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6章 歸途(三),明末逐鹿天下,風嘯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星閣擦了擦頭上的細汗,他們船隊終於擺脫,從波斯灣衝出來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海軍。
他看向面色如常的褚盛,感覺經過這段旅途,他與褚盛兩人的關係進步很大。
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他心中所求的事情,正好藉著這個時機說出來。
“褚大哥,你也看到剛才戰爭的驚險。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海軍,突然之間從波斯灣衝出來。
阿拉伯半島南端也臨海,我們遠遠的離開陸地,我還以為躲過去了。”
褚盛澹定的說道:“李老弟,你沒事還是要多看一些書。
看不懂書,多看一些地圖也可以。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阿拉伯半島的領土,只是紅海沿岸和波斯灣沿岸。
阿拉伯半島的內部,那就是成片的大沙漠。
都是由當地的土著,佔領一小片綠洲。
埃及那裡還有尼羅河兩岸,這種適合耕種的地區。
阿拉伯半島,連一條水量充沛的河流都沒有。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不願意統治這片不毛之地。
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卻是這片地區的霸主,這些小規模的部落,根本無法忤逆來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要求。
可以把他們看作類似宗主國和藩屬國的關係。”
褚盛預計隨著大華帝國國力增強,勢力擴充套件到這個地區。
這片不毛之地,會被皇帝陛下,隨手賞賜給一位倒黴的王爺。
李星閣臉色一紅,他小時候看四書五經,不是讀書的那塊料,就開始跟著家族的叔伯走南闖北做生意。
他平時也看報紙瞭解訊息,對於一些雜書從來不看。
“褚大哥,老弟哪有您那種學識。
只知道這片地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稱霸,另一個區域大國就是波斯。
我們對於波斯更熟悉,絲綢之路與我國做生意的商人,大部分都是波斯商人。
唐朝之時,海與波斯競爭過中亞地區。
這種記載史料上的內容,讓大部分人都熟悉這個帝國。
帝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交惡,還有大量商人前往波斯做生意。”
李星閣想要提出他的要求,聽到褚盛的話,他連忙轉移話題。
褚盛想要說一說,此波斯非彼波斯,波斯帝國被外族覆滅後。
現在的波斯,是波斯帝國後人建立的新王朝。
但這些話他沒有說出口,他是禮部官員,關注著這些海外國家的情況。
李星閣只是一介商賈,他只需要瞭解,在哪些地方做生意能掙錢。
褚盛看向李星閣,詢問道:“李老弟,我剛才看到你欲言又止,這是有什麼事情想和大哥說。”
李星閣看到褚盛直接問他,這是一個好的機會。
他面帶歉意說道:“褚大哥,你這一路也見識到。
我們的武裝商船,對付一些小海盜還可以。
對付有國家扶持的大海盜或是海軍不當人,我們想要逃跑,那都需要付出很大代價。
我們這些商人,多次請求帝國開放軍艦售賣,這件事連個回覆都沒有。
希望褚大哥能牽線搭橋,把我們的訴求遞到內閣和大都督府。
哪怕是無法購買軍艦,把我們的困難反饋給朝廷。
朝廷再次安排軍艦護航,我們這些商人也會更加安心。”
褚盛聽到李星河閣這個要求,他沉思片刻,在心中計算著利弊得失。
他作為一名在宦海沉浮多年的官員,知道有很多請求,絕不能輕易就答應下來。
李星閣萬分緊張地等待褚盛的回答。
他非常希望褚盛能答應下來。
褚盛剛想開口,他想起來一件事。
大華帝國著重發展少府,大部分國家命脈,都是由少府旗下的公司掌控。
遠洋貿易也不例外,少府旗下掌握數十家遠洋公司。
他們的出行,都是有軍艦護航。
