但從歐洲海戰就能看出來,風帆艦已經沒有任何作用,必須要淘汰。
海軍應該淘汰老舊的風帆艦編隊,增加鐵甲艦編隊。
這樣朝廷只需要額外付出建造鐵甲艦的撥款。”
首相魏時鳴的意見很明確,他支援軍隊裝備的更新換代,但不支援軍費的增加。
首相魏時鳴砍掉陸軍想要擴軍的想法,同時也砍掉海軍老舊的軍艦。
他知道皇帝蘇河的態度,採用這種說辭,既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又不會讓皇帝蘇河反感。
陸軍部長秦相坤與海軍部長厲國峰怒目而視。
不愧是帝國軍方最強大的敵人,這些文官變著方式,想要削弱軍方的力量。
他們兩人把目光看向大都督府的高層。
因為涉及陸軍與海軍之爭,他們之前都沒有發話。
在御前會議這種場合,明顯偏向陸軍或海軍,之後的工作就不好做了。
大都督馮三秋、總參謀長王世元等人都沒有說話。
他們已經意識到,這次爭端海軍勝了,但對於軍方整體而言,卻沒有落到任何好處。
他們之前的想法,那是放映陸軍與海軍之爭。
透過表現陸軍與海軍不可或缺的地位,讓朝廷撥下更多的軍費。
只要軍費撥的足夠多,陸軍與海軍的爭端也就沒有必要。
他們在下場說和,陸軍與海軍依然像往常一樣。
大都督府高層的計策,直接被內閣看穿。
內閣的態度很明顯,陸軍與海軍的爭端他們不管,想要增加軍費沒門。
內閣不只是拒絕,他們還提出瞭解決辦法,那就是消減軍隊的規模。
大都督馮三秋,在這個時候卻不得不開口,再不開口就沒有機會說話。
“陛下,軍隊正在發展時期,不應該繼續縮減軍費。
帝國投入在軍隊的每一分錢,都能獲得巨大的回報。
沒有強大的軍隊,帝國也無法維持龐大的財富。
海軍需要鎮國之器,陸軍也需要鎮國之器。
海軍的鎮國之器是戰列艦,臣認為陸軍的鎮國之器是列車炮。”
海軍主要發展戰列艦,這在大都督府內部,已經取得共識。
陸軍的共識是移動的火炮。
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兵種是騎兵,他們有著極快的速度,又能用強大的武器弓箭。
熱兵器時代想要找到媲美騎兵的兵種,大都督府研究數年時間,也只認為列車炮比較合適。
只是需要鐵軌,限制實在是太大了。
但現在他們沒有辦法,必須要提出陛下感興趣的事情,為軍方所要更多的軍費。
皇帝蘇河瞭解到各方勢力的需求,這次陸軍與海軍的爭端,他才下場解決。
軍費採用定額與稅收比例的方式劃撥。
朝廷的稅收越高,劃撥軍費的份額越多。
讓軍方與帝國的利益,進行深度繫結。
海軍是大贏家,獲得了更多的軍費,陸軍的軍費保持不變。
皇帝蘇河為了安撫其他勢力,吸納首相魏時鳴的建議,砍掉軍方很多不合時宜的專案。(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