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言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章 馮去疾之死,家父秦始皇,何須言名,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人又閒聊了一陣,我便讓李斯幾人先走了,交代他們不要把鐘鳴閣的底細透漏出去,幾人自然明白。
留下張良,帶著他轉身去了萬里香後院。
兩人落座後,我笑問道:“在江南怎麼樣?”
張良依舊是那副淡然的樣子,微微一笑,拱手道:“一切尚好,沒再發現長沙郡那樣的事。”
我點點頭。
“長沙郡的事情是朕疏忽了,沒想到他們會對你下手。若不是李斯提醒我,險些讓你喪命於吳縣。”
張良微微躬身:“謝陛下,信使來得倒也及時。有會稽郡守相幫,有險無驚。”
“你覺得張櫟如何?”我順便問了一嘴。
“精幹能臣,頗有賢名。”
“嗯,如此便好。對了,朕的四經歌和秦字旗怎麼樣?”我笑著問道,會稽郡歷來叛亂多發,不知道那裡的百姓對這兩件事怎麼看。
張良倒是罕見的不吝讚美。
“陛下實乃千古明君。四經歌和秦字旗效果頗為顯著,有官吏助推,很多人不自覺地開始傳唱。郡守大人不僅在各官署立起了秦字旗,還命一些富商、大戶也都在門前豎起旗幟,更是將四經歌刻在碑上,立於郡守府前。”
“此外,陛下修建歷代天子廟一事,在江南反響極大,贊陛下明君者甚眾,尤其是那些讀書人。有句話臣斗膽講給陛下聽,臣曾聽一人言:秦雖暴虐,二世尚可,不忘天下之本也!”
“哈哈哈哈。”我開心地笑了起來:“好一個不忘天下之本也。朕得此言,足矣!”
隨後我又將製作蔗糖一事講與他聽,他也向我提了很多問題,比如改進紡織紋飾、桑稻種植的問題、新田開墾等等。其中最重要的當屬江南的交通問題該如何解決。
我眉頭微皺,這確實是個問題。
江南開發很早,但因為宋以前歷朝歷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在北方,江南極少得到大力發展。自西晉衣冠南渡之後,江南迎來了一次大規模發展。隋唐以後,隨著大運河開鑿完畢,南北方的聯絡漸漸緊密起來,江南的經濟水平已經跟北方差不多。江南成為富庶的代名詞,那得是宋及以後了。
“這樣,你回去後,在江南八郡廣發朕的詔令:鼓勵以郡縣鄉里亭為一體互相通路,但需得郡縣鄉里亭自己出人出力修建。不過,凡是往西、北修路的,朝廷給予一里路兩石粟米的貼補,往東、南修路的,給予一里路一石粟米的貼補。”
“舉個例子,甲裡在乙裡的北面,若是甲裡想修一條路到乙裡,則朝廷給予一里路兩石粟米;若是乙裡想往甲裡修路,則一里路只給一石粟米。”
張良微微皺眉,彷彿在思考些什麼。良久,有些不確定地開口道:“為什麼往西、北修路給的貼補要比往東、南修路給的多呢?莫非是跟國都在咸陽有關?”
我呵呵一笑。
“沒錯。朕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打通河西走廊,就是為了絲綢之路通商。你可能不清楚,在西域以西還有很多國家,朕要大秦的影響直抵西方之極!而向東則是茫茫無際的大海,向南則是深山密林。現在大秦無力去踏足那些地方,只能先保證向西!”
我沒有解釋西方有什麼國家、地球是圓的、緯度高低影響文明發展什麼的,以張良的性格,怕是會打破砂鍋問到底,現在還不是時候。
張良連連稱讚,奇道:“陛下如何知道在西域以西還有國家?西域以前倒是有人踏足,更西還沒有人去過呢。”
我抬頭望天,深沉道:“於睡夢之中,得天所啟!”
……
張良一陣無語。
“哈哈哈,這些事情朕以後再跟你解釋,目前最要緊的是趕緊把江南發展起來。你先試試此策是否可行,若是行不通,再想其他辦法。”
張良只得點頭稱是,心中對我的好奇愈發重了。
“行了,製糖一事朕明天命人交給你詳細方法。這件事需要去嶺南,你就不必親自去了,派人去做就是,若是成了,可在嶺南單獨開府。”
“今晚你就住在抱月樓,朕命嬴蘭給你留了房間。”
張良走後,我就準備回咸陽宮處理昨天大朝會的奏報。
雖然朝會都挨個彙報了,但其實跟後世開會一樣,彙報的都是簡報,正式的奏報則要詳細很多,我都得一一批閱。
這些奏報可比平日裡的奏報厚多了,一年的事情都清楚寫在上面,就算現在已經用紙上奏,每個人的奏報也跟一本書似的,真不知道嬴政那個工作狂是怎麼受得了的……
我剛起身,卻見岐綰腳步匆忙地走了進來。
我有些奇怪,他怎麼來了。一般我出宮都帶著孟合,岐綰主要在宮中處理奏報,很少出宮,偶爾會去中書謁者府看看。
岐綰疾步走到我面前,躬身一禮:“陛下,鄠邑侯卒了!”
我心中一驚,連忙問道:“什麼時候的事?”
“今天一早。左丞相派人到宮中稟奏,等了許久不見陛下回來,臣怕誤事,便來稟奏陛下。”
“孟合!備車,去鄠邑侯府!”
秦二世四年正月,新年第二天,傳統上的十月,秋高氣爽。
大秦曾經的右丞相、鄠邑侯、只在史書上和兒子留下了一句“將相不受辱”的馮去疾,死了。
沒有像歷史上那樣被昏庸的秦二世下入大獄,預見到大秦即將滅亡,對他來說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無為、不爭,這是我對他的評價。
史載:鄠邑侯者,去疾也,初為郎,因功授廷尉。及至始皇為帝,為右丞相,二世皇帝從之。秦二世四年正月,鄠邑侯卒,其子劫請歸鄠邑守喪。帝曰:今社稷初穩,強敵環伺,盡孝固大,盡忠不若乎?令太宰吏代之,仍歸內廷。
曰:國之柱石,可中流砥柱。擲作亂,其妻為擲之弟,鄠邑侯曰:今天下初定,帝具賢名,不可助也!足可見其忠。
馮去疾死了,有些人悲痛,有些人慶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