這些遠洋公司經常來歐洲貿易。
褚盛本來的計劃就是跟隨官方的船隊回國。
為了降低離開英吉利的轟動,這些遠洋貿易公司正是有軍艦陪同,他們也無法走地中海航線。
為了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國內,褚盛思緒良久,他才決定乘坐商船返回。
褚盛驚訝的詢問道:“我記得官方的船隊,他們有軍艦護航。
地中海航線這條道路打通,必然會有官方船隊選擇這條航線。
你們跟在官方船隊後面,如果真出事,我相信海軍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他說完之後,看到李星閣面帶苦澀,張了張嘴卻沒有說話。
褚盛頓時就明白,李星閣這個表現。
無外乎是不方便與官方船隊一起行動。
不是偷稅漏稅走私貨物,就是船隊中運送違禁的商品,害怕被別人發現。
褚盛頓時感覺李家不能深交,一旦出事很容易把他牽扯進去。
他婉言拒絕道:“李老弟,我是禮部的官員,朝廷的規矩你們也有所耳聞。
我只能對於與禮部相關的問題發表意見,這件事情真的愛莫能助。
我好友在少府當官,可以幫你問一下,是否增加前往閩國的遠洋運輸隊,到時候用電報通知你。”
李星閣聽到這個答桉,他神色有些落寞。
看來無法透過正規的渠道,購買到軍艦。
族中討論的大事,看來要擱淺了。
李星閣連忙陪著笑臉道:“褚大哥,這個事情怪我唐突了。
老弟也是病急亂投醫,想盡快解決家族現在遇到的難題。”
他們兩人又像往常一樣,聊者航線周圍國家的概況,但與之前相比,多了一些隔閡。
………………………………
印度次大陸最南端的錫蘭島,這裡已經是大華帝國海軍第五艦隊的駐地之一。
李家船隊來到錫蘭島補給,褚盛和李星閣來到港口的酒樓。
他知道錫蘭島正式被大華帝國吞併,成為在這片地區最重要的戰略支點之一。
從西方歸來的商隊,都會在這裡匯合後分流。
褚盛從酒樓提供的報紙裡,瞭解到帝國近期相關資訊。
他拿起一杯瀘州老窖,向對面的李星閣敬酒。
“李老弟,多謝你這一路的款待。
我們已經到達錫蘭島,那就在這裡分別。
我準備從這裡北上,透過內陸返回京城,這樣速度會快一些。”
李星閣端起酒杯暢飲,道:“小弟在這裡祝褚大哥前程似錦,咱們有緣再見。”
】
他知道從錫蘭島這裡出發,返回國內有兩條主流路線。
從錫蘭島向東,前往南洋總督府,透過海運前往大華本土的港口。
運輸貨物的商人,經常走這一條航線。
比起較為麻煩,費用又昂貴的陸運。
海運費用低,運輸貨物總量龐大。
另一條路線,那就是從錫蘭島北上緬甸總督府,透過新修建的滇緬鐵路。
順著大華帝國鐵路網,前往帝國任何一個大中城市。
這個路線更節省時間,乘坐火車的舒適感也更好。
大部分旅者,都是採用這條路線回國。
李星閣在之前,他就預料到將會與褚盛在這裡分別。
他們吃完分別的酒宴,李家船隊也在錫蘭島完成補給。
褚盛親自前往碼頭,送別李家船隊。
李家船隊領航船的甲板上,李星閣望著錫蘭島的方向,他長嘆一口氣,檢討自己沒有把握好機會。
李家想購買軍艦,這不只是李家的想法,很多商賈都有這種想法。
他們想要前往海外某個不毛之地,把這個地方佔據。
如果能建立一個小國,他們家族也算有條後路。
這個地方有一些特產,那幾輩子都不用發愁。
他們李家的目標就是南洋總督府東面,那裡有著大大小小數千座島嶼。
隨著大華帝國商隊前往美洲貿易,這條貿易航線打通。
這片區域海島密佈,成為海盜的溫床。
大華帝國第四艦隊多次打擊,都沒有清除掉海盜。
他們李家也經常走這條航線,因為風暴迷航,發現了幾座從沒被人發現過的島嶼。
上面有著澹水和土著部落,非常適合移民。
但為了對抗海盜,必須要有軍艦。
他們李家也是太急了,李星閣才想說動關係不太緊密的褚盛。
關於發現的島嶼,他們李家嚴格保密,家族中只有少量的人知道。
如果無法獲得軍艦,那也只能請造艦大匠,增加武裝商船的數量,用數量碾壓質量。
只不過艦隊船隻太多,很容易暴露。
………………………………
褚盛送別李家船隊,他買到明日中午的船票,前往緬甸總督府,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京城。
他離家數年,越接近家鄉,就越思念家人。
上回接到家書,兒子已經大學畢業,不知道他是否已經成親?
年邁的父母,現在的身體怎麼樣?
