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言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九章 司馬礪升遷,家父秦始皇,何須言名,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一愣:“五侯都死了很多年了吧?鄧陵子還活著?”
何顯訕笑一聲:“陛下說笑了,鄧陵子與相里勤近乎同歲,早已化為冢中枯骨了。只是楚墨必然也有鉅子存在,以他們對大秦的態度,臣擔心他們仍舊蟄伏在舊楚地,意圖顛覆大秦!”
我眉頭微皺,如此說來的話,以楚墨的行事風格,倒還真有可能,不得不防。
“嗯,你提醒得很對,朕會命人小心的。”
何顯起身拱手道:“如此臣可安心矣!只是欺瞞陛下之事,還望陛下恕罪。”
我呵呵一笑道:“你能來提醒朕,朕心甚慰,又怎麼會怪罪於你。放心吧,待回到咸陽,朕會為秦墨正名。”
何顯道謝後便離開了。
我將孟合叫了進來,吩咐道:“你命淨室在大江以南仔細查探是否有墨家的活動痕跡,要仔細,他們信奉遊俠那一套,不一定會在明面上出現,躲在深山老林中也說不定,小心為上。”
孟合領命而去。
————
次日,車隊起程繼續往南而去,三月中抵達南郡治所江陵,楚留自從上次和際和一起被我斥責之後,對修路頗為上心。張良回來後又對三郡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幫他們算明白一旦馳道建成他們將獲得更大的利益,三人對私營貿易的事不是那麼牴觸了。
在南郡沒有多做停留,車隊繼續往南抵達長沙郡治所湘縣。
接到我的詔令,孑吳、司馬礪等一干縣令、縣長並未大張旗鼓,而是到了行宮等我。
幾人落坐後,孑吳詳細彙報了長沙郡的情況,自從孑吳接任長沙郡,不過短短三年,長沙郡已經恢復了正常,可謂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淨室探查到的情況基本如此,百姓對孑吳讚不絕口。
司馬礪更是沉浸於臨湘縣的治理,臨湘縣在他的治理下名列前茅,多有賢名,歷年官吏考察皆為優等。
看到他的表現我非常滿意,起碼說明我的擔憂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一個能在縣令任上三年而不懈怠的人,又怎麼可能會做那些禍國殃民的事。
同樣給孑吳發了一根御賜毛筆,我將司馬礪單獨留下。
“司馬礪,在臨湘縣感覺怎麼樣?是否有些大材小用的感覺?”
司馬礪恭敬答道:“回陛下,治國不易,管理一縣同樣不易。臣在臨湘縣遇到過爭水私鬥,見到過田畝兼併,也規勸過家長裡短,每一件都不比處理國事容易。臣樂在其中,從未感覺有他。”
我滿意地點點頭,讚許道:“你能這麼想,很好。嶺南三郡現今皆是趙佗任郡守,但他一直在南海郡主政、象郡征戰,許多事無法兼顧,朕想讓你去桂林郡任郡守,你考慮一下。朕兩日後離開,考慮好了回朕。”
嶺南一直遊離於中原之外,那裡原始叢林密佈,又收不上來稅,在秦朝是沒有太大必要進行強勢管理的,只能以民族融合慢慢同化他們,也就是嬴政在做的事。
但現在不同,我知道在原始叢林背後是中南半島,那裡可是有很大一片可以耕作的土地,中南半島盛產水稻,趙佗帶回來的占城稻起源於那裡,而且此時那裡還沒有形成古代文明,都是一些不如嶺南的部落,這不去佔領簡直天理難容。
大秦佔領那裡有兩個好處:一則可以生產稻米,透過海路運往大秦各地,比嶺南往中原運更能節省路上的損耗;二者將來可以作為進攻印度半島的跳板。
現在大秦已經將西域納入囊中,再往西是貴霜、康居、呼羯,除非大秦能有汽車或者火車,否則不宜繼續向西。亞歷山大和大唐已經證明了,在古代遠離本土征戰除了滿足自己的征服欲外,得到的好處遠遠比不上付出,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轉向印度半島。
但要想徹底將中南半島納入版圖,前提則是嶺南不能出事,一旦嶺南作亂,大秦無法迅速解決的話,通往中南半島的海陸兩路很可能被截斷。所以我希望有一個人能去幫助趙佗儘快穩定嶺南。現在看來,司馬礪是個很好的選擇。
司馬礪沒有多做猶豫,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下,拱手道:“謝陛下,臣願往!”
我沒有意外,司馬礪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對自己無比自信!上次讓他去做縣令也幾乎沒有猶豫。
不過我還是提醒道:“桂林郡不比中原,東西、南北各千二百里,地圖上緊鄰巴蜀,卻有無數高山、河水阻礙,還有各種蠻族,你可要想好了。”
司馬礪微微一笑,應道:“陛下,數十萬秦軍都能在當地堅守十餘年,臣又何懼哉。”
我讚賞地看著他,將我的謀劃講給他:“很好。你到那裡之後主要做兩件事。第一,大力發展水路,嶺南東部尚且有修路的可能,但嶺南西部修路不切實際,唯一可利用的便是當地的江河,比如黑水(金沙江)、北盤江、南盤江等等。雖然這些江河水流湍急、暗流湧動,但只是運些貨物的話,應該不成問題,可以向當地土著學習。”
“第二,對待那裡的蠻族,要以德服人,萬不可以力服人,這一點當地的秦軍明白,不要激化他們與大秦的矛盾。一定要注重說服教育,就像張狟在北胡、孟瀚宇在河西那樣,你可以挑選像監軍那樣善於教化的人參與到當地的治理中,朕也會讓叔孫通挑選一批儒生到那裡去,輔助教化當地。”
司馬礪認真聽完我的話,點頭躬身道:“臣謹記!必然不負陛下所期!”
我起身對岐綰吩咐道:“下令免去趙佗桂林郡郡守,由司馬礪接任,臨湘縣縣令從諸郎中挑選合適的人接任。”
縣令、縣長以上的官員全部是由皇帝直接任命,所以秦朝時皇帝對地方的掌控還是很強勢的。
又對司馬礪勉勵道:“待新任縣令上任,你便立刻起程前往桂林郡。嶺南多瘴、民風彪悍,顧好自己再論政事。”
司馬礪深深一禮,感激道:“謝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