褚盛為了緩解思鄉之情,他決定遊覽錫蘭島。
這座島嶼的風光很美,地處熱帶。
城中能常年看到草木綻放的景象。
他騎著租的馬走出城,看到鄉野之間,到處都是集體農莊。
嘴裡說著不太熟練漢語的農民,他們勞作的同時,正在閒聊著坊間趣聞。
褚盛沒有打擾農民的勞作,他觀察這裡種植的作物種類。
這裡種植的糧食非常少,想一想就知道,它周圍的地區,都是以種植糧食出名。
錫蘭島主要種植經濟作物和各種蔬菜。
糧食耐儲存,蔬菜卻不耐儲存。
錫蘭島處在航線的重要節點,船隊經過這裡時,船上的新鮮蔬菜儲量所剩不多。
錫蘭島種植蔬菜的收益非常高,根本不缺少銷路。
褚盛騎著馬行走在鄉間,他看到農田之中種植大片的茶樹。
他之前就瞭解,國內一些人想要把茶樹,引種到其他地區。
現在看來,這些人成功了。
褚盛騎著馬遊覽島上的著名景點,他在傍晚時分,才重新回到城內。
第二日一早,吃完這裡的獨特美食。
褚盛帶著師爺和侍者,登上運輸公司的渡輪,踏上歸途的最後一段旅程。
他站在渡輪的甲板上,觀察著這艘渡輪。
這是一艘典型的明輪船,巨大的明輪實在是太顯眼。
船上有小孩兒好奇的指著明輪,他們想嚮明輪所在的方位走去。
他立刻就被母親抓住,邊打邊罵道:“娘和你說過多少遍,明輪附近很危險,絕對不允許靠近。
你就在為娘身邊,再敢離開為娘,我立刻把你鎖到船艙之中。”
乘客們正無聊,盼著這位母親教育孩子。
天氣漸漸變得炎熱,不時有乘客拿著船票登船。
很快一名穿著船長服裝的人登上船。
他高聲說道:“還有15分鐘就會開船,海上風高浪急,請大家去船艙中休息。”
褚盛跟隨人群來到船艙中,這裡不是一個個小單間,而是打通的活動室。
裡面有著座椅、食堂和閱覽室。
渡輪的汽笛聲響起,它緩緩離港,向著目的地駛去。
一名穿著長衫的說書先生,他一拍醒木,說道:“天南海北的父老鄉親們,我來給大家說段《三國演義》。
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說書先生開始說書,這段《三國演義》說的趣味橫生,正是火燒赤壁這一段。
乘客們聽的高興,他們買杯茶,不同種類的茶價格不一樣,比外界還稍貴一些,這相當於給說書先生的打賞。
《三國演義》說完,有乘客起鬨,讓說書先生說點趣聞。
說出先生臨場不亂,他一拍醒木說道:“父老鄉親們,那我就說一段發生在東印總督府的趣聞。
那裡有一個奇怪的習俗,牛命比人命還重要。
殺人有情可原,殺牛必須處死。
當地人把牛當作神,每天對牛祭拜。
他們喝牛尿吃牛屎,認為這是神明的恩賜。”
這個奇聞說出來,船艙中的很多人都發出鬨笑。
褚盛聽書的時候,他聽到周圍有讀書人點評。
他和幾位氣質相同的人相互吸引,漸漸湊到了一起。
互相報了姓名,他們都是帝國的官員。
戶部官員藍科說道:“印度地區我有些瞭解,我這次就是以私人名義考察印度地區。
那裡不只是崇拜牛,他們還有著嚴格的種姓制度。
正是種姓制度的存在,導致印度地區的土著非常容易被統治。
帝國只需要征服高種姓的人,就能輕鬆統治一大片地區。
帝國在其他方向,都沒有持續進行戰爭,就是要休養生息,消化之前的勝利果實。
印度地區小衝突一直不斷,就是為了以低烈度戰爭的方式,征服這個地區的統治。
對於這個地區,帝國根本就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統治。
我從古至今,就沒見到過這種利於統治的土著。
帝國征服的總督府,東倭總督府叛亂高達上千次,數百萬人被貶為奴隸,賣到美洲和非洲的藩屬國。
交趾總督府叛亂接近一千次,兩百多萬人被貶為奴隸,為國內的鐵路事業添磚加瓦。
其他總督府,經常發生叛亂,頻率沒有那麼高,但每年也有數十次。
唯獨東印總督府,這段時間一場叛亂都沒有。
朝廷開始還以為馬蘅總督治理有方,把他調去東倭,結果這兩地沒有太大差別。
朝廷多次派遣官員觀察印度地區的情況,才發現這種情況。
為了更好的治理印度地區,我們這些主動尋求外放的官員,經常需要前往那裡考察。”
褚盛聽到藍科說起種姓制度。
他記得非洲那幾個藩屬國,就是把種姓制度改為國民等級制度。
他之前還奇怪,是什麼原因讓這幾個君主下定決心。
原來是印度地區,已經為他們做出樣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